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陛下何故造反 第95节

忠君,为民,教化于天下!

这天底下的读书人,恨不得连鸡鸭也要教化归附,明悟孔孟圣人之学!

而现在,海外诸国居然存在这么多化外之民!

若换个说法,便仿佛是一个好色之徒睡腻了枕边人,可忽然一开后院,发现院里俏生生站着一百多名绝色女子,任君采撷!

搁谁身上,谁不鸡动?

这不得挨个睡过去,甚至是大被同眠啊?!

正因如此,开了海禁,一下有了新的意义。

教化万民!

朱寿看着方孝孺如饥似渴的样子,笑眯眯地道:“老家伙,你不是反对开海么,咋又变卦了?”

方孝孺深吸一口气,大义凛然地道:“朱公子误会了,老夫乃是开海禁的铁杆!”

“我大明之开海,势在必行,挡我者死!”

“朱公子,得罪了!”

说罢,生怕皇长孙撕毁宝图,一把抢了过来,疯狂往府门跑去。

刘三吾激动之余,也是一阵无奈,拱手道:“少爷,老夫也先告辞一步!”

“去吧去吧!”

话音一落,刘三吾也追随而去。

跑出府门,此时的方孝孺已经呆在马车上,不忘向他招手,催促道:“刘大学士,快,赶紧上车!”

“休要耽误,老夫要进宫面圣!”

待上了马车,鞭子一甩,一路赶往宫中。

刚一来到谨身殿门前,两人便见到一众翰林、六部官员还趴在地上,欲劝谏陛下。

“方大人,您终于回来了!”

“我等惭愧,劝谏半晌,始终不可令陛下收回成命,还望您出马啊!”

“是啊,有您出马,此事定是功成!”

众人见方孝孺折返而归,如找到了主心骨一般,议论纷纷。

方大人回来的正好,这波稳了呀!

可就在这时,方孝孺迈步上前,轰然跪倒于大殿门口,

“陛下!”

“臣方孝孺死谏,我大明万万要开了海禁啊!”

“陛下若不答应开海,臣便一头撞死于殿前!”

轰!

众人面色大骇!

什么鬼?

方孝孺居然死谏陛下开海?!

第一百零五章 陛下,您怎么不按套路开海出兵?

此时,一众翰林、六部官员心态都炸了!

带头死谏陛下不可开海之人,正是方孝孺啊!

可一转头,这老家伙居然反水了!

气节呢?

脸面呢?

这他娘的,真是岂有此理啊!

下一刻,众人面上皆是气恼而激动,振声怒斥:“方老匹夫!你你你……你无耻之尤!”

“方老贼!你个天杀的,竟把我等当作傻子一般耍弄,也太不是人了!”

“恩府,您何至于此啊?!”

“不妙不妙!莫非方翰林是中邪了?不然岂会支持陛下开海?!”

这话一出,众人悚然大惊。

一个拜入方孝孺门下的翰林顿时急了,放声大叫:“恩府莫慌!喝了童子尿便可驱邪,学生救您来了!”

说罢,两手一撸袖袍,便要脱了裤子。

眼看对方摆出的架势,方孝孺吓了一大跳,脱口断喝:“混账!你想欺师灭祖不成?!”

“敢呲老夫,抽不死你,滚一边呆着去!”

屈于恩府之淫威,对方吓得一哆嗦,无可奈何的退了回去。

方孝孺冷然的目光,则是扫向一众翰林,尤其是盯着自己的门生,大声道:“都给老夫滚回翰林院,休要趟浑水!”

一旁的刘三吾皱着眉头,也大喝道:“尔等回去之后,亦不准妄议海禁!”

这些人,皆是读书人的种子!

万万不可被那帮通倭之乱臣贼子,拉入泥潭,甚至是粉身碎骨的深渊!

对于这两位文人领袖的吩咐,一众翰林不敢怠慢,忙不迭起身,垂头丧气的走了。

眼看着他们离去,余下的一批六部官员傻了。

该死啊!

说好的大家一起死谏、反对开海呢?

你们这帮翰林闹完了一通,说跑就跑了,我等咋办?

这不是把我等架在火上烤吗?!

一些心怀鬼胎的六部官员,登时打起了退堂鼓,忙是顺坡下驴地道:“哎呀,我等也不死谏了!”

“本官要有一大摊子事要忙,得赶紧回部堂了!”

“哦对,本官也是一样!”

说罢,便要起身离去。

可这时,蒋迈步上前,冷冷地道:“陛下有旨!敢冒犯天颜,你们在殿外跪满十个时辰,方可离去!”

十个时辰?!

这是要跪死人呐!

众人吓得面无土色!

正欲开口,身后忽然传来一道太监的高呼:“太子殿下到!”

话音刚落,朱标迈着沉重的步子,缓缓走到谨身殿门口。

所有人面色一肃,忙不迭跪倒于地,恭谨地道:“臣等叩见太子殿下!”

“咳咳……”

朱标重重咳嗽了两声,喘着粗气,摆了摆手:“都起来吧!”

一众六部官员还以为朱标是来救自己,顿时如见到了救星一般,赶紧说道:“太子殿下,还望您向陛下求情……”

朱标冷着一张脸,挥手打断了话头,淡淡道:“休要再说,都老老实实跪着吧!”

众人一脸懵逼。

咋回事?

一向仁慈的太子殿下,竟也不近人情了?

至于方孝孺和刘三吾对视一眼,则是心头一震!

看来,太子殿下也是晓得这帮贼子的通倭之举了。

而两人恍然之余,心中也泛起了浓浓的哀意,太子殿下的病越来越重了啊……

朱标微微凝眸,看向了刘三吾两人,淡笑道:“两位,随孤一起进去见父皇吧!”

“遵旨!”

谨身殿内,朱元璋正在埋头批阅奏疏。

一见朱标带着二人迈步走入,他连忙迎上前去,心疼地道:“标儿,你咋来了呢?”

“快,快坐下歇息!”

说罢,便亲自搀扶起了朱标,扶到了龙椅坐下。

朱标倒是吓了一跳,忙挣扎起身,摆手道:“父皇,儿臣可坐不得,这不合礼制规矩!”

朱元璋暗叹一口气,只好作罢。

朱标抬眸问道:“父皇,外头跪着的乱臣贼子既是通倭,您为何不处决了他们?”

对于倭寇,尤其是通倭的大明臣子,他再仁慈,心中也生不出半点宽恕之情。

朱元璋摇了摇头,笑道:“标儿,这都是一群被人推出来挡刀的罢了,咱要是杀了他们,岂不就是打草惊蛇了?”

“原来如此……”

朱标恍然之余,便忍不住问道:“父皇,儿臣还有一事不解,我大明海禁多年,您又为何要开海啊?”

朱元璋哈哈大笑,道:“标儿,咱要开海,乃是有天大的好处!”

“这四海之内,存着无数大黄鱼!”

“此鱼,足以填饱沿海百姓的肚子啊!”

一旁的方孝孺激动难忍,也连忙说道:“太子殿下,四海之内,鱼不鱼的不要紧,还有着无数化外之民,等着我大明施于教化!”

朱元璋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他转过身来,皱着眉头问:“什么什么化外之民?你这老家伙,莫不是真患了脑疾?”

方孝孺不敢怠慢,连忙掏出海图,铺开于地。

“这是……”

“回陛下,此乃海图!”

“有了此图,我大明之水师,四海之地尽可去也!”

海图?!

朱元璋一下震惊了。

朱标也走上前来,看着海图上标录的诸地,也惊叹不已道:“父皇,想不到,真想不到啊,我大明并非宇内之中心!”

首节上一节95/58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