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陛下何故造反 第553节

搬出刘三吾压老夫?

这老东西要是著诏书,可就没老夫啥事了啊!

赵勉这厮,缺不缺德啊?

可很快,他忽然想到了什么,转头便不慌了,笑眯眯地捋须道:“赵尚书此言差矣、此言差矣啊!”

“你岳丈刘三吾,早就因南北榜罢官了!”

“还著诏书?”

“老老实实在家编纂洪武大典吧!”

“陛下!”

“还望陛下以国事为重,命臣来著皇长孙册封为储君之诏书!”

说实话,听得这几个家伙吵半天,朱元璋头都大了。

奶奶的,雄英的班底,一个个都是什么玩意?

雄英一朝的文武百官……

堪忧啊!

也罢,叫雄英这个更缺德带冒烟的娃子,去压服这帮混蛋吧!

于是,他便摆了摆手,骂骂咧咧地道:“行了,吵吵吵,你们吵个屁?”

“要不要把咱的谨身殿给掀了?”

“著诏书这事,方孝孺你来!”

“咱倒要看看,回头雄英见了诏书,还诛不诛你的十族!”

闻言,方孝孺大喜过望,一脸激动地道:“陛下!”

“为皇长孙殿下著诏书,纵诛十族,臣也甘心呐!”

“我巍巍大明朝,正统不绝也!”

“陛下圣明!”

见他得意的样子,赵勉、沈对视一眼,很有默契的在心里破口大骂。

呸!

方孝孺这个臭不要脸的马屁精!

著诏书这事,便宜这个老家伙了!

也就在这时,朱元璋目光看向众人,说道:“行了,既然诸事已定……”

“等咱把雄英迎回宫,你们跟着蓝玉这帮淮西武将,一同给这娃子个大惊喜!”

“此事乃一等一之密,谁敢走漏风声,别说咱砍他的脑袋!”

众人连忙拱手行礼:“臣等谨遵陛下圣旨!”

朱元璋大手一挥,说道:“夏原吉、黄观留下,余下的滚回府吧!”

“臣等遵旨!”

“臣等告退!”

说罢,方孝孺等人连忙躬身退出了谨身殿。

至于此时的夏原吉两人,则是抬眸看向了朱元璋,懵逼地问:“太爷爷,您留孙儿于宫,是有何大事啊?”

朱元璋沉吟了几下,缓缓说道:“原吉,观儿啊!”

“你们是雄英收的义子,也享天家之尊崇,换作往常无所谓,可一旦雄英回宫……”

“到了那时,刚入朝堂的你们,那就是众矢之的!”

“一个小事办不好,旁人就得对你们苛责无数、弹劾无数!”

“正因如此,与其在京师这个旋涡里搅合,不如出去,择机而归,以自个立下的功劳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不然,太孙义子的身份,非但不会叫你们风光,反而是你们的催命符!”

闻言,夏原吉、黄观对视一眼,忍不住拱手问道:“太爷爷,您的意思是……”

朱元璋也不卖关子,面色幽幽地道:“明年一开春,观儿当随郑国公常升经略辽东,倒是原吉你……”

“如今朝廷要疏通运河,回头朕封你为两淮巡查使,去疏通河道立功!”

“放心!”

“到时候,咱命雄英的表哥、曹国公李景隆带着兵马护卫于你,谁敢搞鬼,当杀则杀!”

话音刚落,夏原吉一下惊呆了!

啊?

曹国公李景隆护卫于吾?

太爷爷也太好了吧?!

第五百六十三章 李景隆傻眼,朱寿竟是皇长孙?

此时此刻,夏原吉整个人都懵逼了。

不是吧?

太爷爷命我去疏运河也就罢了,竟还命曹国公李景隆护卫?

黄观有郑国公,我有曹国公,两大国公护卫,这规制……

太爷爷太好了啊!

这要是再立不下功劳,可就丢死人了!

转念一想,他便看向了朱元璋,连忙拱手行礼,激动地道:“孙儿,叩谢太爷爷大恩!”

