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第29节

徐远山从查到资料上了解,红军长征过程中,除了开始渡过湘江的战斗甚是惨烈外,中途惨烈战斗并没有多少,但被国民党围追堵截到边缘人烟稀少地方的红军,生存问题成了最大问题。

爬雪山过草地,除了环境恶劣,正是严重缺少补给让许多红军战士倒在北上长征的路上。

1936年就算三大红军会师陕北后,贫瘠荒芜的陕北真的难以支持几万人队伍生存,加上蒋秃子组织国民党军队四面围攻,当时陕北红军都有过向南边的陕南、川北转移的打算,后来发生震惊中外的“双12”事变,该事件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最关键的,是让陕北的红军大部队脱困。

徐远山现在才觉得,要做的事情真是很多,但目前首先是帮助红二十五军在川、陕、甘建立游击根据地,迎接中央红军到来,凭中央号召力,聚拢各路红军部队,扩展生存空间,坚持到全民抗战时期到来。

所有这一切,就必须从小事做起,从自己这支小部队做起。

从目前来看,只能以战养战,以打代练。

那又从哪里入手呢?

向东不可能,向南出了留坝就是汉中,打不了,向北宝鸡有国民党第二师补充旅、第四十九师、第六十师集中兵力驻扎宝鸡、凤翔、虢镇等,还有从西安赶过来的东北军五十一军沿渭河防守,那么最后只剩下向西的凤县。

原来的时空,孤立无援的红二十五军走的是西征北上的路线(有到陕北与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汇合意图),从周至县辛子口进入秦岭,攻佛坪老县城,走西南到留坝县江口镇,继续往西攻下凤县双石铺镇(现凤县县城城关镇),从双石铺镇进入甘肃又攻下两当县城,北上天水……

而现在红二十五军兵分三路,不急于进入甘肃,徐远山分析可能是红二十五军与中央联系上了,那么就有可能在陕西秦岭西端这里一方面大造声势吸引布防川、甘省界的胡宗南部队注意,减轻中央红军压力;另一方面就是扩军筹措补给为进入甘肃做准备。

既然这样,那自己这支部队就该配合红二十五军扩大战果,同时也解决自己的补给问题。

7月24日,徐远山率部护送洪排长他们到红二十五军军部驻地咀头街,不停留继续往西前进。

7月26日下午,龙组部队进至离双石铺镇还有十公里时,徐远山给红二十五军军部去电询问:龙组部队如果将于26晚至27日凌晨进攻凤县的双石铺镇是否会影响到红军的整体作战计划?

一小时后,红二十五军回电:龙组部队进攻双石铺镇不影响红军行动计划。

但徐远山的第二次来电让吴焕先和徐海东坐不住了。

徐远山又询问:龙组部队攻下双石铺镇后,28日晚准备进攻双石铺镇南15公里的凤县县城凤州镇,红军能否派出一个营配合?

收到电报后,吴焕先和徐海东面面相觑,一时无语。

尼玛,这可不是过家家:双石铺镇有国民党民团百号人,红军一个连过去进攻也能拿下,龙组部队能攻下也正常,毕竟他们不说手枪、步枪,还有三挺轻机枪呢;但凤州镇可是有国民党正规部队,胡宗南部队的一个营啊,红军一个团都不敢去进攻据城而守的这样敌人。

特么的,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但也不能给徐先生这位初生牛犊泼冷水,作为红军的友军,有这样的求战欲望还是要照顾的。

因此,吴焕先回电:如果你方攻占双石铺镇伤亡在十人以下,红军将派出两个营协助你方攻打凤州镇。

徐远山的回电很简单:知道了。

上架感言

《民国之我有时空门》15万字马上要上架了,本来14万字后就可以上架的,仍为新手一枚的作者比较懵懂。

看到许多作者上架时都要发上架感言,课余自己也凑一个。

作为有毒网的新人,上架之时收藏有1200,自己已经很欣慰了,咱不能和那些几千或近万收藏大佬大神相比,得承认差距。

差距在哪里?

咱是业余啊,咱是理工科毕业,思维和文字缺少灵动;但咱长处是在于逻辑和综合分析。

实际上,成功与否最大因素应该在于坚持!

还是来讲讲作者对一这本书的设想。

《民国之我有时空门》双穿故事,作者设想是通过这本书:带来一种阅读快感;了解一些地方的风土人情;知道一些先辈先烈的英勇历史;弥补记忆中的少许遗憾;抒发个人幻想中的冒险情绪……

当然要达到上述要求,就要付出一份努力,或许也有可能失败,那么就必须总结经验教训,反思自己为何没有达到当初设想的原因,整军再战。

如果能得读友认可,就应该多加一份努力:多努力构思好故事;努力多写一些字。

当然读友认可最直观体现在:订阅、推荐、投月票!

