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262节

张辅展开一看,顿时打了个激灵,脸色有些难看,沉声道:“这上面的官印,该不会是都司大人盖吧?”

韩观沉默了下,看着远处的女子,道:“是我盖的,广西不能乱,土司的心不可以寒!”

张辅眯着眼看着文书,走向一旁的袁岳,夺下了他手中的火把,直接将文书给点燃。

“你干什么?!”

韩观大声喊道。

文书燃烧过半,张辅才松手丢在地上,待其化作灰烬之后,便一脚踏碎,抬头对韩观说道:“都司大人应该问问自己在做什么!没错,在这里所有将士知道韩都司心忧百姓,担忧广西未来,想要努力给土司一个交代!”

“可是你韩观有没有想过,一旦这封文书传至朝廷,你的脑袋还在不在?一个武将,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没有朝廷任何指示,便放敌酋离开,这是什么?是背叛朝廷,是通敌卖国!”

一阵风吹过,灰烬被吹跑了。

韩观愣在当场,一脸吃惊地看着张辅,脸色苍白。

“这……这不是韩都司签的,是我,是我江成周所为!”

江成周、孟察等人也被张辅的话给吓住了,江成周脑子转得快,打算将黑锅背下来,保住韩观。

张辅猛地看向江成周,厉声道:“就算是你,他却毫不知情,难道就没有失职、失察之罪!再说了,一个同知能有如此权力?你认为朝廷的人都是傻子吗?”

江成周浑身哆嗦着。

韩观是武将,打仗在行,但在政治上却拎不清楚,对一些问题缺乏敏锐性。

他以为自己做的是对的,是为了百姓,为了广西未来,可没想到在这背后还有着巨大的危险。

张辅深吸了一口气,胸口很闷,沉声道:“你们都记住,没有这样的文书!从未都没有!”

韩观面容悲戚,道:“纵然是我背负罪名,朝廷也可拿着这文书去找安南讨还被掠走的百姓!我韩观一人换万人,值!如今你毁了文书,朝廷……”

“韩都司!”

张辅高声打断韩观,以锐利的目光盯着韩观,道:“大明要回被俘虏的百姓,可不需要靠什么文书!靠的是我们将士,是手里的刀剑!”

韩观看着张辅,肃然起敬,对张辅重重点了点头,道:“你是对的!我会向朝廷请罪。”

张辅忧愁地点了点头,道:“事情瞒是很难瞒住,即使现在瞒了,若他日被人揭出,必会惹出更多祸乱。但都司大人,此事不宜奏报朝廷,可直接密奏给皇上。皇上是仁明之主,必会理解都司。”

韩观深深地谢过张辅,对眼前的人刮目相看。

朝廷之上,多是倾轧之事,排挤之人。

韩观很清楚,一旦自己倒下,被朝廷清算,那最大的得利者便是张辅。

广西之战,张辅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更兼带人拿下了最为紧要的镇南关,彻底封死了安南的撤退之路,又守关有功。

自己虽打败了胡杜主力,却会因这“通敌文书”而被治罪。

而一场胜利的战争,不能没有英雄。

自己倒下,张辅便会被扶起来。

他是一个聪明人,不会看不清这一点,可他没有落井下石,反而是光明磊落地帮助了自己。

“走,去看看吧。”

张辅见女眷吵吵嚷嚷,便提议道。

韩观微微点头,走了过去,让军士让开,黄初云、崔秀等人冲至近亲,乱糟糟地喊成一团。

“好好说。”

韩观皱眉道。

黄初云走到最前,毫不畏惧地看着韩观,冰冷地说道:“大人可是为了我们姐妹放走了胡杜,若是如此,还请将我们还给胡杜,马上派人出关追回他们!我们宁愿死了安南人手上,也不愿他们活着离开!”

韩观看着脸上还带着伤的黄初云等人,心头有些酸楚,道:“你们放心,胡杜、胡木等人已经死了,他们的尸体,就在后院里。”

黄初云等人听闻之后,彼此对视了一眼,没有半分欢喜。

“我们可以去看看吗?”

岑荷低声问道。

韩观看向张辅,张辅微微点头。

黄初云等人跑向了后院,看着地上躺着的尸体,黄初云等人并没有丝毫畏惧,相对于他们经过的地狱,眼前的一切根本就不可怖。

“这里没有其他人。”

崔秀走过后院的每一个房间,低声说道。

黄初云坐在地上,盯着胡杜的那不瞑目的脸,低沉着嗓音说道:“姐妹们,关了门,我们沐浴吧。水洗不干净我们的身子,那就换一个洗法。”

崔秀、岑荷等人没有说什么,转身走向大门口,将门关了,并从里面插上门闩,转身回到院子里,几人费力地将胡杜、胡木等人的尸体拖到了房间里。

黎明时分,一缕黑烟在后院中升起。

袁岳眼尖,看到黑烟马上喊道:“不好,走水了!快去找水!”

张辅看着撞门不开的军士,咬了咬牙,道:“不要撞了!”

“大人,女眷还在里面……”

袁岳着急地喊道。

张辅转过身,握着拳头道:“不要打扰她们,让她们安静地走吧。”

跑来的韩观见此,双目通红,对孟察、江成周等人下令道:“命令山下的军士,攻击矮山!不受降!”

