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开局皇太孙,爷爷朱元璋 第47节

朱元璋见朱瑜这么嚣张,也没有阻止,反而是一脸笑眯眯的看着他。

突然朱瑜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大声喊道:“老元,你快看啊,这皇上的字写的真好。”

“皇上之前不是要饭的吗?这字怎么这么好?”

“哎呀。”

“老元,皇上这字怎么和你写的这么像啊?”

第50章教朱元璋批改奏折

朱元璋一听,心里咯噔一下,不由慌了神:

“看来是要瞒不住了呀,待会要怎么解释才能让这孩子更好的接受呢?”

就在朱元璋挖空心思组织语言时,朱瑜一脸“我懂了”的表情。

“我知道了。”

“老元。”

“原来你是靠着一手好字留在皇上身边的啊。”

“我说这椅子怎么这么硬呢,原来这是你坐的地方。”

“我说呢,这皇上果然会享受,肯定是那皇上说,你写,甚至有些奏章直接让你批了。”

“老元,是不是啊?”

朱元璋一听,登时冲朱瑜比了个大拇指。

“乖孙,你可真是个大聪明。”

“你还真说对了,咱就是替皇上批阅奏章。”

见朱元璋这样说,朱瑜也是哈哈大笑。

“我还挺好奇你会怎样批阅奏章,会不会直接就写个阅啊?”

说着,朱瑜就开始认真翻看奏章上的朱批。

不多时,朱瑜就翻看到一个救灾的奏折,忍不住询问起来。

“老元,这个是你批的吗?”

朱元璋一看,正是几天前,徐州知府递上来的折子。

说通州和润州两地受洪涝影响,良田被毁,请求赈灾。

目前他已经批复,要求地方稍安勿躁,近期朝廷就会拨款拨粮。

当然朱元璋做如此批复也不是没有依据的,他早就让锦衣卫调查清楚情况,

确认情况属实,因此他也没觉得批复有什么问题。

“怎么样,乖孙,我这是不是救治很及时。”

“而且咱已经查了,情况属实。”

朱元璋说这话时,可谓信心满满,以为可以得到朱瑜的夸赞。

谁知朱瑜冷哼一声。

“那你怎么不想想,长江沿岸那么多州县,为什么就这两个地方受灾了呢?”

“又或者,咱们金陵城也在长江边,为什么我们没事。”

“洪涝年年有,为什么就通州和润州年年淹。”

“这……这……”

朱元璋听他这么说,直接惊呆了。

“是吗?”

朱瑜叹了一口气。

“这也不怪你,你又不是皇上,就是替皇帝批个奏折,不知道也正常。”

“可以这样说,通州就没有什么像样的官。”

“我之前从沿海地区买了一些裙带菜,海木耳等海产品,走水路运回。”

“经过通州的时候,那里的地方官员,上到知州,下到衙役,一个个趾高气扬。”

“收税更是高到离谱,恨不得要扒我几层皮。”

“一直到我摸到他们脾气,把他们一个个喂饱之后,生意才好做一些。”

“后来更是每年上交五千两银子,才省去很多麻烦。”

“另外,你知道,为什么被淹的年年都是通州吗?”

朱元璋怔怔地摇摇头,

他是皇上不假,但也不是天底下的事情都知道。

“哗啦。”

朱瑜直接将案台上的东西全部扒拉到地上,直接用水沾茶杯里的水在桌子上画了起来。

“这条是长江,途经扬州,通州,润州……等地。”

“而在通州区域,靠近长江的这片田地,地势低洼,多为滩涂,都被分给穷苦人家。”

“再往上,田地地势高,土地肥沃,易于耕种,都是通州有钱有势人家的土地。”

“稍微有点关系,哪怕是差役,多多少少都几亩良田。”

“但是一旦发生洪涝,这些靠近长江的土地一被淹,那通州所有人都可以免收赋税。”

“实际上呢,受苦的全是穷苦百姓,那些稍有权势的一点没受影响。”

“到时候赈灾粮款一发,只要出一少部分保证这些百姓饿不死,剩下的直接被上位者贪墨了。”

“所以,这批注看着是在赈灾,实际上是在喂一头贪得不厌的狮子。”

朱元璋听到这分析直接呆愣住了。

多年执政,他一直以为他可以明察秋毫,威震八方,各地官员应该不敢欺瞒他半分。

没想到这些人竟然欺上瞒下,贪赃枉法,而自己一点都不知道。

更让朱元璋羞愧 的是,现在居然要让一个孩子点拨了。

真是让他又悲又喜。

喜的是他后继有人,悲的是他有失察之过,被人牵着鼻子走。

朱瑜没管朱元璋的万千思绪,说完通州的情况,又继续说润州的。

“润州情况和通州的还有些不一样。”

“润州地方穷,即使再怎么搜刮百姓也没什么油水。”

“干脆就把主意打到修筑堤坝之事上。”

“所以堤坝年年修,堤坝年年断。”

“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在修建过程中偷工减料,中间产生的差额就进了他们自己的腰包。”

“所以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的话,即使给他们更多的钱,也没办法造福百姓。”

“哼”

朱元璋两眼几乎要喷出火来,双手握拳,重重地捶在桌子上。

“杀杀杀!”

“全部砍了。”

“咱还不信了,真就有人要钱不要命。”

“人头落地要是镇不住他们,那就满门抄斩。”

“罚他子孙后代,男子代代为奴,女子代代为娼。”

朱瑜看朱元璋杀气腾腾的样子,有些惊呆了。

不由调侃道:“老元。”

“你现在告诉我你是洪武帝,我都相信。”

“你这王霸之气重,杀气也重的。”

朱元璋愤然道:

“杀气就要这么重。”

“对待这帮贪官污吏就要这么罚,要不然怎么除了这不正之风。”

朱瑜深吸一口气,伸手帮朱元璋顺了顺气。

“老元。”

“你就不要操这份心了。”

“你又不是皇上,这么着急上火有什么用。”

“退一万步讲,你杀这个杀那个就能彻底解决问题吗?”

“哪有那么简单啊。”

“从根上讲,咱大明制度就有问题。”

朱元璋一听这话,更急了。

“乖孙。”

“咱大明制度怎么有问题了。”

“话可不能乱讲,今天你要是不给咱说明白了,看咱怎么收拾你。”

朱瑜看老元这反应,也不急着解释,反而反问道:

“老元。”

“你之前拿我的那本《军事整改》一书,是不是看完了。”

“你怎么评价这本书?”

朱元璋还在生气,但是也不得不承认那本书写得真好。

“好书!”

“直戳要害,分析透彻。”

朱瑜接着问:

“那可以直接用书上的方法给大明进行整改吗?”

“呃……”

首节上一节47/1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