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第176节

“明智光秀!叛徒!逆贼!”

“可恨明智光秀令织田信长大人的宏图大业未竟而亡!”

柴田胜家仰天长啸,“天不庇佑我倭国啊!”

“长秀君,下令吧,我同意你撤军回国的决定。”

纵然再不甘心,柴田胜家也知道这是最好的选择,毕竟倭国才是根基。

丹羽长秀点点头,“李氏朝鲜也不能完全放弃,这里可以当做我们后勤基地,补充粮食与兵源。”

“平壤以南,开京以北的领土统统可以放弃。”

“我听闻已经有李朝百姓开始反抗了,镇压他们,杀尽他们全城,以儆效尤!”

丹羽长秀厉声道。

“此战我亲自去,镇压之后你我便启程回国。”

柴田胜家一身戾气的说道。

丹羽长秀也知道柴田胜家想要宣泄自己的怒火,“那就辛苦柴田君亲自跑一趟了。”

……

大明,紫禁城。

天街小雨润如酥,御花园里的人间六月依旧是姹紫嫣红,但朱翊却是没有半分留恋这奇花异草的美景。

早上的大朝会刚刚散去,文武百官鱼贯而出。

细雨朦胧间,但朱翊没有撑伞,反而是穿着一身白色道袍漫步在紫禁城的皇道。

“万岁请留步!”

来者身穿飞鱼服,正是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

由于宫闱之中不可携带刀兵,所以锦衣卫标配的绣春刀也就留在了宫门外。

见朱翊驻足,骆思恭单膝跪拜行礼:“臣骆思恭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翊微微颔首,淡淡的说道:“何事?”

“启禀皇上,锦衣卫从逃亡而来的倭国武士那里探到了倭国的新情报。”

“念。”

“数日前,倭酋织田信长被其部下明智光秀围杀于京都本能寺,其人尸骨不存。”

骆思恭说道。

朱翊之前就要求锦衣卫的情报要务必简洁真实,不可添加评论想法和推断,这样才不会影响朱翊的判断。

朱翊心中了然,大名鼎鼎的本能寺之变已经因为蝴蝶转动翅膀而提前发生了。

明智光秀会败给羽柴秀吉,接下来就应该是羽柴秀吉再度进行统一了。

这段历史,朱翊记得清清楚楚。

倭国越乱越好,只有这样大明才能以最小的代价掌控倭国。

朱翊拍了拍骆思恭的肩膀,“做的不错,情报很有用。”

被天子拍了肩膀的骆思恭有些受宠若惊,没想到自己来贡献的第一份情报就被天子褒扬。

东厂、锦衣卫和御马监的情报体系已经火力全开为平倭做准备了,凡是有相关的情报,都被命令第一时间上报给朱翊。

“若是再有事关倭国的情报,仍是要第一时间报给朕。”

“臣谨遵皇命。”

骆思恭低声说道。

在骆思恭离开之后,陈矩就有些吃力的提着个木箱过来了。

“万岁爷,已经按您的吩咐把这些磨成粉末,装进瓷瓶里了。”

让堂堂司礼监秉笔太监干起了打杂的活计,确实是有些草率。

但朱翊也没办法,这种味精粉的配方简单而且材料容易获得,要想获利赚银子,就必须要守住这个秘密,他最信任的内侍,就只有陈矩和高兴安了。

“做这些杂事倒是难为你了。”

朱翊道。

“奴才能为万岁做事,乃是奴才滔天的福分。”

陈矩躬身道。

“另外,这酒楼的选址和人员的选用你也都一起盯着吧,相关事宜你都可自己决断。”

“但这酒楼里的伙计不可任用内侍,防止内外结交,祸乱宫闱。”

“缺了银子就去内库里支取便是,十日之后,朕会亲自在酒楼宴请百官。”

朱翊道。

“奴才遵旨。”

“对了,给慈宁宫送个三五瓶味精粉,母后还遣人要来着。”

“顺便也给皇后送上几瓶尝尝。”

陈矩自然也是应承着。

其实陈矩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天子如此信任自己,让资历浅薄的自己成为了司礼监之首。

