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第48节

“相爷,这……这会得罪多少人啊。”

游七面露忧色。

大明朝的官员,哪个名下没有诡寄、隐瞒的田产和仆人?

“仆只是把朝廷的银子收回来罢了。”

张居正淡淡道。

“趁仆身体尚能撑住,可威慑百官之际,天启元年就把新税法推行下去。”

“仆倒是要看看,谁要与仆为敌。”

执掌这个庞大帝国八年之久的张居正,将首辅的权力推上了大明朝的巅峰。

现在他就要以手中的权势,威压天下官员!

此话若是传出,官场当是风云变色。

“相爷,使不得啊!”

游七慌忙道。

“他王荆公使得,本辅为何就使不得?”

“相爷……”

“游七,你过了。”

短短的五个字,如同天雷炸裂一般在游七的耳边响起。

张居正仅是端坐在那里,眼神一凝,便是让游七战战兢兢。

扑通一声,游七当即就跪了下来。

“相爷恕罪!”

看着畏惧不已的游七,张居正叹息一声,“游七,你也跟了仆多年,仆知道你也是为了仆好,但大明之国运,吾愿一肩担之!”

“把捷报送给另外两位大学士看看吧。”

说完之后,张居正有些乏累了,就摆了摆手,示意游七出门去送捷报。

接到捷报的张四维敏锐的察觉到天子将会在朝堂上有所动作了。

无他,天子自身的权威已经树立起来了。

对外战争的胜利无疑是加强君主权威最方便的捷径了。

戚继光和李成梁深受恩荣,又添新胜。

现在朝堂上阻挡天子掌握朝政的拦路虎只有张居正了。

张太岳,你的位置也该挪一挪了!张四维如是想着。

……

大凌河城。

土蛮部与李平胡率领的辽东铁骑僵持不下。

李平胡是辽东总兵李成梁的家丁,一身武艺高超深受李成梁的器重。

此次李成梁进京,辽东铁骑便是由李平胡暂领。

而蓟辽总督梁梦龙第一时间下令,让辽东铁骑速援大凌河城。

但就算是精锐的辽东铁骑,以两万对十万也是捉襟见肘,靠着装备才能延缓土蛮攻城的脚步。

僵持了数天的儿伯彦有些恼怒,明明是围点打援的天才战术,但没想到来援的竟然是倾巢而出的辽东铁骑。

辽东铁骑撑得住,土蛮部撑得住,但是大凌河城撑不住了。

大凌河城乃是军事要地,但是地狭城小,又没有囤积多少粮食,硬撑着的这六天已经是实属不易了。

儿伯彦还抱有期待,冀希着鞑靼部和泰宁部能够成功得手,牵制走辽东铁骑,甚至是来援助自己拿下大凌河。

一连三日,土蛮部都在与辽东铁骑交战。

辽东铁骑的三眼火铳是令土蛮部损失不小。

土蛮主帐,儿伯彦面色阴沉的端着牛角杯。

“可汗!”

亲兵入帐而来。

“谁让你进来的?”

儿伯彦带着微微的醉意开口问道。

“可汗!鞑靼部黑石炭已经从辽阳撤军了!”

亲兵道。

“什么?”

儿伯彦猛然把牛角杯摔了下去。

“大明有援军赶去辽阳城,黑石炭首领见势不妙就领兵折返了。”

亲兵低头继续说道。

“懦夫!废物!”

儿伯彦在大帐愤怒的咆哮着。

“就让他丢进颜面吧,我土蛮部必要拿下这大凌河!”

“传本汗命令,立即进攻来援的明军!”

儿伯彦的脸色无比凶狠。

“是,可汗。”

纵然亲兵知道这只是儿伯彦被冲昏头脑之后的无谓挣扎,但他能做的只有顺从。

“儿郎们,给我杀!”

儿伯彦眼睛赤红,手持弯刀向着辽东铁骑冲杀而去。

这一次,儿伯彦没有半分的保留,十万大军全部压上。

李平胡神色一紧,两万对十万,辽东铁骑的弹药又不是特别的充足。

这一战,他的心里也没有底。

第35章 与大明有杀父之仇,先撤一波!

疯狂的儿伯彦带着十几人的亲兵一路厮杀,竟是让一贯凶猛的李平胡都招架不住。

但,就在这时。

自西传来的战马奔驰之声,竟隐隐盖过了两军厮杀之声。

儿伯彦停刀遥望,一杆高大的李字战旗向着自己靠近。

李!

这是儿伯彦所认识的为数不多的汉文。

这是辽东王李成梁的李字!

儿伯彦瞳孔紧缩,背后冷汗直冒。

再度望去,连绵的战旗不见尽头。

是李成梁来了!

儿伯彦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现在若是自己逃跑,那这近十万大军必然会大肆溃败无法收场。

“今日我土蛮部饶你们一场!”

“土蛮部听本汗号令,返回部落今晚喝酒吃肉!”

儿伯彦的话语在亲兵的加持下,在大军中回响。

嗷嗷嗷!

土蛮部的大军不知道为什么能喝酒吃肉,但是管他为什么只要能吃肉就好啊。

近十万的土蛮都红了眼的往回撤军,谁敢阻拦上去便是发疯一般的砍杀。

土蛮的战斗力已经到达了巅峰。

辽东铁骑皆是吃惊的看着明明占上风却迅速退出战场的土蛮大军。

防守大凌河城的将士们看到了李成梁的旌旗便知晓了土蛮为何撤军。

只有辽东铁骑才后知后觉的发现是自己的主帅李成梁领军而来。

望旗披靡,莫过于此。

李成梁横刀立马于大凌河城之前,远望着撤退的土蛮大军。

他的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此次前来李成梁带上了所有的京营骑兵仅仅万余。

但李成梁明白自己的威慑力,赶往大凌河之时,他带走了所有的旗帜。

所以蔽空的旌旗,仅仅是旌旗而已。

大凌河城上的大明守军们都放声高呼:

“万胜!万胜!万胜!”

另一边,随着戚继光领兵到达喜峰口,大安口守备和遵化城游击将军大喜过望。

“末将参见戚大帅!”

大安口和遵化城都属于蓟镇的防区,这两人自然也是戚继光的属下。

戚继光点点头,沉声问道:“现在情况如何?”

“启禀大人,泰宁部有八万余的大军防守着喜峰口多日。

说来也怪,他们也不进攻,反而执著的守着喜峰口。”

王禄开口说道。

“这支泰宁部的大军,只是佯攻。”

戚继光道。

见二人不解,戚继光继续道:“本将自京城而来,途径遵化城附近遭遇了泰宁部的敌酋速把亥。”

两人大骇。

“醉翁之意不在酒,这股大军只是佯攻罢了。”

首节上一节48/18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