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第92节

“王太仓处事常以大局为重,敢于建言,勇于任事,岂不是有辅臣之象?”

张四维反驳道。

看着朝堂乱成一团,朱翊笑了:这就是他要的节目效果!

但朱翊还是要不动声色的像是在细细聆听一般,不一会儿还会点了点头。

余光瞟到天子点头的官员们就像是打了鸡血一般,战斗力简直是翻了个番。

天子都对我说的话点头了,你们还说个der?

三边总督、宣大总督,辽总督、两广总督和都御史的出缺是由大九卿官员和六科给事中以及都察院来进行廷推。

一般情况下,三品以上的官员,和都察院的佥都御史、南北国子监祭酒这般地位重要的正四品的官职的人选,是由内阁的辅臣们以及吏部,兵部,户部,工部,刑部和礼部六部尚书、都察院都御史、大理寺卿和通政司的通政使这九卿来进行会推。

每一个参与廷推的人手里有一票,所得票数最多的人一般有两至三人,确定下来再上报天子来进行画圈选择。

六部尚书、都察院的左都御史、大理寺卿以及通政使九卿官职空缺,一般要要扩大廷推,京城三品以上的官员都需要来参与。

但这一次,朱翊却是降旨令九卿进行会推。

这九卿里面,六部的尚书几乎都是张居正的人:或好友,或同乡,或亲信。

就是内阁里,三辅申时行也是其学生。

这是对张居正的明显偏袒。

其实并不是,这是朱翊想要看看这朝廷九卿的局势。

那些是张居正的人,哪些是张四维的人,哪些是中立的官员。

而且张居正所选的候选人,礼部尚书潘晟,性格温和谦让,与三辅申时行一样,算是个老好人。

这正合朱翊的意,朱翊并不希望自己的内阁大学士过于强势。

“诸位爱卿,人选可是选出?”

朱翊开口,乱哄哄的朝堂一下子安静下来。

吏部尚书王国光躬身道:“还请陛下稍待。”

朱翊点了点头道:“可。”

得到了朱翊的准许,王国光转过身面对一众重臣朗声说道:“相信诸位同僚都已经有属意了,那现在便是开始投票。”

“当着陛下的面,那诸位同僚出言唱票便是。”

闻言,张学颜与方逢时对视一眼,然后方逢时面向朱翊,出声道:“臣属意,礼部尚书潘晟。”

第83章 辅臣出!

有了兵部尚书方逢时的打样,张学颜紧随其后,“臣附议,礼部尚书潘晟。”

工部尚书曾省吾又出言道:“臣附议,礼部尚书潘晟。”

潘晟为了避嫌,也不便开口。

沉默了一会儿,张四维突然开口:“臣属意,侍读学士王锡爵。”

出言的顺序本来就从低到高,张四维倒是不守规矩了。

但次辅之尊也算不得僭越。

左都御史陈阶也说道:“臣附议,侍读学士王锡爵。”

为了领先票数,申时行也开口道:“臣附议,礼部尚书潘晟。”

又是一阵安静。

刑部尚书严清是个刚正不阿的老爷子,谁也不知道他会给谁。

所有人都希望自己推的那个人能够有靠前的位置,所以都在心里斟酌着出言的顺序。

让天子坐在御座上看个寂寞总归是不好的。

吏部尚书王国光只得站出来说道:“臣属意,吏部侍郎余有丁。”

申时行也紧跟其后:“臣附议,吏部侍郎余有丁。”

现在已经是潘晟两票,王锡爵两票,余有丁两票,三人已经平了票。

本应该第一个开口的通政使亦是站出来:“臣属意,侍读学士王锡爵。”

王锡爵三票!

