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陛下何故造反 第9节

“行了,咱要回宫了,你们两个也滚回府里闭门思过!”

说完,他便登上马车回宫。

眼看陛下的马车走出老远,蓝玉才站起了身,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

“老冯,你说太子要薨了这事,有几分是真?”

冯胜叹了一口气,道:“多半是真的了。”

听了这话,蓝玉更是失魂落魄了,激动道:“太子若出了事,我等淮西武将,该何去何从?”

这一刻,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他拥立的,乃是常氏所生的皇孙,压根看不上朱允这一脉。

可若不拥立朱允,以陛下的性格,绝对会对淮西武将进行大清洗,为皇太孙铺路……

“哎……”

“若是雄英那孩子还在世就好了!”

“陛下最喜欢的就是这个皇长孙,咱最疼的孩子也是他,他若在,这皇位,还会轮得到朱允那废物?”

“咱们淮西武将的困局,也能不攻自破了!”

听了这话,冯胜愣了一下。

他忽然想到了什么,顿时一拍大腿:“老蓝,咱们淮西武将,还有的救!”

蓝玉心中一震,眼睛一下红了。

“你有啥办法?”

“快,赶紧跟咱说说!”

冯胜却卖起了关子,一指身后的府院,问道:“你觉没觉得,呆在这里的皇孙,很像一个人?”

“他能像谁?”

蓝玉感到一头雾水,撇了撇嘴道:“正事要紧,你莫要岔了话,咱可不关心跟咱没关系的人。”

“关系大了!”

冯胜心里都要气死了,恨铁不成钢地道:“那孩子,长得像雄英啊!太子的嫡长子,咱大明的皇长孙,朱雄英啊!”

卧槽!

蓝玉眼睛瞪的滚圆,整个人傻眼了!

怪不得自己一见朱寿,就觉得熟悉!

像!

这小子跟咱的外甥孙,长得太像了啊!

他越想越心惊,竟一屁股重重跌坐在了地上,喃喃道:“雄英不是八岁就薨了吗……他怎么会在这……“

冯胜叹道:“你记不记得,雄英下葬第二天,陛下就裁撤了一大批送葬的太监、御林军。”

“想来,陛下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想瞒下皇长孙还活着的消息!”

蓝玉精神一震,道:“老冯,你说的办法,难道是想叫咱淮西武将,扶雄英这孩子上位?”

“没错!”

冯胜重重点了点头,目光幽幽:“拥立雄英,才是咱们淮西一众老兄弟,唯一的活路啊!”

“对对对!咱就该拥立雄英!”

蓝玉心中郁结尽去,大笑道:“走,咱回府上闭门思过,等禁足结束,便叫淮西的兄弟们过来商讨大事!”

雄英!

等着咱!

朱允,那就是个屁!

舅姥爷是你父朱标的铁杆,也将是你的铁杆!

……

蓝玉回府禁足之时,朱元璋也回到了皇宫。

他想起朱寿曾断言的河南府水灾,便立即召了户部尚书赵勉入宫面圣。

谨身殿内,赵勉穿着一身钦赐麒麟服,跪倒在地。

“臣赵勉,叩见陛下!”

“陛下深夜叫臣入宫,不知所为何事?”

朱元璋端坐御案,气势威严极了,淡淡道:“这几日,你可曾收到河南府遭灾的奏报?”

赵勉顿时一愣,忙拱手躬身道:“回陛下,臣不曾收到遭灾的奏报。”

“可臣想来,马上就要秋收,今年定是一个大丰之年,这奏报是绝不会收到了。”

朱元璋一挑眉头,道:“可咱咋听说,这几日河南府要遭了黄河水灾,还是庄稼颗粒无收呢?”

赵勉脸色一下肃然了起来,言之凿凿道:“陛下,此乃妖孽之言,不足为信!”

“散布此消息之人,其心当诛!”

“臣谏言陛下彻查,诛杀这厮的九族!”

他慷慨激昂,像极了一个为国请命的忠烈臣子。

可话音刚落,谨身殿外忽然传来了一声大吼。

“皇爷,大事不好,河南府遭灾了!”

第十章 快跑啊,这盐有毒

随着殿外传来的一声大吼,君臣二人都震惊了。

啥?

河南府真遭灾了!

户部尚书赵勉的脸色瞬间绿了。

刚才就不该信誓旦旦向陛下保证的,现在好了,活生生的被打脸了。

他站都站不稳了,呆怔了几下,才勉强露出一个笑容,道:“这个……陛下放心,河南府便是遭了灾,想来……想来也不会太大的……”

可就在这时,蒋疾步走入宫门,忙跪地道:“陛下,探子来报,黄河泛滥,大半的河南府都被淹了,粮食颗粒无收!”

“大批流民无家可归,正往京师赶来求活!”

听了这话,赵勉感到自己的脸面,更是火辣辣的疼了。

他身体一瘫,便跪在了地上,叩首道:“陛……陛下……臣万死!”

此刻,朱元璋没心思治他的怠政之罪,拿着奏报的手都颤抖了。

对上了!

一切都跟寿儿预料的那般,全都对上了!

水灾发生,随之而来的,将是粮价暴涨!

等流民入了京师,整个应天府也要陷入一场巨大的粮食危机!

咱朱元璋差点因寿儿变卖家业而屯粮,打了这个大孙一顿?

糊涂啊!

寿儿疯了似的屯粮,才是真正未雨绸缪的明智之举啊!

想到这,朱元璋心中涌起一股浓浓的歉疚,可很快,又冷静了下来。

“传旨,立刻调十万石粮入河南府赈灾!”

“流民入京,各地官员不得欺压阻拦!”

“从咱的内帑中下拨三十万两,户部连同应天府衙门,全力救济!”

听了这话,身后的一个老太监忙道:“陛下,三十万两一拨,您的内帑怕是没银子了啊……”

“咱的银子呢?”

“陛下,您忘了,孝慈皇后娘娘的坤宁宫要翻修……”

提起已故的马皇后,朱元璋冷冰冰的脸上,久违的露出一抹思念、温和之情。

沉默了半晌,他方才收敛了表情,正色道:“罢了,不修了,这笔银子都给咱用来赈济灾民!”

“等咱驾了崩,亲自去给咱妹子赔个不是!”

“臣等遵旨!”

赵勉躬身退出了大殿。

君前奏对,已经惹的陛下不喜了。

若是河南府大灾一事再布置不妥,恐怕会人头落地啊!

而他前脚刚走,朱元璋又颁下了一道圣旨。

“蒋!”

“你马上调选一批可靠的锦衣卫,务必在这几日之内,炼出大批白盐入市!”

“是,皇爷!”

蒋也领命而去了。

朱元璋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大殿,思绪万千。

寿儿!

一切,就都靠你的白盐了!

……

对于白盐,锦衣卫的办事效率,比杀人还快。

一大清早,就给朱寿送来了一间铺子的地契,以及盐铁转运司的贩盐文书。

至于白盐,也熬炼了几千斤,送进了铺子。

开业当天。

朱寿亲自坐镇铺子,看着满铺子的白盐,满意极了。

装疯卖傻这么久,直到今日,本少爷才觉得人生充满了意义啊!

他走到铺子门口,看着街上乌泱泱的人群,大声道:“诸位,本店今日开张,值此吉日,前十者购买白盐者,一律八折!”

众人愣住了。

应天府的盐商,历来只会抬高盐价,可从未听说,有折扣之举措啊!

首节上一节9/58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