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唐俭、段纶、令狐德、张亮、豆卢宽等六部尚书,也都是站在李恪这边的。
再之后萧禹、魏征也陆续站在了李恪的这边。
然后经过这一次高句丽战争后,以李靖和李二人为首的唐朝将领们,也都站在了李恪这边。
再加上五姓七望彻底投入他的门下。
可以说,站在李恪这边的王公贵族已经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群体了。
这些人的声音在朝堂之上,已经是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了,哪怕是李世民。
李恪背后站着如此庞大的力量,也是李世民心中倾向由李恪未来继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否则,除非李世民学朱元璋,为了给朱允铺路,把那些开国功臣全给杀了。
不然的话,李承乾根本继不了位,就算继位了,也掌控不了这些人。
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之前支持李恪的时候,其实还是冒着不小的风险在的。
毕竟之前长孙皇后还没去世,李承乾的称心事件也没爆发,李恪的根基还浅。
无论怎么看,都无法与李承乾争夺最后的皇位。
但是他们看到了李恪的潜力和才华,依然选择支持李恪。
而现在李恪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已经站到了足够高的位置。
接下来,只要等到李世民宣布对李恪的封赏,那李恪就真正的一飞冲天了!
至于那些中立派系的大臣们,此时也期待了起来。
或许,从今天之后,他们就不会再中立了。
因为,经过这一次李恪在战场上的完美发挥后,李恪在文治武功方面都已经充分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他们心中也彻底的认同了李恪全面强于李承乾的这个结论。
对于未来的大唐来说,自然是需要一位更有才华和能力的皇帝带领,才能发展的更好。
李和李二人也是一脸激动的看向李恪,他们是坚定的支持李恪的。
因为他们很清楚,只有李恪最后登基,他们才能有好日子过。
一旦李承乾登基,那他们可就没现在的好日子过了。
而李恪自己,在听到李世民的话之后,心中也颇为的期待了起来。
虽然他心中大概猜到了一些,但最终李世民到底会如何封赏,他心中还是很好奇的。
总之,李世民的一句话,彻底牵动了太极殿内所有人的心。
“在这次一统半岛的战争中,李恪制造出的火炮与火枪,以及巨船等战争神器发出了巨大作用〃‖。”
“同时,扬州源源不断送来的各种战略物资,也极大保障了前线将士们的后勤!”
“李恪作为大军指挥,歼敌数十万之巨,攻占城池数十座,攻占三国全境,制定统治三国的政策,当居首功!”
“此等功绩,乃贞观之后最大战功,应当重赏!”
“册封吴王李恪为‘秦王’,开府仪同三司!”
“继续兼任扬州大都督,同时督管安东都护府!”
“原新罗女王金德曼,新罗王室金胜曼二人赐婚于李恪,特赐李恪8个孺人之位,册封李恪与金德曼之子为韩王,新罗为韩王封地!”
“册封李恪为尚书省尚书令,遥领职务!”
“册封李恪为天策上将,神机营扩军1万!”
很快,李世民便宣布了对李恪的封赏,语气不紧不慢,不慌不忙。
一条接着一条,也是今天大朝会以来,对单人封赏最多的一次。
不止是封赏最多的一次,也是封赏最重的一次!
太极殿内,大家仅仅听到第一条之后,就瞳孔微缩,眼中的神色非常的精彩,既惊讶又在意料之中,然后再度感到惊讶。
最开始惊讶的是,李世民并未封李恪为太子。
很多人以为李世民会直接封李恪为太子的,但李世民却没有直接封李恪为太子。
很显然,还是没有狠下心废掉李承乾的太子之位。
对于这个结果,大家又觉得在意料之中。
毕竟李世民刚刚才册封杨妃为皇后,这显然是借助了李恪的一部分功劳。
再想到昨天长孙无忌单独去求见了李世民,或许就是在做最后的交易。
长孙皇后是长孙无忌的亲妹妹,如果是长孙无忌主动提出册封杨妃为皇后的建议,那李世民就不会再有什么负担。
而与此交易的就是,李承乾的太子之位暂时保住。
至于后面再次感到惊讶,则是惊讶于李世民将李恪的封号给改了!
从原本的‘吴王’改封成了‘秦王’!
‘秦’字作为亲王的封号是极为尊贵的,远比‘吴’字地位更高。
而且,这个秦王的意义,可远远不止‘秦’这个字这么简单。
因为,现在的皇帝陛下李世民,在没有登基之前的封号,就是秦王!
李世民特意封李恪为秦王,很难不让人觉得这是李世民故意的。
或许,李世民就是在告诉大家,李恪虽然不是太子,但就是下一任皇帝。
开府仪同三司,也是一个极大的封赏了,这是散官的最高官阶了。
所谓三司就是三公三师,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这三公三师全都正一品!
