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陛下何故造反 第403节

闻言,朱元璋顿时眼前一亮,转而理直气壮地道:“哼!”

“什么朱十三香?”

“明明是洪武十三香!”

“莫要打草惊蛇,叫老三这兔崽子尽情琢磨去吧,等他造出来了,正好孝敬给咱,好下旨赐名、以解心头之气!”

话音刚落,汤和整个人都懵了。

不是吧?

朱重八,你竟连自己儿子的东西也嫖啊?

缺不缺德啊?

转念一想,他忍不住凝眸看向了朱元璋,讷讷地道:“陛下,这……这不太好吧?”

面对他的劝谏,朱元璋一点也不觉羞愧,振声说道:“儿子孝敬老子,天经地义,有啥好不好?”

“咱这几个儿子,还不如雄英孝顺呢!”

“不过……”

说到这,他忽然捂着心口,痛心疾首地道:“雄英这娃子孝顺归孝顺,可总爱跟咱留一手……”

“要不是咱命人去他的书房,把纺织机图纸临摹了,天下百姓还不知道何时穿上毛衣呢!”

“蒋!”

“臣在!”

“去!”

“命工部尚书沈入宫见朕!”

“是,皇爷!”

说罢,蒋不敢怠慢,连忙领命而去。

小半个时辰之后,沈迈步走入殿中,叩首行礼:“臣,叩见陛下!”

“不知陛下召臣入宫,所为何事?”

朱元璋也不含糊,顺势从怀中掏出一张图纸,甩了过去,淡淡地道:“沈!”

“此乃咱大孙子琢磨的纺织机,依此图纸,可织出毛线而制毛衣!”

“入冬在即,不可有误,速速命工部之工匠督造!”

“咱要尽快见到成品,好造福天下百姓!”

沈接过一看,瞬间两眼圆瞪,心里震撼极了!

娘咧!

皇长孙又琢磨出神物了?

这脑瓜子,咋长的啊?

本尚书纵为工部尚书,也自愧不如啊!

他心中敬佩之余,也忙不迭地拱手行礼,激动地道:“陛下,天降圣孙,真乃我大明之幸、社稷之福啊!”

“为大明计,臣定命工匠日夜不休,速速把纺织机督造而出!”

“不过……”

“陛下,容臣斗胆,工部仗着皇长孙殿下之利,一连造了太多的好东西,以至于作坊之中的人手,实在是不够用啊!”

“纵是纺织机造出之后,工部也抽不出人手去制毛衣啊!”

“敢问陛下,可否调遣人手入工部?”

闻言,朱元璋登时面色一沉!

工部之匠,这就跟不上咱大孙子造东西之速了?

不成、不成!

天下生民之福,决计不可耽搁了!

等等!

大孙子图纸上头,是怎么说来着?

他面色变幻了几下,忽然想到了什么,转头立马吩咐道:“下旨!”

“命刑部尚书杨靖大开牢门,押牢中犯人,尽数入工部踩纺织机!”

“造衣上佳者,刑部可依其功劳,择情减扣刑期,甚至无须秋后问斩!”

“对!”

“就这么办!”

“这帮刑部囚徒之名,照咱大孙子的意思,全改为劳改犯!”

话音刚落,沈一下惊呆了!

卧槽!

劳改犯是什么鬼啊?!

第四百零九章 黑猫诈尸,朱怒砍秃驴

这一刻,堂堂工部尚书沈,整个人都快听傻了。

把关押在刑部之囚,全都送来工部,踩纺织机制毛衣?

还改名为劳改犯?

乖乖!

这也太狠了吧?

该说不说,皇长孙咋净出馊主意呢?

不过……

妙啊!

等刑部之囚入工部,本官还至于去愁人手不够?

皇长孙厉害啊!

转念一想,他顿时面色激动的拱手,行礼道:“陛下圣明!”

“臣斗胆,敢问陛下,刑部之囚作乱咋办?”

朱元璋面无表情,淡淡地道:“作乱?”

“这帮目无王法之囚徒,入工部之后,自有锦衣卫重重严守!”

“谁敢怠慢朝廷之政……”

“杀!”

一个杀字,气势如虹。

面对天子之威,沈浑身冷汗直冒,忙拱手道:“陛下,臣明白了!”

朱元璋微微颔首,说道:“记住了,此事乃是朝廷一等一之机密!”

“莫要叫咱的大孙子,看出半点马脚!”

“否则,朕唯你是问!”

啊?

不准告诉皇长孙?

莫非,这图纸是陛下……

沈心里涌起一个惊人念头,嘴上却不敢放一个屁,连忙道:“臣遵旨!”

“陛下,臣这就去办!”

“臣告退!”

说罢,转身便一溜烟的跑了。

见他一走,朱元璋则是坐了下来,凝眸望向了信国公汤和,笑眯眯地道:“二弟!”

“来来来!”

“咱们接着说说雄英给咱织毛衣这事……”

“乖孙孝顺呐!”

“蒋!”

“臣在!”

“别在这傻站着了,命人去盯着老三吧!”

“是,皇爷!”

蒋不敢怠慢,连忙领命而去。

而此时的朱,浑然不知自己被老爹给惦记上了。

晋王府的花园之内,他蹲在地上,全神贯注的低头翻看着一本本应天府卷宗拓本,止不住的喃喃道:“奇了怪哉!”

“洪武十五年,雄英下葬,咋未生出半点天地异象?”

“不应该、不应该啊!”

“难道,是本王过于忧思成疾了?”

“还是老爷子命人把这一年记载之事,全都抹掉了?”

正说着,一个老和尚带着一个小沙弥,缓缓迈步而来,双手合十地齐声道:“王爷,老衲照您的吩咐,把坑挖好了!”

“敢问这棺材……”

朱回过神来,淡淡地道:“放入坑中吧!”

“传法!”

“你们师徒,乃是本王自五台山带回的高僧,死人掀棺而生,事关本王大计,待会你开坛做法,定要赴全力不可!”

“听懂了吗?”

闻言,对方连忙说道:“王爷放心,您于老衲之寺捐香火多年,老衲感激不尽,岂可不施全力?”

“纵观整个五台山,唯老衲佛法高深,定可一助王爷!”

说罢,心里止不住涌起一个念头。

服了!

一介死物,岂可复生?

首节上一节403/58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