崛起1820 第35节

莫斯科的沙皇尼古拉一世在得知不列颠和法国亲自下场,更是派出部队登陆克里米亚,海军进驻顿河和伏尔加河截断叶尔马克大军补给线时,吐血的晕倒下去。

醒过来的尼古拉一世,立刻下达命令,抽调全国剩余兵力,除了部分用于警惕奥匈和普鲁士军队之外,抽调10万军队南下克里米亚,决心与不列颠和法国两国陆军决战。

尼古拉一世这次可是抱着必胜的决心前去,失败的后果不可想象。

此刻对不列颠、法国,尼古拉一世可是恨到了骨子里。对于奥斯曼土耳其倒是没有了多大的仇恨,一直很是蔑视,即使是现在也没有改变尼古拉一世对奥斯曼土耳其的看法。

“陛下,帝国财政没钱了。”财政大臣皮扬达在旁边低头说着财政的窘境。

“向那帮银行家借。”尼古拉一世大吼的说道。

“陛下,臣已经试过了,他们都不打算再借款给帝国,甚至还要求帝国提前把借款偿还。”皮扬达苦着脸的说着这个雪上加霜的消息。

听到这个消息,尼古拉一世口中又有一股血要吐出来,最终被狠狠的咽了回去,“可恶的银行家。”

法国那帮银行家也被北极熊目前的形势给吓到了,不列颠和法国亲自下场,北极熊35万大军被截断补给,一不小心,这简直就是亡国的征兆。非但不想继续借款,为了避免损失,愿意不收利息把借款收回来。

“北华有钱,去向北华借款。”尼古拉一世眼神一亮,想到了自己的好邻居。

“我这就去,”财政大臣皮扬达也是惊呼一声,懊恼的拍拍脑袋,之前没有想到这个富有的邻居。

来到了华宇银行莫斯科分行,直接提出要求尽快借款一事。

华宇银行莫斯科分行行长不敢大意,对于北极熊的处境有些了解的他,当着皮扬达的面把信息传递到了宁古塔。

皮扬达有些羡慕的看着电报机,早就知道北华电报机的存在,能够把信息传递千里。

北极熊更是多次打算高价购买,北华对这种要求也是多次拒绝。在北华高科技管控目录里,电报机是最核心最高级的设备,不允许出口售卖。

在国外布置的电报机,平常就有两名人员专程看护,做好随时销毁的准备。

。。。。。。。。。。。。

接到北极熊寻求资金支持的电报,宋肖召集了军政高层和顾问团人员。

“同仁们,对于北极熊借款这件事,我们是否应该借款?大家说说看法。”

作为财政部长,郭磊非常重视资金的安全性,“北极熊是否会改天换地,新上一个势力?这关乎到我们的资金能否安全收回。”

听到这个问题,宋肖看向了外交部长,毕竟是最熟悉国际事情的。“郭强,作为外交部长,北极熊是否会改天换地,你的看法?”

“先生,外交部经过认真研判,认为不列颠和法国这次下场的目的就是打击削弱北极熊的势力,打断他们对温暖地中海的觊觎。”

“奥斯曼土耳其是伊斯兰教国家,不列颠和法国是基督教国家,两者也不是一个文明,不列颠和法国也不愿意奥斯曼土耳其占得太大的便宜,我们由此判断,不列颠和法国目的只是敲打,不是为了颠覆,颠覆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颠覆北极熊之后,不列颠和法国获得不了太大的利益,最终只能会便宜了奥斯曼土耳其、奥匈帝国、普鲁士,甚至是我们,这绝对不是不列颠和法国高层愿意看到的局面。”

外交部对局势的分析很有道理,得到了宋肖和在场其他人的高度认可。

第122章 调停

北华愿意提供30亿华元贷款的消息很快传递给了尼古拉一世。

华宇银行莫斯科分行得到指令后,很快把资金转给了北极熊财政部。

得到贷款支持的尼古拉一世很快把4000万卢布贷款还清,剩余2000万卢布用于军事行动开支。

(1卢布=0.5两白银,1两白银=100元华元,1英镑=3.33两白银)

