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陛下何故造反 第504节

“恐朝臣弹劾你拥兵自重?”

“恐咱朱重八的老朱家,忌惮你汤和举兵造反?”

“咱朱重八都不怕,你怕个屁?!”

汤和顿时一愣,摇头失笑道:“大哥你说的对,也罢,二弟我为了雄英,也不妨再披甲一遭!”

“不过……”

“等雄英回了宫,凤阳老家的田地还得打理,还望大哥恩准我回凤阳老家养老呐!”

话音刚落,朱元璋一阵默然。

故人陆续凋零,好似风中落叶!

放眼整个京师,唯有他朱元璋这个天家帝王,是孤家寡人!

他沉默了半晌,眼底掠过一抹深深的落寞,说道:“二弟,在京师养老也一样……”

“你若回了凤阳老家,咱朱重八还能找谁来说说话?”

“难道,你不想见雄英的娃子出生,抱抱重孙子?”

汤和长叹口气,道:“老臣……”

刚一开口,朱允迈步走入谨身殿,忙行礼道:“孙儿,拜见皇爷爷!”

“啊?”

“汤爷爷,您也在啊?”

朱元璋微微皱眉,好奇地问:“允,你咋回宫了?”

“你大哥莫不是又有啥事找咱?”

出于汤和还在,朱允脸色很是犹豫,吞吞吐吐地道:“皇爷爷,这……孙儿……”

朱元璋眉头更是紧皱不已,说道:“你汤爷爷又不是外人,磨蹭个什么劲?”

“快说!”

闻言,一旁的汤和心里倒是涌起不详的预感,连忙说道:“陛下,老臣还是回避一二……”

可刚要起身,朱允生怕皇爷爷发怒,脱口便道:“皇爷爷!”

“大哥说了,要孙儿问您,咱们家祖坟到底在哪?”

“您老要是不迁坟,大哥就自己去刨列祖列宗的棺材板了!”

“这事咱们该咋办啊?”

话音刚落,汤和脸色瞬间绿了!

卧槽!

雄英!

你咋把你汤爷爷往死里坑呢?!

第五百零九章 万民谢恩,圣孙降世利东方

这一刻,汤和心里简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不是吧?

老夫来一趟皇宫,就要出事一趟?

往常都是老朱家的儿孙拜把子,可今日,竟然是雄英要亲手刨了列祖列宗的棺材板!

雄英啊雄英!

汤爷爷扪心自问,也没得罪过你啊,何至于这么坑老夫呐?

看来,往后纵是抗旨不遵,也打死不来皇宫这个鬼地方!

造孽呐!

转念一想,他顿时生无可恋的长叹一口气,道:“哎……”

“你们爷孙说你们的吧,老夫老迈,刚刚耳聋了!”

说罢,仿佛认命了一般,眼皮一耷拉,陷入假寐之状。

此时此刻,朱元璋脸色也很是不好看。

兔崽子!

不说祖坟所在,竟然琢磨亲手刨了列祖列宗的坟头?

他气的一甩袖袍,怒气冲冲地道:“咋办?”

“还咋办?”

“东宫的墙头,当再升一尺,等这兔崽子把重孙子生了,咱看他还怎么臭瑟!”

闻言,朱允顿时一愣,下意识地道:“皇爷爷……”

“容孙儿斗胆,照这么个升法,东宫的宫墙,还不得高耸入云呐?”

“要不……”

“咱们给大哥造个假坟?”

“如此,大哥前去祭拜列祖列宗、迁坟北平,也就不用戴口罩了呐!”

造假坟?

朱元璋微微沉吟了几下,摇了摇头,说道:“不必!”

“朕已命钦天监选定了认祖归宗之黄道吉日!”

“到时候,咱们爷孙两个忽悠他一阵子,也就把他带回宫了!”

“还多花银子干啥?”

说到这,他不禁冷哼一声,说道:“等他回了宫,咱倒要看看,他敢不敢去紫金山刨了你皇奶奶的坟!”

啥?

刨皇奶奶的坟?

朱允满脸错愕之余,也忽然想到了什么,忙不迭地振声说道:“皇爷爷!”

“孙儿以为,以大哥对皇奶奶的敬重,此事是万万不敢的啊!”

“不过……”

“大哥办事一向花样百出、不尊常理,孙儿怕他去紫金山,把自己的那副金丝楠木空棺给刨了呐!”

话音刚落,朱元璋瞬间无语了。

连一旁假寐的信国公汤和,纵是闭着眼睛,面皮也止不住的抖。

啊这……

自己刨自己的棺材?

听来荒唐,可以雄英的揍性,搞不好还真敢干出这等混账事来啊!

他忍不住微微睁眼,看向了朱元璋,一脸诚挚地道:“重八,你说……”

“照雄英这么个坑法,二弟我还活得过今年吗?”

说到这,还不忘很是感慨地道:“徐达、常遇春早死,走大运了啊!”

“不然一个岳丈、一个外公,论起跟雄英的关系,比我还亲上几分,他们还不得被雄英坑的团团转?”

朱元璋也觉得头大如斗,缓缓说道:“下回,朕有事找你,就亲自去你的信国公府!”

“咱就不信,你人没在皇宫,雄英还把你坑上了!”

“这事说穿了,要怪,得怪老四的奉天靖难!”

奉天靖难?

靖什么难?

不成不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老夫再多问,说不定脑袋搬家了。

汤和仿佛没听到一般,连忙岔开了话题,说道:“陛下,说起雄英回宫,老臣倒是以为……”

“若想文官不捣乱,还得看天下之民心!”

“正所谓,民心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在迎雄英回宫之前,朝廷大可把他的功绩一一列举,加之以宣扬!”

“如此一来,等到了认祖归宗,天下人晓得朱寿即是雄英,唯有口颂天降圣孙事,绝无轻信文官嘴里言!”

“那帮子一心想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江南文官,纵是想抹黑雄英,也无下手余地了呐!”

“陛下以为如何?”

话音刚落,朱元璋瞬间陷入了沉思。

民心、民心!

自古以来,帝王治文武百官,亦治民心!

也正因如此,才罢黜百家,独尊善于牢笼治世的儒术!

而衍生出来的弊端,也显而易见,百家不兴也就罢了,门阀世家垄断天下读书,权柄更甚于帝王!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绝不是说说而已!

唐之五姓七望,纵是唐高宗打断了脊梁骨,可直到唐末之黄巢,带兵攻入长安,天街踏尽公卿骨,朱门甲第无一半,方才灭了门阀!

可到了大宋,尤其是高梁河车神赵光义定下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之制,泱泱华夏再掀世家之祸!

如今洪武二十四年,文官、尤其是江南文官,杀了一批又一批,照样还有人想恢复宋之文制!

为何?

说穿了,全他娘的是大宋惯出来的臭毛病!

巍巍大明朝,绝不可再出文官擅权之祸!

转念一想,朱元璋顿时面色发沉,说道:“二弟,你说的对!”

“天下万民认了雄英,纵是文官想乱政,百姓不上他们的当,这帮混账也不过是无根之浮萍罢了!”

“宣扬雄英之功绩,从洪武盐而始吧!”

“此盐卖了这么久,盐价也该大降,叫天下百姓掏几文钱,便可吃上一斤上等之盐了!”

“咱要咱的大孙,既是尚武之雄主,又是治世宽民之仁君!”

一声声,响彻整个谨身殿。

汤和连忙叩首,说道:“陛下圣明!”

首节上一节504/58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