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第65节

所以宫女们和太监们都心里暗暗想着要盯紧周围的人。

武昌府。

衙门口的尸体被衙役不知扔到了哪里,而几个站在前面质问知府的百姓以及仗义执言的读书人皆被抓了起来。

已经离开了府衙门口的百姓们都在一旁远远的看着他们,眼中透着凶狠,狠不得将眼前这个狗官杀之而后快。

武昌知府刘焘冷哼道:“将这几人全部押入大牢。”

“诺!”

几个负责押着百姓的衙役应道。

……

官府大牢。

被抓的人皆被押入了漆黑阴冷的大牢。

而刚刚挺身而出的读书人却被单独吊了起来。

没过一会儿,武昌知府刘焘带着几名凶神恶煞的衙役走进了大牢之中。

狱中的牢头见刘焘走来,急忙来到了刘焘的面前,一脸谄媚的说道:“属下已将这群刁民全部押了大牢,另外那个穷酸秀才,小的已经将他单独吊了起来。”

刘焘闻言,微微颔首,看着眼前被吊起来的读书人,便气不打一处来。

明明那群愚民差点被糊弄过去了,都是他,坏了自己的好事,戳破了自己的谎言。

“拿鞭子给我。”

刘焘的脸色冷的可怕。

一旁的牢头闻言,急忙将鞭子递给了刘焘。

刚刚出身的读书人原本低着头,此时却抬起了头,冷冷道:“吾乃是武昌秀才,有功名在身,依太祖之制你即便是知府也不可对我用刑。”

“一个小小的秀才也在本官面前猖狂?

本官中进士的时候,你怕是四书五经还不会读。”

“你要是乖乖求饶,承认这妖言惑众之罪,本官倒是可以对你网开一面。”

刘焘戏谑的说道。

谁知,秀才并不领情,反而是“呸“的一声:“你这个狗官,就算把我抓起来用刑又能如何?

我等定不会屈服,我等文人风骨不容践踏!”

“你这样的贪官昏官奸官,陛下若知,定不会饶恕你的!”

“好一个伶牙俐齿!本官为皇上做事,奖赏我还来不及!“说着,刘焘拿着鞭子缓缓朝着秀才走去。

待走到秀才面前,狠狠地将鞭子朝着读书人抽去。

啪!

啪!

啪!

鞭子打在秀才身上,发出了噼噼啪啪的声响。

登时,秀才被鞭子抽过的地方已经是皮开肉绽了。

但秀才紧咬着牙关,没有发出一声哀嚎。

打了一会儿,刘焘觉得没有意思,又看向了一旁带头的几个百姓,手中长鞭不断挥动着。

“狗官,你胆敢如此!就算你今日把我打死,爷爷我也会在天上看着你被诛九族!”

“渣滓!使劲抽我!你是没吃饭吗?

等着吧,你会有报复的。”

……

骂声跟着鞭子落在身上的声音一起没有停歇。

“呸!”

一人还把一口浓痰狠狠地吐在了刘焘的脸上。

见此,那汉子嘿嘿一笑:“怎么,爷爷我的痰好喝吗?”

刘焘掏出帕子擦去那口痰,看着那汉子简直就要被气炸了,嘶声力竭的咆哮道:“刁民,刁民,你们一群刁民想死吗?

尔敢!尔敢!”

话语都已经语无伦次的刘焘,眼神变的更加凶狠了起来,手中的长鞭更加用力的朝着这几个百姓挥去。

“打死你们!”

“打死你们!”

“你们都给本官死!”

大牢之中,回荡着刘焘疯魔一般的咆哮声,让牢头和衙役们都胆寒不已。

第48章 接着奏乐接着舞

没继续抽多久,刘焘就累的汗水直冒,对一旁的衙役道:“本官乏了,你们来。”

膀大腰圆的两个衙役接过鞭子,用力的朝几人招呼过去。

换了衙役挥鞭,一道道鞭鞭划破空气产生了阵阵的嘶鸣。

带着巨力的鞭子抽打在几人的身上,自然是疼痛万分。

因疼痛而流的冷汗,流到伤口上又是钻心的刺痛。

年老体衰被酒色掏空身子的刘焘的力道,岂能比得上这等常年打熬体力的壮汉?

