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第136节

张居正展开字条,里面工工整整的写着几个字:张先生务必要保重身体。

这个字体,张居正不能更熟悉了。

“殿下的字倒是写的更好看了。”

张居正的嘴角带着一丝笑。

“游七,此去江南,仆倒是要速战速决了。”

第126章 火药火药!

“一硫二硝三木炭……”朱翊回忆着黑火药的配比想的头都大了。

化学知识已经全都忘的七七八八了,朱翊唯一还能记得的就是这句顺口溜了。

中国古代的火药追求的是多而不是精。

所以中国火药的配方总是千奇百怪,材料更是数不胜数。

由于中国的武器学家们对火药能够爆炸的这些特性并不是特别重视,反而对其在燃烧爆炸过程中可以飞射十分看重。

所以一些实心的铅弹、带有火油的炮弹和甚至是里面带着毒药的炮弹就应运而生了。

这与西方近代的黑火药只一味的追求爆炸强度的方向背道而驰。

硝、硫、炭在火药中的组配比率分别为:75%、10%、15%和75%、12.5%、12.5%的时候是最为优质的,而且需要经过提硝、蒸硫、炭、碾硫、合药、碾药、碎药、压药、光药、成粒、筛药、烘药、装箱等工序,这是现在的大明所达不到的高度。

“朕要去王恭厂。”

王恭厂是明代的兵工厂,又被称火药局,是专门做火药的机构。

“皇上驾到!”

出了紫禁城,京师的西南就坐落着王恭厂。

一听这声,王恭厂的两个门子慌忙跪下来,没过多久从王恭厂冲出来几个太监。

为首的一个太监挺着大肚子满头大汗跑了出来,但是看到龙辇已经止不住步刹不住车了。

扑通一声,整个身子趴在了地上,大肚太监顺势高喊道:“监厂太监杜子达叩见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翊闻言倒是莞尔,“杜子达杜子达,你的肚子倒是挺大。”

杜子达有些骄傲的抬起头来,“奴才多谢万岁夸赞。”

随即,杜子达就挺了挺肚子。

朱翊看到这个滑稽样子,莫名的就想笑。

“好了,别跟朕在这里卖弄了,带朕看看这王恭厂吧。”

朱翊抬腿走下龙辇。

杜子达躬着腰,“奴才给万岁爷带路。”

“万岁爷,您请看。”

杜子达拿手指着一个个房间,“最左边是精选坊,其次就是提炼坊,再次就是成粉坊……”

硝石,硫磺,木炭是火药的基本材料,这从唐宋便是延续下来了。

在明代的王恭厂里,工序也是十分的清晰:首先将三种原料进行精选和提炼,然后把它们碾成粉末。

具体操作方法是按照比例称好分量之后分别放入石臼或木槽中进行反复搅拌,使之成为细末。

其次是将其三种成分拌合,方法是在按比例混合放入木臼后,加入少许水或烧酒,将三种粉末拌合成湿泥的状态,并用木杵不断地进行搅拌,在此过程中要杜绝沙石等杂质的进入,以免在搅拌过程中发生磕碰导致火灾;在混合物快干的时候,继续加水再捣,使混合物充分的均匀混合。

最后在控干水分,将其干燥,这就成了明军使用的火药了。

朱翊摇了摇头,“光在外面看,朕能知道些什么?

还不带朕进去看看。”

一听这话,杜子达立即跪下抱住朱翊大腿,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道:“万岁,古人云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何况您是一国之君,万万不可犯险啊。”

一边哭喊着,杜子达对着旁边的小太监使了个眼神,小太监当即会意向着工部衙门匆匆赶去。

朱翊倒是不怕这种威力的爆炸,“朕会注意的……”

话还没说完,杜子达用更大的声音干嚎起来,“奴才今天就是死在这里,也不能让万岁受半分的危险啊!”

听着杜子达的话,朱翊一整个就是无语住。

朕又不是去送死,你怎么这么大反应?

大无语啊家人们。

但对方终究还是一番好意,朱翊还是耐心的解释道:“朕就是进去看看而已,不会有事的。”

“万岁啊,您不能进去啊,万岁!”

