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1820 第29节

拿着秘书递过来的情报看了看,宋肖冷笑几声,“真是狗改不了吃屎。”

对于不列颠一连串的小动作,宋肖可是熟悉至极,原时空西方各国以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的名义把各项军火输入到自己支持的势力,真是婊子立牌坊,让人唾弃。

“先生,需不需要让海军拦住?”

挥了挥手,“没必要,没了不列颠的支持,倒幕力量失败对我们也没有什么好处,一个两分的岛国才是最好的。”

“必要时刻,我们也可以秘密的支持倒幕力量,让双方力量处于平衡状态,你吃不了我,我也吞不了你,在我看来这是对我们最好的结局。”

“一个两分的岛国对我们也构不成了大的威胁。”

抽根烟仔细思考会,抖了抖手中烟,“给龚自珍发秘密电报,让他秘密处理岛国天皇,岛国天皇作为岛国的一个精神支柱,还是非常有必要被消灭的。”

想到后世岛国各种武士道精神的泛滥,天皇黑卡就是精神力量的来源,这一世,消灭掉了这一精神来源,宋肖就是看看武士道精神到底还会不会在这个世界继续产生。

第106章 东亚巨变

东方岛国国内汹涌澎湃,受宁古塔和不列颠支持的幕府和倒幕力量开启了激情的聚会,一支支部队眨眼间成为了漂没,一点水花都没有绽放。

与此同时,广东战区某办公室。

“大哥,弟兄们都准备好了,只等你下令了。”看着大哥孙宁迟迟不做决定,姜宇很是着急。

“是啊,大哥,宁古塔郭主任已经保证只要我们起义,宁古塔的支持立马就会到达。”陈泽民在旁边说出了宁古塔郭强的保证。

“真的,宁古塔真的这样说的?”一直犹豫不决的孙宁迟迟不作出起义的决定就是在等待宁古塔方面的态度。

这几年,宁古塔开疆拓土数千万平方公里,与北极熊、大米国,最近更是与西班牙、荷兰战斗,影响传遍了关内。

关内众多热血青年纷纷以宁古塔为榜样,在宁古塔的刺激之下睁开眼看世界。

随着对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多,尤其是广东商贸发达,与西方世界联系密切,对自身处于满朝封建统治之下愈发不满意,革命的思想逐渐高涨起来。

有了宁古塔的支持,犹豫不决的孙宁立刻下达了决心,干了。

“给弟兄们说,今晚七点开始行动,逮捕心向朝廷的军官,打开军火库,包围总督府。”

“放心吧,大哥,弟兄们对谁心向朝廷都知道,你就等好了吧。”作为孙宁的头号支持者,姜宇此刻是干劲十足。

两广总督府。

自从与不列颠之战结束后,林则徐就被免职调往郑州,此时接任者正是二贝勒拖津。

作为正宗的满朝国族,道光和满朝高层对本族之人非常信任,任命拖津为两广总督,负责两广军政大事。

从京城郑州来到广东后,天高皇帝远,没有了道光的压制,世家子弟的懒散作风愈发张狂起来,整日与广东当地满族人物和当地高官饮酒作乐,好不自在。

“你们干什么,知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总督府门前守卫看到一群身着新式军服,左臂缠着一条红布的官兵向总督府包围过来,很是吃惊害怕,壮着胆子大声喊道。

未做过多纠缠,姜宇立刻开枪干掉了守卫。

“快,快,包围住总督府,不让任何一人溜掉。”

“大人,大人,不好了,”大门后面的一名守卫看到眼前情景,很是吃惊,立刻向总督拖津报告这件事情。

“什么?是谁这么大的胆子,敢包围总督府。”拖津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在丫鬟帮助下穿上了外套,气呼呼的往门外走去。

“谁,是谁这么大的胆子敢包围总督府,不想活了吧。”人未到,声音已传到门外。

“是我,怎么样,没想到吧。”姜宇手拿着枪支,很是得意的看着惊讶的拖津。

“没想到,是你小子。”拖津也认识姜宇,这个有名的刺头,一向不服从管教,除了愿意听从孙宁的招呼外,对其他人吆五喝六的,拖津正打算找个机会给他厉害看看。

看到姜宇手中的枪,拖津下意识的感觉到不妙,脚步往后撤了撤,语气有些颤抖,“你想干什么,你这是要造反知道吗,是要杀头的。”

看到拖津的惶恐害怕的样子,姜宇心里非常的高兴,平常看到拖津高高在上的样子,姜宇就非常不爽。

在孙宁的介绍下,知道了革命的道理,秘密加入了孙宁创立的组织。在组织里学到了很多的历史知识,知道满朝对汉人的大屠杀,知道了世界之大,热血汉子的他对吃干饭的满族大爷极为不满。

“杀头?”呵呵冷笑几声,“你们杀的头还少吗?还要我一一的数一遍吗?”

