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开局皇太孙,爷爷朱元璋 第64节

但是大明的火铳,能打到靶子上,就谢天谢地了。

朱元璋一听这话,脸色瞬间阴沉。

他也知道火铳技术不成熟。

但是大明实在是缺乏成熟的弓箭手,而且没有时间去培训。

所以只能用这种装备来代替。

城楼下“砰砰砰”一阵枪响。

火铳手开始发射铅弹。

但是显而易见,命中确实不高。

这种演示的威慑力的确不高。

再加上刚刚浩海达裕的冷嘲热讽。

和浩海达裕坐在一起的文武百官也满脸尴尬。

浩海达裕放松得站在城墙上,看到火器营的演示之后。

脸上嘲弄意味更浓。

“哈哈哈!”

“这次火炮营的进步很明显呀。”

“最起码靶子上有弹孔了。”

此话一出,大明文武百官后槽牙都要被咬碎了。

看浩海达裕的眼神也透露出不友好。

但是浩海达裕作为访明使者实在是动不得。

此时两国已经达成和平共处协议,如果动了这家伙,就不好交代了。

就在朱元璋脸色阴沉,想要快点结束火器营的表演时,

一个传令兵匆忙来报:

“皇上”

“龙鳞卫指挥使朱瑜请求军演。”

“说大明火器的真正威力绝不仅仅如此。”

第67章军令如山,龙鳞卫实到三百人,请指示

朱元璋一听这话,很是欣慰。

不说别的,就说他乖孙的荣辱感就让他很满意。

“能有这样的信心很好,至于这表演……”

朱元璋想找一个由头,拒绝朱瑜的请求。

但是被浩海达裕打断了。

“皇帝陛下。”

“这个龙鳞卫不就是上午冒着暴雨完成军演的那支卫队吗?”

“还真的挺让人印象深刻的。”

“相信这次也能带来惊喜,就给他们一个机会吧。”

浩海达裕当然不会这么好心,他深知火铳的弱点。

他这样请求就是要让这大明皇帝颜面尽失。

其他大臣特别是一些文官不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

现在迫切想找到有一个机会挽回大明的颜面。

现在龙鳞卫主动请战,他们也想赌一下。

“皇上!”

“既然龙鳞卫这么有信心。”

“那肯定是做好准备的。”

“就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吧。”

朱元璋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大臣和外藩使节,犹豫不决。

朱瑜多次给他带来惊喜,这一次他也很好奇。

但是他也知道火铳本身就有很多缺陷。

不管是谁操作,这都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而且今天这个场合不对。

如果这次失败。

那朱瑜之前无论给自己带来多少惊喜,

都抵消不了这次失败所带来的影响。

朱元璋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

所以他不敢轻易下决定。

但是在朱元璋经过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之后,还是答应了。

虽然他并不觉得龙鳞卫能够改变结果。

但是他想着或许朱瑜真的需要失败一次。

退一万步来讲,即使朱瑜失败。

他也可以观察一下朱瑜面临失败,会怎么办。

自己作为爷爷也可以陪在他身边给他一些引导

对于大明的储君来讲,可以有不足,但是不能盲目自信,一切要从事实出发。

输一次可以找出原因,重整旗鼓。

但是如果盲目自信,那迟早会带着整个国家走向灭亡。

因此如果朱瑜这次军演失败,或者会有一些给挫败感。

甚至会让大明丢人,但是朱元璋依然答应了。

随后龙鳞卫全体带着火铳进入演练场。

“一二一!”

“一二一!”

“立定!”

“全体左右!”

“齐步走!”

“向右转!”

“踏步走!”

“立定!”

“稍息!”

“立定!”

“报数!”

“一二三四五……”

龙鳞卫特殊的进场方式,立刻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城门楼上的外藩使节和大臣左看看,右看看,满眼都是疑问。

都希望对方能给自己解说一下这是什么情况?

但是很明显没有人知道。

不管是口令还是报数,都是他们第一次见到。

城墙上的武将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他们都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形式。

一些经验丰富的人立刻明白了其中的诀窍。

这是一种简化的点名方式呀。

蓝玉更是竖起耳朵,认真听,细细看。

那外行人看看热闹也就罢了。

他作为征战沙场的内行人,非常清楚这种方式的意义。

战场之上形势瞬息万变,可谓争分夺秒。

用这种方式集结士兵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判断出征人员的完整性,最大限度的争取了时间。

能想到这种方式的人绝对是一等一的人才。

稍加延伸,如果每一个卫队都是固定编制。

每一个卫兵有固定的位置,那么一旦出现空缺,

就可以通过互相监督的方式,

快速找到空缺的人,可谓省时省力。

朱瑜没有闲工夫管周围的人是怎么想的。

龙鳞卫此时已经完成了报数。

“报告指挥使,应到三百人,实到三百人,满员,请指示。”

“稍息!”

朱瑜一声令下,龙鳞卫三百人,动作一致,右脚向斜上方踏出半步。

就这一个动作就看呆了众人。

朱瑜带领的龙鳞卫在这场军演中的骚操作实在是太多了,他们完全是应接不暇。

此刻,依然的震撼溢于言表。

如果之前众人震惊的是龙鳞卫的声势浩大。

那么这一次让他们感动的就是一些小细节。

首节上一节64/1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