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总算是有消息传回来了,而且还是捷报,大家自然非常高兴了。
而且大家非常喜欢的吴王殿下在战场上立下大功,歼敌21万敌军,这实在是太厉害了!
一时间,李恪在长安城百姓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了。
文能写出千古名篇,武能立下歼敌无数!
文武双全的李恪,在长安城百姓心目中绝对是完美的下一任皇帝人选。
民间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越来越火爆,但得知的信息有限,一些细节和详细的战报也不知道。
所以大家都在期待明天的报纸,报纸上肯定会刊登详细的战报。
而此时,八百里加急也送到了皇宫之中。
之前是直接送到甘露殿中,但现在是李承乾监国,自然是送到了太子东宫之中。
李承乾正在处理政务,同时心中也在期待前线的战报。
他旁边则是房玄龄、魏征、萧禹、长孙无忌等人,帮助他处理一些事务。
“启禀太子,有前线传来的八百里加急!”
很快,东宫有人进来禀报了这个消息。
“快传!”
闻言,东宫书房内所有人都眼前一亮,当即精神一振。
李承乾十分期待这份战报,他想要看看里面有没有他想看到的信息。
比如,李恪在海上与高句丽水军舰队相遇后,是不是吃瘪了?
要知道李世民可是御驾亲征了,要是李恪在海上吃瘪了,那李世民肯定很快就收到了消息。
一想到李恪在李世民眼前丢脸的样子,李承乾心中就一阵高兴。
以及,他希望前线战事不顺,最好能多打一段时间。
因为这段时间的监国太子当下来,他开始享受这种行使天子之权的体验了。
他不想这种体验怎么快结束,他还想多监国一段时间。
所以,前线的战事越焦灼,那李世民就越晚回来,他就能多监国一段时间。
至于房玄龄、魏征和萧禹等人,则是想要看到好消息。
毕竟,对于大唐来说打仗也是需要源源不断的消耗物资的。
虽说现在的大唐物资丰富了许多,也比之前更富裕了。
但打仗消耗还是太大了,打的越久对朝廷财政以及物资的消耗就越大。
所以,能早点结束战争,对于大唐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传令兵来到了书房里,先是向李承乾等人行礼,然后便将战报呈了上来。
东宫一人接过战报,然后便开始念了起来。
“吴王李恪率扬州水军、神机营、登州水军于登州出发前往卑沙城,于海上遭遇7艘战船,5万水军组成的庞大水军舰队!”
东宫那人当即大声的念起了战报。
听到这句话,李承乾和长孙无忌二人并不意外,甚至心中开始期待了起来,想知道这一仗的结果。
而房玄龄、萧禹和魏征三人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则是眉头微皱。
“此战,吴王殿下率军全歼敌军舰队5万人,我军无一人伤亡!”
东宫那人随即继续念道,一边念,眼睛之中也满是不可置信。
而听到他念出来的战报后,东宫书房内所有人都惊呆了!
PS:第五更!.
第302章 百姓们沸腾了!希望李恪当太子!
李承乾心中感受到了巨大的危机感。
他觉得自己恐怕不能再这么坐以待毙下去了。
虽然他目前为止在监国以及处理各种大小政务这一块做的还很不错。
但这和李恪在高句丽战场上的大展神威比起来完全不值一提!
之前他和李恪在朝堂之上的两次正面交锋,他都输了。
本以为这次可以在侧面交锋中扳回一城,但现在看完战报之后,他心中也知道彻底没戏了。
这一次,还是李恪胜了,而且还是大胜特胜!
以李恪如今在高句丽战场上立下的战功,不管他做出什么成绩都没用了。
他都能预想到,只要等到大军班师回朝,他的太子生涯恐怕就到头了。
所以,他绝对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幕发生,他一定要利用这段时间,做足准备!
这段监国的日子,已经让他习惯了执掌天子之权的日子。
这种滋味让他非常沉迷,他绝对不愿意失去这种地位,所以,他必须要采取一些冒险的计划了。
长孙无忌听完这个战报之后,一颗心同样沉到了谷底。
李承乾都能想到的事,他自然也能想到。
或许,李承乾这次的太子之位怕是真的很难保住了。
就算这一次保住了太子之位,那要用多少东西来交易?