虽然不知道原因,但这份知遇之恩已经让陈矩感激涕零了。

朱翊摆了摆手,陈矩便识趣的告退了。

一路向前走着,慢慢的景象就荒凉了起来。

紫禁城太大了,大到朱翊到现在都还没有走完每一个角落。

顺着一条算不上蜿蜒的山路,朱翊只感觉冥冥之中有什么在召唤自己。

再度停步,面前就是一颗经久沧桑的歪脖子树,没有多少枝杈,但斜出来的那支却格外的粗壮。

朱翊不由自主地伸出手来轻轻的摩挲着歪脖子树的树干,一股异样的感觉顺着指尖缓缓涌上了心头,“朕知道这是哪里了。”

“是你在叫朕过来吗?”

第163章 请你再来。自,小说。群:980!2,0"58。56造大明!

歪脖子树无言,它本来也就不会说话。

走了许久的朱翊有些乏了,便静静地靠着歪脖子树的树干上,合上了眸子。

恍惚间,似乎有一个披头散发穿着龙袍的中年男子在看着自己。

“你是谁?”

朱翊心中虽然有所猜测,但还是出言问道。

“朕名由检,就是所谓的崇祯皇帝。”

朱由检没有丝毫的隐瞒。

听了他的回答,朱翊竟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而且也不知道自己和他如何论辈。

若是论自己的前世,自然是晚了崇祯帝百年的晚辈。

若是论自己的当世,可以说是崇祯帝的表爷爷了。

见到朱翊纠结的样子,朱由检轻笑一声,“不必在意那些,朕知道你从何处而来,也知道你现在的身份,你我平辈像谈便是。”

朱翊点了点头,“好。”

“是你叫朕过来的吗?”

崇祯帝点了点头,“是朕。”

“当年朕虽自缢于这颗歪脖子树上,但仍以为我大明可以如宋一般与女真南北隔江而治。”

“可万万没有想到,大明国祚就止于此。”

朱翊叹了口气,“朕知道你已经尽力了。”

“大明社稷倾覆,罪不全在你。”

崇祯帝哈哈大笑道:“是赖朕的皇爷爷神宗皇帝吗?

明实亡于万历,朕倒是听说过。”

但朱翊没有想要安慰崇祯帝,反而继续道:“你虽勤政更胜前几位皇帝,但你之过,亦多矣!”

“裁撤厂卫,致使文官无人制衡,此为过一!”

“轻信谗言,杀袁崇焕自毁长城,此为过二!”

“裁撤机构,时机未到,致使天下大乱,此为过三!”

“剿灭起义,胡乱指挥,造成官匪相保,此为过四!”

“顾及文官,不敢迁都南京,身死国灭宗室相侵,此为过五!”

“此五过,你有不可推卸之责。”

话说出来,朱翊就有些后悔了,平心而论,他若是没有后世给予的先知,皇帝大概还没有崇祯做的好。

但没有想到的是,被数落一通的崇祯帝,竟然点了点头,“你说的很有道理。”

“所以朕希望,大明覆灭的悲剧不要再度上演了。”

“你虽然是一副一切尽在掌握中的样子,但你终究只是色厉内荏,你还不够狠。”

朱翊愕然,“朕还不够狠?”

“你若是够狠,早就驱逐或者是杀了冯保。

你若是够狠,早就将当日推波助澜下毒的张家满门抄斩。”

“但你比我更聪明的地方就是充分运用厂卫,令百官有所忌惮。”

崇祯帝道。

朱翊摇了摇头,“冯保无甚大罪,而当日投毒也不是为了谋害朕,朕可以以德报怨。”

崇祯帝戏谑道:“你再仁慈百年之后,你天启的谥号也不会再定个仁宗了。”

“朕就是想提醒你,现在的大明还经得起你折腾。”

“现在的你才十几岁,张居正也还好好的活着,领兵有戚继光李成梁,你畏惧什么?”

“朕没有畏惧,只是觉得路要一步一步走。”

朱翊道。

首节上一节176/18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