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第134节

翠玉低着头说道。

朱翊钧咬了咬牙,又忽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儿臣是真的喜欢郑氏,请母后准许立郑氏为妃!”

这个变故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李太后啪的一声把茶杯摔得粉碎。

“你现在都开始为了一个女子,要顶撞为娘了?”

朱翊钧伏首,“儿臣不敢。”

“万历六年二月十九,喜姐与你正式举行大婚仪式,到这天启元年,也是三年有余了,她可是有什么不端之行为?”

李太后问道。

朱翊钧摇了摇头,“王氏贤良淑德,将儿臣后院之事打理的井井有条。”

李太后冷笑道:“那不知这个郑氏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让你抛弃自己的结发之妻!”

“喜姐行事向来端谨,孝侍咱和姐姐,甚得我二人的欢心。

宫里大大小小的矛盾争端,喜姐都能够妥善处理。

有这样一个贤内助,你还有何不满意的?”

李太后的一番话,顿时让朱翊钧无言以对。

“你专宠郑氏这些时日,喜姐可曾对你说半个不字?”

“未曾说过。”

朱翊钧低声回答道。

“从你开府建牙以来,你王府每七日都会给咱送些新鲜的瓜果过来。”

“喜姐几日前还来过慈宁宫,可没有说过你的一句坏话!”

李太后站起身来走到朱翊钧的身前,“咱平生最讨厌那些负心汉,怎么?

到头来咱自己的儿子就要做那负心汉?”

朱翊钧沉默了。

没一会儿,朱翊钧又叩了三个头,“儿臣谢过母后教诲。”

说完,朱翊钧便起身扶起一直跪在门口无人问津的郑氏走出了慈宁宫。

“镜儿,本王也没有想到会是这个局面,让你受委屈了。”

朱翊钧带着歉意说道。

本以为郑梦境会埋怨几句,或者是大哭一场。

谁知,郑梦境竟然摇了摇头,“今日王爷能够替我如此的恳求太后娘娘,我就已经很满足了。”

朱翊钧有些感动的抱住了郑梦境,“镜儿,你放心,我会好好补偿你的。”

郑梦境点了点头:现在王妃还没有子嗣,鹿死谁手还犹未可知。

若是现在失了王爷的宠爱,一切可是全都没有了。

朱翊钧松了口气:这场苦肉计,都在他的计算之中。

若不带着郑梦境来慈宁宫被母后训斥一顿,她肯定又是终日一哭二闹三上吊。

现在有了名正言顺的拒绝理由,那倒是怨不得自己了,以后也肯定能多几分清净了。

喜欢里面,难免会有些算计。

但是真正的爱是不会的。

……

柴羽秀吉刚刚下船踏上李朝的码头,就看到数千名武士严整的排成两列。

“恭迎秀吉大人!”

为首的一名武士拔出倭刀高声喊道。

得到了指令的武士们,都同时拔出腰间的倭刀也跟着高呼道:“恭迎秀吉大人!”

此时小西行长和宗义智已经纵马前来,见到柴羽秀吉亲临,两人立即下马单膝跪地:“请秀吉大人入釜山。”

看到这个阵仗,柴羽秀吉的心中满意不已。

“二位辛苦了,你们的功绩将会被大倭国的史册永远记载,并流芳百世。”

柴羽秀吉拍了拍宗义智的肩膀,对着二人说道。

小西行长看着柴羽秀吉的耳朵上被布帛包住,心中疑惑却是不敢多问。

数万大军就跟随在柴羽秀吉几人身后,浩浩荡荡的朝着釜山进发。

釜山城前,柴羽秀吉勒住胯下战马的缰绳,若有所思的看着这座城池。

冥冥之中,他觉得自己的最终宿命就是自此开始。

“参与战争的勇士们,进城去吧。”

“你们的将军已经汇报于我,我以织田信长大人麾下山阳军团总大将的身份,准许你们三日不封刀!”

柴羽秀吉面带微笑的说道。

一听这话,宗义智和小西行长的部下们全都沸腾起来。

“感谢秀吉大人!”

“秀吉大人万世!”

