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还没搞定,李善长又来添乱,杨士奇赶紧先扶他去城楼休息,再出来时热气球上扔下来的绳子,已经被士兵们抓住了。
可大同这边风太大,城墙本就高,风就更大了。
几十人拉拽着一个热气球,硬是被拖着滑了几十米远。
最后多亏了一个士兵将绳头绑在城墙上,才算稳住了局势。
然后众人合力,才一点点的将热气球给拉了下来。
陈林三人下来后,整个人都虚脱了。
“本王再也不坐热气球了....”
大傻喘着粗气:“累死我了,这风也太大了。”
陈林身体素质最好,但也累得够呛,见傅友德走了过来,赶紧将朱棣从地上拉起。
“别坐着了,大帅过来了。”
朱棣也看见傅友德了,赶紧起来整理着装,两个小辈调整后一脸笑嘻嘻的迎了上去。
“大帅好!”
傅友德盯着二人:“好个屁,能好才怪呢!”
“燕王,你怎么跟乐浪侯混到一块去了?”
朱棣眼珠子一转:“那个....迷路了,对对对,在草原上迷路了,不知不觉就到了蒙古王庭,在那和乐浪侯碰上的。”
傅友德摇了摇头语重心长的说道:“你是皇上交到我手上的,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你让我怎么跟陛下交代,拿我项上人头交代吗?”
“不像这位爷,人家是皇上下旨进入草原的,就算死了也白死,你们俩不一样的。”
“喂!颍国公,就算身份不一样,你也不用说话这么埋汰吧!”
傅友德呵呵一笑:“怎么滴,现在立大功了,敢跟本大帅这么说话啦!”
陈林瞬间矮了一头,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
况且傅友德比自己大好几级呢,现在还是战时状态,人家可是有先斩后奏之权的。
“不敢,末将立再大的功劳,不也有您一份吗?”
傅友德听后哈哈大笑:“我可不敢冒领,行了,都进来吧,韩国公都被你们吓晕了。”
...........
三人来到李善长休息的地方,陈林将这一路上的遭遇从头到尾讲了一遍。
朱棣中间穿插自己的经历。
两人讲的正起劲之时,有士兵来报说,蒙古大汗脱骨思求见。
李善长嘴角一扬:“听出来区别没有,蒙古大汗,不是大元皇帝。”
说到这,陈林和朱棣不由自主的扬起了脑袋,因为这都是他们的功劳。
“那我们就见见这位新上任的蒙古大汗吧!”
“让他们进来。”
傅友德下令后,坐回自己主帅位置,陈林和朱棣分坐左右,李善长坐在朱棣下首,杨士奇坐在陈林下首。
五人正襟危坐,配上两侧高大威严的卫兵,一番森严的气氛瞬间就显现了出来。
脱骨思和马尔哈原本还想尽量表现出大元帝国的尊严,可自己的随从全被拦在外面,身后没人衬托,一下就没了气势。
走进城楼后,在见到对方这幅做派,一下就明白对方的心思。
“大汗,小不忍则乱大谋,大丈夫能屈能伸,一切以大局为重啊!”
第225章 神神秘秘的
脱骨思深吸了口气后,抬腿迈进屋内。
马儿哈立马站在门口大声喊道:“蒙古大汗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拜会大明颍国公....”
喊完他也赶紧跟上,亦步亦趋的跟在脱骨思身后。
脱骨思来到堂内站稳,直视帅位上的傅友德。
傅友德则是扬起嘴角,以胜利者的姿态俯视着他。
两人就这么对望着不说话,都在等着对方先开口。
一边是一国之主,身份尊贵,可却是战败的一方。
一边是一国大帅,身份虽没有对方尊贵,但是战胜的一方。
但毕竟脱骨思手上还有十多万可战之兵,虽说这些士兵最终会有多少听他的还说不准。
但明面上他并没有真正战败,只是碍于形势认输而已。
所以这礼数方面,谁拜见谁都说的过去,现在就看那一边强势了。
马尔哈见这场面,有点怕怕的擦了下额头上的冷汗,同时朝陈林那边挤眉弄眼,意思是现在该怎么办?
陈林哪管你这些,既然都到自己地头了,自然是该咋办咋办。
你个脱骨思不就是想保留大元帝国最后的尊严吗?