反正咱每天签到后,先给自己投推荐票,投票过程中还给自己打气“你能行!”。

然后就不停刷屏,看看收藏涨没涨,推荐和月票排名上升多少。

当各类排名刷刷上升时,一种成就感油然在心里生起,喜悦的快感渗透到每个细胞,提醒自己赶紧去写字。

作者业余时间比较碎片,所以创作时是用手机手写的,所以不能称为码字。

当然也希望读友多多建议,“一人计短,众人计长”很有道理的。

所有感言到最后还是归成直白的一句话:

求收藏!求订阅!求推荐!求投票!

实际上,这也是一句废话,你写好了,什么都会有,因此还不如自己提点要求和鼓励:

加油!! !

第四十五章夜袭双石铺镇(1)

1935年7月26日傍晚,川西毛儿盖,民国时空。

毛儿盖南边的沙窝(血洛寨),一个简易的营房门口,教员正在哪里用眼神仰望北方的天空,手里拿着粗劣烟草和树叶一块卷成的香烟,时不时抬起来拿到嘴边吸一口。

浓烈而呛人的烟草味并没有排解掉他心中的郁结和揪心。

伍豪又病了,而且内部的分歧把十天前收到红二十五军联络消息的喜庆冲淡了不少。

就算中央主要领导让步,伍豪不再担任红军总政委而决定让张国焘接任,但野心更大的张国焘竟然命令近五万人(对外号称八万人)的红四方面军调头南下。

这时期是红军最灰暗的日子。

因为伍豪生病不起,张闻天、王稼祥威信不够,斗争经验不足,而教员自己除政治局常委身份和中央红军三人指挥小组成员外,再没有具体职务,中央与分裂红军的张国焘斗争形势极其严峻。

现在只能是中央红军先北上,因为红二十五军已经展开策应行动,再不行动就会白白牺牲红二十五军战士的性命。

中央北上后,其它的红军队伍今后也会跟随而来。

想到这里,教员把手中混杂树叶香烟只剩下的一个烟头扔到地上,转身去找张闻天、王稼祥到伍豪住处开会商议。

他们四人都是中央政治局常委。

会上,总书记张闻天严肃批评张国焘所坚持的意见:“他认为前面退出川陕根据地和往少数民族地区建立联邦政府,现在不到川、陕、甘界建立根据地是正确的,他就不想想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工作的难度吗?这就是右倾逃跑主义,不想想我们中国土共因为边缘化后失去全国民众的影响吗?我赞成教员北上正确的建议,这是一个大局更是有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大义,只有这样土共才能领导全中国民众抗战。”

教员沉思了一会,转一个话题说道:“吴焕先、徐海东来电,那位徐远山先生率几十人的小部队今天晚上要袭击凤县双石铺镇,而且还要两天后让红军配合他们攻打凤县县城凤州镇,吴、徐认为,即使打不下凤州镇,红二十五军也可以在7月底、8月初通过双石铺镇攻入甘肃陇南地区,在国民党布置川、甘界重兵防线的后面掀起大浪,把他们后方搅成一片天昏地暗。我认为中央红军可以借机从甘南迭部县俄界、宕昌县哈达铺北上,哪里交通不便,国民党援军不易到达。”

伍豪说道:“攻打凤州镇的意义也很大,如果能成功占领,秦岭陕西西部就会是连成一片的游击根据地,再进入甘南就更加声势浩大,可我听吴、徐汇报,这位徐先生可是神医出身,并没有打过仗呢。”

王稼祥说道:“吴、徐来电汇报,这位徐先生让他们帮助给中央红军转交9万元的金条和银元,他能对我们会师有信心,自然也会对自己有信心了。”

教员说道:“打下双石铺镇是没有问题,吴、徐在这支小部队后面派了一个营,就差一天的路程,就算前面打僵持了,这个营到后也能解决战斗。关键有了这9万元银元,对我们现在的状况有极大的帮助,能办许多大事,我们土共要记住这位朋友雪中送炭之情。”

伍豪最后说道:“那么我们现在就对教员关于中央红军立即北上的建议进行表决,没有意见的话明天中央红军立即动身。”

同一个时间里,毛儿盖东北方向直线距离不足一千公里的秦岭山脉西端凤县界。

徐远山率领龙组部队于26日傍晚6时,到达离双石铺镇三里远的北边地方。

刘振斌游击战经验非常丰富,一路上他在队伍前面先安排两名尖兵前出三百米,在尖兵后面一百米又安排一个机枪组,剩下的两挺轻机枪和徐远山的红马布置在队伍的后面防护。

因为高大的马匹放在后面能迟缓对方发现的可能,而后面布置两挺轻机枪对可能出现的埋伏包围有后突的火力,突出后占据有利地形就可掩护整个队伍后撤。

因为徐远山有自知之明,不仅不干涉刘振斌的布置,还不时向他讨教军事上的经验,比如为什么在行军中如此安排。

一路行军没出意外,也和这支队伍行进极为小心有关。

在一个山脚攻守兼备的隐蔽处,队伍就开始扎营做饭,要求吃完饭后除三名警戒哨外所有人就地靠树根休息。

而徐远山拿上望远镜等观察设备带着刘振斌和三位红军班长继续前行三百米,然后爬上一个能观察双石铺镇全景的山坡上。

这是徐远山在民国时空的第一次作战,他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否则这46人的小队伍不够几次折腾的。

