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剥夺朱允炆气运 第126节

“是,老爷!”

……

杭州城。

丁府内。

某个富丽堂皇的屋子中。

“你给我轻点!”

趴在床上的丁斌,没好气地对给自己上药的下人吼道。

那下人连忙称是,手中的动作更加轻柔。

一旁。

丁斌的儿子丁河源看他爹被打得皮开肉绽,心惊胆战道:

“爹,这事……咱们还是不要干了吧。”

“光是杀个普通百姓,就被打了二十大板,若是舅老爷让咱们做的事情被皇帝发现了,那岂不是……”

丁斌眉头一皱,厉喝道:

“住口!”

说着,挣扎抬头看了看门外,喊道:

“都给我看严实点,不要让任何人靠近我的屋子!”

门外,丁斌的几个心腹下人连忙回是。

丁斌在确认周围安全之后,对自己儿子没好气地说道:

“你这蠢物。”

“这话能随便说出口的吗?”

“现在皇帝就在杭州!”

“真当还跟以前似的,口不择言说什么都没关系?”

“记住了,没有确认周围的情况,绝不要说一些不该说的!”

丁河源有些委屈道:

“可咱不是在家里吗?”

丁斌哼了一声,捏紧了拳头道:

“在家又如何?”

“昨日夜里,不就让一个小孩子闯进来了吗?”

丁河源有些无语道:

“谁知道他一个皇长孙,大晚上的不在宅院里待着,非要出来乱跑啊……”

丁斌眯起了眼睛,道:

“放心吧。”

“这个皇长孙,蹦不了多久了。”

“要除掉他的人,可多了去了。”

丁河源听了,有些意外,忙问道:

“爹,此话怎讲?”

丁斌瞪了他一眼,骂道:

“想死啊你?不该问的不要问!”

看丁河源低下了头,丁斌的语气又柔和了些:

“总之,皇长孙一心想让皇帝恢复科举,这可是咱国公爷心中大患。”

“察举制进行这么多年了,岂是说换就能换的?也不怕动摇国家根基?”

“这一次的计划,只要进行得顺利……”

“那就没有人可以再阻止大明继续察举制了。”

丁河源附和道:

“舅老爷神机妙算,就算是当年的刘伯温都不是他的对手,他的计划肯定是万无一失的。”

“我就是怕,到时候咱家成为了舅老爷的牺牲品。”

“爹,你看你现在,这板子要是再重些,您下半身就废了!”

丁斌没好气道:

“小兔崽子……别胡说!”

“血浓于水,你舅老爷绝对不会出卖我们的……”

“听好了。”

“这一次,咱们丁家,只要做个皇帝眼中的纨绔子弟,但无大奸大恶之事,就算是过关了!”

“为了大业,吃点小苦头也没什么……”

“你舅老爷说过了,只要这次的事情结束,就让朝中某位大臣举荐你去做个六品官,在清闲之职熬个几年,等朱元……等太子登基了,就让你平步青云!”

“儿子,咱丁家日后的富贵,可全都指望你和国公爷了!”

听着父亲描绘的美好前景。

丁河源也不禁意动起来。

他虽然不学无术,但也知道当官的好处。

若是真的当了大官……

那他日后再去逛青楼的时候,岂不倍有面子?

就连平日里眼高于顶的花魁娘子,都得高看自己一眼!

想着想着,忍不住笑出声来。

丁斌一见自己儿子笑得这么淫荡,就知道他没在想正经事。

气得连连叹气。

忽然又觉得身后一阵剧痛,气得他立马骂道:

“老子说了轻点了,你再弄疼老子,老子把你扔出去喂狗你信不信?”

那个敷药的下人吓得手直哆嗦,不住地点头道:

“知……知道了老爷,小的手再轻些。”

……

与此同时。

就在丁斌卧室屋顶之上。

有一老者横卧在此。

一边喝着葫芦中的美酒,一边竖着耳朵,听着下面屋内传来的动静。

至于下面那几个看门的小厮……

没有一人能发现他的存在。

钟老听屋内不再发出声音,微微一笑。

将葫芦收回腰间。

整个人如同鬼魅一般,消失在了原地。

第121章 文人上奏,其中的蹊跷

院子中。

朱元璋坐在石凳上,一边吃着果干,一边听钟老述说着刚刚打听到的消息。

随着钟老越说越多。

老朱的脸色变得阴晴不定起来。

“李善长啊李善长……咱可真是小瞧你了。”

朱元璋说着,捏碎了手中的果干,眯起眼睛道:

“这么大一把年纪了,还惦记着这么多事,也是不容易。”

钟老从干果盘中摸了一把干果,丢到嘴里嚼了起来。

“那陛下准备怎么办?”

“有需要老夫我效劳的吗?”

朱元璋很快恢复了神色,道:

“其他的倒不用了。”

“老钟你就保护好咱的孙子就行。”

“这一次的事情发生的有些出乎咱的意料……没想到李善长胆子大到了这般地步……”

“咱还以为,经过胡惟庸的事,这老家伙已经收敛一些,知道藏锋了。”

说到这儿。

朱元璋从石凳上站了起来。

眼神狠毅地喊道:

“胡威,进来。”

院门口守着的胡威立马走了进来。

“陛下,臣在。”

“咱给你一道密旨,你回一趟京城,将这道密旨传给太子。”

胡威抱拳道:

“遵命,陛下!”

……

过了一会儿。

朱雄英带着李牧年回到了院中。

看起来,似乎有些兴致缺缺的样子。

首节上一节126/3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