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第119节

景泰三年,分为十营,成化三年,分十二团营。

正德六年,更为东西两官厅。

嘉靖二十九年,复三营制,名曰京营。”

“然京营时至今日,废弛武备,腐朽不堪,岂可为天子之军?

卿以驭下严明、杀敌果决而闻名,朕思再三,擢卿山海路参将为提督神机营军务,望尔速速赴京,以正王师,钦此!”

前面文绉绉的话语,吴惟忠也并没有听懂。

他就只听懂了最后两句:擢卿山海路参将为提督神机营军务,望尔速速赴京。

从三品的山海路参将一步登天到从一品的神机营提督!

而且这神机营乃是天子脚下的亲卫,这等地位就算是边军也无法比拟。

“臣叩谢皇上天恩!”

吴惟忠没有拒绝的理由,只是磕头道谢。

小太监读完圣旨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后衣襟已经被冷汗浸透了。

“吴将军……”小太监怯生生的问道。

“嗯?”

“小的们已经把旨意宣完了,可否让我们回到京城复命……”

“既然如此,那本将就不留你们了。”

吴惟忠摆了摆手。

小太监们一听这话,如蒙大赦,搀扶着还有一些恍惚的郭盛达上了马。

副将见此连忙把手中的木盒就要送给小太监。

这小太监经历了刚刚的一幕,又怎么敢拿他们的东西?

见此,小太监连连摆手,“大人这是做什么?

这可是折煞我的了。”

“这是给各位公公长途跋涉了一些辛苦费……”副将还劝道。

看着还神志不清的郭盛达,小太监们就感觉到真正的脊背发寒。

这个狠人竟然连天子派来的内侍都想动手杀掉,自己还不如没有他地位高,都是收了这份礼,那指不定小命都交代了。

所以小太监们的态度也都很坚决。

见这些小太监,不敢收这份礼,副将也只好苦笑一声,“那既然如此,就祝各位公公们一路顺风吧,路上可是要好好照看这位郭公公。”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说着小太监们就调转马头,躲避瘟神一样的就离开了山海路军营的驻地。

看着小太监们落荒而逃的样子,副将长叹了一口气,无奈的说道:“大人您这次可是闯了大祸了。”

“若是大人没有刚刚这一出,那天子这擢拔的旨意简直是喜从天降……”

“从边军到执掌神机营,那简直是一步登天啊。

这个太监回去之后一定会说您的坏话,不知道这份旨意还能不能作数了。”

看着副将愁眉苦脸的样子,吴惟忠倒是没有这么在意。

“本将只不过是打了一个小小的太监罢了,难道皇上还能要我的命不成?

无非就是贬谪我的官职,大不了我就去戚大帅那边当个亲兵也是好的。”

“既然皇上已经有旨意下来了,那本将必须得先去跟戚大帅汇报一下。”

看着营门外拴了几匹斥候骑的马,吴惟忠翻身上马,高高的扬起鞭子,一骑绝尘而去。

副将和几个亲兵急忙也都骑上了马,去追赶着吴惟忠的身影。

蓟镇,三屯营,总兵驻地。

“劳烦通禀一声,我要面见戚大帅。”

下了马的吴惟忠快步走到了营门口。

看守中军大帐的亲兵自然是认识吴惟忠,“吴将军,大帅有言,若是将军前来不必通禀,直接进大帐即可。”

吴惟忠点了点头,并没有多做停留。

“末将参见大帅!”

吴惟忠掀开中军大帐的门帘,便恭敬地行礼。

还在看着朝廷邸报的戚继光听到了声音,这才放下书,抬起头来。

“是汝城来了?

快坐吧。”

“这平日听闻你在山海关练兵,也不见你时时来见我,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你这肯定有什么事来找我。”

戚继光笑眯眯的说道。

吴惟忠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什么都瞒不过大帅您的眼睛。”

“末将前来确实是有事情要跟禀告大帅。”

戚继光正色道:“出了什么事情赶紧说,别在这里磨磨唧唧的。”

“末将刚刚接到了朝廷的旨意,皇上说要调我入京,提督神机营军务。”

“什么?”

戚继光当即拍案而起。

“提督神机营军务,那可是从一品的武官!”

