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第36节

亲宣蓟镇总兵官戚继光、辽东总兵官李成梁觐见。”

小太监高声道。

安定门为征战得胜凯旋归来之门,其内建有真武庙,祭祀真武大帝。

“此次入京觐见,戚某未建寸功,天子却恩荣至此,实在是汗颜。”

戚继光感慨道。

而李成梁也点了点头,“未见天子,却已先沐浴天恩。”

二人相视一眼,不太敢相信这是十四岁的孩子做得出来的笼络人心之事。

安定门。

戚继光和李成梁甫一进京城,一队仪仗便迎了过来。

为首的一个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太监。

两人不敢怠慢,翻身下马。

“有劳公公相迎了。”

戚继光和李成梁见礼。

那老太监笑的越发和善了,“万岁早就在武英殿了,两位将军可莫要让万岁等久了。”

天子在殿中等候!

此恩荣谁人能及?

还未见天子,戚继光的心头就猛然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感慨。

而李成梁亦是如此。

突然之间,戚继光记起来了张居正写的信。

于是戚继光谨慎的问道:“敢问公公是……”

“咱家的名讳,高兴安。”

高兴安,天子潜邸时的大伴,如今正是提督东厂太监!

“原来是高督公,我二人刚刚失礼,还望督公海涵。”

李成梁说着便和戚继光又要行礼。

“莫要如此,咱家可担不得。”

高兴安一把按住两人。

“两位将军切不可再耽搁了,速速面圣!”

……

早在武英殿等候的朱翊,自然不知道这等小插曲。

内侍太监不解的问道:“万岁爷,您是九五至尊,怎么屈尊降贵来等候两个武人?”

朱翊眉头一皱,但没有发怒。

“戚继光和李成梁两位将军,是我大明江山的柱石!是我大汉民族的倚靠!”

“若无此二人,朕岂能安睡?”

“刘备尚能三顾茅庐,朕也不过是在武英殿等等罢了。”

来自后世的朱翊,自然是知道戚继光和李成梁在大明朝的分量,可谓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懂得察言观色的内侍太监急忙道:“是奴才愚钝,请万岁责罚。”

就在这时,小黄门快步走进武英殿,“启禀万岁爷,戚继光将军和李成梁将军已在殿外等候觐见。”

朱翊端坐在御座上,又检查了一遍衣袍。

“宣。”

殿外,小黄门高声喊道:

“宣左都督、少保兼太子太保、蓟镇总兵官戚继光,署都督同知、太子太保、宁远伯、辽东总兵官李成梁觐见!”

二人的长衔之上,字字皆是刀剑所战之功。

此时的戚继光和李成梁心情激荡。

皇城外二十里宣旨、特入安定门、东厂提督太监相迎、直入武英殿……

仅仅是这一路面圣的安排,两人已经是彻底折服于新帝的天恩。

以礼尊崇,是孔子所建而千年不易之制。

有如此赏识自己的君王,何其幸也!

心里想着,二人齐齐迈步入了武英殿。

入眼即是丹陛之上端坐的天子。

剑眉星目之间,自有果决之意,衮袍入身,更添三分人主的威严。

少年天子,天威煌煌!

“臣戚继光、李成梁叩见陛下,贺陛下登极,愿大明江山永固,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二人竟已行大礼,三呼万岁。

“两位爱卿平身。

有将如此,朕何愁大明江山不固?”

朱翊清朗又带着坚定的声音传来。

“谢陛下!”

“两位爱卿行路劳顿,来人,赐座!”

朱翊道。

两个小内侍搬了两个小锦墩过来,“两位大人,请。”

“臣等叩谢陛下天恩!”

戚继光和李成梁哪里受过这个待遇?

李成梁恨不得把宫外等候的两个儿子拎过来看看,天子对他是多么的恩宠。

令异族闻风丧胆的李大帅,平生唯一的爱好就是面子。

好面子就会让人有斗志,所以李成梁忙着在辽东砍人挣军功。

有了军功就有了面子,他李成梁的大名屡屡出现在邸报上再加上朝廷的褒奖。

这,就是李大帅的快乐。

当今的天子已经都要把他的快乐盛满了。

皇上,你太懂了!

朱翊并不懂这位绝世名将心中所想,只是开口道:“元辅当日言说,二位将军想要入境觐见,贺朕登极。”

“朕,喜不自胜!”

“早就闻名南戚北李,是我大明的绝世名将,立下了赫赫战功。”

“朕心向往之,今日才得见二位爱卿!”

新天子与沉默寡言的隆庆皇帝、少不更事的万历皇帝不同。

一言一语似乎都是发自肺腑的尊崇。

“朕久读戚将军所著纪效新书,所记练兵之法、火器之战甚善,”朱翊看向戚继光。

“朕以为可使大明上下将领皆习之!”

“臣等惶恐!”

戚继光站起躬身道。

不同于国初,如今的武将早就失去了当年的地位。

就算是一二品的将军,见到五品的兵部等六部郎中,也需卑躬屈膝,避开一道。

“今日得见陛下天颜,臣等虽死无憾!”

李成梁虽然年纪不小,却也抵挡不住来自天下之主如此的赏识和夸赞。

朱翊笑道:“卿可不能死,要永镇我大明之边。”

李成梁连忙道:“是,是陛下,我李成梁一定帮天子守好大明之边。”

“李爱卿,朕观兵书曾观一言。”

朱翊说道。

“请陛下赐教。”

李成梁神色恭敬。

“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朕要的是一个四夷不敢妄动,异族不敢兴兵的辽东。

“年轻的天子直视着李成梁。

天子之威,竟使李成梁后背已经是冷汗涔涔!

无赫赫之功的,是镇守蓟镇的戚继光。

有赫赫之功的,是他辽东李成梁。

李成梁喜欢养蛊,待强大的部落出现,再领兵灭其族。

周而复始,故李成梁累进战功以宁远伯。

后世说李成梁喜战功,故养虎为患。

但朱翊并不完全赞同,究其原因就是辽东部族无法杀尽,也杀之不尽。

唯一的问题,就是在其去世之前没有把女真清除干净。

“听闻李爱卿家中有子名如松,其骁勇善战不下于爱卿。”

“可是此行随爱卿来京?”

朱翊见李成梁已知敲打之意,就提及李如松。

“皇上谬赞,犬子李如松区区之功,何以入皇上法眼?”

“犬子随臣左右,尚在皇城外候臣。”

李成梁答道。

“宣!”

不多时,高大健硕的李如松应宣而来。

首节上一节36/18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