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第213节

因为是为了争夺制空权,虽然这一天在东北的日本陆军采取撤退或突围行动,但双方的空军就没有去配合地面部队作战,就是各自寻找对方的飞机进行决斗。

战术并不复杂,就是双方先是小机群进行挑战,然后为了在数量上占上风,发生空中格斗后又相互摇人来参战,场面和规模就越来越大。

日本空军既然是采用三段击战术,就先派出陆航十个战斗机飞行战队从朝鲜方向窜入东北上空,随后又是陆航的十五个战斗机飞行战队接应,最后是海航超过二十八个战斗机飞行战队加入进来决战。

飞行战队是日本陆航的基本编制单位,指挥官军衔一般为少佐(有时为中佐或大佐),两个或更多的战队编为飞行团,指挥官军衔一般为中佐到少将之间,两个或更多的飞行团编为飞行集团(或称飞行师团)。

双方的战斗机都具有大航程,滞空时间长,因此这一天东北上空来回飞舞的都是双方的战斗机。

日本空军陆航和海航联合出击,真是有破釜沉舟的决心。

9月5日天才亮,日本陆军航空兵的十个战斗机飞行战队分成两路飞过鸭绿江,一路朝沈阳方向而来;一路朝哈尔滨而去。

每一路又分成了多个机群。

日本人想得挺美,如果解放军空军仓促之间没有准备,来不及应战的话他们这些空中战机就能对两个地方的解放军炮兵和步兵袭击,掩护日军地面部队撤退。

其中沈阳城日军东出攻击本溪,想从安东方向突围撤退到朝鲜的义州,而大连日军却通过乘船,运送到朝鲜的仁川港,当然为了防空,日本人把所有的防空火炮全拉了出来。

收到日本飞机来袭的消息,白云辉亲自率一个战斗机飞行大队36架飞机起飞应战一个日军机群。

这次空中作战,陈赓把战场放在东北,就是占了主场便利,即使有红鹰战机坠落,跳伞的飞行员大概率能获救。

白云辉知道红鹰战机仍然在速度与高度占优,当然火力方面红鹰战机稍微弱一些,日本先进战斗机的火力配置根据红鹰战机有针对性,安装了两门20毫米的机炮和两挺12.7毫米机枪,日本飞机原来采用的是7.7毫米机枪,得到美国大力支持后,直接选用了12.7毫米机枪。

这就是日本大本营敢于选择决战的底气,唯一没有想到解放军的战斗机还装备有格斗的导弹。

白云辉带队起飞后,编队朝南飞,高度在8000米。

由于解放军把各地的雷达进行了联动,虽然民用雷达探测距离有限,但联动后同样掌控了东北上空的飞机飞行情况,唯一缺点是没有敌我识别功能,只能通过与已方机群的联系加以区分。

有了雷达探测情报,解放军空军在信息上就掌握了主动权,这是另一个巨大的优势。

白云辉率领的机群之所以选择这个高度,就是来袭的日本飞机飞行高度是在6000米,日本先进战斗机升限在10500米,仅比红鹰战机低500米,日本人现在也知道高度的重要性,所以进入东北上空后机群就拉升到6000米的高度。

白云辉他们迎战的日军飞机是有两个飞行战队七十三架的机群,也就是一个飞行团。

指挥官是渡边广太郎大佐,他本来是陆航兵器部部长,也是比较熟悉“钟馗”式战斗机性能,而且空战战术出色,所以担任这一个机群的最高指挥官。

这家伙同时是武士道精神的狂热者,对红鹰战机性能也有所研究,分别为“钟馗”战斗机制定了多种空战格斗战术,其中就有“对冲迎战”战术:利用“钟馗”战斗机火力强的特点,和解放军红鹰战机相遇时迎头就上,如果对方躲闪的话,“钟馗”战斗机自然形成尾随攻击(即6点钟攻击方位)的有利态势。

渡边广太郎大佐另一个战术:在空战格斗中,以中队四架飞机形成闭环衔接圆形飞行,成首尾掩护阵形,可攻可守。

渡边广太郎踌躇满志,认为这次夺取制空权的战役取得胜利,不仅给日本空军被压制两年雪耻,他自己不出意外的话还会升任少将。

正因如此,渡边广太郎非常热切土共空军飞机马上出现,用20毫米的机炮将耀武扬威两年的红鹰战机击成碎片。

白云辉不是生瓜蛋子,不说他已经有两年多的空战经验,而且他最怀念的日子,就是在红一中队给日本飞机下黑手的时候,那可是最爽的时期,现在既然知道日本战斗机火力强于红鹰,怎么会傻得去与日本飞机迎面硬碰硬?

