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陛下何故造反 第344节

“多出的金银,朝廷可与天下万国互贸啊!”

“粮少买粮,缺铁购铁!”

没想到,夏原吉听完之后,连忙摇了摇头,讷讷地道:“义父,不是孩儿找茬,这也不对劲啊!”

“万一诸国手中的金银不够往来互贸,再不仗着金银之多,反手掣肘大明,光买不卖……”

“岂不是还要通货膨胀?”

朱寿脸上露出一个人畜无害的笑容,幽幽地道:“原吉,这就是外政之事了!”

“你是户部当官的料子,要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啊!”

“谁说,非要唯有大明之疆土,流通改制之后的宝钞了?”

夏原吉顿时一愣,下意识地道:“义父您的意思是……”

朱寿一拍大腿,满脸激动地道:“我大明宝钞,当汇通天下万国!”

“占城!”

“高丽!”

“真腊!”

“西域!”

“还有天下万国舆图之上的欧洲诸国,皆当以大明宝钞,用作互贸之本银!”

“只要大明印刷宝钞,他们手中的宝钞也会随着贬值,可贬值的这批银子,不就是大明多印出来的宝钞、进而富强我大明吗?”

这话一出,众人尽皆面色大震!

尤其是夏原吉,不禁眼前大亮,满脸不敢置信地道:“这……这是空手套白狼啊!”

“对,就是空手套白狼!”

朱寿无耻一笑,眉飞色舞地道:“一旦诸国缺银子,我大明只管印刷宝钞,不动一兵一卒,便可轻而易举把他国之财,化作己国之力!”

“以天下万国为蛊,涨我大明国力!”

闻言,一旁的朱允忽然想到了什么,赶紧问道:“大哥,天下诸国也不是傻子啊!”

“要是大明多折腾几回,他们岂可上当?”

朱寿重重颔首,眼中掠过一抹犀利的芒,幽幽地道:“软蛋弟弟,这也好办!”

“我大明宝钞,可垄断一种他国不得不买之物!”

“我大明只要掌握此物,叫天下万国必须以宝钞互贸,那他们想要存续,定要乖乖储备无数大明宝钞不可,否则国崩而亡!”

“这个东西,可以是粮食、盐、生铁、糖!”

“甚至是青霉素!”

“等到了大明宝钞汇通宇内,单凭此物,我大明便可肆意揉捏四方蛮夷之国!”

话音刚落,众人瞬间震撼了!

卧槽!

宝钞之利,这么厉害的呐?!

第三百五十一章 欲坑士绅,无耻之徒夏原吉

这一刻,众人全都惊呆了!

以宝钞流通宇内,而镇压天下万国?

少爷的手段真狠啊!

要是把此政办成了,一个馒头要价五十两银子的奇葩事,并非大明,可就发现在天下万国之境了啊!

牛皮!

可很快,夏原吉震惊之余,忽然眉头一皱,问道:“义父,万一天下万国有学有样,也以此法掣肘大明……”

“这可咋办?”

朱寿笑了一下,说道:“若行此政,当有镇压天下的无匹兵锋,叫四方蛮夷不敢作乱!”

“今,乃洪武二十四年!”

“我大明兵锋,挥师宇内而无敌手!”

“谁敢东施效颦,立马挥师灭国!”

“等到了那时,天下万国,还有谁胆敢不认大明宝钞之汇通?”

“天下万国,尽为大明国力蒸腾之养料!”

话音刚落,整个院子瞬间一片死寂!

天下万国,尽为养料?

大明威武!

华夏天朝不可辱!

管家老方回过神来,忙是挥笔执墨,疯狂抄录于册,激动地道:“少爷凿凿之言,说到老奴的心坎里了呐!”

“少爷的办法妙啊!”

“他奶奶的,天下万国,当入大明之彀!”

说罢,心里止不住涌起一个念头。

陛下!

这回,老奴立大功了呐!

您且再等等,回头趁着少爷睡觉,老奴便偷偷命人快马加鞭,把这个办法送于您御览!

也就在这时,夏原吉回过神来,深吸了一口气,肃然拜倒:“义父!”

“孩儿以为,改制宝钞之法,可叫我大明之国势,直追汉唐!”

“苦心谋划,远胜汉唐,也绝非痴人说梦!”

“再过几日,孩儿马上要入宫谢恩、得陛下赐官,孩儿定把此法,献于朝廷,施政于天下!”

啥?

献给朝廷?

一下子,朱寿听得目瞪口呆!

他顿时吓了一大跳,忙不迭地道:“原吉莫闹、莫闹啊!”

“你可知,假钞之所以遍布天下,大半出于士绅之手!”

“你在朝堂毫无根基,刚当官就对士绅下杀手,光凭你一人,挡得住这帮混账的报复吗?”

夏原吉摇了摇头,说道:“君困臣辱!”

“我辈读书人,临危一死亦报君王!”

“要是叫我大明屹立于宇内之巅,孩儿纵是死了,也在所不辞!”

说罢,纳头一拜。

义父!

您,乃皇长孙!

孩儿承了您的恩泽,高中榜眼,也该报答报答您了!

舍我夏原吉一人之命,换您登基之后,大明天下的长治久安……

这买卖不亏啊!

再说,陛下身为孩儿的太爷爷,如此利国利民之政,不至于坐看孩儿丢了性命吧?

可此时,朱寿听完之后,忍不住气的破口大骂:“糊涂!”

“改制宝钞之政,无非是咱们一家子关起门来扯扯蛋罢了!”

“要是好办,为父何至于藏着掖着,不早就献于当今陛下了?”

“说到底,天下士绅之势如火,一个不慎,定要引火烧身的呐!”

说到这,生怕夏原吉不信,他长叹了一口气,转而说道:“变法、变法!”

“这史书之上,曾有一个名叫张居正的忠直之臣,也曾想过要以白银为本,施行一条鞭法,杜绝市面上的通货膨胀!”

“你可知,他变法的下场?”

夏原吉顿时一愣,下意识地问:“啥下场?”

朱寿面上带了几分惋惜,缓缓说道:“张居正变法之时,身居宰相大位!”

“可饶是如此,他推行的一条鞭法,命天下百姓在次年的春耕之前,结清田赋,给了百姓一个活路!”

“天下士绅呢?”

“这帮逐利的混账,表面不敢违抗张居正之命,背地里却层层加码,把结赋之时日,卡死在了半月之期!”

“半个月啊,一晃也就过去了!”

“也正因如此,变法之初,百姓们要卖粮结赋之时,奸商勾结士绅,压低银价!”

“朝廷出于无力平抑银价之下,百姓再受盘剥,赋税加重,且手中无粮,还不如变法之期活的好呢!”

“几年下去,不管是百姓、还是士绅,人人恨不得把张居正千刀万剐!”

“直到张居正病死,不出两月,人亡政息!”

“张家抄家!”

“张居正的长子,不堪受辱,自缢而亡!”

“次子发配充军!”

“三子投河被人救起之后,圣旨还未下,士绅们联手命人封住张家,叫一百多口人活活于府中饿死!”

“这就是对付士绅的下场!”

“张居正官至宰相,尚且如此,你一个刚中榜眼的进士,怎么跟天下士绅掰手腕?”

一番话说完,众人面色大震!

这位张居正,下场也太惨了吧?

不过……

纵观史书,也没听过有这号人物啊?

莫不是少爷在胡扯?

尤其是夏原吉,面色变幻了几下,连忙拱手:“义父,是孩儿莽撞了!”

“这改制宝钞之法,孩儿不献了!”

首节上一节344/58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