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上国救救小国吧!”
“外臣要申诉,安南国罔顾天朝皇帝陛下的旨意,三年来一直在蚕食我占城土地。”
“求天朝句容伯爷为外臣做主....”
说着,这位占城使臣就扑通跪在门外,声泪俱下的痛述安南这三年来的恶行。
陈大光被这突如其来的告状弄懵逼了,国内不是说会在海上拦截占城的朝贡船只吗?
怎么占城人还会出现在大明?
这要是坐实安南打占城的事实,以眼前这位爷的处事作风,肯定会借题发挥的。
关键是就在今年年初,大明顺利平定云南,势力范围已经直接和安南接壤了。
这时候要是招惹大明,说不定第二天大明天兵就会出现在自家门口了。
不行,绝对不能被占城带节奏了。
“你胡说,我安南国是拿回故土,都是被你占城抢走的土地。”
“伯爷,他血口喷人,你千万别相信他。”
“伯爷,我举报占城每次进贡天朝的稻米,都是选的劣质稻米。”
“他们这是不将天朝放在眼里,以为天高皇帝远,大明够不着他们。”
占城使者乃是该国王子,名叫那日勿。
见陈大光黑白颠倒,气的脸都红了:“你放屁,我占城国小兵弱,这些年就是承蒙天朝的照顾,才能在尔等虎狼之国的攻伐下得以保存。”
“我们怎敢做出得罪天朝自毁长城之举,望伯爷明察。”
陈林和沈殿霞一旁看戏,但占城毕竟弱势。
他的原则就是东亚地区只能大明一家独大,其他国家最好都有个死敌或内乱。
这样大明才好从中操作,一发现哪家有崛起的势头就能及时掐灭。
所以,这安南和占城之争,必须帮占城。
“咳咳!”
陈林一出声,场面瞬间安静。
“大明一向秉持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不过尔等都属于大明藩属国,我大明自然不能不管。”
“这样吧,你们的事我会上奏陛下,由他老人家来裁决。”
陈大光一听立马上前:“伯爷稍慢,外臣有话想跟您密谈,密谈。”
陈林点点头,表示你的眼神我已收到。
然后看向那日勿。
可那日勿这货毕竟是个王子,人情世故上相对稚嫩,竟然没看懂陈林的眼神。
这他妈就尴尬了。
老子想帮你,你却不争气啊!
“占城使臣,你就没话要跟我密谈的?”
那日勿依旧一脸天真,好在沈殿霞上前在他旁边悄咪咪的提点。
随后....
“有,外臣也要密谈。”
陈大光见这架势,知道陈林这是有意偏袒,那这接下来的密谈可就至关重要了。
陈林先带陈大光进了里屋,留沈殿霞在外面对那日勿面授机宜。
里屋,只有两人的情况下,陈林也懒得废话,直接说道:“我查过,元末动乱,安南趁乱霸占华夏西南数县之地。”
“要想大明公正对待安南与占城的纷争,你们必须退出丘温、庆远等五县之地。”
“并割让边境二百里土地作为赔偿。”
陈大光现在已是满头大汗。
谁能想到这次朝贡竟是如此凶险。
这要是不答应的话,安南或有亡国之祸啊!
虽说安南祖上有过三次击退蒙元的光辉战绩。
可如今安南国内局势,早已不复当年之勇,哪里能承受的住大明雷霆一击。
不接受这位开出的条件,有亡国之危。
接受!
那就是卖国贼、
自己只是一个使臣,可背不起这个责任。
陈林拍了拍他的肩膀:“不必这么快做出决定,就算大明真的要武力收回故土,也是明年的事了。”
“时间,充裕的很。”
“希望你能做出正确的选择,退下吧!”
陈大光失魂落魄的走出房间,那日勿和他错身而过。
见那日勿一副志在必得的神情,知道大明偏向占城的事实已是不可改变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第一时间将消息传回国内....
这边,那日勿身为王子,原本是不用对陈林行跪拜礼的。
可如今的形势...
这点觉悟他还是有的。
“起来吧!”
“我有意支援你们占城1000支火铳,用以抵御安南。”
那日勿听后就想跪谢,却被陈林拦下。
“不过你们需要租借一个港口,给我大明的商船作为下南洋的基地。”
那日勿以为是什么代价,仅仅一个港口而已。
“敢问伯爷,真的只需一个港口就行吗?”
陈林见他都将脖子伸过来了,不割白不割。
“当然不是。”
“大明会在这个港口驻军一千人,你们占城需要承担起这一千人的军饷和日常开销。”
没想到那日勿听到这个无礼的要求后,竟然不是愤慨不满,反倒是激动的跳了起来。
“伯爷此言当真?”
陈林反倒被弄得莫名其妙。
“当真吧.....”
“太好了,我占城终于可以安枕无忧了....”
第90章 汇报朱元璋
送走安南占城两国使臣。
剩下的就是人畜无害的大小琉球了。
两国只是正常的朝贡,但也向大明告状说倭国萨摩藩大名,经常南下袭扰他们,希望大明能帮忙劝阻。
陈林依旧用火铳应付他们,当然,你得用钱买。
最后两国各订购了一百支火铳。
将大小琉球也打发后,陈林整理了下这两天与几国的交涉成果,出发前往皇宫向朱元璋汇报。
皇宫内,陈林在那站着,朱元璋半躺着翻看着他递上去的对于几国的处置意见。
看完一份就丢过去给朱标,直到最后一份对于驻军国外的计划。
“先不说这么多火铳散出去会引发什么后果。”
“单就四处驻军,是不是有悖于大明对藩国的温和政策?”
陈林拱手道:“陛下,臣管这叫维护地区和平。”
“就拿这安南和占城,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很容易让人感觉是咱大明违和不力,才导致纷争不断。”
“如果我们在占城有一千人驻军,安南就不敢轻易南下。”
“还有琉球和济州岛,臣认为这两处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对于大明将来开展海外贸易起到重要的支点作用。”
“其实臣还想在满剌加驻军,可惜他们的使臣还没到。”
“不过在占城驻军现在也够用了。”
朱元璋听后看向朱标:“你的意思呢?”
朱标有点抓瞎,他对这些不是很熟悉,只能说道:“儿臣觉得句容伯所言有理。”
朱元璋其实也不太确定陈林的话对不对,不过想到沈家女眷已经入他后宅,而沈家又是现下东洋一霸,以他们对东洋的了解,想来不会是无的放矢吧!
大小也就是几千人外派驻军,不是什么大事。
转而又问道:“那这高丽和安南对华夏故土的侵占...”
“陛下,这个就更不用担心了。”
“高丽肯定不敢忤逆我大明,至于安南倒是块硬骨头,他们战力不弱,丛林作战更是神出鬼没。”
“我大明士兵进入安南未必能讨得到便宜。”
“所以我们可以全力支援占城,武装占城,让其与安南拼个你死我活。”
“再让西南沐将军的兵马在大明与安南的边境上做军事演练,吓唬吓唬这帮安南猴子。”
“腹背受敌之下,安南国王只要不是傻子,他肯定知道该怎么选择。”
朱元璋和朱标听后都是点点头。
朱标问道:“可是大明这明显是拱火的举动,会不会让周边藩国离心离德?”
陈林朝朱标一拱手:“臣觉得是否能让藩国臣服,不在于德而在于威。”
朱元璋眼睛一亮。
“行了,这些事咱明白了。”
“关于出售火铳之事,你身兼工部侍郎,刚好管得到。”
“一事不烦二主,也一并交由你处置,售卖军火所得全部拨付火器局充当研发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