等到日本机群从下面飞过后,白云辉才率红鹰战机机群俯冲下来,就尾随在日本大机群后面,这就是典型的六点钟攻击位置。

徐远山通过后世找人制作的空战格斗电脑3D视频,也不是随便编的,而是收集原时空P51战斗机的真实战例来编辑,有各种各样的空战形式:有针对德国飞机作战的;也有对日本飞机包括零式战斗机作战的;还有针对轰炸机群作战的。

什么是软实力,这就是软实力。

所以别看红鹰战机此前很少有空中格斗的经历,但飞行员都学过不少的战术,更不用提像白云辉这些已经参战两年的老手。

当双方机群的距离拉近到一千米的距离时,白云辉命令所有红鹰战机各发射两枚导弹,剩下两枚导弹不到一百公斤,也不会影响后面格斗的机动。

72枚导弹喷出淡淡的火焰和白烟直接就冲向日本大机群而去,这些导弹虽然还不是后世雷达制导的导弹,但却有热感主动寻导功能,差不多是“响尾蛇”导弹的初级版。

导弹在窜入日军机群后,热感寻导发挥作用,看似乱窜实质各自朝日军战斗机追了过去,也使得日军这些“钟馗”战斗机一时之间阵形大乱。

这些导弹的另一个特殊功能,就是有近炸引信,这可不是为了不暴露集成电路而选用真空电子管准备提供给德国的近炸引信,这些用后世芯片制作的近炸引信,在设定的距离里是百分之百引爆。

那又是在多少距离引爆呢?

别看这些导弹单枚重量只是四十多公斤,但装药却有十公斤以上,这是什么概念?二战时的150榴弹炮,最多装药都不到八公斤,爆炸覆盖范围就达到六十米。

但这些导弹的装药就超过十公斤,是不是有些丧心病狂?

导弹的近炸引信,就设定在十米的距离,因为通过实验不算导弹破片,仅是爆炸的冲击波足够炸裂红鹰战机的机体,或者直接震断机翼;没有用真人实验,但在这个距离已经能把实验中的动物震死。

何况日本这些先进战斗机,为了追求大航程多装油,主体结构的铝合金都被钻孔,是皮大馅薄的样子货。

这是致命的缺点,还没有上场就决定了后果。

渡边广太郎大佐在机群骚动时就发现不对头,“钟馗”战斗机为了防止六点钟方向被攻击,和红鹰战机一样,在飞行员前面两侧有两个圆圆的倒视镜,当导弹逼近两、三百米时,日本飞行员就察觉到后面有飞行物追击,而且是越来越近。

这时候就有飞行员提速和转向,想躲开后面的攻击,这是条件反射下的动作,当然是没有效果。

渡边广太郎就看到有一长管子喷着火焰追一架“钟馗”战斗机飞过去,还没有等到两者接触就发生猛烈爆炸,不仅把挨近的飞机炸飞,还把附近的飞机震得来回摇摆。

而且不停有爆炸在机群中发生,胆战心惊的渡边广太郎从驾驶室朝四周观察,发现已经有三十多架飞机遭到重创,还有一些起火的飞机又遭到第二次爆炸的打击,被爆炸撕成的碎片抛洒在空中。

毫无疑问,机群遭到了攻击,渡边广太郎是兵器部部长,知道日本陆航军工技术员也正研究一种对大机群作战武器,就是类似烟花火箭一样打到机群里再爆炸,但效果微乎其微,实际上也没有效果。

但支那的同类武器却成功了,而且是奇高的效果。

渡边广太郎声嘶力竭喊见着“敌袭,散开”,喊完后才意识到飞机没有通话器,赶忙驾驶飞机摇摆机翼发出散开的信号。

后面的白云辉见到导弹击落了日军二十多架飞机,还有二十多架飞机重创冒烟,立即命令:“各个机组,按照双机配合自己寻找战机,各自为战,记住了,受伤的敌机记得要补枪。”

