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第51节

“醒醒皇兄,还不能搬……”

朱翊面对朱翊钧总是感觉画风有些不对。

“啊?

陛下啊,为何不行?”

朱翊钧大吃一惊,“臣悟了,是不是陛下还未大婚没有子嗣,担心臣的妻妾怀有孩子?”

没等朱翊开口,朱翊钧拍了拍自己的肚皮,“皇上不要担心,臣会努力控制自己的,嘿嘿嘿……”

神特么嘿嘿嘿!

朱翊真的是没地方吐槽,“皇兄,移府需要和母后商量选一个黄道吉日啊。”

朱翊钧一下子蔫了下来瘫倒在椅子上。

“我的快乐,我的快乐……”

下一个呼吸,朱翊钧一跃而起,“走走走,皇上。”

“快跟臣同去慈宁宫吧,这多日不见母后,臣还真是有点想她呢……”

这是什么带孝子。

朱翊人麻了,被朱翊钧兴冲冲的一路拉去了慈宁宫。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天下各地皆奉燧石入京。”

“以平价收购燧石,由各地官府押送入京。”

“胆敢扰民强掠者,不论官职大小,一律从重惩处!钦此!”

随着朱翊盖上了奉天承运天子之宝,一道道圣旨快速的朝着整个大明的疆域传去。

武昌。

武昌乃燧石的一大产地之一,大明燧石大多是出自于此。

武昌府衙门之中。

武昌通判范爱众关上了侧房门,整个房中只剩下武昌知府刘焘与通判范爱众。

武昌知府刘焘将圣旨置于案桌之上,肃然道:“现朝廷广诏天下燧石入京,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中枢之事发生了什么我等无从查知,然我武昌乃大明重要的燧石产地,这可是我们的机会。”

“此事若是好好谋划一番,我等不但可在官职之上更进一步,也会有不少的银子入账。”

“那大人的意思是……”一旁的范爱众是知府刘焘的老亲信了。

“如今陛下下如此诏令令天下燧石入京,倘若我武昌府能够尽快提供大量的燧石入京,定能讨得陛下的欢心。”

“如此来说,而我等岂不是有了青云直上之阶?”

“大人所言极是。”

“但若是按照圣旨上来做的话,我们想要在短时间内集结好这么多燧石,恐怕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通判范爱众道。

“大人的意思,不会是想不按照圣旨来,强行从民众那里将燧石抢夺过来吧。”

“可是我等如此来做的话,倘若被陛下知道,我等下场可是很惨的。”

范爱众有些犹豫道。

“富贵险中求,若我们一直这样下去,何时才能升官?”

“现如今这么好的机会置于我们面前,难不成要将这等大好机会放过去?”

刘焘冷笑道。

“新皇刚刚继位,对大明诸地的管辖还没有清楚,而首辅张江陵也算是我们同乡,不也应庇护我等一二?

这件事只要我们压下去,没有任何问题。”

“届时,升官发财将唾手可得。”

刘焘又野心勃勃道。

“下官谨遵大人命令,刚才是下官愚钝了,此次我们必将不惜动用一切手段搜刮燧石!加上我武昌距京师较远,定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通判范爱众被刘焘画的大饼征服了,也是连忙表着忠心说道。

刘焘微微颔首,“按吾之言去办,勿要走漏什么风声。”

“诺!”

范爱众一脸肃然道。

……

原本行商人来人往的街道上,现在到处都是衙门的衙役,只听得惨叫声不断。

这时,衙役踹开了一处民宅的大门,高喊道:“陛下让我武昌府上交燧石入京,你们都识相点,乖乖把燧石交出来,不然……”

“官爷,陛下怎么会让你们强抢我们的燧石?”

“这燧石可是我们幸幸苦苦挖出来的,用来换取一些银子,倘若你们把这些拿走了,我们一家三口可就没有饭吃了。”

“还请这位官爷留点给我们吧,我们也好换点银子来吃饭。”

面色黢黑的中年男子说道。

“我管你们那谁来管我?

赶紧把燧石交出来,不然我可就要不客气了,燧石你们是不可能留下的。”

衙役冷声道。

第37章 宗室靡费太多了

中年男子见此,大声叫喊道:“官爷!不可,不可啊!”

“我的家里人都指望这个啊……”

“你是哪条河里的癞蛤蟆,也敢违抗皇命?”

“你们两个把他押起来,剩下的给我搜,燧石全部带走。”

衙役没有再理会男子。

“诺!”

只见几个凶神恶煞的衙役将男子押了起来,他只能看着燧石被拿去,而自己却无能为力只能哀嚎着。

但哀嚎换来的,只有一顿无情的拳打脚踢。

这一幕在武昌的一家家百姓家上演着。

……

“母后!母后!”

哥俩还没进慈宁宫,还在念经的李太后就在殿中听到朱翊钧的吵嚷声了。

“这个钧儿又在闹些什么幺蛾子。”

没了皇帝这个身份的羁绊,朱翊钧对自己的母亲也就没有了以往的畏惧。

“儿臣参见母后。”

兄弟二人齐齐见礼。

“你们两个怎么今日来慈宁宫扰咱清静?”

李太后放下佛经,故意板着脸道。

但一看李太后面色不善,朱翊钧有点怂了。

“那个那个……”朱翊钧支支吾吾。

“母后,皇兄的府邸已经完工,需要您定个黄道吉日。”

朱翊同情的看向朱翊钧,这孩子心理阴影面积挺大啊。

之前的朱翊总觉得身为穿越者,一定如同秦皇汉武一样霸气侧漏,高冷无比。

可身边的李太后,张居正,高兴安……都是一个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人。

自己总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做着事情,与这个时空有着疏离。

但,回不去了,他就是大明的皇帝少年天子,肩上重担已经很重了,又为何刻意的包裹住自己?

做个十四岁的少年吧,现在是万历八年,张居正推新政,李成梁镇辽东,戚继光守蓟镇,努尔哈赤未起兵,织田信长正争霸……

一切都还来得及。

李太后哼一声,“就知道你们俩啊,翅膀硬了,没有事情就不知道来看看咱。”

朱翊笑道:“翅膀再硬也飞不过母后的手掌心!”

朱翊和朱翊钧落座,李太后倒是上心的问道:“儿,这辽东的战事如何了?”

“儿臣在军器局刚刚得到的蓟辽总督消息,鞑靼,土蛮和泰宁部都已经退兵了。”

朱翊答道。

“阿弥陀佛,菩萨保佑我大明……”李太后虔诚的闭上眼睛向菩萨道谢。

老宅男朱翊钧倒是诧异不已,“皇上,这辽东发生什么了?”

“三部不臣,二十六万大军齐犯我大安口,喜峰口,大凌河和辽阳城。”

朱翊说道。

“二十六万大军……怎么如此?”

朱翊钧的脸上露出了几分凝重。

“狼子野心,不但图谋我重城,泰宁部更想伏杀戚继光和李成梁二位将军。”

朱翊的语气平淡,但是眼底却是浮现出浓浓的杀意。

大明之柱石、民族之英雄,岂容他人伤其寒毛?

“那辽东伤亡情况……”

“咳咳咳……”

朱翊钧还没说完,就被李太后的咳嗽声打断了。

大明的藩王打听朝政?

朱翊钧这才后知后觉,急忙起身道:“臣妄议朝政,请皇上恕罪!”

朱翊摆了摆手,不在意道:“母后和皇兄无须如此谨慎,朕又是六亲不认之人,这辽东具体的战报还没送来。”

首节上一节51/18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