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开局皇太孙,爷爷朱元璋 第127节

蓝大将军的反应也不是盖的,早就注意到冯胜要抬脚,于是一个闪身就躲了过去。

留下踢空脚的冯胜更气了。

参加万寿节的大臣就那几个,此时蓝玉和冯胜站的位置离朱元璋也不远。

所以两个人不管是说话还是打闹的过程,都落在朱元璋眼里。

于是朱元璋也成功的扶额了。

他怎么不知道蓝玉还有这么孩子气的一面。

要说这冯胜也真是,怎么别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啊!

这么直脑筋的人怎么活在这个世界的?

就在朱元璋还在研究冯胜和蓝玉的时候,也有其他人在做小动作。

就比如黄子澄,一直盯着朱允。

要说这木光这东西虽然无形,但是它是真的有重量。

不多时,就见朱允看过来,两人一对视,就开始传递消息。

只见黄子澄指了指朱允,又做了一个跪拜的动作,接着又看了看朱元璋。

朱允自然是一头雾水,见皇爷爷注意力不在这边,于是他悄悄来到黄子澄这里,问道:

“师父,你在说什么?”

黄子澄低头,贴近朱允耳边低语:

“殿下。”

“刚刚圣上说蓝玉没有资格替朱瑜谢恩。”

“那有资格的是谁呢?”

“当然是您啊!”

“为什么?这其中有什么联系吗?”

“殿下你也听到了,皇上让朱瑜给你做伴读。”

“这是在给你培养势力啊!”

朱允被这样一提醒,自然是明白了其中关键。

原来皇爷爷说的是这个意思啊!

既然皇爷爷说蓝玉不够格,那也就只能由我代替谢恩了。

估计现在皇爷爷也是希望我能上前谢恩吧。

毕竟一来皇爷爷注重礼教。

二来皇爷爷做的这些都是在为了自己筹谋。

这么一想,朱允脸上顿时扬起自信的笑。

随后,直接就跑到朱元璋面前,直直拜了过去。

“皇爷爷!”

“我替龙鳞卫朱瑜,感谢皇爷爷的赏赐。”

和朱元璋站得比较近的大臣,都侧了侧身子,避开了朱允的跪拜。

在他们看来,朱允是一定会被立为皇太孙的。

说不定,哪天他们就要对着朱允行大礼。

所以这时候,不管有意还是无意,让朱允对他们行礼,都是不应该的。

就在朱允行礼的时候,文臣这边就开始小声夸赞朱允的礼仪风度了。

当然这里的小声并不是只让说话的两人听见的那种小声。

而是那种能够让朱元璋听到夸赞之词,但是声音又比朱允的小。

朱元璋听到朱允的话之后,脸上满是错愕。

他刚刚说蓝玉没有资格谢恩,主要是因为蓝玉只是朱瑜的舅姥爷,而他是朱瑜的爷爷。

两厢比较起来蓝玉自然是不够格的。

而且对于朱瑜的身份,他虽然没有对蓝玉明说,但已经是变相的承认了。

可以说这是属于两个人的默契。

所以两人互相调侃,外人听不明白,可他们却互相明白彼此的意思。

然而,怎么也没有想到竟然让朱允这孩子误会了。

而且事实上,朱元璋确实是疼朱允这个孙子到骨子里。

虽然朱瑜这个皇长孙找到了,而且看起来似乎比朱允更加优秀,但是朱元璋在朱允身上花费的心血是不可改变的。

况且朱允实在是太像前太子朱标了,特别是他的良善。

每每看到这孩子,他总是会想到他最疼爱的孩子朱标。

所以看到朱允误会自己的意思,朱元璋也不想让他难堪。

于是朱元璋亲自把朱允扶起来:

“允不必多礼。”

“皇爷爷,您放心,待朱瑜来伴读,我一定以礼相待。”

朱允此话一出,周围立刻响起了彩虹屁。

都是在称赞皇长孙待人宽厚,风度翩翩,谦和礼让。

即使是一直对皇长孙严格要求的黄子澄,此时都连连点头。

这话虽短,但是任谁都挑不出毛病,而且还可以展示自己。

而且这句话暗含孔孟之道。

孔子提倡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所以这句话一出,就暗含朱允是把自己放在君的位置上,把朱瑜放在臣的位置上。

朱允心里默默在想,要是朱瑜以后知道,自己现在不仅为了他跪拜谢恩,还允诺会以礼相待,那朱瑜但凡懂点事,以后也会忠心耿耿,尽心辅佐于自己。

然而!

朱元璋严肃的摆摆手:

“允,你这还不够啊!”

“不够?”

朱允心里满是疑惑,其他大臣心里更是掀起了一场风暴。

就这还不够,那到底要做到什么程度呢?

黄子澄心里更是不可思议。

这朱瑜是什么来头,皇长孙都说要以礼相待了,皇上居然说不够。

朱允内心虽然不平静,但是他略微思考,还是回答:

“皇爷爷,我领悟了。”

“朱瑜这等贤士,我应该以兄弟之礼对他。”

这句话同样有水平,这从周围人的反应就可以看出来。

而这句同样出自孔孟之道:

君之视臣为手足,则臣视君为心腹。

可以这样说,朱允要把朱瑜当做兄弟来对待,已经是最高礼遇了。

就在众人认为朱元璋这回该满意了吧的时候,却见朱元璋脸上的表情似乎是更加凝重了。

“还是不够啊!”

话音一落,所有人都惊呆了。

以礼相待不行,甚至兄弟之礼也不行。

在场的人很是期待朱元璋的标准答案,

反正他们是想不出来,应该用什么样态度对待朱瑜。

刚好他们也可以从朱元璋的答案里推敲一下,这朱瑜到底有什么样的身份,以及他们以后要怎么对待朱瑜。

不过朱允心里却开始有点恼火。

第131章脑补,疯狂的脑补

他感觉自己被轻视了,皇爷爷也太抬举那个伴读了。

即使这个人有很大能力,可我是君他是臣,光是这一条,两个人就有不可逾矩的鸿沟。

“皇爷爷,我到底应该以什么态度对待他啊!”

“嗯?”

朱元璋身居高位多年,自然听出了朱允语气里有赌气的成分。

不过他只是呵呵一笑,并没有在意。

因为他理解,朱允年纪小不懂怎么隐藏自己的情绪,而且他也看出来了,他这个孙子似乎就没有想着去隐藏他的情绪。

接连说了两个答案,都被否定。

而且还是在在场其他人都夸奖的情况下,被最亲近,最想被认可的人否定。

如果他此刻站在这孩子的立场上,他应该也会恼怒吧。

“允,你比朱瑜还小三岁,所以在今后的日子要把朱瑜当做兄长一样。”

朱元璋话落,所有人都为之一愣。

此时不管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的人,都被朱元璋的这句话整不会了。

什么时候,这相处方式是按照年龄划分的。

况且,朱元璋最是重视三纲五常的。

现在却是自己最先违背,居然让让皇长孙以兄长之礼对待一个小小的指挥使。

就算是,那人的职位刚刚升了,那也只是到一个正三品而已。

和皇长孙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所以万万达不到要让皇长孙叫他兄长的程度。

此时最兴奋的应该只有蓝玉一个人了吧。

首节上一节127/1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