秀才到底是个读书人,身子骨弱,又是几鞭子下去就昏了过去。

终于,有百姓忍受不住了,高声哭求着:“大人,大人,你就饶了我们吧,我们知错了。”

一听这话,两个衙役停下了鞭子,看着刘焘。

“李老六!我看错你了!你怎么能向这狗官求饶,难道你忘了这狗官是怎么让自己手下的衙役来抢我们的燧石了吗?”

“王后生就在府衙门口被活活打死,难道你看不见吗?”

“现在你竟然乞求这个狗官,没卵的东西!”

周围的几人纷纷骂道。

而刚刚出声求饶的百姓羞愧万分的低下了头,泣不成声道:“家中还有妻儿,我,我……”

刘焘见此脸上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本官说了,这些燧石是陛下要的。”

“而本官只知道你们这群刁民围了官府的府衙,意图造反,罪大恶极!”

“落在本官手里,就要你们求生无门,求死不能!”

话音落下,刘焘阴狠狠的说道:“不要停!“

于是,两个衙役手中的长鞭便继续挥舞了起来,不再听他们的言语。

……

走出大牢,刘焘望着乌云密布的天空,心情越发阴郁起来。

“大人,这燧石已经都装上车了,不消十日就能直抵京城!”

在门口侯着的范爱众一见刘焘出来,就迎上去说道。

刘焘听到了这个消息,心情倒是舒缓了不少:“整个湖广我武昌府上贡的燧石数量,无人出其右!”

“就是这群刁民,一直搞的本官心神不宁。”

范爱众不以为然道:“大人无忧,只是些无权无势的泥腿子罢了,还能翻天不成?

大不了等到朝廷把银子拨下来,从指缝里流出来一点给他们。”

“也是。”

“那就回府衙,接着奏乐接着舞!”

一想到满堂舞姬翩翩起舞时展现的婀娜身材,刘焘的心里就变得火热起来。

……

在夜色朦胧之中,无人注意到两架马车使出了北京城,向南绝尘而去。

先前一架的马车,里面没有多余的装饰,只是坐着七八个面色冷峻身材魁梧的大汉一言不发。

而后面那一架马车里,正坐的一少年正是当今大明天子朱翊。

在左是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而右边的一人面容清瘦无须,约莫四十岁的样子,正在侍奉着朱翊喝茶。

此人就是司礼监随堂太监之一的陈矩。

司礼监有随堂太监,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

以掌印太监为尊,秉笔太监次之,随堂太监再次。

当时还在冯保手下做事的司礼监随堂太监陈矩突然就被一道口谕召唤到了乾清宫。

陈矩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就稀里糊涂的跟着朱翊上了车。

这倒是让骆思恭暗暗打量着这陈矩,想要看看他有何过人之处。

“朕此行的身份便是湖广道监察御史。”

朱翊对两人说道。

既然决定微服出访,自然也要给自己一个合适的身份。

短短一天,朱翊就把监察御史的官袍、牙牌、公文全都备好了。

到时候,朱翊就要以监察御史的身份来看看刘焘和范爱众的真实一面。

此去武昌,全力赶路来回五日即可,中间停两日,回京不过七日。

而正旦节在九日之后,完全来得及。

“时间管理朱大师”

就这样,一连两日南下。

“离武昌还有多远?”

朱翊掀开马车的帘子,望向窗外问道。

“回禀万岁爷,还有二三十里。”

陈矩看了一眼舆图说道。

不愧是文书房出来的太监,琴棋书画乃至看舆图都精通。

首节上一节65/18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