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大汗。”
手下指着甘肃河西走廊靠东的位置:“不过他们的后勤补给有些跟不上,只能就地劫掠维持,所以行进的速度很慢。”
“明国在甘肃的守军没有阻拦吗?”
“没有,明国守军全部收缩到陇西山地,将整个河西走廊都让了出来。”
帖木尔点点头:“这个朱元璋果然是个厉害人物。”
“他这是用空间换取布置防御的时间,还想借此拉长我们的补给线拖垮我们,同时利用陇西山地有利地形阻击我们。”
“那怎么办大汗,照这个情况下去,此战我们胜算渺茫啊!”
帖木尔哈哈大笑:“谁说我们要与明国大战了。”
“我们是来抢土地的,我们是来恢复成吉思汗荣光的,我们是来复兴蒙古帝国的。”
“拿下河西走廊,利用元朝残余势力牵制明国,等我们在西域跟河西走廊站稳脚跟后,再行下一步计划,时间长着呢。”
“可西方怎么办,您之前的战略重心不是一直在西方吗?”
帖木尔叹了口气:“大明太强大了,再不出手怕是来不及。”
“他们的火铳你也见过,可那竟然只是大明淘汰掉的落后火器。”
“你能想象比火铳威力还大的火器吗?”
“再这么让明国发展下去,就不是我们去征服他们,而是他们像成吉思汗一样,从东方一路打过来,征服整个世界了。”
“到时候我们就成了历史上的花剌子模,成为征服者路上的一块绊脚石,明国仅需轻轻一踢,我们就得滚的远远的。”
“相比之下,西方的那些国度什么时候收拾不是收拾。”
“必须先将大明的发展势头压下,不然我帖木尔夜不能寐.....”
.........
此时,在河西走廊驰骋的察合台先锋八万骑兵,正在为下一个水源地头疼。
原本他们想着就食于敌,劫掠当地百姓解决粮草问题。
可这一路下来,绝大多数都是信奉圣教的信众,他们作为圣战战士,实在是不好意思下重手。
只能是将这些信众的粮食拿走部分,却不能享受烧杀抢掠的乐趣。
而且行军过程中,时不时还有汉人斥候骚扰。
这些被称为夜不收的汉人斥候,每队都只有一百人。
看着人数不多,可他们都配备着一种未见过的火器,竟然能在马上开火。
而且还能连续开火,这就开挂了!
后来他们才知道,这些夜不收每人都配备了四杆同样的火器,能做到作战时不间断开火四次。
所以双方斥候间的较量,察合台这边就没占过便宜,不仅斥候伤亡惨重,后方的粮草也被这些斥候烧毁好些。
可是他们又没什么好办法,都是骑马的,你不一定追得上人家。
只能选择蒙头赶路,希望能尽快到达汉人的地界。
在老一辈的传说中,只要有汉人的地方就有数不尽的金银财宝,还有水嫩的汉人姑娘,香喷喷的汉人美食......
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察合台骑兵在幻想着洗劫汉地的时候,另一边,徐达已经惦记上他们了。
陇西山区的一个小县城,也是西北方面军最前沿阵地。
徐达和手下众将正在商讨如何吃下这支八万人的察合台先锋。
“八万人,这数量可不少啊!”
徐达摇摇头:“咱就五万骑兵还被分散布置,其余全是步兵,想吃下这八万骑兵,难....”
“除非有陈林那小子的热气球在天上指挥步兵布下陷阱,不然想逮到荒原上迅捷的骑兵,基本不可能。”
这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从人群中挤出来向徐达大声道:
“大帅,热气球属下有啊!”
!!!!
“你说什么,你有热气球?”
说话的是完成送人任务的吴涛,今天才刚刚赶到徐达帐下。
吴涛挠挠头:“有热气球很稀奇吗?”
“我有两个,是侯爷交给我的,他说大帅这边可能用的到......”
第205章 都怀上了
徐达算是服了。
“赶紧的,把热气球开过来啊!”
吴涛又挠挠头:“都在末将帐篷里的。我这就去拿。”
“在你大帐里?”
徐达像看傻子一样看着吴涛:“你没事吧,那么大的热气球能放在你帐篷里?”
