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第151节

大口呼吸了几次之后,李强压着内心的怒火,“继续说。”

“据降兵汇报,此次入侵之倭寇为万余,不日还会有大股倭寇前来增援……”

李闻言,内心的怒火再也压不住了,整个大殿都回荡着李的咆哮声:

“混账东西!”

“本王给南方军的军饷难道都拿去喂狗了吗?”

“你们就是这样来回报朕的吗?

区区万余倭寇,就打的守军全军覆没?”

“这让我朝鲜威严何在?”

“这是把本王的颜面往哪里放。”

这时,李的眼神又盯在不敢抬头的宗室李应身上。

“李应私通倭寇,罪大恶极,来人,给本王打入天牢,择日问斩!”

“大王,冤枉啊大王!臣是被冤枉的!”

李应扑通就跪了下来。

“好你个李应,已经证据确凿了,你还抵死不承认?

要不要本王把你家中倭寇赠予的百两黄金挖出来?”

李眼神中充满了杀气。

“大王,还请大王给臣一个机会啊!都是臣一时猪油蒙心,失去了理智。”

一听这话,李应就知道自己的事情败露了。

“大王,看在宗亲的面子上再给臣一个机会吧。”

李应声泪俱下的说道,而额头已经是鲜血淋漓了。

李甩了甩衣袖,对着几个冲进来的侍卫说道:“你们还等什么?

拖下去!”

一旁的文官们想出列为李应说几句好话。

但李的眼神冷冷的环视着整个大殿之上的群臣。

仿佛一旦有人为他求情,将会与他一般待遇。

大殿之外,几名侍卫快速的走了进来,将李应叉了起来。

“陛下,陛下,还请陛下给臣一个机会,臣知错了。”

几名侍卫叉着李应就离开了大殿。

哭嚎声越来越远,但李依旧没有任何理会的意图。

此时,整个大殿陷入了一片死寂。

没有人敢这个时候说话。

过了一会儿,李珥再度出列,垂首说道:“启禀大王,倭寇对我们朝鲜百姓施以暴行,在我们的国庆之中肆无忌惮的杀戮和劫掠。”

“仅仅是一万多名倭寇就已经让我们无法招架,如果更多的倭寇我朝鲜发动进攻,我等朝鲜恐不好收场啊!”

冷静下来的李闻言,微微点头,“爱卿可是有什么好主意?”

见无人应声,李又说道:“本王以为,实在不行就要向大明求助了。”

“我朝鲜世代与大明交好,每次定期的朝贡与入朝庆贺我朝鲜一次不少。

如今之计,只能与大明联合。

只有如此,就算与倭寇交战,我等损失也会化到最小。”

但这时,李珥却摇了摇头,“大王,大明虽然是我们的宗主国,但一味求援始终不是长久之计,若是大明不派兵我们朝鲜当如何自处?”

“臣以为,我朝鲜地大物博,可调集北方几道的兵马前往南方一起平定倭寇之乱!”

“如果真是倭寇倾国与我们一战,那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大明了。”

李沉思了一会儿,点了点头,“那就依爱卿所言。”

“诸位爱卿可还有事要奏?”

李环视着百官。

见没人说话,小内侍高声道:“既无人上奏,退朝!”

说罢,李便直接起身离开。

“臣等恭送大王。”

下面的官员们皆是恭恭敬敬的行礼道。

而釜山城港口停泊的战船们已经又浩浩荡荡奔赴回了倭国。

而列阵停泊在倭国的倭寇大军早就已经严阵以待了。

一场大战在大明的东方酝酿,血与火已经是再所难免了。

第140章 离后宫三千还差两千九百八

“万岁,李朝有变!”

坤宁宫中,朱翊还在与

一听高兴安此言,朱翊猛然起身,“发生了什么事情?”