柴羽秀吉压了压手说道:“金银财宝,女人仆役都归你们做主。”

“但是这釜山的粮草,都需要收归我们山阳军团。

尔等可有异议?”

柴羽秀吉环视着狂欢的武士们。

宗义智和小西行长率先答道:“大人天恩,我等自无不可!”

柴羽秀吉闻言点了点头,“如此,那便进城去吧。”

随着这一声令下,数千的倭寇嗷嗷乱叫的提着倭刀冲入了釜山城。

而釜山城里,守城的将领们在郑拨死后早就带着卫兵桃之夭夭,剩下的就尽是一些手无寸铁的老弱妇孺。

从没有完全合上的釜山城城门里隐隐能够看到,有几个幼童被倭寇用倭刀穿成一串,有妙龄少女疯狂挣扎却被几个倭寇死死的按住实施暴行,更不消说幼女,少妇和中年的妇女了……

短短几个时辰,城里的哀嚎声就渐渐小了下来。

一具具被活活折磨死裸体的女子的尸体就横七竖八的被扔在街上,孕妇的肚子被活活剖开只为取那个小婴儿,几个拿着铁锹榔头的中年男人还没等近身就被倭寇用火绳枪击毙……

人间炼狱,不过如此。

种族与种族之间的争斗,已经完全丧失了人性,有的只是杀戮和掠夺。

同族之间,肆意屠戮族人者,未有几人。

但倭寇之于吾族,德意志之于犹太,漂亮国之于印第安,无不以亡国灭种作为其目的,何所见半点人类之文明?

落后就要挨打,挨打是轻,国破是重,亡族为重,灭种为重。

这就是近代华夏用千万人之性命所得到的真理。

等到哀嚎声与哭泣声彻底平静下来,满面红光的宗义智和小西行长从城门走出,随行的家臣抬着一口口沉重的木箱。

“大人,这是釜山城的一些战利品,请大人笑纳。”

两人指挥着家臣把木箱抬进了大帐。

在城外的柴羽秀吉在短短的几个时辰就指挥着麾下的倭寇已经安营扎寨完毕。

“大人何不入城去?”

宗义智问道。

柴羽秀吉摇了摇头,“这三天的釜山城是属于参与战争的勇士的,胜利果实应该由他们享用。”

“至于这些财物,你们都自己留着吧。”

见柴羽秀吉拒绝,小西行长眼珠一转,“大人,这些金银财宝可不单单是给您的。”

“织田信长大人遥坐京都统筹四方,但是独独对您信任有加。

虽然大人首战而胜之,但也应该给织田信长大人带些李朝的特产礼物。”

柴羽秀吉一听这话,倒是觉得颇有道理,“行长君所言甚是有理,那你们这一番好意,我就却之不恭了。”

宗义智颇为钦佩的看了一眼小西行长,高情商送礼被他展现的淋漓尽致。

两人退下之后,黑田孝高快步走进大帐。

“孝高君来了,快请坐。”

柴羽秀吉笑着招呼道。

“主公,不知您何时返回倭国?”

黑田孝高一开口就让柴羽秀吉疑惑起来。

“孝高君,你此言为何意?”

“我不是刚刚出征没有多久?”

柴羽秀吉不解其意,接连两问。

黑田孝高反问道:“主公,您以为您最大的敌人是谁?”

第125章 张居正南下!

被倭国后人称为倭国战国天下第一的智囊黑田孝高自然是非同一般。

其以一己之力谋划了名震天下的英贺浦之战、水淹备中高松城、中国大折返等等,颇受羽柴秀吉倚重。

听到黑田孝高的问询,羽柴秀吉开始沉思起来。

“难道是武玄家和北条家?”

羽柴秀吉试探性的问道。

黑田孝高摇了摇头。

“主公,是明智光秀。”

曾经跟随足利义昭的明智光秀,现在是织田信长座下最炽手可热的人物。

虽然明智光秀是足利义昭的臣属,但是由于明智光秀出色的才能,织田信长请求足利义昭让明智光秀以足利家臣的身份仕于织田家。

因为足利义昭此刻急需信长的帮助,所以,足利义昭就极为爽快的答应了。

首节上一节134/18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