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陛下何故造反 第54节

连站在他背后的大人物,也惹不起魏国公府啊。

罢了,今日算是白来一趟。

他面上满是遗憾之色,顿时一拱手,叹道:“既然如此,在下也不强人所难。”

“朱公子,若是您回心转意,还请告知在下一声,万通商行的开价依旧作数。”

“在下告辞了!”

说完,转身登上了马车,遗憾离去。

看着马车离去的背影,黄子澄整个人如石化了一般,瘫坐在地。

五百万两……

梅山铁矿的价值这么大?!

这地,是朱寿三万两从自己手里卖走的,可才几日的功夫啊,竟转眼增值几十倍!

亏得自己还笑话朱寿是天下第一冤大头!

原来,小丑竟是自己!

他眼前一黑,滚烫的热泪,如不要钱一般,疯狂的滚落而下。

堂堂翰林,竟不争气的抱头痛哭了。

接着,他忽然想到了什么,一下翻身而起,眼睛通红地叫嚷道:“朱寿!你把地给本官还回来!!!”

朱寿一脸诧异地道:“黄大人是做梦没睡醒?”

“咱们可是签字画过押的,白纸黑字,钱货两讫,你还想赖账不成?”

黄子澄怒气冲冲道:“本官是一时糊涂,才遭受了你这小人的蒙骗!”

“这地本官不卖了,你赶紧把地契掏出来,那三万两银子,本官如数奉还!”

“你要觉得亏,大不了本官多赔你一点银子!”

朱寿震惊地道:“黄大人厉害啊!这脸皮,比应天府的城墙都他娘的要厚!”

“你是得多不要脸啊,才能说出这等屁话?”

“想拿回梅山?”

“呵呵,别做梦了!”

黄子澄被他好一顿嘲讽,顿时心态炸裂,怒声嘶吼:“姓朱的,本官跟你拼了!”

说完,迈步就朝着朱寿冲了过去。

可刚迈出步子,廖家兄弟一个耳光便甩了过来:“敢动我家少爷,找死!”

黄子澄转了一圈,扑通一下跌坐在地,头大如斗,脸上还一片红肿。

朱寿心情十分舒爽,一招手道:“走,不理这个冤大头了,咱们回府!”

“是,少爷!”

黄子澄眼睁睁看着他走远,舌尖一甜,一口老血直接喷了出来。

这……这是杀人诛心啊!

来坑、来骗、来忽悠本官一个清贫翰林……

还有王法吗?

还有法律吗?!

……

对于黄子澄,朱寿可不管这条老狗的死活。

一回到府上,他便叫来一帮下人,把香皂的制作方法传了下去。

方法也很简单,跟皂角的制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无非是多了猪油、白盐,便可调制而出了。

吩咐完了下人,他又叫来了廖家兄弟,开门见山地道:“廖大廖二,我想请你们帮我一个忙。”

廖家兄弟连忙道:“少爷尽管吩咐!”

朱寿笑了一下,道:“我打算组建一支自己的人马!”

廖家兄弟顿时一愣:“少爷,您……这是打算招揽私军?”

朱寿无奈地道:“两位想哪去了?招揽私军,少爷我是嫌命长了?”

“我是要组建一支护卫队罢了!”

“你们呢,正好是我爷爷精挑细选出来的,想来本事也不差啥,所以我想请你们帮我训练一下人手!”

“放心,工钱的话,我每月多给你们一百两,如何?”

要知道,他可是得罪了皇孙朱允。

鬼知道那个小心眼的家伙,回头要怎么报复自己呢。

为了性命着想,还是要赶紧往自己身边多添点人手才行,免得出事。

而且,他也想过了,往后带着爷爷一起跑路,也是需要卫队保护。

听完朱寿的话,廖家兄弟则是对视一眼,大笑道:“少爷,俺们兄弟也正有此意!”

“明日我们兄弟便进应天府,召集一帮出身军伍的老兄弟过来,替您组建出一支卫队!”