行,那就这么僵持着呗,反正我们坐着你们站着,看谁先受不了。
双方都是武人,都有武人的傲气,谁都不愿屈服。
好在李善长不是武人,也懂得以大局为重。
“咳咳,脱骨思大汗请坐。”
“谢这位大人。”
随着李善长的救场,现场瞬间平和了下来。
傅友德也是哈哈一笑:“坐坐,都坐下来谈。”
“来啊,上茶!”
脱骨思入座后,眼睛却一直盯着陈林。
就是这个人,全盘破坏了自己的计划。
听说那些大炮也是这个人搞出来的。
说大元帝国亡在他手里一点都不为过。
陈林知道脱骨思在想什么,可他就喜欢这种你恨我,又不能拿我怎样的感觉。
他举起茶杯敬脱骨思:“脱骨思大汗,喝茶啊。”
李善长也赶紧说道:“喝茶喝茶。”
傅友德没有李善长那些文人的客套,直接开门见山问道:“脱骨思大汗准备好出征西北了吗?”
!!
傅友德的话直接将所有人都拉回当下。
现在整个世界都在关注陇西地区的战况。
虽然帖木尔和徐达碰面后,还没有进行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对战。
但私底下,双方在陇西山区小规模的遭遇战却始终没断过。
而且双方打的有来有回,互有损失。
徐达一边占着燧发枪优势,在一些有利地形埋伏堵截对方时,能有效杀伤敌人。
帖木尔一番在荒野上,则有绝对的优势。
所以徐达一直想将帖木尔拉进山区,帖木尔则相反,一直想引诱徐达到平原上作战。
西北前线就因双方主帅作战理念的不同,一直拖到现在也没能大规模正面遭遇。
但这也是双方都愿意看到的。
帖木尔在这期间不断从国内跟察合台迁移百姓过来,想进一步改变河西走廊的人口构成,造成一种对河西占领的既定事实。
就算最后自己无法攻入中原,但只要能在河西走廊站稳脚跟,就能为下一次的进攻打下一个很好的前哨基地。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帖木尔的计划进行的十分顺利。
至于徐达,则是想借助自己主场作战的优势,尽量多的消耗敌人的粮草和兵力。
毕竟对方远离本土,士兵死一个就少一个,就算能在察合台补充兵源,可在战斗力方面却低了很多。
而且帖木尔大军长时间离开自己的家园,不仅士兵会有思乡之情,国内的局势肯定也会出现不稳。
所以,徐达只要用好一个拖字诀稳定局势,等待大同这边的结果出来即可。
只要一确认大同战胜蒙元,再等到援兵到来,到时候收复河西,驱敌于国门之外,甚至是反攻察合台拿下西域,也不是不可能的。
双方都抱着自己的想法,十分默契的配合着对方的行动,在陇西地区出现了一种是非怪异的平衡。
所以,傅友德提到西北,脱骨思也多少收到些情报,知道现在西北僵持的局面。
“颍国公,你的意思是由我们蒙古人去支援魏国公?”
“你就不怕到时候我临阵倒戈吗?”
傅友德听后哈哈大笑:“临阵倒戈,我倒是希望你能有点魄力倒戈一下,这样大明就不用为了怎么处置你们而烦恼了。”
!!!
脱骨思瞬间堕入冰窖。
傅友德的意思很明显了,大明现在正在苦恼怎么处置他们。
其中肯定有一个选项:赶尽杀绝!
而且以朱元璋的性格,这个选项在他心里肯定占据很重的份量。
如果这时候自己表现出一点不敬,或者出现临阵倒戈,那.....
“不敢,蒙古既已归降,自然奉大明为主,一切听从大明指挥,不敢有半点异心。”
傅友德呵呵一笑:“你能这样想最好,那就下去准备吧,大军三天后出发赶往陇西,到魏国公帐下听命。”
“但你必须留下,随我回京面圣。”
脱骨思原本以为可以借助西北的战功,到时候见了朱元璋就可以好说话一点。
没想到对方还是不信任自己.....
傅友德说完看向陈林:“还有你,魏国公指明要你带着热气球过去助战。”
陈林指着自己的鼻子:“我还要去啊!”
“可是我儿子出生都三个月了,我还一眼都没看呢!”
傅友德敷衍的挥挥手:“那你找皇上和魏国公去,这个我决定不了。”
说完转向朱棣:“你回北平坐镇,皇上有令,再敢乱跑就改封你为粤王,让你到信国公那边去打安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