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陛下何故造反 第342节

说罢,各怀鬼胎的兄弟三人,一碰酒碗,仰头喝尽。

随着满满一大碗闷倒驴喝入肚,三人顿觉头大如斗,还不等吃上两口菜,全都趴在桌上,呼呼大睡了。

看到这一幕,邓氏不敢怠慢,连忙吩咐道:“来人!”

“送晋王、燕王,入厢房歇息!”

“遵命!”

几个下人迈步上前,搀扶着朱棣、朱,去了厢房睡下。

等两人消失于院,趴在桌上的朱竟忽然睁开眼睛,揉着眉心,骂骂咧咧地道:“老四这闷倒驴,真他娘的上头啊!”

邓氏顿时一愣,惊讶地道:“王爷,您没喝醉啊?”

朱撇了撇嘴,傲然地道:“哼,本王这帮弟弟,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本王倘若不留一手,还不得被这帮兔崽子坑死?”

话音刚落,邓氏瞬间无语了。

得!

本宫算是看明白了,老朱家的子孙,一个个全都有八百个心眼子!

服了!

正想着,朱已是缓缓起身,摇摇晃晃的来到了正堂,抬眸望向了挂着的天下万国舆图,止不住的喃喃自语。

“雄英!”

“二叔定挥师灭了一国,当作你的登基之礼!”

“可该灭谁呢?”

“哈密?”

“西域?”

“西域!”

“自唐之后,西域久失,也该回归华夏大一统的版图了!”

……

此时的朱寿,浑然不知,自己被三个缺德叔叔惦记上了。

他正于府上,磨制望远镜。

后院之内,一个名为牵陀车的东西,搭建而起。

牵陀车、牵陀车!

此物,乃是一个出身于崇祯年间的孙云球所造,用以研磨镜片!

牵陀车以脚踏转动,再以矿石砂、白泥、砖灰当做研磨剂抛光之,把玻璃或者水晶磨成凸凹透镜。

这也就罢了,孙云球还掌握了验光技术,且编制了随目对镜的办法!

可以说,牛皮极了!

不过……

造物归造物,此时的朱寿,却是躺在摇椅上,望着踩车不停的廖大,笑眯眯地道:“廖大,再加把劲!”

“一顿十碗饭,得多卖卖气力啊!”

“观儿,原吉,你们也别闲着,赶紧磨磨镜筒!”

“这也是知行合一呐!”

一旁的黄观、夏原吉,堂堂状元、榜眼大才,埋头苦干之余,也是满头大汗,还不忘回道:“是,义父!”

“孩儿们晓得了!”

话音刚落,同是躺在摇椅上的朱允,嘴角疯狂的抽搐。

大哥!

知行合一是这么用的啊?

弟很怀疑,你这是抓壮丁的说辞啊!

正想着,管家老方从府门外头跑了进来,放声高呼:“少爷,少爷!”

“魏国公八百里加急,来信给您了!”

“念!”

“少爷,魏国公说,马和命人把土豆送回来了,随行的宝船,还带有真腊的香料,价逾六七百万两银子!”

“对了!”

“那些被倭寇糟蹋的可怜女子,也随船队入海,不日回京师呐!”

啥?

土豆回来了?

朱寿顿时眼前一亮,转瞬翻身而起,激动地道:“呀!”

“这么说来,本少爷快吃上土豆炖牛肉了?”

“好啊,太好了!”

说到这,他忽然想到了什么,眉头大皱地道:“带回的香料,价逾六七八百万两银子?”

“要是算上倭国的石见银山,这么多的银子流入大明,岂不是……”

“糟糕!”

“大事不好!”

“本少爷光顾着一门五国公,竟忘了这茬,丢人呐!”

听着这一声高呼,夏原吉放下了手中活计,忍不住诧异地问:“义父,您这是咋了?”

“什么什么大事不好?”

“我大明夺银,岂不是好事一桩?”

朱允听完之后,也是满脸错愕,问道:“是啊,大哥!”

“银子多了,国富而民强,岂不是朝廷之幸、大明之福?”

“这出得了啥大事?”

闻言,朱寿摇了摇头,长叹了一口气,道:“事情大了!”

“银子太多,定要通货膨胀的呐!”

“一个不慎,甚至要成了国祚不存之危!”

话音刚落,众人瞬间面面相觑,全都听傻了!

通货膨胀?

这是个啥玩意?!

第三百四十九章 夏原吉请教,改制宝钞

这一刻,众人全都懵逼了。

好奇怪啊!

银子多了还不好?

再有,通货膨胀又是个啥玩意?

尤其是夏原吉,错愕之余,也是忙不迭的拱手问道:“敢问义父,何为通货膨胀?”

出于国之大事,朱寿也不卖关子,长叹了一口气,道:“所谓的通货膨胀,顾名思义,物价上涨,以至于宝钞贬值!”

“原吉,为父一瞧了你,便知你是户部当官的好料子!”

“这银子,为何取代以物换物,流通于天下?”

夏原吉思索了几下,才缓缓说道:“回义父,孩儿以为,自古而始,银子因可以多少而换等价之物,方汇通天下!”

“那就是了啊!”

“可是义父,这与通货膨胀何干?”

“干系大了!”

朱寿顿时一拍大腿,振声说道:“银子,本就是朝廷约定俗成,可兑天下任何东西之物!”

“正因如此,银子之重,在于信誉!”

“银子之所以值钱,并非本身值钱,而是银子代表的信誉值钱!”

“可一旦银子多了,偏偏兑换之物少了,岂不是物价也随之上涨?”

“换而言之,不就是等同于银子不值钱了?”

闻言,夏原吉面色一沉,转瞬陷入了沉思之状。

至于朱允、老方等一干人等,则是面面相觑,整个人云里雾里。

见众人一头雾水,朱寿决定换个说法,便从怀中掏出一张宝钞,缓缓说道:“既听不懂,咱们以这玩意来说吧!”

“开国之后,陛下发行宝钞于天下,为何百姓会舍弃银子,以宝钞买卖诸物?”

老方回过神来,忙不迭激动地道:“少爷,老夫晓得,宝钞可比银子轻多了!”

“要是没有宝钞,您当年逛青楼,老奴得背好几个麻袋的银子去结账呐!”

朱寿顿时脸色一黑,气的抬脚便踹了过去,骂道:“呸!”

“本少爷向来洁身自好,去个屁的青楼!”

“再乱放屁,本少爷告你诽谤啊!”

“不过……”

说到这,他话锋一转,幽幽地道:“你这老家伙也放对了屁,宝钞取代金银而汇通天下,是为轻便也!”

“而最至关重要之因,乃是朝廷发行!”

“宝钞这玩意,说穿了就是一张纸,可百姓之所以用,乃是相信朝廷,相信当今陛下,不至于坑死了他们!”

“可利弊相依,万一宝钞失信,岂不是酿成通货膨胀之危?”

话音刚落,刚才还迷惘的众人,眼睛瞬间亮了。

对啊!

大家用宝钞买东西,可不就是这个理?

为何要把自己的全部身家,换成一张张纸,还不是深信朝廷之威?

可很快,夏原吉沉吟了几下,说道:“正所谓,万物利弊相依!”

首节上一节342/58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