他们的爷爷廖永忠,乃是淮西二十四将,手下有一批强悍的亲卫,誓死忠于陛下,忠于他们廖家。

爷爷死了之后,这批悍卒就成了屯田的军户,日子过地苦兮兮的。

正好可以叫过来,跟他们一起保护皇长孙。

朱寿眼前一亮!

卧槽……

出身军伍?

这还真是刚打瞌睡,就有人送来了枕头啊!

他面上带了几分惊喜,道:“好好好,你们尽管去招揽,银子不是问题!”

“到时候,我把训练办法给你们,相信很快就能训练出一支强悍的卫队出来!”

这番话,说的轻描淡写。

可廖家兄弟听了之后,震惊的顿时瞳孔紧缩!

啥?

皇长孙竟还会练兵?

两兄弟一下子打起了精神,连忙问道:“少爷,您打算用何办法操练?”

朱寿却是打了个哈哈:“这你们就不用管了,到时候瞧好就是了!”

上辈子,他在部队呆过几年。

特种兵的训练方法,早就在心里记得滚瓜烂熟了。

正好可以用来操练出一支卫队。

见少爷都这么说了,廖家兄弟便打消了追问的念头,道:“少爷,俺们这就去把差事办了。”

搞定了廖家兄弟,朱寿又叫来了老方,告诉他尽快造出一个训练场地出来。

老方不敢怠慢,思索了片刻,便道:“少爷,咱府上的后院一直空闲,老奴让下人们收拾出来,当作您练兵之用。”

“很好!”

“还是你这个老东西,最得本少爷的心意,去弄吧!”

也不知道,回头便宜爷爷见了自己培养出一批以一敌百的护卫……

会不会吓一大跳?

第六十一章 是谁,敢抢我朱允的风头?

就在朱寿琢磨组建卫队之时,黄子澄也赶到了东宫。

此时的他,面如土色,官袍染血,看起来简直凄惨极了。

朱允顿时吓了一跳,忙不迭的关切问道:“恩师,您这是怎么了?”

一旁的齐泰心里也很震惊。

两人同僚多年,他深知黄子澄最注重地便是自己的仪表。

今日,还是他头一回见到对方如此落魄的模样。

黄子澄脸上说不出的失魂落魄,摆了摆手,叹道:“罢了,一言难尽……”

“殿下,还是您的事要紧,咱们赶快去向陛下献策吧!”

“好!”

三人一路来到谨身殿,经太监通传,很快便见到了朱元璋。

朱元璋正在里头批阅奏疏,待三人向自己行完了礼,便问:“允,咱考你的问题,你是想出对策了?”

“是的,皇爷爷,对于国库之税收,孙儿已琢磨出了三大对策!”

朱允拱了拱手,脸上露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皇爷爷定下的是三日之期,可他连夜便请了黄子澄、齐泰这两位博览古今的老师,跟自己一起商讨办法。

不出半日,几人便已想出了一个面面俱到的万全之策。

而这两位老师之所以跟他一同进宫,则是打算在朱元璋采纳这三大对策之后,便以皇孙圣明、可为人君当作理由,谏言陛下册立皇太孙!

对于这一切,朱元璋心知肚明。

他心里早已决定,要采纳大孙子朱寿的互市之策。

否则,也不会让锦衣卫缉拿北元的探子了。

可朱允来都来了,倒不妨听听这个孙子,又琢磨出了啥法子。

于是,他面上带了几分笑容,道:“允,把你的对策跟咱说说吧。”

“是,皇爷爷!”

朱允心头一喜,连忙拱手道:“其一,效仿古之管仲,广征青楼的赋税,鼓励娼妓的大力发展,以此充盈国库。”

“其二,我大明历来年的军费开支,几乎占了国库的六成,故此孙儿谏言,可裁撤边关十万军户,命其卸甲,行屯田之举!”

“其三,皇爷爷您驱除鞑虏,再开华夏之正统,由此可封禅泰山,祭祀天地!”

“上天若得知了皇爷爷您的功绩,定会保我大明风调雨顺,年年大丰,国强而民富,岁收也就更多了。”

一番话说完,朱允恭谨地抬起头来,一脸期盼的看着爷爷朱元璋。

朱元璋听罢,神情古怪极了。

首节上一节54/58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