得到北华贷款支持的北极熊展露出了战斗民族的强悍,很快南下的10万军队陆续到位,在尼古拉一世亲自指挥下向克里米亚进军。

从秘密通道获得北极熊得到北华贷款的不列颠、法国两国对北华插手欧洲事务非常的不满,两国驻北华大使更是对北华政府提出了严正抗议,不过抗议的文件被外交部长郭强随手扔到了垃圾桶。

顾不得对北华政府的抗议,不列颠和法国高层命令克里米亚10万陆军和海军做好应对北极熊反击的准备。

这时期的战争远没有二十世纪的复杂多变,靠的是面对面硬实力的抵抗。

得到支援的伊凡诺夫和叶尔马克部队士气大增,经历血战后以伤亡12万人的代价全歼了高加索山脉的10万奥斯曼土耳其陆军,双方剩余23万部队打通了阻碍汇集在一起。

23万部队一分为二,由叶尔马克带领13万部队抵御奥斯曼土耳其30万大军的进攻,剩余10万部队北上克里米亚,与尼古拉一世带领的10万陆军对不列颠、法国两国10万陆军发起夹击。

不列颠、法国两国海军虽然比北极熊海军远远强大,不过海军是登不了陆地的,依靠先进火炮赶走河流中的两国海军,对十万两国陆军发起进攻。

典型的北极熊乌拉攻势,穿着灰色军服的北极熊部队,不顾火炮和步枪的射击,疯狂的边跑边向两国陆军进攻。

欧洲大陆的宪兵又回来了。

人数不多的两国陆军很快被灰色的洪流冲破,除了2万陆军快速反击逃到海军战船上之外,剩余的8万多陆军除了1000多人被俘,其他都成了枪下亡魂。北极熊部队也是伤亡惨重,20万部队只有6万完好,伤亡14万。

相信未来的这片土地会更肥沃,因为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壤,这片丘陵被不列颠和法国两国军方称之为“伤心岭”。

不列颠和法国得知战役的消息之后,两国民间很快发起了群众游行,抗议两国政府把自家的亲人派去,认为自家亲人的牺牲是无意义的。

两国反对党更是要求执政党派下台。

两国政府手段很统一,派军警强制镇压游行群众,领头之人更是被逮捕。

付出了诸多利益,平息了反对党的争议。

同时增加军费,不列颠派出8万陆军,法国派出10万陆军,决定重新登陆克里米亚,世界警察的威严不容侵犯。

得知两国继续派出18万兵力后,北极熊感觉到事情变的有些严重。

高加索之战和克里米亚战争,北极熊在这两场战争之中伤亡高达26万,全国兵力仅仅只有29万。

尼古拉一世得知危险情况,一方面立刻在全国紧急征集70万人员,重新组建百万大军。

另外委托北华政府对当前局势进行调停。

宋肖也不愿意北极熊受到太大的损失。打急眼的不列颠和法国这是准备要灭掉北极熊的主意吗?宋肖对此有些怀疑,看着两国的动作,原本自信的宋肖也有些疑神疑鬼起来。

北华绝对不能接受北极熊被颠覆,一个受到不列颠和法国支持的国家在北华西部边境存在。

北华驻北极熊、不列颠、法国大使很快召开媒体发布愿意调停四国之战的意愿。

两国群众对北华的态度很是高兴,称北华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值得自家高层学习。

不列颠和法国高层对北华的调停很是纠结。

一方面两国高层从本心里讲需要这场调停,好让战争停止下来。两国做出出兵18万的决定只是一种姿势,逼迫北极熊退让。

两国高层都是政治经验丰富的精英人物,很是清楚两国参与这场战争的目的,从最开始的站在奥斯曼土耳其背后,到最后的亲自下场,目的都是打击北极熊势力,切断北极熊意图地中海的熊爪。

