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第140节

“至于其她的妃嫔,就由母后做主吧。”

……

李朝,平壤城下。

朝鲜军士如往常一般在城上巡逻。

就在这时,一个配着长刀的军士急急忙忙的来到了城防守卫队的将军面前,躬身拜道:“启禀将军,前面有一十几个不明身份的军士在朝着我们平壤城奔来。”

守城将军眉头一皱,一脸肃然道:“传本将军令,做好防守。”

“倒是没有人有这个熊心豹子的带着这么几个人来袭击我朝鲜国都。”

守将喃喃自语道。

“是,将军。”

甲士抱拳说道,转身走了下去。

一炷香后,郑拨的亲信率几人来到了城前,见守城的百人军队已经准备好了武器,一脸警惕的看着他们。

郑拨的亲信一瞬间便被平壤城守军围了起来,这时,平壤守城将军缓缓走出,冷声说道:“你们是何人?

为何穿着甲胄携带兵器前来王都?”

郑拨亲信摘下头盔说道:“误会,误会啊!我们是釜山城郑拨将军的手下,现有紧急军情想要进宫禀报大王,劳烦将军替我们通禀一番。”

守城将军虽还是一脸狐疑的看着他们,然看到他们一脸严肃不像开玩笑的样子,而且身上的甲胄也都是朝鲜的制式。

随即看向了一旁的属下,一脸肃然道:“去王宫禀报大王。”

“是,将军。”

属下急忙回应道。

说罢,属下便三步并作两步,骑上城边的战马朝着王宫的方向赶去。

……

平壤城,王宫。

朝鲜王李端坐于大殿之上,正在聚精会神的批阅奏折。

这时,小内侍躬身前来,“启禀大王,宫外有城卫军士卒求见。”

李眉头一皱,“这城防发生什么事情了?”

“宣。”

话音刚落,守卫军士步履匆忙的来到了大殿之中,跪下行礼道:“卑职拜见大王。”

“何事匆匆忙忙?”

朝鲜王李放下了手中的奏折,缓缓开口道。

“启禀大王,城外有几名甲士说是从釜山城而来,说有紧急军情想要面见大王禀报。”

军士说道。

李闻言,眉宇之中露出了一丝惊讶,说道:“速速传他进来。”

“是,大王。”

军士回应道。

说罢,军士便转身离开了朝鲜王宫。

……

没过一会儿,军士来到了守城将军的面前,在守城将军耳边轻声低语。

守城将军看着眼前风尘仆仆的几人,随即开口道:“大王让你们觐见,但是你们必须把甲胄和武器卸下。”

“是。”

郑拨亲信自然是没有异议。

朝鲜王宫之内。

小内侍再度入殿,躬身拜道:“大王,城外的几人已经在王宫之外等候了。”

“宣他们觐见吧。”

朝鲜王缓缓开口道。

“是,大王。”

小内侍开口回应道。

没过一会儿,郑拔亲信几人走了进来,几人一进来便直接跪了下来。

郑拨的亲信更是一边泪流满面一边磕头道:“大王明鉴!我们的主将郑拨已经战死殉国了!现在釜山城下尽是倭寇,郑拨将军让我们去金海城求援,然金海城守军弃城而逃置釜山于不顾,现在整个南方已经变的岌岌可危了。”

“还请大王即刻派兵支援啊!倭寇此次来势汹汹,只会闹得我朝鲜生灵涂炭啊。”

朝鲜王闻言,眉头紧皱,想到自己朝鲜的大军已经装备上了一些大明的兵器,怎会如此不堪一击。

而且倭寇来犯,来的又突然。

朝鲜王想着,便对眼前之人所言产生了一些怀疑。

然看着下面几人的样子又不像在说谎,一时间朝鲜王有些半信半疑。

第130章 我要成婚了,新郎不是他

但李又开口问道:“来犯的倭寇有多少人?”

“前来攻城的有三四千人,至于后面是否还有倭寇登陆,卑下不知……”郑拔的亲信回答道。

“三四千的倭寇……”李沉吟着。

“吾等星夜兼程而进,不敢休息半日,只为把这个消息告诉您。

大王,您一定要为我家大人报仇啊……”郑拔亲信不住的磕着头。

王宫大殿是由坚硬的大理石板铺成,没多久,他的额头便是淋漓的献血。

李并不是一个冷血无情的人,相反,他还很赞赏这种忠诚的行为。

“起来吧,本王会派人了解军情的。

你们几个就先在平壤休整几日吧。”

李温和的说道。

话音一落,旁边的几个机灵的小内侍便把几人扶了起来。

郑拔亲信哽咽道:“大王圣明,那卑下就等大王的消息了。”

“只要大王一声令下,吾等几人便可随时穿上甲胄,上阵杀敌。”

待几人走后,李感慨道:“郑拔令下属都如此的忠心,想来也是个可靠的人。”

“来人。”

“大王。”

左右内侍应声道。

“去把领议政李山海叫过来,本王有事要和他商量。”

李吩咐道。

李山海,李氏朝鲜政治家,作家,诗人。

字汝受,号鹅溪、终南睡翁、竹皮翁、村居士。

谥号文忠。

他是李氏朝鲜前期的死六臣之一白玉轩李垲的从四代孙,李之菡的侄子。

领议政即是李氏朝鲜的首相。

李氏朝鲜中期政党东人党的首领,在东人分党为南人,北人时,李山海是北人党的党首,被称作文章之能,李氏朝鲜八大家之一。

没过多久,李山海便穿着官服急匆匆来到大殿上。

在来的路上,李山海就已经通过小内侍得到了刚刚王宫上发生的一切。

“臣李山海叩见大王,大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爱卿免礼。”

“谢大王。”

“爱卿,想必你在路上已经知道了,刚刚发生了什么了吧。”

李问道。

李山海神情肃然的说道:“此事臣已知晓。”

“釜山城守将郑拔,是忠君爱国之辈,其以身殉国的行为实在是可歌可泣,为我等臣子的表率。”

李点了点头,“若是他还有亲属在,本王当优厚待之。”

“至于倭寇入侵一事,爱卿怎么看?”

李山海眉头紧皱,拱手道:“来自倭国的倭寇一向残暴不仁,嗜杀成性,他们对我朝鲜的进攻无疑是一个坏消息。”

“但是之前都是零零散散的规模,现在已经派出了数千人入侵,也并不知道是否是他们全部的兵力。

他们是一贯的进行劫掠还是有预谋的大举入侵?

这才是让臣真正担心的事情。”

就在这时,小内侍又匆匆上殿前来。

“启禀大王,济州岛守将、兵马万户李舜臣求见!”

“李舜臣?

就是前不久在济州岛打了胜仗的那个李舜臣吗?”

李有些疑惑,“他不在济州岛守着,怎么不经调令就直接来到了平壤。”

李山海也是摇了摇头,毕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也不好妄下结论。

“宣。”

身着甲胄的李舜臣快步走上了大殿,单膝跪地行礼道:“臣李舜臣叩见大王,大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李淡淡的问道:“爱卿不在济州岛守国之疆域,反而擅自离开前来平壤所为何事?”

李舜臣抱拳说道:“启禀大王、李大人,微臣是来禀报军情的。”

“前几日我济州岛百户发出警报,说有大批战船朝我济州岛驶来。

臣当即集结济州岛所有守军准备迎敌,但是这只战船船队反而是与济州岛擦肩而过。”

“由战船方向,臣判断这支船队可能是由倭国派遣,进攻目标是釜山城。”

首节上一节140/18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