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第148节

说到安土城,还有些渊源。

打破织田信长包围网、实力膨胀织田信长开始以“天下人”自居,在上洛受封为右大臣之后,天正四年,织田信长命令家臣明智光秀、丹羽长秀在近江国建造一座代表信长霸业的宏伟巨城。

修建了三年之后竣工,取名安土城,即意味着信长将创造“平安乐土”,而且当时的织田信长也已经开始进攻本州以西的山阴山阳两道十六国地区,企图一统天下的目的在城池的名字上尽数显示出来。

德川家康,此时为数不多具有强大实力的大名。

德川家康出生于三河冈崎城,原姓松平,永禄十年奉敕改姓德川。

父为冈崎城主松平广忠,母为广忠正室於大之方。

桶狭间合战后与织田信长结为“清洲同盟”,多次配合织田军击败强敌,并与武田家不断蚕食今川家的领地。

就在前一年,德川家康就攻陷远江的高天神城,武田家的城内守将和武士大多战死,并斩获首级七百四十余颗,把武田氏驱逐出了远江地区。

“到时候,你来做宴会的主办人。”

话音刚落,明智光秀便头贴在地上,“承蒙主公信任,臣下一定竭力而为!”

见此,织田信长十分满意,“光秀君,你做事向来令我放心,宴会需要什么尽管说出来就好,我都会一一满足。”

“能为主公效劳,是臣下无上的荣光!”

另一边的釜山城,海岸边的火焰一直持续不断。

点燃焚烧的不是别的,而是釜山城百姓的尸体。

天气回暖,若是城中尸体久放,就会发生些疫病瘟疫。

倭寇又没有那么好的心肠,把那些死去的百姓和李朝士兵埋葬,所以他们就选择了最简单有效的方法焚烧。

一把火烧下去,逝者已经尸骨无存了。

羽柴秀吉前往京都,把大权尽数交给了黑田孝高。

黑田孝高在这几天也并没有闲着,在一边清肃釜山的同时,又派出兵马不断的纵深攻城略地。

之所以没有向四方出击,那是为了给之后前来的倭国军队留几口肥肉吃。

区区李氏朝鲜罢了,与在倭国的斗争比起来,不值一提。

第137章 张居正抵南京,大婚开始!

南行的张居正并未像几年前父亲去世之时,以浩大的排场接受沿途地方官们的招待。

这次的南下,他深知此行责任重大。

由于江南地区向来富庶,出仕的官员众多,所以就导致了此地的政治势力复杂多变,士人与富商之间相互勾结,甚至于他们之间的身份相互转换。

“相爷,日落之前应该能到南京。”

游七掀开轿子,对着张居正说道。

“嗯。”

手里拿着户部的鱼鳞图册的张居正点了点头。

之所以有信心能推行一条鞭法,还是之前丈量天下土地的便利。

南京城外,南京守备勋臣徐邦瑞带着一众南京六部的官员早早的侯立着张居正的大驾。

第?代魏国公徐邦瑞在隆庆六年四?,徐邦瑞承魏国公。

万历?年,担任南京中军都督府佥事。

而此前的南京守备太监正是随朱翊钧去了王府的田义,所以南京守备太监之位一直空悬着。

“元辅张大人什么时候能到?”

徐邦瑞对着旁边刚刚下马的斥候问道。

斥候恭敬道:“启禀公爷,卑职探得张大人距南京城还有二十几里。”

魏国公看向身后的百官们,“诸位,张相爷即将到来我南京城。”

“不要给张相爷留下什么坏印象。”

南京的百官们都是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威名,官场之上谁人不知?

“公爷,海瑞海大人还没有来……”

“海瑞?

以他的性子,估计还在衙门,再去通知他一下吧,来不来是他的事。”

内阁首辅、六省总督、皇帝之师张居正,驾临南京排场自然不同。

张居正的性格刚正不阿,自从主政以来,无人能与其争锋。

这时,唐甄说道:“拜命之日,百官凛凛,各率其职,纪纲就理,朝廷肃然,其效固旦夕立见者也。

为政九年,海内安宁,国富兵强。

尤长于用人,筹边料敌,如在目前。

用曾省吾刘显平都蛮之乱,用凌云翼平罗旁之乱,并拓地数百里;用李成梁、戚继光委以北边,辽左屡捷,攘地千里;用潘季驯治水而河淮无患。”

勋贵们的大手大脚作风,曾惹的这位六省总督不喜。

六省总督多大的官不用讲,一些想巴结的人蠢蠢欲动,忙里忙外准备送什么礼。

而另一边,张居正的马车,也是进入到了南京的外郭。

“今天为何张灯结彩的?”