而刑部尚书严清轻咳一声,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臣属意,吏部右侍郎,许国。”

听到严清竟然给了吏部右侍郎许国的票,张学颜等人心里松了口气。

若是严清再给王锡爵一票,那么最后的张居正纵然是把票给了潘晟,双方不过是平手。

但张居正却是皱起了眉头:余有丁是王国光等人为了以防万一,来阻截别人入阁的人选,但现在好像却是成为了掣肘。

“臣属意礼部尚书潘晟。”

不出所料,张居正投出了自己的一票给了潘晟。

由天子钦点吏部尚书所呈上的廷推的名单。

候选人一般是两个及以上,那么皇帝一般选最前面的一个作为最后的人选。

那么最后的名单,内阁辅臣的人选先后顺序为,礼部尚书潘晟,侍读学士王锡爵,吏部左侍郎余有丁,吏部右侍郎许国四人。

这个结果,是令一众“张党”所没想到的。

王国光亦是紧皱着眉头,展开空白的奏疏,在太监们搬过来的桌上写下了这四个人的名字。

“唱票完毕,请陛下预览。”

王国光将奏疏双手举过头顶。

“陈矩,给朕拿过来。”

朱翊吩咐道。

“是,万岁。”

陈矩接过王国光手中的奏疏,又快步走上丹陛。

刚刚的当堂唱票,朱翊就已经心里有数了。

看着朱翊提起朱笔,殿中的重臣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里。

朱翊没有丝毫犹豫的在奏疏上唰唰唰几笔,然后就交给了陈矩。

陈矩小心翼翼的接过奏疏,看了一眼有些愕然。

“廷推入阁者……”

王国光、张学颜等人翘首以盼,就连张四维心里都有些紧张。

“礼部尚书潘晟。”

此言一出,王国光方逢时等人都有些欣喜。

申时行的心里还有些期待是吏部左侍郎余有丁。

毕竟王锡爵的倔强脾气,满朝文武皆知,自己也不想与他同在内阁起什么纠纷。

相比之下,余有丁的性格就温和多了。

张四维和左都御史陈阶都是竖起耳朵想要听清楚第二个入阁的是谁。

“礼部左侍郎,于慎行!”

曾经日讲的于慎行!

谁也没想到,第二位入阁的辅臣是天子绕开了廷推选的。

张居正想了想,倒是有些啼笑皆非:朱翊所言增补两人入阁,召九卿廷推。

但是又没说两个辅臣都是廷推出来的。

天子玩的文字游戏,重臣们也都反应过来了,但也只能无奈苦笑。

张四维并没有什么烦闷,推举王锡爵入阁也是不得已的找个刺头来牵制申时行等人。

而现在天子自己擢于慎行入阁了,同样是合张四维之意。

因为于慎行本来是张居正最得意的门生,甚至都将其以接班人培养。

但万历六年,张居正的夺情之议中,他看重的弟子于慎行与其他大臣一起上疏劝谏。

其以纲常伦理为理由,规劝万历皇帝收回成命,这使得张居正十分的不高兴。

之后,张居正再见到于慎行之时质问道:“你是我最赏识的学生,我平日也待你不薄,没想到你竟然如此对我!”

这一件事情,还让朝野上下对于慎行倾服不已。

张四维看向张居正,却发现对方的脸色如常,没有半分的恼怒。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朱翊淡淡的问道。

“吾皇圣明!”

第84章 万历亲王求见

廷推刚刚结束,诸位大臣前脚离宫,后脚却听小黄门禀报:“万岁爷,万历亲王殿下求见。”

朱翊心中疑惑,自元月八日朱翊钧移宫入以来,基本上就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夜夜笙歌,十分快乐。

现在怎么还有空来紫禁城求见自己?

心里这么想着,但朱翊还是挥手吩咐道:“宣我皇兄进来吧。”

没过一会儿,穿着四爪蟒袍的朱翊钧快步走了进来。

“臣参见皇上!”

“皇兄不必多礼。”

这几天不见,自己的皇兄倒是瘦了。

啧啧啧,还是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凡事都是需要节制。

坐在御座上的朱翊,好奇的看着朱翊钧,开口问道:“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皇兄前来所为何事?”

朱翊钧有些不好意思,“臣,臣……”

看着朱翊钧扭扭捏捏的样子。

朱翊更加好奇了。

首节上一节92/18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