吴涛赶紧解释:“大帅有所不知,热气球还没充气的时候就是一坨布料和一个篮筐。”
“只有将热气吹进气囊中,使气囊慢慢扩充变大,直到整个气囊充满热气时,热气球就能飞到天上了。”
徐达挥挥手:“那还等什么,赶紧去见识见识热气球是怎么升空的。”
随后,在吴涛随行人员的一番操作下,两个缩小版热气球慢慢鼓胀起来,一个时辰后终于缓缓飘了起来。
徐达爬进筐内稀奇的摸摸这拍拍那,最后指着喷火的装置:“这个是谁研制出来的?”
“我记得陈林那个大热气球比这个精密多了。”
吴涛拱手道:“这是吴六七大匠仿制的,虽然充气速度慢了些,火焰小了些,但还是满足飞天需求的。”
“就是不能飞太远,怕气用完了回不来。”
“气?什么气?”
吴涛挠挠头:“好像叫什么天然气,就侯爷那有,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这气一点就着,还会爆炸呢!”
一点就着,徐达一听这特性,心里好像有点印象。
这时,一名亲兵在他耳边说道:“大帅,夜不收在河西刺探时,不小心点着了底下冒出的气体,爆炸后直接造成察合台骑兵三千多的伤亡,您还奖赏了那队夜不收呢!”
这下徐达想起来了。
他现在对陈林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这种危险的气体都能利用到。
看来自己也要去收集些这种气体了。
“唉,那个谁,你叫吴涛是吧,这个小球能飞多远?”
“二百里....吧!”
...........
句容县城外陈林原先那座庄园内。
沈殿霞正抚摸着肚子,享受这深秋的暖阳。
小兰在门口不断清点着百姓们送来的各种农家土特产。
汤清华在帮忙记账。
“都记好了吗?”
“等小霞姐生了后,要按账册上的一一回礼的。”
汤清华一边记一边说:“放心吧,一个都少不了。”
呕!
“哎呀!清华你怎么了?”
汤清华一阵干呕后,轻拍自己的胸口。
“也不知道为什么,最近老是干呕。”
小兰好像想到了什么,扔下东西就跑向沈殿霞:“小霞姐,小霞姐,清华是不是也怀上啦!”
沈殿霞睁开眼睛,摇摇头笑道:“怀没怀上你们自己不知道吗?”
两人来到沈殿霞身旁,沈殿霞继续说道:“这个月是不是没来葵水?”
两人听后都是点点头。
“清华刚刚干呕,这就是怀孕才有的反应。”
这下小兰慌了:“可我怎么没有想吐的感觉?难道小兰没怀上吗?”
“怎么办怎么办.....”
沈殿霞安慰道:“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有些人怀孕是不会恶心呕吐的。”
“真的吗?”
“去请徐太医把把脉不就知道了。”
随后,二女来到别院,这里是朱元璋专门为沈殿霞安排的徐太医的住所,同来的还有三个擅长接生的老妈子。
徐太医在仔细诊脉后,站起来朝二女拱手道:“恭喜二位夫人,你们有喜了。”
“真哒!”
“太好了,现在就算相公死了,我们也能向陈家交代了。”
小兰一巴掌拍在汤清华屁股上:“乌鸦嘴,哪有咒自己相公死的。”
汤清华一愣神,赶紧呸呸呸!
“说错了说错了,坏的不灵好的灵。”
........
二女怀孕的消息被徐太医传回宫中,朱元璋得知后第一时间向马皇后的灵位述说。
“妹子,老六也开枝散叶了,他那三个小媳妇都有喜了。”
“要是你还在的话,肯定会亲自去照顾他们的吧!”
“可惜咱是个大老爷们,老六他不在,咱实在不方便去看望他们。”
“我知道我知道,让老汤家婆娘过去,咱这就派人去信国公府。”
随着陈林三个媳妇全都怀孕的消息传开,庄园更加热闹了。
句容县百姓里三层外三层,全都挤在门口送吃的用的。
小兰自从知道自己有了身孕后,就不再管这些送礼的账目了,全都交给信国公府的管家和沈家的会计人员。
三个孕妇就只管吃喝晒太阳,身体也一天天胖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