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霸时代:帝国超壕大军阀 第66节

“赢得了时间?”田荣放不解道:“赢得什么时间?各省的援军明面上都嚷嚷着要勤王救驾,可一个个都是在磨洋工,没一个是真心往这赶的。”

“难不成我们还能指望的上他们?”

“我指的自然不是这些吃里扒外的货色。”伍建同话锋一转:“不过,洋人那边.............”

“什么?”姚光年闻言,猛然一抬头:“建同,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你是想让朕向洋人搬救兵?”

姚光年直接给予了否定:“这绝对不行!”

“这要是真把洋人给请进来,日后再想送走那可就不是这么说的了!”

“我姚光年绝不可做这个千古罪人。”

姚光年语气倒是很坚决:“此门一开,我大恒还谈何崛起之路?”

“以前向洋人割地划租界那只不过是权宜之计,可这个口子一旦开了,那我姚光年可就真成了大恒国贼了!”

“陛下!”伍建同随即言道:“这余德容倒是没把话说的那么死,可土匪出身的罗正初可是已经明明白白放出了话说什么姚家是犯了谋反大罪,必须以诛灭九族论处。”

“这个罗正初可是一身的匪气,出了名的凶狠。”

“这要是真被他们进了帝都,姚氏皇族危矣!!!”

伍建同见姚光年听了自己的这番话已然变了脸色,随即继续说道:“陛下,姚氏一族的生死存亡只在陛下的一念之间。”

“解决了此次危机,这天下还是大恒的,这江山还是姚家的!”

“洋人无非为利而动。”

“九大列强虽然看上去好像是同进同退,可实际上相互之间较起劲来那是一个比一个能折腾。”

“这要是只向某一国或某两国搬兵,也许确实会落得个请神容易送神难的结局。”

“但咱们如果是向九大列强同时搬救兵的话,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九大列强同时出兵,每国只需出兵三四千人即可,再加上咱们皇家三军,守住帝都完全不是问题。”

“而九大列强一出兵,曹元刚这些人应该也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到时候,各省援军肯定会争相来援,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观望怠工!”

“如此一来,余德容、罗正初、沈景明他们牵头掀起来的这场闹剧便可尘埃落定。”

“只要九大列强出了兵,这讨姚联军再怎么来势汹汹,他们也掀不起什么浪花来!”

见姚光年已经被自己说动了心,伍建同随即又加了把火:“陛下,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还请陛下为姚氏皇族的安危着想!”

“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要把这场乱子给弹压下去,只有渡过此劫才可保姚氏皇族无虞..............”

“可是,如果朝廷公然向九国求援,恐怕又会在国内激起不小的乱子。”

“这引狼入室、丧权辱国的骂名搞不好还会将此事弄巧成拙!”

“届时举国声讨,恐怕还没等余德容、罗正初打进帝都,帝都就已经自己乱起来了。”

伍建同想了想,继续言道:“陛下,帝都身为京畿重地,九大列强都在这设有使馆。”

“现在叛军眼瞅着就要打到帝都城下了,我们完全可以换个方式来向九大列强搬兵。”

“哦?换个方式?”姚光年心中一动:“建同,你的意思是?”

“咱们对外不说是因为平叛而向九国搬兵。”

伍建同随即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恰恰相反,我们还要公开表示这场仗是咱们大恒自己的事情。”

“无论最终谁胜谁负都与他国无关!”

“但是,考虑到帝都乃京畿重地,各国使馆、外商云集,而皇家三军为了守卫帝都已经派不出多余的兵力去保护九国使馆的安全了。”

“所以,九国可自行派遣一定数量的武装进驻本国使馆以保证本国人员的人身安全!”

第112章 武力登陆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姚光年最终还是采纳了伍建同的建议允许九大列强派兵进入大恒,并随时准备进行武力调停。

虽然姚光年是以九国派兵保护本国使馆为由向九大列强发出了邀请。

但这其中的真实用意是什么,根本就是脱了裤子放屁。

谁都明白这就是换个说法请九大列强替自己平事,也无疑是妥妥的引狼入室之举。

可已经被逼到份上的姚光年此时也顾不得这么许多了。

正如伍建同所言他得为他们老姚家的后世子孙想一想。

只要可以渡过此劫,保住了帝位,以后就还有翻身的机会。

要是真让讨姚联军进了帝都城,人家可是打着“清君侧,诛国贼”的旗号来的。

更何况,罗正初还喊明了要诛他老姚家的九族!

所以,姚光年明知道此举不妥,还是硬着头皮这么做了。

而早就做好准备的九大列强,在接到姚光年出兵邀请的第三天,就把舰队开到了沽门海域。

事实上,九大列强的舰队早在讨姚之战开打之初就已经徘徊在了沽门外海区域。

随时都可以登陆沽门进行武力干预。

昌隆十年二月二十六日。

九国联军向占领沽门的余德容所部提出“借道”从沽门登陆进入帝都的要求。

此要求遭到余德容所部的明确拒绝,并在港口区域部署了海防阵地。

次日,遭到拒绝的九国联军突然发难。

由兰斯国、颠国、新顿国组成的三国舰队突然对沽门发起了袭击。

九大列强对于此次的行动准备可谓是极为充分。

而且是摆明了要大干一场!