杜子达疯狂的哭喊着。

“给朕闭嘴,你再这么哭喊下去,旁人还以为朕殡天了。”

朱翊斥责道。

杜子达不敢再说话,但还是死死的抱住朱翊。

被二百多斤的人抱住,朱翊是真的挣脱不开。

就在朱翊准备再摇人之时,工部尚书曾省吾带着工部的左右侍郎都来到了王恭厂。

一看到曾省吾的到来,杜子达欣喜无比:这救星终于来了!

“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福金安!”

曾省吾等人纷纷见礼。

朱翊摆了摆手,“都平身吧。”

“怎么几位爱卿今日也来这王恭厂巡视了。”

曾省吾满面肃然,“今日臣出门之时,就听见有喜鹊在树上叫。

果不其然,今日便在王恭厂遇到了陛下。”

朱翊带着几分戏谑的说道:“想不到爱卿家里养的喜鹊倒是挺灵验,不如明日就送起宫来给朕把玩一番可好?”

曾省吾严肃的回答道:“启禀陛下,并非是臣家里养的喜鹊,而是府上附近的树上飞过来一只喜鹊,所以恕臣不能将其捉来进献给陛下。”

看着曾省吾煞有其事的样子,朱翊都快要笑场了。

这时,曾省吾问道:“不知道皇上此行来王恭厂,可有何事?”

“王恭厂是制造火药之地,危险无比。

陛下如没有其他事情,还望速速回宫去。”

果不其然,曾省吾一开口定是要劝朱翊回去。

朱翊摇了摇头,“朕来王恭厂又不是为了图个新鲜看些场景。”

一听这话,曾省吾顿时眼前一亮。

上次朱翊给工部的燧发枪的设计图纸,就已经派上了大用场。

所以对于这一次听到天子这么说,心里也是充满了期待。

“还请陛下示下。”

“现在我们大明所使用的火药,有一部分是火药之中添加了有毒的物质,在火药燃烧之后释放出大量的毒气来杀伤敌人。”

朱翊说道。

杜子达点了点头,就比如他们王恭厂生产的神火药、神烟、毒火药、烈火药、飞火药等等。

“另外一部分火药里面就添加了有助于燃烧的物质,从而使得发射之后起火连绵不断,烧毁敌人的铠甲以及营帐。”

朱翊如数家珍道。

“还有就是一部分用于爆炸的火药。”

“爱卿,依你所见哪一种火药比较好?”

朱翊突然转头问道。

曾省吾不假思索的回答道:“自然是第一种火药比较好。”

朱翊摇了摇头,“但是朕以为,这都是剑走偏锋,只是小道耳。”

“将来火药的发展趋势,一定是以第三种为主。”

曾省吾等人都是面面相觑,不知道天子为什么这么有信心。

“既然火药易燃烧易爆炸,那么我们就要充分的利用这些特性,追求极致的暴力,追求极致的爆炸力。

用最强大的火药炸平一切来犯之敌,炸平一切就当我们脚步的障碍。”

朱翊挥斥方遒道。

“但是陛下,这么多年以来关于爆炸火药的配方也还是那么些,它们的威力也并没有那么大啊。”

曾省吾身后的工部左侍郎问道。

“朕告诉你们一个粗浅的口诀配方你们可以拿着试验试验。”

一听天子说出这话,曾省吾令手下拿出笔和纸来。

朱翊也没有推脱,挥毫立就:一硫二硝三木炭。

曾省吾盯着这几个字,已经皱起了眉头,“陛下按照您的配比,硫磺是不是太少了些。”

“这一硫,指的是一斤硫磺。

而二硝是二两硝石,三木炭指的是三两木炭。”

朱翊解释道。

“这个配方也并不是最为完美的一种,具体的配方还是要工匠们再一一试验。”

“但是由于火药的爆炸威力比较强,所以让工匠们务必要保证自身的安全的情况下,在小剂量的情况下来改进配方的配比。”

听到朱翊的叮嘱,杜子达忙不迭的点着头。

“好了好了,你也别再看着朕了,朕这就回宫了。”

看着眼前被肥肉挤成一坨的杜子达,朱翊有的只是无奈。

朱翊走后,杜子达直奔最后的一道工坊,那里就是混合各种成分的核心的地方。

……

李氏朝鲜,宁安道,会宁城。

南方倭寇的入侵,北方丝毫不知情。

但这并不影响李朝北方的同样不平静。

首节上一节136/18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