但高兴安只是低着头,也不言语。

王雨落会意,轻声道:“皇上,请移步乾清宫。”

这几天沉浸在温柔乡的朱翊这才反应过来,高兴安这意思便是后宫不得干政。

“那皇后朕先去乾清宫了,晚上再来。”

听到朱翊的后半句话,王雨落的脸唰的一下红了起来。

“臣妾恭送皇上。”

出了坤宁宫,坐上龙辇的朱翊淡淡开口:“高大伴,发生了什么事,这时候可以讲了吧。”

高兴安躬身轻声说道:“启禀万岁,东厂在朝鲜的眼线于今日前来汇报,倭国已经举大军入侵了朝鲜的南方。”

朱翊沉吟了良久,自己明明记得历史上的万历援朝之战并不是这个时间,而是万历二十年。

倭国太阁丰臣秀吉基本统一倭国后,就以李氏朝鲜拒绝攻明为由侵入朝鲜。

倭寇在战争初期处于优势,一个月就轻易的攻陷了李氏朝鲜王京汉城,李氏朝鲜国王李北逃义州,向宗主国明朝求援。

经过激烈的争论之后,明朝决定派李如松统领四万大军抗倭援朝,从而取得了平壤大捷。

在碧蹄馆之战后,双方开始议和。

同时,李氏朝鲜全罗道左水使李舜臣在海上取得多次海战的胜利。

其后,倭国再派十四万大军再侵李氏朝鲜。

朝鲜二次求援,明朝调七万大军赴朝救援。

日军在秀吉死后难以为继,遂从朝鲜半岛撤退。

中朝联军在陈、邓子龙、李舜臣的指挥下,取得了露梁海战的胜利,但李舜臣和邓子龙壮烈牺牲。

万历朝鲜战争以中朝联军的胜利告终,这也是明朝后期对外战争中最后一次胜利。

见到朱翊沉默不语,高兴安又接着说道:“据线人来报,此次入侵李氏朝鲜的倭寇贼酋名为羽柴秀吉……”

“目前,李朝南方的十几座城池都已经沦陷在了倭寇之手。”

朱翊不置可否,手指轻轻点着龙辇上的扶手。

既然倭寇已经出手了,自己也需要早做准备了。

等到倭寇与李氏朝鲜的军队双方打出了狗脑子,自己就能够坐山观虎斗,渔翁得利了。

想到这里,朱翊又摇了摇头:李氏朝鲜的军队简直就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一个月就被攻破了李氏朝鲜的王京。

就凭他们怎么能够消耗倭寇的实力?

其实平心而论,倭寇单兵作战的能力是要远远高于现在大明卫所制度下的士兵。

想要打的赢就必须要靠绝对的武器装备进行碾压了。

银子银子银子,干啥都需要银子!

自己明明是来做皇帝的,为什么每次都绕到了搞银子这件事上?

大明的天子每天都忙着祈祷暴富,传出去谁信呢?

“让潜伏在李氏朝鲜的探子继续保持探查,有什么风吹草动都要及时及时回报。”

朱翊道。

“奴才遵旨。”

……

慈宁宫外,依然是热闹非凡。

虽然已经选出了皇后并且举行了大婚,但是按照皇家的礼仪,还要至少选出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九嫔。

《礼记昏仪》则言周代后妃制曰: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当然,朱翊的后宫也没有必要这么多女人。

朱翊也明白,这不是一项建议,而是必须要的任务。

但朱翊现在的心思都在王雨落上,哪顾得上选九嫔?

可李太后陈太后可不是这么想,看到朱翊和王雨落琴瑟和鸣的恩爱模样,一时间李太后开始为自己的眼光而得意起来。

“从天下各地数十万、数百万的妙龄女子中选得了几千的秀女,又从几千人之中选下了你们这些人。

也可以这么说,你们当中的每一个都是万里挑一的女子。”

秀女们一如既往的还是受着翠玉管理。

“但这也不是你们骄傲的资本,你们要服侍的人是皇上,是天子,是九五至尊,是整个天下的主宰!能服侍这样的男人,将是你们以及你们整个家族的荣耀。”

一众秀女们都是心里乱的小鹿乱撞,之前王雨落被选为皇后的那一幕都深深的烙印在她们的心底。

真的是飞上枝头变凤凰,连盛气凌人的翠玉都要服侍她洗漱穿衣……

“在宫中的这些天里,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

你们的命运,待圣母娘娘来后,便可定夺。”

几十个选九个,这个概率总归是很高了。

首节上一节151/18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