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99节

可商业这玩意,不是谁都可以玩得转的,万一运气不好,市场不景气,打了水漂亏了本,一家人怎么吃饭?

被人戳脊梁骨嘲笑,亲王的脸往哪里搁?

朱植、朱耿两个人不是不要脸,以亲王身份从事地位低下的商人营生,而是他们很清楚,相对子孙后代的命而言,自己的脸不值钱。

朱桂、朱、朱权沉默了。

他们从没有想到,建文帝竟是如此有远见,所虑所为,并非为当下一朝一夕之利,而是在子孙万代,在大明江山永昌!

“我等错怪皇上了。”

朱桂叹了一口气。

原以为皇上是欺负辽王与珉王,现在看来,自己还是太过浅薄。

只看表象,永远无法得到真相。

追问根由,才能看清表象之下的底色。

朱桂、朱、朱权三人对视了一眼,缓缓起身,站成一排,对不知所以的朱植,深施一礼。

“这一礼,是我等代子孙后代所行!”

朱桂肃然道。

“十三哥,我如何承受得了。”

朱植连忙避至一旁。

朱桂呵呵一笑,道:“如何使不得?你与珉王承受了太多,并不是为你们二人所承受,而是为大明所承受!”

朱权眼神中带着敬佩,道:“看十五哥富态,必是行商收利不小,传闻中的那医用纱布,真是你与珉王织造?”

“若是外人问询,我自当点头。我们乃是一家人,既然你们问起,那我便只能据实讲来,那医用纱布与酒精之物,实为后宫织造,我与珉王二人,不过负责买卖事宜罢了。”

朱植坦诚地说道。

“后宫织造?”

朱桂等人吃了一惊,转瞬明白过来,后宫产出,自然是不好意思买卖的,让朱植、珉王从商,只需其负责买入一应材料,卖与兵部即可。

朱植、珉王本身并不会亏损什么,反而可以获得不少利。

怪不得两人可以轻松入商,有皇后、皇上作后台,有什么可怕的?

“十五弟,你给哥哥透个底,行商一月所得几何?”

朱轻声问道。

朱植微微摇头,从袖子里拿出了一本账册,道:“这是最近几个月的收支,最近在筹办中华书局,皇后出了大头,占了七成,我与珉王,不过出了三成……”

“嘶,盈利竟如此之多?!”

朱权深吸了一口气。

按照账册数据,朱植每月经商所得,最低也有二千五百多两,那一年所得,恐会超出三万两!而一万石的俸禄,折合下来不过五千余两,是原俸禄的六倍之多!

“这,这怎么可能?”

朱难以相信。

坤宁宫。

马恩慧将汇总账册交给朱允,笑道:“皇上,后宫营收已厘清,合计十二万八千五百两。”

“除掉炉子铺、中华书局支出了?”

朱允接过之后,看着马恩慧询问道。

马恩慧微微点头,感叹道:“当然,这点臣妾还是清楚,真没想到,不到半年,后宫竟能取得如此惊人财富,那民间巨商,又会有多少钱财?”

朱允翻看账册,仔细看着,说道:“当下商人还没形成太大的力量,财力不够雄厚。不过等一些年,他们便会成长起来。二三十万两,不过是中贾,上百万银两家财者,可谓大贾,至于皇后所言的巨商,呵呵,恐怕要上千万银两的家财了。”

“上千万两家财?”

马恩慧脸色有些苍白,抓着朱允的胳膊,用力地说道:“皇上,若是商人拥有如此财富,于国不利啊!”

商人富可敌国,那大明如何自处?

朱允拍了拍马恩慧的手,笑道:“放心吧,朕在,总会有法子对付他们。当下朕需要他们,这大明盛世,需要他们添砖加瓦。”

盘活大明经济,只靠着朝廷官买-官卖是不可行的,商人资本必须参与其中。

山西商人、徽州商人、关陕商人、洞庭商人、江西商人、闽浙海商、龙游商人、武安商人等,这些后世闻名的商人,也该活跃起来了吧。

新商之策,是商人的狂欢,又何尝不是大明的狂欢?

朱允很清楚商人力量的可怕,也清楚一旦形成财阀势力的后果,但现在,还不是担忧这些的时候。

大明想要前进,必须安装上商人这个轮子。

就在朱允看着账本,准备筹划中央钱庄时,双喜匆匆走了过来,对朱允道:“皇上,魏国公求见,说是郑和来了消息。”

朱允眼神一亮,连忙放下账册,对马恩慧道:“皇后且歇着,等朕回来再盘算。”

郑和请令出海追索倭匪,朱允给了郑和许可,可郑和一去便是一个多月,一直没有消息传来,让朱允总有些不安。

如今传来消息,不知是好是坏。

第一百四十一章 海贼王--陈祖义

武英殿内,徐辉祖焦急中等待,听到身后传来声音,连忙转身看去,只见朱允健步而至。

“不用行礼了,直接说吧。”

朱允雷厉风行,走过徐辉祖,到桌案后,坐了下来。

徐辉祖连忙拿出了奏报文书,双喜接过之后,转交给朱允。

“皇上,郑和在宁波府外海与倭匪大战,击毁倭匪船只二十六艘,杀倭匪七百余人,是为大捷。”

徐辉祖肃然道。

朱允展开奏报扫了几眼,道:“若只是大捷,也无需你匆匆入殿求见了吧,说吧,到底还有什么消息是朕不知道的!”