北极熊惨败甚至被颠覆,都不符合两国利益,最终便宜的只能是北极熊周围的奥斯曼土耳其、奥匈帝国、普鲁士和东方的北华。

这让一向精明的两国高层怎么能够接受?自己也不是白白打工的不是。尤其是对北华政府,不列颠与法国已经在德克萨斯吃了一次亏,可不能再次做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事情。

另一方面两国高层不愿意北华影响力的扩大,尤其是在欧洲大陆影响力的扩大。

欧洲大陆一向被认为是白人势力的自留地,一个黄种人的国家参合欧洲国家的事情,这让不列颠和法国两国高层心里很是不得劲。

碍于面临的紧张形势,两国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北华的调停。

四国代表最终在北华驻不列颠大使馆开始谈判。

经历了三年多的战争,四国都有些疲惫,急需结束这场持续良久的战争。

经过不断的争吵,妥协,商议,联合,背叛,各种环节可谓是精彩万分,让北华驻不列颠大使惊讶的目瞪口呆。

经过整理后,所有的谈判过程被发到外交部,作为外交部培训的专业化课程。

经过一周的谈判,最终的协议最终达成,被称之为《伦敦条约》。

第一,北极熊与奥斯曼土耳其双方以大高加索山脉为界,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归奥斯曼土耳其。北极熊丧失了前几次战争获得的大量土地;

第二,北极熊海军不能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彻底切断北极熊对地中海的熊爪。

第三,北极熊陆军部队不能超过60万。三国对北极熊的灰色陆军可是记忆犹新。

可以说北极熊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惨重。

第123章 亚历山大二世

得知《伦敦条约》的尼古拉一世面无表情,一个人走入书房。

叶尔马克、皮扬达等诸大臣面面相觑,以沙皇尼古拉一世的性格早就暴怒,没想到这么平静。

知道尼古拉一世性格的伊凡诺夫从家里来到夏宫,打算过来劝慰一番。

看到众大臣围在书房门口,伊凡诺夫非常好奇,得知尼古拉一世已经独自在书房很久。

作为尼古拉一世的叔父,从小培养他的伊凡诺夫意识到情况不妙,看到大门紧闭推不开,用力撞击,很快大门在伊凡诺夫疯狂的撞击下被破开。

正在此时,书房里传来了一声枪声。

伊凡诺夫连滚带爬的来到书房,看到尼古拉一世已经躺在椅子上,太阳穴一个枪眼分外显眼,显然已经有些晚了。

“巴甫洛维奇,你就是一个懦夫。”看着尼古拉一世自杀的情景,伊凡诺夫喊起了只有两个人在一起才彼此互相的称呼。

拿起书桌上尼古拉一世留下的遗言,尼古拉一世遗言里充满了对不列颠和法国的愤恨,失去了高加索地区,北极熊高加索地区的丢失让尼古拉一世有些无颜面对其他人,承受住很大压力的尼古拉一世选择自杀。

遗言中也做出了对下一任沙皇位置人选的决定,决定由自己儿子亚历山大继任第十六任沙皇,遗言中无限感慨的说道,“亚历山大,为北极熊服务吧。我本想把最困难、最沉重的担子挑起来,把一个和平的、一切安排就绪的、幸福的王国交给你,但上帝作了另一种安排。”

