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第12节

躺在龙榻上的朱翊钧脸色略微苍白。

本来就是纵欲过度的朱翊钧跪了一夜就是处在身体的极限了,全靠着一口气撑着。

现在昏倒之后再度醒来,朱翊钧觉得浑身已经没有了力气。

“陛下,您龙体无大碍,就是劳累过度,再加上没有用膳导致累倒虚脱。”

“喝两碗米粥好好休息就好了。”

太医恭敬的说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就再度阖上了眼睛。

紫金香炉中的龙涎香一支一支的燃烧着,细微的燃烧声朱翊钧都听在了耳中。

“太后娘娘驾到!”

一声通禀在乾清宫里回荡着。

朱翊钧心里送了一口气,终于等到了!

“钧儿,钧儿。”

李太后步履匆匆,急切的说道。

这时,李太后看到了往乾清宫外出的太医。

太医看到了太后的到来,停步行礼说道:“臣见过太后娘娘,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免礼吧。”

李太后说道。

“皇帝现在怎么样了?”

“启禀太后,皇上的龙体并无大碍,就是劳累过度再加上没有用膳导致昏倒。”

太医恭敬的说道。

李太后听到太医的禀报,这才放下心来。

“好,咱知道了。

无事的话你就先退下吧。”

李太后说道。

“臣告退。”

李太后缓缓走向龙榻,就坐在了龙榻边上。

看着自己长子朱翊钧的脸上失去了往日的血色,紧闭着双眼躺在床上,李太后的心中满是怜惜。

虽然李太后对朱翊钧的所作所为已经是失望不已,但终究还是自己十月怀胎的骨肉,一点点看着他长大成人。

“钧儿……”李太后喃喃自语道。

就在这时,朱翊钧掌握着最准确的时间睁开了眼睛,用着虚弱的语气开口说道:“母后……儿臣知错了……”

“您就原谅儿臣这一次吧……”

“儿臣已经请求列祖列宗原谅了。”

听到朱翊钧如此可怜的模样,李太后终究还是心中一软,轻声说道:“你以后可莫要再做什么荒唐事了。”

“儿臣……再也不会让母后失望了,一定尽心竭力治理好大明的江山。

“听到了李太后松口,朱翊钧极力掩饰心中的喜悦,继续用着虚弱的声音说着话。

张府,书房。

张四维和张四端再度坐下。

“事情已经进行的如何了?”

张四维问道。

张四端胸有成竹的说道:“兄长勿忧。”

“尚膳司的杨公公已经在自己的住处自尽了,潞王身边的高公公带人去查过,但是不了了之了。”

“潞王受如此性命之威胁,定然会上报太后,凶手自然指向天子。”

“这就是所谓栽赃嫁祸。”

张四维点了点头,带有一些忧虑的说道:“此等大事不可出现一丝纰漏。”

“接下来就是庙堂之争了。”

“吾已知晓张太岳反对另立新帝之意。”

张四端笑着说道:“兄长,这不是好事吗?”

“若是张太岳一力促新帝登基,那兄长的从龙之功就会大打折扣!”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不日朝廷将会有人上疏反对另立新帝,所以吾已经开始召集门生故吏准备上疏予以驳斥了。”

张四维轻轻捋着胡须。

“朝廷之内不能只出现反对另立新帝的一种声音。”

“兄长所言极是,我这就回去写奏章。”

张四端说道。

“大位未定,你我的前途皆是如无根之萍。”

张四维说道。

“我辈读书人,若不能治国平天下,就枉为官矣!”

“大丈夫岂能久居于人下?

有人云练武必争,争资源,分高下,以此扬名立万。

文人岂不如此?

习文亦争,争文义,争政理,争何人能为生民立命!”

“不能入阁拜相,不如回乡教书罢了。”

“谨受兄长教诲。”

张四端微微躬身行礼。

另一边,得知李太后前往乾清宫的朱翊也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大伴,给孤寻冯大过来,孤有要事。”

朱翊吩咐道。

“殿下,冯公公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东厂督公,您见他有些不合祖制吧……”高兴安小心翼翼的说道。

“不碍事的,你只管去做,出了事孤一力承担。”

朱翊说道。

看到朱翊如此坚决,高兴安只得去寻冯保。

“你可以先去司礼监看看冯保是否在。”

司礼监,在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中排在第一,其司礼监首领司礼监掌印太监更是被称之为“内相”。

作为宫中权势最大的宦官,冯保在宫中有一处轮值的住处,但在宫外的宅子更是豪华无比,富丽堂皇。

所以能不能在宫里寻到冯保,全是运气。

高兴安从慈宁宫一出来就直奔司礼监而去。

司礼监在景山的后面,离慈宁宫相去甚远,所以对高兴安来说,这一趟跑下去,也是个不小的考验。

所幸,高兴安还没过玄武门,便遇到了前呼后拥的冯保。

看见冯保身旁十几个小太监毕恭毕敬的跟随,高兴安的眼底也有了一丝艳羡。

“咱家见过冯公公。”

高兴安率先低头问候道。

冯保含笑点了点头,“这不是潞王殿下身旁的高公公吗?”

“冯公公还能记得咱家,咱家不胜荣光。”

高兴安客套道。

“只是冯公公,可否借一步说话?”

原本打算寒暄两句就离开的冯保,并不知道高兴安要做些什么。

但面对远远威胁不到自己的高兴安,冯保也并没有多少防备。

与高兴安往前走了两步,冯保笑吟吟的说道:“高公公找咱家有何事?”

“冯公公,潞王殿下要见您!”

第9章 孤要你去给皇兄请罪

听到了高兴安的这句话,冯保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潞王殿下找咱家有何贵干?”

冯保语气淡漠的说道。

“冯公公,这个咱也不知道啊,只是殿下下了命令,咱当下人的也就只能照做。”

高兴安苦笑着说道。

冯保没有说话,站在那里像是在想些什么。

高兴安也不敢出声打扰,也只得跟着冯保站在那里。

过了一会儿,冯保缓过神来,对身后的那群太监挥了挥手,“你们都退下吧,咱家有事,你们就不用跟着了。”

说完,冯保就转过头来,恢复了往日笑眯眯的模样,拍了拍高兴安的肩膀说道:“还要劳烦高公公给咱家带路。”

高兴安显得受宠若惊,“冯公公这说的算是什么话,都是咱应该的。”

朝堂之上,随着张居正不欲另立新帝的想法被一众官员们知晓。

内阁三辅申时行,户部尚书张学颜等张居正的一干亲信纷纷上疏。

“天子临朝八年有余,夙夜不寐,励精图治,万不可废!”

“万历皇帝在位,乃是亿兆苍生之福,神器不可轻易易手,否则社稷动荡,百姓难安!”

而张四维的一干门生故吏,也都在张四维的指使之下纷纷上疏要求另立新帝。

“九五之尊位,不可轻授与人。

首节上一节12/18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