“太爷爷放心!”

“孙儿定把两淮之水患,一一平定!”

“若不平,孙儿愧对太爷爷、义父之教诲,以一死而报天下!”

朱元璋摆了摆手,气咻咻地道:“乱说什么死,你也不嫌晦气?”

“有了雄英的上谏,咱已命锦衣卫设立情报司!”

“正好,你去了两淮,疏河道之余,顺便给咱好好查查两淮之治河!”

说到这,他忍不住一拍御案,骂道:“他娘的,年年下拨银子,年年疏河道,年年有水灾,这里头要说没鬼,那就奇了怪了!”

“咱这几年忙着收拾北元余孽这个外患,如今到腾出手来收拾内忧,非得把狗皮藓给拔个干净!”

“查出谁在乱朝廷治河之政,谁在贪墨,当杀则杀!”

“咱就不信,以水泥筑堤坝,以束水攻沙之法治水,两淮河道还他娘的要年年出事!”

啊?

顺道查两淮治水之官患?

太爷爷这是予吾以重任呐!

夏原吉顿时面色一肃,连忙拱手说道:“臣,谨遵陛下谕旨!”

朱元璋微微颔首之余,转头看向了蒋,吩咐道:“去!”

“命曹国公李景隆入宫见驾!”

“是,皇爷!”

说罢,蒋不敢怠慢,连忙领命而去。

半个时辰之后,李景隆迈步走入谨身殿,抱拳行礼:“臣李景隆,叩见陛下!”

“不知陛下深夜命臣入宫,所为何事?”

说这话时,李景隆心头直跳。

东宫封禁!

秦晋燕三王闭门不出!

凉国公蓝玉等淮西武将,一个比一个消停,可偏偏,同是淮西出身,这帮人只告诉本国公闭门,却打死也不告诉本国公出了啥事啊!

如今在这个太子病重、储君随时更换的节骨眼上,陛下叫本国公入宫……

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啊!

此时,朱元璋一眼看出他的担忧,顿时摆了摆手,笑呵呵地道:“景隆啊,你是咱的亲侄孙,在这乱怕个屁?”

“咱问你,在五军都督府当值这几年,可把你爹李文忠的兵法,学了多少了?”

自洪武十九年起,李景隆袭爵曹国公,多次于湖广、河南练兵,如今之职,正执掌左军都督府。

而听着陛下的发问,李景隆不敢怠慢,略略思索几下,连忙抱拳说道:“回陛下,臣已把家父之兵法,学了个大半,臣……”

朱元璋微微颔首,说道:“咱的侄子李文忠乃不世将才,你学个大半,也算对得起你爹打下的威名了!”

“既是如此,再过阵子,你随夏原吉这个两淮巡查使,走一趟两淮吧!”

“朕予你辖制淮西之三千兵马大权,以镇两淮不臣!”

“自袭爵之后,你未经战场,正好也以此磨炼磨炼,朕也好重用于你,好辅佐老朱家下一代皇帝!”

话音刚落,李景隆瞬间激动了!

呀!

本国公终于有打仗而一展本事的机会了?

镇压两淮好啊!

多操练操练,本国公当如老爹李文忠一样,痛杀北元蛮子,纵横大漠无敌手!

他再也压不住激动之心,连忙抱拳行礼,振声说道:“臣李景隆,谨遵陛下谕旨!”

“夏大人!”

说到这,他转头看向了夏原吉,客气地道:“有本国公在,两淮之行,定护你周全!”

夏原吉忙不迭地回礼,说道:“下官,谢过曹国公了!”

至于朱元璋,则是挥了挥手,说道:“原吉,明日一早,你带着景隆,去找你义父把去两淮的事说了!”

“还有,顺道嫖……”

“咳咳,顺道问问你义父,疏通运河也罢,查贪腐也罢,有何妙法!”

“如此一来,你也可省不少事了!”

夏原吉连忙拱手:“臣,遵旨!”

“臣等告退!”

首节上一节553/58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