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国运:开局选择秦始皇 第340节

一群人都有些惊喜,你看我我看你。

双眼里面全都是贪婪:“这次要发财了。”

“哈哈哈哈,帝经是我的!”

“啊!”

“小明,你竟然敢.....”

“嘭!!”

一人倒下,吓了众人一跳,面对女帝帝经的时候,这群昔日的好朋友为了取得帝经,不惜自相残杀。

“为什么!”

“你为什么....”

有人不敢置信,他会做出这种行为,大声的质问。

而那人却无比的冷酷:“为什么?”

“动手,全都杀了。”

“是!”

“啊!!”

漆黑的帝墓传来一道道惨叫声。

帝墓可怕,但是比帝墓还要可怕的是,人心。

人心不足蛇吞象。

人心似海。

人心隔肚皮。

你永远不知道别人笑嘻嘻的脸上,到底是一颗什么心。

是善心,还是毒蝎心肠。

“帝经。”

尸体的温度还没有冷却,最后成功的三人,警惕的看着彼此,三人的手上沾染了鲜血。

“帝经是我的!”

最终,这三人又开始大战,最后一人摇摇晃晃从地面站起来,走向帝墓。

帝墓里面,王阳明的境界越来越高,轰的一声巨响。

外面滚滚天劫落下。

“天啊,这是成帝劫。”

“有人要证道成帝了!”

“好强,这就是帝经吗,哈哈哈哈!”

“什么,是一个人!”

“啊!!!我杀你了!”

那人大怒,他好不容易杀了所有人,却发现棺材里面居然躺着一个人!

“我既是道,道既是我。”

“我心既道,道既是心。”

“道在我心!”

第405章“鬼谷子要成帝了!”

“轰!!!”

王阳明一招悟道,直接立地起飞,证道成帝!

一道冲天的光柱出现,那人大惊被轰的倒飞,重重倒在地面生死不知。

这是大帝的气息,而他直面大帝气息,可想而知。

杀人者人横杀之,这或许就是他的结局。

王阳明醒了,睁开一双眼睛惊奇的发现,他居然到了大帝境。

轰的一声巨响,王阳明感受到了天地的大劫。

那是他的成帝劫。

无边无际的大劫出现。

“成帝劫,是哪位前辈突破到大帝境。”

有人好奇,抬头看天,那里黑压压的。

相隔这么远,都能感受到至强的威压。

王阳明现身,白衣飘飘立于天劫之下。

“破!”

面对浩大天劫,王阳明张嘴吐出一个字,伸出手指指着苍穹,轰的一声巨响,一道光柱从手指射出。

将天劫射出一个洞出来。

落下点点阳光,一群人都石化了一样。

“这是谁,没有见过啊。”

“看起来好年轻的样子。”

“我知道他,他是王阳明,曾经还讲过心学!”

“心学?”有人好奇。

“我也想起来了,王先生曾经在天网讲道,无数人都曾经听过他的心道。”

“没有想到,居然是他成帝了。”

有人感慨。

王阳明成帝的消息传了出去,尤其是在天网,被火速的扩散了出去,传的越来越远。

“什么,王阳明成帝了。”

蒙恬,王翦面面相视。

一个后老者居然先一步成帝。

“看来我等也要加油了。”

“是啊。”

秦始皇给出一百年的时间,一百年要全部成帝,并且将整个诸天万界的资源提供给他们使用。

如果这都成不了帝,干脆抹脖子算了。

随着无数资源的倾斜,祖星发展的越来越好,秦始皇下令大修祖星。

就好像建筑长城一样,这一次为了大修祖星,光是大圣级别的存在,动用了百万人。

大帝都用了三千尊!

将整个祖星都祭练了一遍,打造成一个巨大无比的法宝!

祖星的每一寸山河,都刻画阵法,阵纹。

哪怕是大圣在祖星大战,都破坏不了一座大山。

这让人有些怀疑自己的战力,后来得知是大帝祭练了祖星,这才知道真实的原因。

到了后来,祖星的空间密度高的吓人。

圣人才能飞,大圣才能横渡虚空,条件越来越苛刻了。

但是相反的,整个大秦诞生出来的人才,反而越来越多了。

.......................

仙秦三十年。

鬼谷子与天山得道,黑压压的一片天劫落下。

鬼谷子起身远离这一片天地,前往星空渡劫。

“鬼谷子要成帝了!”

“走去看看。”

蒙恬,王翦等人对视一眼,要去看鬼谷子成帝的场景。

不少百姓也得到了小心。

“奇人鬼谷,即将成帝,有缘人可去星空一见。”

“轰!咔嚓!”

遥远的一片星域,黑云压城城欲摧。

鬼谷子身穿阴阳袍,站在天劫的最中心,脚底出现阴阳二色。

阴阳二色越来越大,形成一个阴阳图,而鬼谷子就站在中间,握着一把木剑。

抬头,鬼谷子长发飘飘,直视无边大劫。

“看,那就是鬼谷子啊。”

外面人群涌动,无数人前来观看鬼谷渡劫。

这毕竟是大帝劫,对大圣,圣人王都很有参考意义。

来的人非常多,其中不少都是绝代天骄。

“轰!咔嚓!”

天劫落下,头顶是黑云密布,电闪雷鸣。

霹雳哗啦。

看起来很是可怕。

鬼谷子无恙站在阴阳地图的正中心,就算是天劫劈下来了,也是无恙。

“他怎么不躲。”

“你没看到鬼谷先生,没有受到损害吗。”

“据说这可是大秦奇人。”

“曾经培育了诸多大才,商鞅,张仪等人都是鬼谷培养出的啊。”

“老师要成帝了。”

首节上一节340/4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