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第104节

“武清伯次子……”大汉将军自然是知道这可是当朝炽手可热的权贵。

“那您稍待,本将去通知值守太监。”

说着,为首的大汉将军就走入了皇城里面。

“公公,皇城外武清伯次子李文贵说是要求见太后娘娘。”

值守的小太监品阶不高,但是也展现出了非凡的果决。

“劳烦这位将军告知他,现在已经入夜,任何人不得入皇城。

如有急事,请他明天再来求见。”

小太监直接道。

但大汉将军有些迟疑,“那若是开罪了武清伯……”

“此事咱家现在就去禀报太后娘娘,想来太后娘娘熟知礼法,也不会召见他的。”

见大汉将军还有些犹豫,小太监直接道:“要是怪罪下来,咱家一力担着。”

听到这话,大汉将军才放下心里,“那就依公公之言。”

说完,大汉将军又快步走上了城上。

“还望这位贵人恕罪,宫闱禁地,不可夜入。”

李文贵正等的如同热锅上蚂蚁一般,听到这个回话,更是焦急不已,“吾有急事,还望通融一二。”

大汉将军摇了摇头,“莫要为难本将,若是真有急事,请贵人明日一早再来。”

李文贵闻言,知道今晚肯定是没有办法了,无奈的拱了拱手说道:“多谢了。”

说完,李文贵就骑上马离去了。

另一边,值守的小太监一路小跑地赶到了慈宁宫。

“烦请禀告太后娘娘一声,武清伯次子李文贵李大人求见太后娘娘,但奴才已经擅作主张令其明早再来了。”

小太监对着慈宁宫前的太监说道。

慈宁宫的太监深深地望了一眼来报的小太监,“咱家这就去。”

慈宁宫里,李太后正认真的执笔抄着佛经。

“圣母娘娘,值守皇城的小太监让奴才前来禀报。”

李太后头也不抬地继续写着,“发生了什么事情?”

“武清伯次子李文贵李大人求见太后娘娘,但被其已经擅作主张令其明早再来了。”

小太监恭敬的说道。

“呵,现在出了事情知道找咱了。

这几日武清伯府的人,一概不见。”

李太后的笔尖顿了顿,“这个小太监倒是机灵的很,把那乾清宫送来的五十两银子都赏给他吧。”

……

乾清宫。

骆思恭前来复命,却被朱翊留下吃晚膳。

骆思恭一介武将,受到了这种辅臣才有的恩荣,心中感激涕零。

但与骆思恭之前想的不同,皇帝的饭桌上也仅仅有着六菜一汤。

每道菜虽然也都是用着极好的食材,但这六菜一汤甚至比一般的官宦人家还有不如。

“骆卿莫要嫌这些饭菜,朕一个人也吃不了太多,做多了也是浪费,就让御膳房少做了些。”

朱翊一边动着筷子一边说道。

骆思恭坐在下首,心中百感交集。

第94章 诏狱

与武清伯府晚宴的几十道山珍海味不同,贵为九五至尊的天子却是如此的节俭。

这只有汉文帝汉景帝这样的勤俭之君可以与天子比肩吧。

骆思恭心里想着。

“骆卿心里在想些什么?

也不见动筷子。”

朱翊停下筷子问道。

“皇上恕罪,臣只是感叹,您您贵为天子,却是吃的如此的节俭。

那些权贵的饭桌上却尽是数之不尽的珍馐美味,花费不知几许。”

“皇上执掌天下神器,乃是我大明苍生之幸!”

骆思恭不无感慨道。

“这菜太多了朕也吃不完。

美食朕也爱吃,反正日子还长,朕慢慢品尝就是。”

朱翊笑着说道。

“臣谨受教。”

骆思恭沉声道。

“骆卿不必拘礼,饭菜凉了可就不好吃了。”

“另外关押在北镇抚司的这些人,都给朕查他们的做的恶事,一桩桩一件件都要给朕罗列出来。”

这一晚,所牵连的勋贵家中都是鸡犬不宁,惶惶不安。

有人已经冷静下来,开始动用自己在朝中的关系。

锦衣卫如此大规模的出动抓捕,自然瞒不住有心人。

回了府的张四维有些疲惫,毕竟事无巨细的躬亲处理确实是极为费神。

张居正虽然也是如此,但揽天下实权的六部之中,五部尚书都是张居正亲近之人。

如当臂使,此言不虚。

张居正虽然也是予以了大权和恩荣,但六部之中都有些刁难张四维之意,而申时行潘晟等人想要再伸手要权,但张四维不能答应。

张四维没有避讳,以其弟张四端为内阁中书,帮助自己处理政务。

“老爷,府外有许多家来给您递帖子,求您帮忙哩。”

管家一边接过张四维的官袍,一边说道。

书桌上,放着一堆的拜贴。

“好端端的,找本部阁做什么?”

张四维依靠在梨花木雕椅上,闭着眼睛问道。

“求见的都是各家勋贵。”

“小的听说,今日这锦衣卫出动了数千人。

甚至是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都亲自出马,前往了武清伯府拿了武清伯李伟及其长子……”管家竹筒倒豆子一般把自己知道的事情说了出来。

张四维微微颔首,“去把二爷请过来,我有事找他。”

没多久,张四端就推门走入书房,“兄长,你找我?”

张四维嗯了一声,“你看桌上。”

张四端面露疑惑,看向桌上的拜贴。

“驸马都尉府。”

“奉国将军府。”

……

张四端翻看了几张,便冷笑道:“都是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蛀虫罢了。”

张四维睁开眼睛,“此事你可是知晓?”

张四端点了点头道:“今日锦衣卫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我自然就去了解了一番。”

“说来听听。”

“前几日天子下旨,令兵部尚书方逢时彻查京城三大营贪腐之事兄长应该是知晓的。”

张四端说道。

“嗯。”

“之后天子下旨以七日为期限,勒令涉案的十几家勋贵将其人员名单及近两年贪腐的银两进入上交至锦衣卫。”

“只有成国公和定国公两家在七日之内按圣意所做。”

“天子的外公,武清伯李伟仅仅是上交了五十两白银。”

张四端不无嘲讽的说道。

“五十两?”

饶是张四维听了都吃惊,“天下怎么会有如此蠢笨之人?

如此目张胆的挑衅天子威严,岂不是自寻死路。”

“小弟也觉得武清伯这五十两倒还不如不交。”

“这数千的锦衣卫派出来,若是没有得到天子的旨意,那必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说这些勋贵府拜访,十有八九是找兄长您来为他们家中的人说情的。”

张四端毫不掩饰脸上的鄙夷之色。

“那依你看天子当如何做?”

张四维又开口问道。

张四端稍加思索,“这十几勋贵的实力不容小觑。

毕竟其父祖之辈有功于社稷,甚至也有一些皇亲国戚和宗室子弟。”

“所以天子可能会追回赃银,然后将这些人在北镇抚司里面关几天,受一些皮肉之苦以示警戒。”

“所以兄长这些人的忙断断不可帮。

若是一旦开口非但不能帮上忙,还会引起天子的厌恶。”

张四端劝道。

首节上一节104/18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