姜宇用枪指着拖津的脑袋一字一句的说着。

拖津的守卫就像鹌鹑一样瑟瑟发抖躲在一旁。

拖津裤子突然湿了起来,一股尿骚气迎面而来。

姜宇闻到怪味,嫌弃的向旁边走了几步,步枪目标不变,仍然指着拖津。

“你们没有想到吧,报复会来到你们身上,两百多年了,昔日的血债该偿还了。”说完在拖津的不断求饶中,姜宇非常痛快的开了枪。

姜宇开枪之后,旁边的人纷纷对总督府内的所有人开枪,不一会儿,总督府一个活着的人都没有了。

姜宇走后不久,总督府燃起了冲天大火,大火烧了整整一天,原本华丽壮观的总督府成为了一片片瓦砾,就像满朝的盛世最终成为了末日。

。。。。。。。。。

宁古塔,长白山疗养基地。

“先生,郭主任发来电报,广东发生起义了,刚刚宣布独立。”

“哦,这么快啊。”宋肖也没有想到起义会来到这么快。

拿起手中情报仔细的看了看,“孙宁这个人还是有些优柔寡断啊,不如他手下的姜宇果断。”

“给郭强发电报,同意他的意见,支持孙宁。同时要特别注意姜宇,尽力与姜宇打好关系,孙宁的接班人姜宇的优势很明显。”

“好的,先生。”

看了看关内地图,好像看到了团团大火在关内各个省份燃起。

这些年来,随着宁古塔的不断发展,影响越来越在关内传遍,很多关内人也因此加大了对世界的了解,尤其是一些富裕之人,把孩子送到国外留学。

世界的信息逐渐的传遍整个关内,很多人因此对守旧落户的满朝封建王朝很是不满,尤其是一些受过教育的热血青年。

很多组织趁此机会纷纷成立,想要在这个大变之世把握住机会,趁机随风而起。

满朝的军队很多,军队高层几乎都是满朝国族。看上去实力很强,拥有足够的底气镇压所有反抗者。

军队上升的渠道都被满朝国族把控,汉族和其他族士兵上升途径受限,加上对世界的了解越来越深,很多的底层军官士兵心里也是憋了很多气。

对于这种情况,满朝高层也不是不知,提高了军队的各种待遇,但是对于军队高层仍然把控很严,满朝信任的也只有满朝国族。

第107章 夏朝级铁甲舰

“先生,海军研究院刚刚传来消息,说最新的铁甲舰已经设计出来,邀请先生去观看。”一名秘书走了进来。

熄灭了手中的香烟,宋肖心中也是很想知道最新的铁甲舰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对于历史有所了解的宋肖知道,不列颠可能下水的就是接近一万吨的铁甲舰。

自家的船只落后于他国,这让宋肖感觉到有些不安。

想到这里,宋肖就对自家基地越来越不满意。别的主人公在系统基地的帮助下可谓是爆发了各种人海、装备海,世界各国势力在强大的基地力量之下纷纷溃败俯首称臣,主人公事业爱情双丰收,走上了人生巅峰。

自家的基地倒好,各种设备功能是出厂即巅峰,慢慢的萎缩,慢慢的被回收,生怕自己影响了这个世界。

刚开始宋肖还很是高兴,以为凭借着系统大量资金的产出能够爆发百万人海。谁知道,基地在生产了一万多的基地人之后不再拥有了这项功能,连同基地的资金生成功能也被取消,各种采矿车啊全都没有了。

难道我遇到的是残次品?宋肖有时在想。

现在除了作战实验室和生物培养槽还能使用之外,基地除了扫描没有了其他功能。

作为文科生的宋肖只对某些科学概念有所了解,里面的内容就抓瞎了。基地以前生产的各种科学家只拥有足够的智商,不外带各种先进的技术。在宋肖模糊的指引下才有了宁古塔比其他国家稍微进步一点的科技能力。

知道宁古塔底蕴薄弱的宋肖,这十年可是投入了大量资金用在了教育和科研上面,占财政支出的20%比例,仅次于基础设施建设,军队建设更是因此被拖延了许多。

之前打算推行的飞艇为什么没有继续推行,很简单,没钱。财政除了大额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科研和民生方面,剩余资金很少,没有办法投入大量资金在军队上面,何况这时代的飞艇价值很高,大量配备不现实。

所幸在巨额的资金投入之下,宁古塔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科研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且这个时期世界工业和各项科技还是处于基础萌芽阶段,比较好追赶,宁古塔的各项底蕴也在慢慢的积累提升。

“先生,这就是我们设计出的最先进的铁甲舰。”张哲对眼前的铁甲舰很是自豪。

看着各种标线的图纸,宋肖脑袋就有些头晕,“各项指标如何?”