虽然李恪身为亲王,早已经是正一品,但这个仪同三司还是代表了一种荣耀。
后面的兼任扬州大都督没什么新奇的,督管安东都护府也在意料之中。
毕竟安东都护府都护苏定方是李恪的嫡系,而且安东都护府接下来要执行的政策也是由李恪制定,李恪督管安东都护府也是正常的。
不过即便如此,李恪的管辖范围也一下子多出了一大片!
整个半岛偌大的疆域都在李恪的管辖范围之内!
而且,李世民将原新罗女王金德曼,新罗王室金胜曼二人一起赐婚于李恪。
由于李恪只有2个孺人的名额,所以李世民一口气直接给了8个孺人的名额。
并且,最让大家感到惊讶的是,李世民竟然直接给李恪和金德曼还不存在的儿子封了韩王!
韩王,这种封号一听就是亲王!
李恪本身还只是亲王,结果还不存在的儿子就又被封了亲王,而且还有着专属的封地。
不仅能娶到漂亮的女王,儿子还被封为了亲王,这个赏赐不可谓不大了。
而且,紧接着就是是两个重磅炸弹丢了下来,直接让整个太极殿内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因为李世民竟然直接封李恪为尚书省尚书令,以及天策上将!
要知道尚书省尚书令一职从李世民登基之后,就一直空缺。
现在尚书省最大的两个人就是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和尚书右仆射长孙无忌。
而之所以一直空缺,就是因为这个职位是李世民登基之前担任的!
现在李世民让李恪担任尚书令,虽说是在扬州遥领,具体不参与处理政务,但起码职务是担任了。
这也代表李恪已经是坐在了文官之首的位置上了。
尤其是李世民同时还册封李恪为天策上将,这可是武将的最高官职了,而且这同样也是李世民登基之前担任的职务。
要知道天策上将的地位和权力可是极大的,这是李渊专门为李世民创造的一个职位,就是为了保住李建成的太子之位,但又让李世民有别于其他亲王。
所以,天策上将的地位是凌驾于亲王之上的!
真正意义上的能和太子地位相当的职务,今后李恪就是和李承乾地位相同的存在!
而且,天策上将的办公机构是天策府,而天策府是武官官府之首,可以自行招募官吏!
说的通俗一点,李恪相当于可以自己建立一个小王国,自己任命官吏!
这等权力,可以想象有多么的夸张。
尤其是,天策上将还仅仅只是李恪诸多封赏中的一个而已!
一想到李恪同时获得了秦王、仪同三司、儿子封韩王、尚书令、天策上将等封赏后。
太极殿内所有的大臣心中,都是无比的震撼议!
PS:第四更!.
第316章 派人紧盯李承乾!李世民秦王府的牌匾!
大家之前或许心中有所猜测,觉得李世民可能会给李恪很大的封赏。
但是当大家听完了李世民给李恪的封赏之后,他们心中只剩满满的震撼。
因为李世民给李恪的封赏,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完完全全超出了他们的猜想和预料!
其它的都不说,仅仅秦王、尚书令、天策上将这三个封赏,就让大家感到无比的震惊。
因为,这三个都是李世民登基之前,李渊亲自封的封号和职务!
而李世民却同时将这三个封号和职务都给予了李恪!
这个行为代表什么意义,李世民不可能不知道,而太极殿内所有人也不可能不清楚。
上一个封号秦王,担任尚书令和天策上将的人,现在是大唐皇帝陛下李世民。
而现在,由李世民亲自封了李恪为秦王,让李恪同时担任尚书令和天策上将!
这已经都不能叫暗示,简直是直接明示了,一点都不遮掩的!
李世民此举就是直接告诉了所有人,将来皇位不出意外就是李恪的!
想明白这一点,大家顿时理解为什么李世民要给李恪和金德曼还不存在的儿子封韩王了。
毕竟,以后李恪自己登基了肯定也会给自己的儿子封亲王,那李世民提前封了又有什么关系呢?
早封晚封都一样,而且只有李恪自己是皇帝,才会承认这个亲王。
要是李承乾登基,李恪的亲王之位恐怕都不保,更别说李恪儿子的亲王之位了。
想到这,太极殿内众多朝臣们心中顿时有数了。
知道大唐帝国下一任皇帝的人选是谁了,不是名义上的太子李承乾,而是秦王李恪!
李承乾这一次虽然依然保住了名义上的太子之位,但却失去了太多东西。
比如杨妃成为皇后之后,李恪在身份上也没有劣势了,李恪也是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