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剥夺朱允炆气运 第77节

“怎么会?”朱元璋赶紧追问道,“扬州城内的官兵……为何要打死你们的父母?”

老大道:

“咱们村都是军户,本来平日里无战事,是要自己耕种糊口的。”

“每年种出来的粮食,上交军屯后,扬州城内的老爷们还要再来搜刮一遍……”

“就算这样,咱们村的人宁愿自己饿肚子,也把粮食交齐了……我爹说了,能忍则忍。”

“可今年年初,扬州城的老爷非说咱们村交的粮食不够,要咱们拿地抵……那地可不能随便抵的啊,没了地,咱们年底就没有粮食吃了!”

“所以,我爹带人反抗,全都被官兵打死了……我娘想去城内告状,也被人打死在村口……”

说着说着,这孩子泣不成声,再也说不出话来。

而听完这番话。

朱雄英的脑中只浮现出了四个大字“土地兼并”。

这也是历史上,老朱的军屯制搞了最后,形同虚设的原因。

事实上,对于历代封建王朝。

土地兼并一直是一个难以治愈的顽疾。

但现在才是明初。

就有人如此胆大,开始侵吞百姓军户的田地了?

这已经不仅仅是贪婪了,而是胆大恶毒到了极点!

与此同时。

老朱在听完孩子们的话之后,也是真的怒了。

他咬着牙道:

“竟敢如此……”

“欺上瞒下,能瞒得了多久?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看来咱这一趟在扬州,非得杀几个示众才行了!”

朱雄英点头道:

“国法在前,这些人还敢行如此之事,真是胆大包天。”

“孙儿也赞同杀一儆百!”

朱元璋又道:

“雄英,民间多传咱是暴君……你觉得咱是暴君吗?”

“当然不是,”朱雄英当即摇头道,“爷爷只是用雷霆手段,震慑宵小!避免更多的人走了歪路,万劫不复,这才是真正的菩萨心肠!”

“呵呵,咱孙儿的见解总是能让咱宽心。”

朱元璋一边欣慰地摸了摸朱雄英的脑袋,一边又沉声道:

“但咱不在乎别人怎么说。”

“暴君就暴君吧……”

“咱只要保证,这大明江山传到你爹和你手上的时候,是一片清明的!”

……

(ps:番茄评分改版,造成书的评分又大掉,心态崩了啊……跪求各位去给书一个五星好评吧,这对我十分重要!求求了!)

第76章 以防万一,快去通知永昌候

扬州城内。

安顿好了何礼。

赵泰初和老千户两人随便找了几个人,将其他千户给送了回去。

接着。

两人寻了个安静的小包厢,开始密谈。

“赵千户,这次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咱们绝不能放过!”

赵泰初也点了点头,对那老千户道:

“王老千户,道理我懂……那何千户说得也够明白了,皇帝一旦设立锦衣卫,京师众卫必然以锦衣卫为尊,更别说地方各卫了……”

“到时候,恐怕就算是锦衣卫内的一个千户,遇到地方卫所的指挥使,都不落下风!”

老千户点了点头,道:

“你说,这事咱用不用通知指挥使大人?”

“不用。”

赵泰初连忙打断了他道:

“咱们这位指挥使大人,平日里小心翼翼,咱哥几个捞好处孝敬他,他都不太敢收。”

“像他这种人,只会明哲保身,根本没有一点冒险的想法。”

“这种事情咱为啥要告诉他?”

“等日后飞黄腾达了,你再回头看……这地方卫所的指挥使,在咱们眼中,不过也就是个小角色罢了。”

听赵泰初说得有理。

王老千户道:

“你说的对。”

“况且这件事,何千户说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等咱们与京城都尉府的几位联系上了,也就不用再看指挥使的脸色行事了。”

这王老千户,虽然年纪比赵泰初大,但要论做千户的资历和经验,那是远远不及已经做了很久千户的赵泰初的。

所以,一般遇到什么事,也都是唯赵泰初马首是瞻。

两人又商讨了一阵。

最后,二人告别,分别向自己的住所走去。

赵泰初走到半路,忽然心中起疑。

他生性谨慎,也不可能因为何礼一两句话,就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都赌上。

所以。

赵泰初并没有走向自己的家,而是顺路向着自己麾下一心腹总旗的住处走去。

敲响了那总旗的家门,总旗打开门一看发现是赵泰初,连忙道:

“千户大人?”

“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快请进。”

说着,就引着赵泰初入了家门。

“你这儿有纸笔吗?”

赵泰初也不见外,进入房门之后开口问道。

那总旗连连点头,立马取来了笔墨纸砚。

赵泰初铺开纸张,略一思索,便写了一封信。

写好之后。

赵泰初等墨迹干了,折好纸张,塞入了总旗早已准备好的信封之中。

“这封信,你亲自跑京城一趟,交予侯爷手上。”

不用赵泰初说,那心腹总旗就知道,赵泰初所说的乃是永昌侯蓝玉。

因为赵千户能直接找到的侯爷,也就只有他的义父蓝玉了。

总旗双手接过亲笔信之后。

赵泰初不忘叮嘱道:

“要是我义父问起这信中的事情,你就说是京师龙骧卫的一位叫做何礼的千户,向我透露的消息……”

“不管此事是真是假,义父知道了,总比不知道要好。”

“你今日辛苦一些,连夜送过去。”

“明日一早,我就要看到义父大人的回信!”

总旗点头道:

“属下明白了。”

赵泰初安排好了此事,心中再无纠结,一想到自己今后极有可能前途光明起来,便满脸笑容地回家去了。

……

朱元璋和朱雄英爷孙两人,调查完了军户之事后,心情沉重地向着扬州城内赶去。

待回到酒楼。

朱元璋坐在椅子上,神情凝重。

这一趟去视察,除了那三个孩子家极为凄惨外。

其余军户家,也都好不到哪儿去。

仔细一询问。

发觉这些军户家遭遇的事情,和李牧年账本所记载的,全都对得上。

甚至。

还有一些李牧年并未记载的事情。

老朱已经很久没有动过如此怒气了。

这要是在皇宫,他能立即下令将扬州卫几个千户全都满门抄斩了。

朱雄英看出了自己爷爷的愤怒。

他自己也十分愤怒。

“爷爷,现在事情已经查明,这扬州卫一干千户百户,鱼肉乡里,欺上瞒下,罪该万死。”

“该如何发落他们,爷爷您想好了吗?”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道:

“发落?”

首节上一节77/3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