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第61节

“蓟镇总兵官戚继光封爵之事就交予你们礼部来议,三日内,朕要看你们拿一个章程出来。”

朱翊道。

潘晟听着,偷偷扫了一眼首辅张居正。

见张居正没有出言反对,潘晟回答道:“是,陛下。”

那戚继光正是张居正亲信,又如何会反对?

朝臣们看着潘晟的小动作,心道。

“轻车都尉李如松有功,授辽阳游击将军。”

朱翊又说道。

轻车都尉只是正三品的虚职,而游击将军可是自己能够独立领军三千人的实职。

“启禀陛下,辽阳副总兵曹贪功冒进,致使官军陷入埋伏,我兵部决议将其夺职。”

方逢时道。

朱翊点了点头:“准。”

“此一役,我大明官军阵亡一万两千五百三十五人。

其中喜峰口守备王聂、副守备李世林以及辽阳守备营把总陈鹏等武官为国捐躯……”方逢时的声音有些悲痛。

“此乃我大明忠烈,厚葬其身,重恤其家人。

喜峰口守备王聂、副守备李世林以及辽阳守备营把总陈鹏皆可荫其子一人为百户,以彰其功!“

“这笔抚恤的银子,无论何人胆敢打它的主意,统统杀无赦!“朱翊厉声道。

杀无赦三个字的声音在殿中回荡。

这是百官第一次得见天子出言杀无赦。

“臣替死去的将士多谢陛下……”方逢时躬身道。

“他日,朕必扫平边患,让子孙后代永世不受战乱之苦!”

朱翊的话语铿锵有力。

久久未言的张居正,此时抬起头来看向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

新皇必然是个有为之主。

但我的时日已经不多了,还能有机会看到大明中兴的那一天吗?

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灭亡。

张居正不断谋划着“一条鞭法”,只待新皇改元之后便发出这雷霆一击!

朱翊也察觉到这两次上朝都是沉默不语的张首辅。

离历史上张居正去世的日子,是越来越近了。

“元辅。”

朱翊轻声道。

“臣在。”

张居正抬起头来。

眼前的张居正眼眶微陷,脸庞清癯。

张居正竟然在短短的几个月里,肉眼看见的瘦削了许多。

朱翊看着眼前这一幕,心里百味交杂:“元辅怎么清瘦了许多?”

“谢陛下关心,老臣近日不喜肉食,便多食了菜蔬倒也瘦了些。”

张居正只说自己有意为之。

朝堂之上,张居正不愿表露半分的虚弱。

八年以来,张居正权压百官,被打压的权贵公卿皆是敢怒不敢言。

这个倔强的男人手握屠刀,却是心中有道。

他试图以一己之力,挽救这个日暮西山的庞大帝国。

朱翊想起来前世读过的关于首辅张先生的一本本传记。

大明只有一相,张江陵。

“既然如此,朕也便放心了。”

朱翊嘴上说着,心里却想着怎么样来“扳倒”这位大明首辅。

若是放任下去,天启二年的大事便是大明首辅张居正去世了。

可自己纵然是天子,又能拿什么去支开张居正令其静养?

朱翊清醒的知道,如今朝堂的一团和气,完全是因为张居正没有阻碍朱翊的想法。

若是张居正想,那自己的圣旨恐怕都是出不了六部。

张先生,朕该怎么拯救你。

第45章 雪王可是才子啊!

君臣此番对话之后,朝堂之上,一片寂静。

还是工部尚书曾省吾出列,打破了安静。

“启禀陛下,万历亲王移府之事……”

还没等曾省吾说完,朱翊就开口道:“朕已经与慈圣太后商量过了,万历王移府定于明年的元月初一。”

本来曾省吾没有得到皇帝的消息,就已经与礼部尚书潘晟商量了一个吉日。

既然是慈圣太后已经定好了日子,曾省吾自然是不能多言。

“是,陛下。”

紧接着,礼部尚书潘晟也出列奏道:“启禀陛下,正旦节将近,礼部请为备礼。”

“准。”

过了正旦节,便是改元的天启元年了。

谁也没有注意到,低头不语的张四维的眼中闪过了一道精芒。

张居正要是无了,自己不就能够上位了?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退朝之后,张居正叫住了兵部尚书方逢时。

“行之,请留步。”

方逢时一见是张居正,就停下脚步行礼道:“元辅。”

“行之,刚刚辽东战事,天子已经口谕赏了几人。

但是还有这辽东总兵李成梁,山海路参将吴惟忠,以及辽阳凌河城的这些有功之臣没有提及,你兵部要拿出来个章程递到内阁了。”

张居正对刚刚朝堂的事情做着补充。

“是,元辅。”

……

下朝之后,朱翊钧刚刚回乾清宫坐下,小黄门便匆匆来报:“启禀万岁爷,慈宁宫来人了。”

“母后宫里的人?”

朱翊自言自语道。

“宣。”

不一会儿,慈宁宫的管事太监就迈着小碎步走上殿。

“奴才叩见万岁爷,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

母后让你来有何事?”

朱翊开口问道。

“启禀万岁爷,圣母娘娘让您去一趟慈宁宫。”

管事太监道。

圣母自然也就是李太后,因崇信佛教,宫女太监们也都拿这个称呼来讨好李太后。

朱翊点了点头:“回去告诉母后,就说朕一会儿就来。”

“是,万岁爷。”

管事太监躬身而去。

慈宁宫中。

李太后这一次却没有坐在上首,唯一有资格坐在那个位置的,自然是是仁圣太后陈太后。

“妹妹,想不到这一转眼,连儿都这么大了。”

陈太后不无感叹道。

李太后笑着说道:“谁说不是呢,前两年还在宫里玩个没正形。”

“我可以是听宫里的太监说了,儿可是指挥两个将军大了一场打胜仗。”

陈太后说道。

“咱这妇人家不懂这些刀枪的东西,儿这也是受了祖宗保佑。”

李太后道。

“妹妹也是教子有方啊。

当年隆庆先皇还为裕王潜邸的时候,那嘉靖皇帝在位,咱就听着这战报,官军是连连吃败仗。”

“那时候我还刚过门不久,就还记得蒙古人都打到我们京城城下了。”

陈太后不无后怕的说道。

“也都是张先生操劳着国事,咱的儿也还小,都得靠张先生来。”

李太后说道。

“那……那钧儿可如何是好?”

陈太后突然问道。

“工部已经给钧儿建好宅子了,就在这京城里,离紫禁城也不远。”

首节上一节61/18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