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就背着手拄着拐杖走了。
人群也随之迅速消散,似乎对陈林的卸任没有任何心情上的变化。
陈林:“.......”
等人群散去后,陈林依旧呆呆的站在那。
“难道我就这么失败吗?”
小兰和沈殿霞捂着嘴偷笑。
只有人群中的李善长发现,百姓们在回头后,原先蛮不在乎的神情统统为之一变。
换上一副失落的神态。
他又看向县衙门口站着的陈林,发现他也是叹了口气才走回县衙。
至于陈林卸任县令跟随徐达北征的事情,对哪个人打击最大。
无疑是高丽的尹锡越了。
招待所里,尹锡越和安备正在喝闷酒。
“尹君不必如此惊慌,大明毕竟是天朝上国,他们不会轻易出手对付高丽国的。”
“只要你们表现的服帖,以天朝上国的性格,没事的。”
尹锡越又喝下一杯句容牌干红:“安备君,要是以前你这样说我相信,可这次是陈林这个大魔王啊!”
“他可是陈林啊!”
安备摇摇头,也只能替尹锡越又倒上一杯,拍了拍他的肩膀:“这都是命啊!”
“离天庭太远,离大明太近....”
说完就抽干杯子里的干红,放下杯子走了。
临走了还不忘交代一句:“这瓶酒挂你房间上了哦。”
安备走后不久,兀良哈正方形找上门。
“你们高丽国是什么打算?”
此时的尹锡越完全没有刚才喝醉酒的状态:“你们兀良哈,又是如何打算?”
正方形说道:“如果没有陈林这号人物,我们兀良哈肯定会等到双方最终分出胜负后再作决定。”
“可如今,横空出世一个句容伯...”
“是时候做出选择了。”
说完拿出三支红烧蹄放在桌面,又拿过红酒瓶顿顿就是一顿造。
尹锡悦说道:“贵部的意思是提前投靠大明。”
“是的,而且我兀良哈此次还会接受大明征召,作为先锋踏入辽东之地。”
这下尹锡越震惊了,这就是赌国运了呀!
高丽也要孤注一掷吗?
可以如今国内的动荡局势...
怎么办?
正方形吃完一个蹄,拍拍手掌站起。
“就这么着吧,我先走了。”
尹锡越还在那想着,正方形又回头说了句:“这仨蹄记你房间上了哦。”
尹锡越这才回过神,这句话怎么有点耳熟......
另一边,汤清华正闹着也要跟陈林一起北上。
汤和在一旁怎么劝都劝不住。
“丫头啊,你虽是正妻,可毕竟还没正式成婚,之前跟着陈林去守孝已经很不妥当了。”
“现在是出征,是打仗,你以为去游玩呐!”
“可是,小兰和小霞姐都能跟着去。”
汤和气急道:“他们是妾,身份不一样。”
“而且人家一个是帮着陈林管后勤,一个可以联络海上船队。”
“你呢,去了干嘛?暖床啊!”
第104章 军事会议
离年关越来越近,一些事也在抓紧安排中。
这天,朱元璋召集一众将领开会。
陈林作为此次北征的将领之一,却不懂具体的行军打仗布置,会议上完全插不进去话,只能无聊的站在那潜水。
看着刚刚表完忠心离开的兀良哈六人组,他终于找到机会。
一个健步上前提醒道:“陛下,要小心兀良哈人。”
朱元璋嘴角一扬:“你有什么看法?”
包括朱标,徐达汤和傅友德几人也是饶有兴趣的看着陈林。
陈林一见这架势,就知道几个老狐狸心里其实已经有数了。
这尼玛,连个表现的机会都没有。
“没什么,让他们送肚包肉时别忘了给点韭花酱。”
朱元璋哈哈大笑:“你小子...”
“行了,兀良哈人的事我们心里都有数,你不用担心。”
徐达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即使他们答应了大明的征召,我在排兵布阵时也没将他们算在里面。”
“顶多算是锦上添花,可有可无。”
这时朱元璋总结性发言:“出征的事安排的差不多了,你们谁还有要补充的?”
“有!”
陈林举手上前:“陛下,臣觉得行军路线可以再稍稍改动一下下。”
“哦?”
几人都来了兴趣。
他们这些常年打仗之人定下的军略,竟然还有人能说出个不是来。
陈林赶紧解释:“臣不是反对,只是想换一个方向北上。”
“换一个方向?”
陈林上前指着地图,就是那天晚上的东北亚地图,后来被朱元璋没收了。
他的手指从应天府出发,经由长江出海直接北上,绕过山东半岛直抵辽东半岛,从旅顺口登陆。
这里由大明在辽东半岛南部设置的辽东都司都指挥使,马云镇守。
此马云非彼马云,不过都是牛人就对了。
朱元璋几人对视了一眼,心里都有些惊讶。
徐达直接问道:“海上行船运输军队,拿下辽南时用过,可那次是从登州出海,距离很近。”
“你这次是要从江水出海口北上,距离之远史无前例,你就不怕一个浪打过来一船人都没了?”
陈林看向朱元璋:“陛下,臣想请永昌侯来解释。”
朱元璋一愣,随即让人去叫蓝玉。
不久,蓝玉就急匆匆的赶来,脸上似乎还有点不满。
应该在忙什么事被中途打断导致的。
一番礼节后蓝玉直接开问:“不知陛下招臣来有何事?”
朱元璋冷笑道:“怎么滴,永昌侯最近这么忙吗?”
蓝玉一惊,赶紧收拾心情:“不敢,臣正在忙着出海的事,已经差不多了。”
“臣打算过完年就出去溜一圈。”
几人一听顿时来了兴趣。
“来,说说这段时间你都做了些什么?”
于是蓝玉将这段时间所做的事说了一遍。
首先是叫来沈家船队的几个重要船老大,和一些海岛小山头的话事人。
从这些人口中大概得知了船队的构成,以及海上行船的注意事项。
然后由他们讲解海外诸多势力分布,以及倭国纷乱的局势。
蓝玉以当朝太子舅舅的身份,略施手段便压服了这些形态各异的船老大。
不过私底下是真服还是假服就不知道了。
接下来就各种恶补航海知识,不断接见赶来拜见的岛主、船主等。
并向这些人转述了朝廷对他们的政策,拿出对他们后续职务的委任。
算是初步掌握了这批海上痞子的人心。
随即又派人前往江浙沿海一带招收年轻渔民从军,毕竟身边总得有自己人才能控制的住局面。
然后又向火器局死皮赖脸的要走了一千支燧发枪和五十门小钢炮武装自己的嫡系。
还从工部要走了三千支老式火铳,用来收买那些船老大。
朱元璋等人听后都是不住的点头。
这蓝玉是个人才。
不做就是不做,接下任务就要做到最好。
有他这些安置,不出一年,以朝廷的财力物力,绝对能完全控制住这些桀骜不驯的海贼。
从而彻底解决东南沿海倭寇之乱。
蓝玉说完,朱元璋看向陈林:“你的意思是让蓝玉的船载着你那六千人,走海路北上?”
“正是。”
不等陈林接着解释,蓝玉赶紧上前一步:“皇上,现在正值冬日,没有夏日之飓风,开春后出海,海面上风平浪静。”
“等到行至辽东地区,那时北方的海冰想来也该融化了,登陆刚刚好。”
陈林白眼一翻:你个白眼狼,都学会抢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