兰斯国、颠国、新顿国甚至各自派出了一艘航母来支持此次的大规模行动。

三艘航母分别为兰斯国的“帝国皇帝”号航空母舰:排水量25000吨,航速21节,总功率马力36200。

武器包括单管155毫米炮8座,单管75毫米炮6座,550毫米鱼雷发射管6具。

舰载机数量40架,编制舰员976人。

颠国的“皇家暴风”号航空母舰:舰长186米,舰宽28.8米,吃水深度6.9米,标准排水量11960吨,满载排水量13700吨,航速26节,续航能力6500海里/18节。

舰载武器包括6门140毫米火炮,3门102毫米高射炮以及8门20毫米高射炮,舰载机数量20架,舰员编制1430人。

新顿国的“新星”号护航航母:舰长157.9米,航速19节,标准排水量7900吨,满载排水量10700吨。

武器包括两门127毫米单管舰炮和26门20毫米机关炮,载机30架,人员编制860人。

其中兰斯国的“帝国皇帝”号航空母舰综合性能最为强大。

但这并不代表兰斯国是三国之中海军实力最强大的,而是因为兰斯国为了这次的行动派出了他们唯一的一艘现役航母。

恰恰相反,在海军综合实力排行上,颠国和新顿国才是最顶尖的存在。

如果单以海军而言,就连起步较晚的幕国都要排在兰斯国前面。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兰斯国的海军很差,只不过这要看和谁相比。

与颠国与新顿国相比的话,兰斯国海军的整体实力还是稍微逊色的。

最起码在航母数量上就无法与颠国、新顿国甚至是幕国相比。

在如此强大的豪华阵营下,占领沽门的讨姚联军第一路军很快就吃了大亏。

而九大列强也用他们的实际行动给大恒的军阀们好好上了一课现如今的战争应该是这么打的!

先是从三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总数90架舰载机轮番对沽门岸防阵地进行了多轮空中打击。

以空中优势将讨姚联军的岸防阵地摧毁后,三国联合舰队又以重炮对沽门守军展开了炮击。

最后,在己方炮火和空中力量的双重掩护下,承载着九国部队的三国联合舰队开始在沽门展开了登陆作战。

三万余名九国士兵仅仅用了两天时间便成功在沽门完成了登陆。

九大列强这次不仅出动了规模庞大的三国联合舰队和三万多陆战士兵,随行而来的还有他们的诸多重武器装备。

包括坦克、装甲战车、重炮在内的重型装备也随着九国的登陆部队一起踏上了大恒的土地上!

这根本就是一场不对等的交战。

九大列强的海陆空兵种联合作战直接吊打了陆军装备精良在大恒军阀中排名第二的军阀武装。

而且,情报方面的劣势也再一次显露无遗。

尤其是对海外情报的缺乏,直接让讨姚联军对九大列强的武力干涉作出了误判。

因为,余德容等人谁也没想到这次九大列强所采取的行动力度如此之大、动作如此之快!

第113章 霸气宣言

昌隆十年三月二日。

迫于三国联合舰队的武力威胁,已经倒向讨姚联军的大恒皇家海师第一舰队向九国部队进行了缴械投降。

大恒国最强大的一支海军力量一炮未发便沦为了败军。

三艘巡洋舰、两艘驱逐舰、十三艘炮舰、十二艘鱼雷快艇以及两艘潜艇被九国部队扣押。

而这些老式舰艇已经是大恒国最强大的海军力量了。

就这些老旧玩意还是姚光年当年花费重金求爷爷告奶奶从九大列强手中高价买来的呢。

这也就是姚光年和九大列强的关系比较好,否则连这些破烂玩意恒国都买不到!

由此也可见九大列强对恒国武力限制的苛刻性。

不过,这种对大恒海军与空军的限制策略无疑也显现出了九大列强较为长远的战略眼光。

因为,他们知道总有一天九大列强会将庞大的大恒帝国瓜分的一干二净。

所以,九大列强必须将大恒的军力发展严格限制在他们的可控范围内。

这大恒国打打闹闹了几十年,也是洋人暗中布局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而随着九国部队的强势介入,大恒的局势再次发生了逆转。

但是,有一点却与姚光年等人想的不太一样。

看到九国部队出动了如此阵容三下五除二便把大恒第二军阀势力余德容赶出了沽门,其他大小军阀却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内表态倒向姚光年。

反而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声讨姚光年的卖国之举!

-------------------------------------

“这姓姚的还真干得出来!”

首节上一节66/1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