戚继光高兴的在中军大帐里走来走去,“汝城啊,你这可是得到了天子的赏识,一步登天啊。”

吴惟忠欲言又止,看着如此兴奋的戚继光,他也不好说刚刚差点把来传旨的太监给掐死。

“等你入京之后听候皇上的旨意,等觐见完皇上之后,你立即带着本将的礼物去拜访张相爷。”

戚继光已经开始为吴惟忠进京做了筹划了。

“皇上整顿京营之事,我近日看邸报,也是略有耳闻。

所以等你上任,神机营提督之后切不可心慈手软,对那些不法的勋贵还有尸餐素位的军官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只要张相爷一日不离京,那么他就是我们的定海神针,就没有任何人敢无端的挑衅你。”

越说戚继光越兴奋,在中军大帐再度走了几步之后,又快步回到了书桌旁。

展开了一张空白的纸,提笔便开始笔走龙蛇。

一边写着信,戚继光一边又在叮嘱着,“你去拜访张相爷的时候,一定要带着这封信。”

“大帅……”吴惟忠见此更加的不好意思。

戚继光抬起头来,瞪了吴惟忠一眼,“还有什么事赶紧说。”

吴惟忠支支吾吾的说道:“那来传旨的太监好不懂事,在末将面前耀武扬威,而且公然索贿……”

这时候戚继光信也不写了,就盯着吴惟忠问道:“然后呢?”

“公然索贿我就忍了,但是他竟然辱骂我们战死沙场,保卫大明的兄弟!这让我如何来忍,所以我就把那传旨太监从马上拽了下来……”吴惟忠唯唯诺诺的说道。

“然后呢。”

“然后末将就揪着他的脖子把他拎了起来……”看着戚继光冰寒的眼神,吴惟忠心里发颤。

“所以你就将他杀了?”

“没有……就再末将快要将他掐死的时候,副将赶来阻止了我……”

一听前来传旨的太监没有性命危险,戚继光才重新松了口气。

“你啊你啊,本将一直以为你都是那种成熟稳重之人,怎么突然发起怒来,什么后果都不管,你知道那来传旨的太监是何身份?

你知道这些宦官太监是最能够记仇与报复的吗?”

戚继光恨铁不成钢的训斥着吴惟忠。

吴惟忠就像是一个做错事的孩子,站在那里静静的听着戚继光的训斥。

“罢了罢了,只能是先走一步看一步了,如今圣天子在朝,应该不会因为这点小事来为难你,若是真有责罚下来,本将就替你担着就是。”

戚继光摇了摇头。

“谢大帅!”

吴惟忠再度单膝下跪。

“好了好了,本将怎么受得起提督大人的行礼?”

戚继光冷哼道。

“末将对大帅的忠心日月可鉴!”

吴惟忠肃声道。

“就莫说做神机营提督,就算是做了总督,末将也同样是大帅的麾下!”

另一边,远离了山海关的一行宦官脚步已经放缓了。

郭盛达这时候才悠悠转醒,“将军,将军……咱家错了,莫要杀我……”

几个小太监看到。

往日不可一世的司礼监随堂太监,竟然像丧家之犬一样被吓得惶惶忽忽,都是开始掩嘴失笑。

在看清楚四周的环境之后,郭盛达向旁边的宦官问道:“现在这是在哪里?”

小太监恭恭敬敬的回答道:“郭公公,咱们这是在回京城的路上。”

“那圣旨呢,圣旨宣了没有?”

郭盛达急切的问道。

他此次出行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宣读圣旨,若是这个任务都没有完成,那他回司礼监就不仅仅是挨板子的责罚了。

“回公公的话,当时吴将军指定了小的来宣读……”小太监怯生生的回答道。

“那就好。”

郭盛达松了口气,随即又恶狠狠的说道:“这个不知好歹的武将,竟然敢如此折辱咱家,还想取咱家的性命,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此仇不报,我郭盛达誓不为人!”

乾清宫。

朱翊放下手中的尉缭子,只觉得武经七书里面的兵法确实是深奥。

虽然兵法确实是晦涩难懂,但是其中的精神都是不变的。

“自古至今,战则乱,乱则伤民。

首节上一节119/18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