刚刚年满14周岁的亚历山大就这样被推到了沙皇的位置上,称之为“亚历山大二世”。

刚刚步入青年的亚历山大二世就这样失去了父亲,在周围人的叙说之下,明白了尼古拉一世为什么自杀,发誓继承父亲遗志。

亚历山大二世召集尼古拉一世留下的老臣,一起商量北极熊未来的走向。

“伯父,父亲已经走了,希望伯父能够帮帮我。”与尼古拉一世一样,自小跟随尼古拉一世生活的亚历山大对伊凡诺夫非常的尊敬和信任。

依然沉浸在尼古拉一世自杀中的伊凡诺夫听到亚历山大的话语,很是坚定的点了点头。

尼古拉一世和亚历山大从小就跟着自己学习军事,早就被伊凡诺夫看做是儿子和孙子。在失去了心中的儿子后,北极熊沉重的压力就落在了14岁青年稚嫩的肩膀上,作为老臣,伊凡诺夫认为有必要做一个擎天柱的存在,全力配合亚历山大二世对北极熊的统治。

“陛下,我现在心里充满了对不列颠和法国的怒火,然而必须要冷静,愤怒下的任何决定都是不完善的。”

“现在帝国需要重新积聚力量,努力发展,才可能有能力在未来报这国仇家恨。”

听到伊凡诺夫的教导,亚历山大努力的平静了自己的心情。

“帝国如何才能够发展?”年轻的亚历山大对这个问题有些迷惘,不知道从何处入手。

微微一笑,伊凡诺夫对这个问题早就做好了准备。

“陛下,做任何决定之前都要了解实际情况,建议陛下先到我国各地调研了解下帝国真实的情况,对此心中有数。”

“我认为我们的邻居北华发展的非常好,在荒凉寒冷的地带上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之前北华立国,他们的实际统治者宋肖阁下说过他们的人均财政收入达到了17.62两白银,人均财政收入超过了不列颠,居世界第一。”

接着有些自嘲的笑了笑,“我们财政收入在经过与北华的贸易加持下达到了9300万卢布,人均财政收入仅仅差不多1两白银,北华竟然是我们的17倍多,陛下,这绝对不正常。”

虽然知道北华很是富裕,但是没有想到富裕到这个地步,年轻的亚历山大二世此刻对北华心里是非常的好奇,决定亲自去一趟这个神奇的国度。

“陛下,北华的人口和我们的人口差不多,我们略微高二三百万人口,可是财政收入相差17倍,陛下,北华面积虽然广大,可绝大部分都是荒凉冷酷的冻土,根本生长不了庄稼。帝国曾经拥有那片土地,对此非常清楚。"

“很多人都对帝国与北华的巨额殖民地交易颇有微词,认为帝国损失了1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比帝国欧洲面积还大,可是他们也不想想,当时帝国面对的处境。这些土地已经实际控制在了当时还未建国的宁古塔手里,在占有绝对军事优势的宁古塔面前,根本不可能重新获取这片土地。”

亚历山大二世有些尴尬的笑了笑,毕竟当年他也曾经这么认为。

“陛下,气候寒冷不能居住的鲜卑利亚根本不能和气候温暖的欧洲本土相比,帝国的目标一直是欧洲和地中海,不能长庄稼的鲜卑利亚对于帝国来说就是一个包袱。”

“更何况,当时的宁古塔为了缓解我们的紧张关系,以1平方公里100卢布的价格交易,总价13.35亿卢布,是当时帝国22年的财政收入。”

想到这个规模巨大的交易,无论是伊凡诺夫还是亚历山大都对这个巨额价格感到感慨,这样的价格就是在相对温暖的帝国欧洲本土都能够买到,何况是苦寒之地的鲜卑利亚,一直都是流放犯人的场所。

“陛下,北华能够把寒冷的鲜卑利亚发展好,那是人家的本事。帝国犯不得患上红眼病。对于帝国来说,白纸黑字的巨额交易协议签订了,所有的事前都已决定不能修改。帝国最需要的就是了解知道北华到底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如何把荒凉蛮荒之地,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富裕首屈一指的地方,这需要帝国去了解,去学习,因此我建议陛下在了解帝国基本国情后,去北华实地走一趟,虚心学习他们的经验做法,这不丢人。”

伊凡诺夫最后有些语重心长的建议。

首节上一节35/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