徐辉祖面色严峻,道:“皇上,台州卫所俘虏了一些倭匪,审讯之后得知,沿海倭匪猖獗,实与一人有关。郑和如今已率船队南下,便是为此人而去!”

“谁?”

朱允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徐辉祖咬牙道:“陈祖义!”

“陈祖义?!”

朱允眉头微微一皱,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一个被郑和俘虏,被朱棣砍掉脑袋的人。

不过现在郑和还没下西洋呢,这个家伙就开始蹦起来了?

徐辉祖沉声道:“皇上,这陈祖义可不一般,乃是极强的海贼首领。”

“哦?”朱允不以为然,问道:“如何厉害?”

随着徐辉祖的介绍,陈祖义的力量展现了出来,让朱允彻底收起了轻蔑。

陈祖义,祖籍广东潮州人。

洪武年间,因犯事,陈祖义携全家逃至南洋三佛齐(今印度尼西亚)的渤林邦国。

渤淋邦国麻那者巫里见陈祖义很会办事,经常夺取财物,能给自己带来不少好处,便让其为当了大将。

陈祖义就此站稳脚跟,在渤林邦国的国王挂了之后,陈祖义便召集了众多海贼,自立为王,当了皇帝。

只不过皇位也阻挡不住陈祖义,毕竟海贼旗在召唤他。

也不知道当时有没有“ONE PIECE”,但陈祖义明显是一个想要拥有财富、名声、权力的男人。

于是,海贼的旗帜高高飘扬,声势浩大,实力与日俱增。

有了实力,胆子也大了,过往船只一律抢个遍,还抢了不少沿海城镇。

朱元璋听闻之后,自然是不高兴的。

只不过陈祖义很是狡猾,明朝水师几次出手,都被他逃了出去。大海茫茫,找个人不容易,老朱没办法,便玩起来了悬赏。

拿一张纸,画上陈祖义的样子,然后写上悬赏金额:

五十万两白银。

再配一句:不论生死。

后来朱棣上台,也接着玩这一套,只不过朱棣比朱元璋豪气多了,悬赏金额写的是:

七百五十万白银。

好嘛,当时大明朝一年税银收入不过一千万,直接拿出了百分之七十五。

从某个角度来说,陈祖义很可能是世界范围内,脑袋最值钱的海贼,比起那些动不动就几十亿贝利的脑袋值多了。

不过话说回来,悬赏这个东西在内地还好用,发动群众,家家户户翻翻看,总能找到人。可陈祖义不在大陆,而是在南洋,悬赏发出去了,也没人能干得了这一票不是?

毕竟赏金猎人这一行当还没发展起来,老朱也只能瞪着悬赏令郁闷了。

事实上,悬赏令这玩意,也只能对付下不起眼的小角色,到了朱允时期,陈祖义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海贼王。

手下海贼过万,战舰过百,小船只更是数不胜数,抢掠范围从南洋海域至广州海域、琉球海域,东海海域,到后面,都已经发展到了日本海域附近了。

如此强大的海贼势力,绝不是派几艘船便能解决的。

去年,李景隆出京师去广州,直接原因便是广州海匪猖獗,而幕后的黑手,便是这陈祖义!

如今倭匪聚拢,成规模进犯,背后竟然还有陈祖义!

朱允是不打算继续发悬赏令了,既然陈祖义这么猖獗,那让他葬身大海也是应该的事。

“皇上,郑和所率水师船队只有战舰二十艘,战员不过两千,冒然南下,必有危险,还请皇上马上下令郑和速速回撤!”

徐辉祖一脸严肃地请求道。

朱允皱了皱眉,郑和所率船队与人员是有些单薄了,看了一眼桌案的奏报,问道:“郑和在奏报中,为何没有提起陈祖义?他是知还是不知陈祖义?”

徐辉祖犹豫了下,说道:“现在还不能确定,不过从郑和奏报与前行方向,可以看出,他一直在追着倭匪,也清楚背后有人在操纵这批倭匪。臣担心,这会是一个圈套……”

“陈祖义敢对大明水师下圈套?”

朱允厉声问道。

徐辉祖苦涩地看着朱允,道:“皇上,陈祖义是海贼。前些年,海外诸国来朝贡者众,如今只剩下安南、占城、暹罗、琉球朝贡。便以去年来论,仅有暹罗、占城入贡。不是这些海外诸国不想来,而是海道不通。”

“陈祖义带人堵住海道,阻遏并抢掠诸国贡船,已不是一次两次。如此胆大包天之徒,未必没有胆量对我水师布下陷阱,皇上,不可不防啊。”

朱允眯着眼,问道:“现在郑和在哪里?”

徐辉祖摇了摇头,道:“目下还没有准确消息,若途中没有耽误的话,此时应该在福建海域,不出两日,便会进入广州海域。”

朱允起身,找出舆图仔细看了看,说道:“船队距离京师太远,纵是传讯,也是来不及了。依朕看,郑和并不会直接进入南洋,对陈祖义发动进攻。”

徐辉祖叹息道:“皇上,寻常时未必会,若是倭匪这个诱饵一直存在,若是有人故意引诱大明水师前往某地,又该如何?”

被诱饵牵引,很容易丧失理智与判断。

首节上一节99/2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