现在正是夏日,虽然西边的太阳已经被群山遮挡住,落日处天边泛起艳丽的光彩,但整个双石铺镇还亮堂依旧。

他们五人就伏在草丛后面朝双石铺镇观望,所有人身上还插着伪装的树叶。

这个时期,红军还没有严格要求战士伪装,但徐远山把抗战、解放战争中八路军和解放军的那一套伪装在这支队伍用上了,从周至老县城出发时就开始。

徐远山把双筒望远镜递给刘振斌,作为已经有两年作战经验的红军排长,自然知道要观察什么目标。

徐远山自己却拿着单筒望远镜观望。

双石铺镇东与凤州镇接壤,南与留凤关镇毗邻,西和甘肃陇南两当县杨家店乡连界,北与唐藏镇紧连,确实是秦岭陕西界西端的交通要道。

如果不打下这个双石铺镇,想要进甘肃确实不易。

徐远山他们就是从唐藏镇过来的,因为国民党在游击区实行坚壁清野,唐藏镇富裕一些的人家和民团全跑到了双石铺镇。镇

他在后世查到这时双石铺镇的民团成员应该有一百余人。

现在的双石铺镇仍然是一个大围子,用石块砌成的石墙有两米多高,四个方向都有木制大门。

石墙上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个拿枪的民团兵蹲着或坐在上面防守,每个大门旁更是得到了加强,有三个民团兵把守,估计还要负责盘查来往中不是本镇的外乡人。

观察发现这些民团兵不仅对外乡人态度恶劣,同时也欺压本地百姓。

这时候后能当上团丁拿上枪的多数是土豪劣绅的狗腿子。

镇里的房屋有两、三百间,中间有一段是主街,然后两端分丫到四个大门通往四个方向。

这样也好,只要把四个大门堵住,镇里的地主老财一个都跑不了。

不过打下来后,在凤州、留凤关及甘肃两当县这三个方向还需要布置机枪警戒哨。

徐远山原来的时空记载,红二十五军派出一个营的兵力长途奔袭双石铺镇,因为是白天单个方向强攻,近半民团士兵和地主老财逃脱,

徐远山这次可不想让煮熟的鸭子飞了。

刚开始观察时候,他还让刘振斌他们注意石墙那一段更好一些攀爬以及这段石墙里的地势以及那些房屋有民团兵出入。

这些民团兵出入的,有可能是他们的家。

徐远山告诉他们四人,他的初步计划就是从石墙翻进去后,从里面打开北门,部队进去后分成五组,其中三组负责主街道的两丫道,顺便看住东、南、西三个大门,两个组负责清除主街道。

观察中发现,民团部、连保处都在这街道上,大部分民团集中在民团部和连保处里,但仍然有小部分民团返回镇上的家中。

就这样,徐远山、刘振斌还有另三位红军班长观察了一个多小时,一直到天色快完全黑下来时才下山回到营地。

五人吃过些东西后,又被徐远山召集一起,找了一个山洼背风处点起两盏马灯继续开会。

徐远山还是他那惯有理工科的思维,当着大家的面用一把匕首在地面上削出一个双石铺镇沙盘。

他在车间当五年的技术工人真不白呆,动手能力就是强,十几分钟一个桌面大小的双石铺镇沙盘栩栩如生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徐远山知道后世宣传过红军善于夜战,但等到他来了这个时空,才发现真实情况不是这样,民国时空因为粮食不够,农村种菜的不多,唯一大城市旁边有些菜农,加上肉食短缺,所以夜盲症很普遍,更遑论长征后期补给严重不足的红军战士了。

红军夜间行军,每个战士都必须打火把否则两眼看什么都是漆黑一片。

说夜战,那不过表述战士的勇敢。

就算有个别夜战案例,那就是猛冲猛打猛炸,至于有没有战果就另说了。

但在后世徐远山听了许多各种各样的先辈夜战事迹,薰陶于各种大片影视的影响,他倒是对夜战有一定的想法。

双石铺镇就是夜战的练兵场。

因为民团的战斗力又不如国民党正规军,刚合适龙组这支才成立不久的部队。

实际上,徐远山这一点上是纸上谈兵,民团与国民党正规部队的比较,战斗力大小还要分地方和形势,有些时候这些民团比国民党正规军还凶狠,因为他们熟门熟路,红军长征一路上没少吃他们这些民团的亏。

很多时候国民党正规军更孬种,都比民团好打。

首节上一节29/3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