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陛下何故造反 第106节

会所?

朱元璋顿时一愣,下意识地问:“那是啥玩意?”

朱寿笑的很贼,挤眉弄眼地道:“老头子莫要管了!”

“等回头搞完了,孙儿便亲自带你去会所的三楼体验体验,如何?”

朱元璋还是感到一头雾水,却点了点头道:“行啊,难得大孙这么有孝心,爷爷奉陪到底就是了。”

“寿儿,你有没有啥话,要跟爷爷说啊?”

“有啊!”

“说来听听?”

朱寿笑了一下,连忙问道:“老头子,陛下可曾答应开了海禁?”

见大孙子绝口不提跟自个的四叔拜把子,朱元璋一下愣了。

这小兔崽子,忽悠老四也便罢了,还跟咱装傻是吧?

行!

咱也不说穿你,等咱带你认祖归宗,标儿知道了这事,看他抽不抽你这兔崽子就完了!

接着,他面上似笑非笑,道:“寿儿,不但陛下答应开海,满朝文武也应了!”

朱寿诧异地道:“不对啊老头子,便是有孙儿的海图,想必也得有人往死里反对陛下开海吧?”

朱元璋一屁股坐了下来,笑呵呵地道:“大孙说的没错,反对开海之人,尤以江南士族为最!”

“不过嘛,陛下查出了这帮人私通倭寇,一气之下,就把他们诛族了!”

“这帮人一死,我大明也就顺利开海禁了!”

说到这,他看向了大孙子,带了几分考究之意,问:“寿儿,你说,这帮士族该不该杀?”

朱寿面色转冷,立马说道:“孙儿以为,敢私通倭寇,莫说诛族,便是诛了十族也不过分!”

闻言,朱元璋眼中充满了骄傲。

这娃子,杀心好大啊……

随咱朱元璋的脾气!

可下一刻,他便忍不住摇头失笑,道:“娃子,杀人不是这么个杀法!”

“爷爷教你啊,杀人,杀多少人、诛几族,都要讲究一个火候、妙处!”

“士农工商!”

“咱就拿士族来说吧,他们诗书传家,手里握着无数的土地,诛族便可敲山震虎,叫别的士族乖乖听话!”

“可若是诛杀三族、九族,这帮混账便晓得唇亡齿寒,琢磨跟朝廷对着干,那就得不偿失了。”

“爷爷这么说,大孙可听懂了?”

对于便宜爷爷的言传身教,朱寿一点也没听进去,笑道:“老头子,孙儿倒有不同的看法!”

“哦,说来听听?”

“江南士族之所以这么瑟,引起朝廷忌讳,其根基乃是合法兼并得来的土地,对吧?”

“对!”

“那只要朝廷把士族们的根基挖了,那这帮人就是案板上的鱼肉,任朝廷刀俎?”

朱元璋摇了摇头,叹道:“土地兼并,陛下、朝廷若可解决,早就解决了,何至于容忍江南士族为祸百姓?”

“老头子,那还不简单?”

朱寿笑嘻嘻地道:“孙儿这有一个办法,解决土地兼并,大毁江南士族的根基!”

朱元璋一愣,忙不迭问:“啥办法?!”

朱寿一字一句,很干脆从嘴里蹦出四个字。

“摊丁入亩!”

第一百一十七章 投名朱棣,坑吕家一把

朱元璋一脸懵逼,忙不迭问:“寿儿,何为摊丁入亩?”

朱寿思索了一下,便给出了一个答案,笑道:“这摊丁入亩之总纲,也就是三句话罢了!”

“清丈土地,扩大征收!”

“统一赋役,限制苛扰!”

“计亩征银,官收官解!”

清丈土地……

朱元璋的面色之上,涌起了一抹黯淡。

光是这一条,朝廷便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圣旨一出,江南士族不狗急跳墙便不错了,又岂会认下这个国策?

可很快,他还是饶有兴趣的问:“寿儿,这三条总纲,你跟爷爷好好掰扯一下呢?”

朱寿笑了一下,说道:“老头子,咱们先来说这第一条!”

“我大明,善待士子!”

“凡是科举中了秀才者,便可不用纳税,那这洪武二十四年下来,定有很多土地握在勋贵、士族、僧道的手中,只要朝廷派人下去丈量,定会查出、补缺无数土地,收归于朝廷所有!”

