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第169节

“汉人有句老话,叫穷寇莫追。”

“我们现在是有着优势兵力,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盟友将越来越多,时间越往后拖,对明智光秀就越不利。”

“好了,先在此驻扎吧,务必要拦截住明智光秀,不能让他再度进入京都!等我们的援军一到,必将贼子们一举拿下。”

羽柴秀吉道。

“是,将军。”

……

大明。

紫禁城。

御花园之中,朱翊捧着一卷史书,端坐于凉亭之上。

良久,朱翊开口问道:“高兴安,张先生现在在江南做些什么?”

一旁伺候的高兴安不敢怠慢,“启禀万岁爷,张老先生一到南京就将其官场肃清了一遍,上下官员再不敢行贪腐之事,南京守备等勋贵和内臣都不再嚣张跋扈。”

“而一条鞭法已经开始实施,预计下个月就能将税银押送进京。”

做东厂提督的这些日子,让高兴安沉迷在权力中,又困扰在疲惫中。

朱翊曾经十分明确的表示,东厂今后主为情报搜集机构,职能不可与锦衣卫交叉。

所以东厂性质一变更,高兴安每日埋头查看四方情报的时间大大增加,原本只是微白的双鬓已经完全花白了,可见其工作量。

朱翊点了点头,又开始翻起了史书。

“万岁爷,这京师辽东蓟镇的兵力都抽调出去了,若是此时异族南下,大明恐怕是难以抵挡啊。”

高兴安有些忍不住,说出了当时李成梁家丁的疑问。

高兴安并非蠢人,而且经历了嘉靖朝的庚戌之变,他生怕当年异族大军兵临北京城的一幕再次上演。

“跳梁小丑罢了。”

“朕不怕他们来,朕就怕他们不敢来!”

朱翊合上书,眼眸中尽是凌厉。

“朕已经把诱饵放出来了,就等着鱼儿咬钩了。

他们若是此时敢犯边,就是他们自寻死路!”

听到天子之言,高兴安这才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万岁圣明,万岁圣明!”

“罢了罢了,打搅了朕看书的兴致。”

“朕这两日不见皇后,想得很,去给朕安排龙辇吧。”

朱翊摆了摆手。

高兴安躬身道:“是,万岁爷。”

第156章 朕得补补身子了

天刚刚拂晓,朱翊就从王雨落的寝宫出来了。

一夜的荒唐,让朱翊回味不已。

王雨落是个斯斯文文的官宦家的小姐,不仅懂琴棋书画,还懂得吟诗作赋。

但是在后世经历了知识爆炸的朱翊,就开始传授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私人知识。

王雨落虽然在大婚之前被翠玉以及自己的母亲教导过相应的知识,甚至是看了一些插画。

但是与朱翊知道的比起来,还只是凤毛麟角罢了。

想不到冰雪聪明的王雨落,在这方面也是极其有天赋。

虽然是羞红了脸,但是还都是依照朱翊的想法来不断尝试,不断探索。

最终导致朱翊虽然神清气爽,但是还是感觉双腿发酸。

“温柔乡英雄冢啊。”

朱翊尽情的呼吸着紫禁城清新的空气,而一旁的陈矩也是亦步亦趋的跟着。

“万岁爷,您这是要摆驾去哪里?”

陈矩开口问道。

此时的陈矩也扮演着一个朱翊机要秘书和生活秘书的角色,凡是朱翊的起居、活动都是他陈矩来安排。

朱翊略微沉吟了一会儿,“朕先回清清宫去用个早膳。”

“让尚膳监的人准备点补品,朕得找补补。”

陈矩自然是全都照办。

但同时也有些无语,万岁爷明明才十几岁,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这个时候怎么还需要补呢?

再者说了,别的帝王都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而自己家的主子就这么一个皇后,另外九个妃子还没有临幸过。

就这样还需要补身子?

回到乾清宫,胡吃海喝了一番的朱翊只觉得自己还能大战三百回合。

“陈矩,去把朕的铠甲拿来。”

陈矩会意,一路小跑的去取了铠甲。

现在的新宇军就是朱翊的心尖子。

朱翊每天都会在早膳之后去御马监,穿上铠甲操练一个时辰。

起初,新宇军的军士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堂堂天潢贵胄竟然也行刀兵之事?

堂堂九五至尊居然也曾与他们同吃同睡?

但朱翊告诉他们,军人的地位有高有低。

唐末五代十国的时候,军人凭借自己的武力犯上作乱,搞民不聊生。

那时候,军人的地位是低下的。

“但是,你们现在是大明的军队,是正义的王师。”

“是保境安民、讨伐不臣、维护秩序的伟大英雄!”

出身贫寒的新宇军军士们哪曾听说过这些话?

他们一贯都是低三下四的穷困百姓,就算是来参了军吃了皇粮,左邻右舍也都不正眼看自己。

英雄?

我们也能成为英雄?

现在,大明的皇帝站在他们面前,真真切切的告诉他们,你们就是英雄。

这让人如何不激动?

如何不让军士们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

穿着一身黄金锁子甲的朱翊再度来到了御马监的校场,数万的军士整整齐齐分列在旁,静静的听着天子的训示。

“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骑在百姓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百姓当牛马。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百姓头上的,百姓把他摔垮;给百姓作牛马的,百姓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朱翊背出了前世那首振奋人心的诗。

有的军士听懂了,但有的军士还没有听懂。

“朕既然承续天命,就必然要使我大明迈汉唐之盛!让家家户户都吃得饱穿得暖!让每一个孩子能识字会读书。”

朱翊用力的挥舞着右臂。

就连没有子嗣的冯保和陈矩都听得入迷了。

“俺的亲娘嘞,这莫不是到了仙境……”一个军士忍不住感叹了一声。

其他军士听了都大笑起来,但是眼底都是亮晶晶的希望与憧憬。

听到这话,朱翊都忍俊不禁。

那个军士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皇上,您说的可是真的吗?”

新宇军的主将吴惟忠连忙呵斥道:“”

“自然,君无戏言。”

朱翊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

“朕就是要追求伟人之路,打造一个幼有所养,老有所依,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大同国家!”

……

李朝,南方。

倭寇的屠杀还在继续,但是已经不像之前一般屠城了。

活下来的李朝百姓没有获得自由,而是都被征发来筑城。

这是柴田胜家和丹羽长秀在临行之前,织田信长的嘱咐。

“要将朝鲜,变成我们倭国的朝鲜!”

“所攻下的重要城池,务必要高筑城墙。

从李朝手里攻下城池不算什么,只有守住城池才能是我们倭国的领土。”

“我们最为强大的敌人,是大明。”

倭寇觉得留百姓一命就已经是莫大的恩赐,更别说给李朝的百姓发放工钱过日子了。

原以为李朝官吏已经是不当人的进行剥削了,但没有想到,这次来了真的畜生。

一时间百姓苦不堪言,却又无可奈何。

逃亡被抓捕回来的一个汉子就是崔田亮。

被倭寇皮鞭抽的皮开肉绽的崔田亮没有休养的时间,就又被赶到了工地上搬运巨石。

首节上一节169/18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