张居正掀开帘子往外看了一眼。

记忆里,今天不是什么节日。

游七回道:“相爷,今日您驾临,朝廷官员早就知道了此事,定然是南京官员们的礼节。”

张居正恍然,心头却是略微不喜。

虽然朝廷百官这么做也没什么毛病,但是全成都张灯结彩,恍若过节,其中用度,花费,实在是奢靡成风!

怀揣着这份不喜,加上一路舟车劳顿,张居正的脸色看起来有些憔悴。

南京城门口,南京守备魏国公以及一众六部官员都已经翘首以盼。

魏国公站在城门亲迎,后面的一堆六部官员更是显得隆重。

六省总督这官确实大,也没大到让魏国公亲自迎接,但张居正毕竟是内阁首辅,权倾朝野。

“我等见过相爷!”

张居正下了马车,就看到魏国公带着一堆人站在那里齐齐行礼。

“诸位太客气了。”

张居正虚扶众人道。

“相爷,您一路舟车劳顿,想必是累乏了吧。

我们这些南京的官员,都等着您的大驾呢。”

“相爷,您请入城,我们已经为您备下了接风洗尘的酒宴,还望您能赏脸。”

魏国公客气一番将张居正请入南京城。

“仆的官署……”

南京工部尚书急忙接话道:“元辅勿忧,我南京工部已经备好了上好的物料准备动工,不消半月就给您盖出来一座气派的官署。”

谁料,张居正摇了摇头,“诸位同僚的心意,仆心领了。”

“但再兴土木,实在是有诸多不便,劳民伤财的事,还是莫要做了。”

南京工部尚书本以为能拍到马屁,却不料吃了一颗软钉子。

众人前行,最终在南京城最豪华的一家酒楼门口停了下来。

酒楼的门前一个巨大的牌匾,上面写着龙飞凤舞的鹤鸣二字。

“张相爷,请。”

张居正微微颔首,就走进了这金碧辉煌的酒楼。

酒楼里只有掌柜和伙计在忙活,显然已经是清退了闲杂人等。

主客分座之后,一个个酒楼伙计开始将菜端了上来。

蟠龙菜、笋鸡脯、三事、烹河豚、酒糟蚶、烧鹿肉、镶肚子、带冻姜醋鱼、生爨牛、花珍珠、烹虎肉、炙泥鳅、酢腐、水母烩、炙鸭、一捻珍……

魏国公平日里过得都是什么日子?

自然是花天酒地,纸迷金醉。

一桌子的山珍海味酒菜没有几百两的银子的成本,直接让在官场厉行勤俭的六省总督给皱起了眉头。

这两层楼,足足十几桌这样的酒菜!

这是给他摆的接风宴席。

他就越发坐如针毡!

“啪!”

张居正猛的一拍桌子,魏国公刚夹起来的肉掉到了地上。

“区区一个接风洗尘的酒宴,为何如此奢靡!”

“南京城的银子都是这么花掉的吗?”

顿时,满堂寂静。

魏国公的嘴唇翕动,“相爷,您莫要生气,这些银子都是我们这些官员们自发凑的,没有半分的民脂民膏。”

旁边的官员们附和着,“是啊元辅,这些银子可都是干干净净的俸禄都是下官们的一片心意。”

张居正起身叹息一声,长长行礼道:“我们大明的官员俸禄已经是极为的抵下了,再让诸位同僚自掏腰包为我来做这接风洗尘的酒宴,这令我如何不如坐针毡?”

南京百官们闻言皆是默然不语。

……

天还蒙蒙亮,宫中的一众小太监便在高兴安的指挥下在乾清宫设置御座,制案,节案,卤薄,彩舆等等大婚所需的用品。

尽管朱翊下旨一切从简,但天子大婚事关皇家颜面和朝廷体面又怎么能够举办的像贫家一般寒碜?

这时,礼部的几个主事气喘吁吁的把各地方官员各使节送来的礼物摆放在了丹陛之上。

上次的万历皇帝大婚,就把他们礼部的大小官员累的不行了。

这次的天启皇帝大婚,礼部又是从早忙到晚。

“万岁爷,时辰到了。”

陈矩轻声道。

差点失眠的朱翊凭借着自己前世四点多起来上早自习的意志,硬生生的让自己的肉体坐了起来。

首节上一节148/18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