皇后之位?李恪自身的权势地位?再加上多少政治资本?
甚至连长孙皇后仅剩的一些情面和感情,恐怕都要消耗完。
付出如此多的代价,才有可能保住这个太子之位。
但这一次就算保住了,那下一次可没资本交换了啊!
一时间,长孙无忌不由有些迷茫,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下去了。
至于房玄龄、萧禹和魏征三人,在听完战报,尤其是李恪大军已经快要与侯君集大军会合,攻占盖牟城之后,脸上都露出了高兴的笑容。
他们三人,毫无疑问是妥妥的偏向李恪那一派的。
房玄龄自不必说,他夫人跟着李恪做生意,现在已经赚麻了!
而且他本身就非常欣赏和认可李恪的才华和能力。
萧禹嘛,萧皇后都表态了,他自然是听从姐姐的意思。
再说了,以他这么长时间的观察下来,发现李恪的确更适合当皇帝,能力和才华都比李承乾更强。
至于魏征,自从去了一趟扬州,与李恪有了那个赌约后,他就靠向了李恪这边。
最主要的是,他们三人这段时间按照李世民的嘱托,帮助李承乾处理大小事务。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第一次深度了解了李承乾的能力。
不能说差,但确实很一般,没有什么亮点和灵性。
如果没有人竞争的话,那李承乾可能会是一个合格的太子。
但有着李恪如此有能力与才华的皇子在,李承乾就显得有些平庸了。
在这种情况下,李恪在高句丽战场上立下如此傲人的战功,对于他们来说肯定是一个大好消息。
这样,李恪成为太子的可能性就大大的增加了。
“太子殿下,这份战报对我大唐来说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应该将这份战报的内容刊登在报纸上,让天下百姓都开心一下,增强百姓的信心,这也能巩固大唐各地的稳定!”
房玄龄想了想,当即对李承乾说道。
民间对这一次李世民御驾亲征还是挺担心的。
毕竟前隋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皆以失败告终,将大隋国力彻底耗尽。
老百姓也担心,这一次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会不会也以失败告终。
失败之后,会不会重蹈隋炀帝覆辙。
所以,各地还是隐隐有些担心的。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份捷报来稳固人心,增强民间的自信。
而这份战报无疑是一份天大的捷报,用来稳固人心增强自信太合适不过了。
“可。”
李承乾内心很不情愿的点了点头。
虽然他很想拒绝这个宣传李恪的机会,但却找不到任何理由。
毕竟房玄龄说的很有道理,萧禹和魏征也是同意的。
他如果硬要组织,那只会显得他这个太子不顾大局,只知道个人恩怨。
随即,这份战报被人手抄了一份后,送到了吴王府报纸小组。
报纸小组迅速将其写成稿子,然后排版印刷。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就在期待今天的大唐日报。
随着一份份大唐日报被送到订阅了报纸的家里,以及大街上一份份报纸卖出,大家都看到了自己想看的东西。
“吴王殿下于海上全歼敌军舰队5万人?”
“吴王殿下一连攻下卑沙、建安、安市以及新城四座城池,歼敌5万,我军无一人伤亡!”
“吴王殿下于辽东城与英国公大军会合,然后在辽东城之下歼敌11万人,我军还是无一人伤亡?”
“吴王殿下一路打下来,已经共歼敌21万余人?而我军连一个人都没伤亡,太可怕了!”
“卢国公说的没错,吴王殿下就是我大唐第一战神!”
“英国公也说了,吴王殿下是我大唐第一神将!”
“吴王殿下太厉害了,不仅写诗厉害,打仗也冠绝天下!”
“古之卫霍恐怕也无法与吴王殿下相提并论。”
“吴王殿下应该当太子!”
“不错,我也这么觉得。”
“赞成!”
民间在看到了这份大唐日报之后,立马就从中看到了详细的战报。
当看到李恪率军在高句丽战场上如入无人之境,接连攻占一座座城池,歼敌21万人的时候,所有人都被李恪的这个惊人战绩给深深的震撼到了。
尤其是在全歼敌军21万人,攻占敌军5座城池的同时,还能保证我军无一人伤亡,这就更加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