“寿儿说的没错,是这个道理!”

朱元璋重重点了点头。

开国之初,他立下此规矩,为了正是叫天下士子,心甘情愿地帮着朝廷治理百废俱兴的江山。

可这帮混账,仗着国恩,要么大肆收拢土地,要么有地主老财,把自己的土地挂在士子的名下,以此来合法避开征税!

二十余年下来,已有尾大不掉之势!

大明国库之岁收,也随之锐减!

他叹了一口气,幽幽地道:“寿儿,你再说说,这第二条又是何解?”

朱寿沉吟了一下,才开口道:“其二,我大明如今是按丁征岁,也是按人头征税吧?”

“对!”

“老头子,那问题就来了!”

“无数百姓,为了少纳点税,不惜把男丁养大,女娃却是常以区区几两银子,贱卖给了士绅为妾、甚至是青楼,叫人活活糟蹋!”

“那我大明,为何屡屡发生此等惨绝人寰之景?”

一番话,看似简单,实则点破大明华丽衣衫之下的丑陋一面。

朱元璋面色黯然,声音沉闷地道:“只因女娃压根不是劳力,却又算是人头税之一,平白添了生计之苦,增了税收之难……”

朱寿长长叹了一口气,道:“老头子,为了少纳税,百姓们何止是贱卖女娃啊!”

“卖给青楼,下场算是好的了!”

“若父母生性恶毒,女娃一生下来,就要丢弃,甚至是易女而食啊!”

“所以啊,我大明非要废除了这人头税不可!”

朱元璋皱着眉头,问:“光说废除,可又该如何改制?”

朱寿目光灼灼盯着便宜爷爷,一字一句地道:“丈量完土地之后,直接摊丁入亩,收取田税!”

“其派丁多者,必其田多者也,其派丁少者,亦必有田少者也!”

“没地种的百姓,为了活命,只能沦为有钱人的佃户。”

“此消彼长,无数农田被兼并之后,落入士绅、尤其是江南士族手中,定会为了避税而藏佃农!”

朱元璋也不是个傻子,转瞬便目光一凝,郑重道:“寿儿,你的意思是说……”

“一旦施行摊丁入亩,无数土地被丈量而出,这些士族藏了佃农也无妨,土地藏不了是吧?”

朱寿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惊叹道:“呀,老头子,你看问题很透彻嘛!”

“说的没错,无数土地在那摆着,江南士族敢不交税?”

“除非他们不想要土地了!”

“等这摊丁入亩施行天下,江南士族的根基也就垮了!”

“谁还敢跟朝廷作对?!”

朱元璋一下惊呆了!

这办法……妙啊!

不愧是咱的好圣孙!

可很快,他的面色又黯然了下来,说不出的忧虑。

改革征税之制,注定得罪人!

尤其是大孙子提出的摊丁入亩,几乎触动了整个上层阶级的根本利益!

勋贵、士族、地主,甚至各地的藩王,也要站出来激烈反对!

一旦朝廷施行于政,轻则引起士族反扑,重则动摇江山之稳固!

想到了这,他满脸凝重地道:“娃子,爷爷知道你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公心!”

“这摊丁入亩之策,也是一个绝佳的好办法!”

“可问题在于,这丈量土地、废除人头税,压根不好施行天下啊!”

“勋贵也就罢了,江南士族向来报团取暖,这帮人岂会心甘情愿叫朝廷丈量土地、清查佃户?”

“说之容易,行之难如登天啊!”

朱寿一点也不急,笑嘻嘻地道:“老头子,孙儿也没说要谏言陛下,把这计策施行天下呀!”

朱元璋顿时一愣,下意识问:“寿儿,你的意思是……”

朱寿大手一挥,笑道;“咱们爷孙可以谏言陛下,选择一城作为试点,试行之!”

试点?

朱元璋眼前一亮,忍不住称赞道:“这个说法有点意思啊!”

“既可尝试一番成效,又不至于引起天下人的滚滚反对……”

“可寿儿啊,若是试点,你觉得放在哪个地方好呢?”

朱寿思索了一下,问:“老头子,这回陛下诛杀的江南士族,有哪几家啊?”

朱元璋笑道:“杨、顾、蔡三家!”

“还有一个吕家,陛下暂且放了一马,下旨吕家人永不可为大明之官!”

首节上一节106/58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