孟察、江成周目光一寒,转身带人离去。

不受降的意思就是全都杀了!

既如此,那就一个不留吧!

总要有人给大明的女子陪葬,只是胡杜十人怎么够!

二月十八日,深夜。

朱允在睡梦中被唤醒,马恩慧看着皱眉的朱允,连忙解释道:“皇上,内侍来报,广西加急文书。臣妾知此事耽误不得……”

“终于来了吗?”

朱允瞬间来了精神,连忙坐起来,披上衣服便喊道:“快把急报送过来。”

内侍呈来文书。

朱允坐了下来,将文书放在桌案上,检查过封泥后,便拿刀子挑开文书,取出了三份文书。

马恩慧吩咐侍女准备羹汤,亲手拿了件衣服给朱允披上。

三份文书,两份是韩观的,一份是张辅的。

朱允看到张辅的名字,松了一口气,只要他人没死,即使是打了败仗也没关系。

看过韩观、张辅的战报之后,朱允看到了韩观的请罪折子。

朱允对于韩观的安排并没有多少意见,更没有上升到通敌卖国的程度,这只不过是韩观作为武将的“局限”所在。

韩观的目的是高尚的,但行为多少有些“狡诈”。

不过仔细说来,韩观只答应让胡杜等人活着离开大明,既然胡杜等人活着出了镇南关,那至少也算是遵守“合同”了。

至于是离开十步,还是百步,这“合同”也没细说,要怪就怪胡杜写合同的时候,没加上一条:让自己活着离开大明百里……

朱允不在乎韩观用了什么手段,只在乎这一场战争的最后结果!

这是一封捷报!

胡杜带至大明的两万余兵力,没有一人活着离开大明!

虽然在广西象山还有几千安南军士没有消灭,但朱允并不介意,孤立无援的安南军士据险而守,支撑不了多久。

胡杜死了,他所带领的大军全部覆灭,这个结果足以给安南的胡季一记耳光,让他清醒地认识到,得罪大明的下场是什么!

“广西之乱,历经永平寨、虎山岭、那捏、矮山、镇南关等战,共杀敌九千三百余,俘虏五千四百余……桂林三卫、柳州卫战死一千一百余,伤一千三百余,张辅所辖南宁卫战死一千二百余,伤一千四百余……”

朱允看着南宁卫的战损,心头不由为之一震!

南宁卫总计参战三千人,结果死了一千二百多,近乎折损一半,而剩余之人,几乎全部带伤!

这是多惨烈的一战!

广西都司损失了两千多人!

不知道是不是看过了类似战报,朱允对于这些数字已有些麻木,在悲叹之后不久便走了出来,转而从全局来考虑,给了广西之战一个定论:

胜!

“今日谁在内阁当值?”

朱允询问道。

“回皇上,是张阁。”

内侍回道。

朱允微微点头,吩咐道:“让他至武英殿,罢了,朕去内阁吧。”

“皇上……”

马恩慧不知道文书的内容,从朱允的悲喜表情中,也看不出所以然,不由担忧起来。

朱允扬了扬手中的文书,对马恩慧笑道:“皇后莫要担心,广西捷报,韩观与张辅已击杀张辅,大局已定。”

马恩慧放松下来,施礼道:“臣妾恭贺皇上。”

朱允上前,搀起马恩慧,平和地说道:“此事值得一贺,眼下广西平定,但还有件事朕需要与张细细商量。”

第三百四十四章 历史应该记住张

内阁是轮值制,十二时辰有人值守。

这一夜,值守之人是张。

朱允深夜到来,让张十分惊讶,从惺忪中瞬间清醒。

“来,布置酒菜。”

朱允没有直接说事,而是安排内侍送来酒菜,然后示意张坐下,拿出了韩观、张辅的文书,道:“广西平定,胡杜已死,陪朕喝几杯如何?”

张面露喜色,恭敬地接过文书,快速扫了一遍,赞道:“张辅竟真翻过群山,夺下了镇南关,此人有大才。韩观步步为营,进退有据,统揽军务得当,也当嘉奖。如今广西平定,臣为皇上贺,为大明贺!”

朱允举杯,笑道:“韩观与张辅,是极不错的将领,他们付出颇多,朝廷不应吝啬。嘉奖之事明日再议,朕来找爱卿,是有另一件事相商。”

轻饮烈酒,热辣入喉。

张起身给朱允满上酒,道:“还请皇上示下。”

朱允示意张吃点菜,缓缓说道:“广西之乱,说到底是安南胡季所致,胡杜虽死,然胡季还活着,这笔账,大明还没有清算!”

“皇上的意思是?”

张陡然凝眸,心头升起一丝不安。

朱允见张如此紧张,便夹了一口菜,慢慢咀嚼着,吞咽后方说道:“胡季敢命令大军进犯我大明,朕也可以下令大军进入安南吧?犯我边疆,掠我百姓,杀我子民,这些罪行总需要有人承担,张爱卿认为胡杜的人头,担得起这些罪过吗?”

张深吸了一口气,心思急转。

首节上一节262/2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