“这艘铁甲舰,我们是吸取了之前5艘铁甲舰的建造使用经验,标准排水量9000吨,满载排水量1.1万吨,推进功率8000马力,巡航速度12节,最高速度15节,持续时间半小时,火炮为最新研制的120毫米大炮,射程10公里。”

看到宋肖兴趣很浓,张哲继续介绍,“与之前的铁甲舰不同,我们采用了旋转炮台,以中轴线为准,安装2门炮台,可以旋转360度。同时我们的装甲厚度也达到了135毫米,能够在10公里范围内抵挡住我们火炮的攻击。”

仔细的看了看设计图案,“这可是比我们之前的火炮少很多啊,我记得我们那5艘铁甲舰拥有火炮达到24门。”在宋肖看来眼前的铁甲舰火炮有些少。

“先生,之前的火炮只有65毫米,后来火炮升级到90毫米,我们只能安装12门,现在火炮大幅升高到了120毫米,这样下我们只能安装2门,在多,吨位上涨就会很大,铁甲舰速度会几何程度下降。”

“经过我们舰船设计师的测算,安装2门120毫米的火炮是最为合适的。”

听到作为海军司令的张哲对此都没有意见,从来不在自己不熟悉的业务上做出决定的宋肖,认为还是按照海军司令和舰船设计师的意见办理,毕竟专家嘛,专业人干专业的活。

“好吧,我同意了,造价如何?”宋肖关系最为关键的造价,价格很是昂贵的话,也就建造不了太多。

“1.6亿华元一艘,相当于160万两白银一艘的价格。”

“有些高啊,”宋肖皱了皱眉头,现在国防支出一年也就是50亿华元左右, 里面一半左右是薪酬支出,四分之一是军事科技研发支出,剩余四分之一才是装备采购维护支出。

这样一年的装备采购支出也就是12.5亿华元左右,仅能够购买7艘这样的铁甲船。

宋肖心里暗暗的算了一下,“我只能答应装备4艘,再多压力就太大了。”

“先生,你看,我们可不可以把20艘5000吨的风帆战列舰卖了,所得收入用于购买新式铁甲舰。”

“可以,不过你有售卖对象吗?另外售卖出去之后,海军实力空窗期考虑过没有?”

对此早就做好准备的张哲信心十足,“先生,我们已经联系了南美的秘鲁、巴西和阿根廷三国,他们对此非常的感兴趣。对于空窗期,先生不要担心,最近一年内不列颠不可能进犯我们,他们把印度地区的起义扑灭之后,在加上调兵的时间,最少需要一年时间,我们一年左右就可以把新式铁甲船生产出来。”

“好,既然你都考虑好了,那就这样办吧,另外剩余的30艘1000吨级的风帆战舰也趁机卖出去吧,以后海军只保留铁甲舰。”

“除了这9000吨的新式铁甲舰,再设计一种四五千吨的巡洋舰吧,用来日常巡视我们辽阔的海疆。”

“售卖出去的款项全部用于购置新式铁甲舰和巡洋舰。”

得到理想的答案,张哲非常兴奋,“好的,先生。你看,我们的铁甲舰该如何命名?”

宋肖仔细想了一会,“我看就命名为夏朝级铁甲舰,按照我们的历史来划分,这样以后有了更先进的战舰,我们也能够按此原则命名。开始建造的四艘铁甲舰就命名为夏启舰、太康舰、仲康舰、少康舰。至于巡洋舰就以省份为名。”

“好的,先生。”

第108章 雷达

坏消息是一个接着一个,好消息也是一个接着一个。

宋肖刚回到住所,就接到了106无线电通讯研究所马可尼传过来的消息,雷达研究成功了。

自从马可尼发现无线电后,在宋肖提醒下对蝙蝠的回波原理进行了研究。

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精力,终于研究出了可实用的雷达。

“先生,你看,这就是我们研究出的第一代雷达。”马可尼很是骄傲的介绍。

看着眼前这个一个房子大小的雷达,宋肖皱了皱眉头,体积有些大啊,只能在陆地上安排,军舰上很难有这么的空间安排它。

“可不可以再小些,体积实在是有些巨大,军舰根本没有这么大的体积。”

冷静的思考,马可尼感觉到有些为难,“先生,目前雷达的功能主要依靠二极管,这种东西目前是我们最先进的,未来我们需要找出一种替代它的东西,才可以缩小体积。”

“目前,我们已成立单独的研究团队,找出能够接替这种材料的东西,相信经过我们的不断实验,肯定会找出来的。”马可尼相信在大额资金的支持下,只要不断试验肯定会成功,时间早晚的问题。

从后世而来的宋肖知道雷达、电脑等这类电子产品刚开始体积都是很大,然后逐步通过电子管、电路、集成电路逐步的把体积缩小。

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文科生出身的宋肖对其中的原理不清楚,只知道一个名字。

首节上一节29/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