而按照战前战斗布置,混战后是不能发射导弹的,这东西可不认敌我。

下达命令后,白云辉把战机加速起来,带着僚机就朝最近的一架敌机杀过去,等进入有效射程瞄准后火力全开,因为空战接触时间很短,不能节省火力。

把对面敌机打得冒出黑烟后,白云辉把机头一压利用俯冲方式躲开日本机群。

以前战术研究,空中格斗时红鹰战机是尽量不要冲入敌人机群中,除了发挥不了红鹰战机高速外,还容易造成被敌机围攻。

俯冲脱离战场时,白云辉还不忘问自己的僚机:“黄仁宇,你跟在我后面吗?”

黄仁宇是北平的大学生,参加空军才一年时间,或许是兴趣原因,也可能是非常有天赋,成为飞行员后技术突飞猛进,不仅被允许参战还成了团长的僚机。

“团长,我跟着呢,你放心后面,有我呢。”

等到白云辉把飞机拉平,盘旋过来时,才发现高空中的日军机群已经散开,所剩的日本战斗机数量和红鹰战机差不多,双方开始追逐交战起来。

实际上,渡边广太郎命令日机散开后,心中有些苦涩,土共红鹰战机才发起一波突袭,“钟馗”战斗机就被打掉了一半,这时双方交手还不到一分钟。

渡边广太郎和双僚机也飞离出来,日军也是采用双机编队作战,两机为分队,四机为小队,不过最高指挥官有时独领一个分队,就形成了双僚机。

而且日本飞机其它机型,比如轰炸机往往是三机为小队,即三机编组。

飞离的渡边广太郎发现左前方有两架红鹰战机追逐一架冒烟的“钟馗”战斗机,他立即率双僚机赶过去,但还是有些迟了。

对方首机喷出多道火舌,直接把受伤的“钟馗”战斗机打成三大块坠落地面,然后这两架红鹰战机准备加速俯冲离开,渡边广太郎赶到对方僚机后面,他凭借感觉开火,几发20毫米机炮子弹打中了对方的机身,并冒出白烟,可能是冷却剂外泄。

被打中的是黄仁宇飞机,白云辉配合帮助黄仁宇击落一架日军飞机后,刚好发现日军一架受伤的战机从旁边飞过,等他把这架飞机打碎正脱离时,通话器中却传来黄仁宇的声音。

“团长,我的飞机中弹了,后面跟着三架日本飞机。”

白云辉侧头一看,果然见到黄仁宇的飞机冒出白烟,后面远处有三个黑点跟过来。

“黄仁宇,你继续俯冲加速脱离,直接返回机场,我来掩护你。”

解放军空军有过规定,不是紧急必要时,受伤飞机必须脱离战场返回,因为红鹰战机受损后不宜再参战,否则反而是因小失大。

这种状况黄仁宇学习过,并与团长进行过配合,他继续俯冲加速,而团长的飞机会拉平并转弯来进行掩护,这时团长的飞机会容易遭险,但空战最讲究是配合,他继续俯冲时日军飞机大概率继续跟下来,反而不会想到团长飞机改平。

果然,渡边广太郎他们三架飞机跟着黄仁宇飞机俯冲,是想继续加一把力把土共空军这架飞机完全击落。

“钟馗”战斗机本身比红鹰战机稍慢,如果迟疑的话就追不上对方了,看到对方继续加速俯冲也只好加速追下去,这时双方飞机的时速都超过七百公里。

没有想到对方的首机突然改平,而且等受伤的红鹰战机和三架日军飞机俯冲下去后,再俯冲跟下去,……五架飞机前后是土共空军的红鹰战机,中间三架是日本战机。

俯冲和加速,让黄仁宇的飞机接近了七百四十公里的时速,这快到了红鹰战机的极限速度,而对日军的“钟馗”式战斗机,已经大大超过了极速。

“钟馗”战斗机的结构缺陷使得渡边广太郎飞机产生严重抖动,渡边广太郎只好把油门缩小,减少发动机功率输出,无奈看着前面的土共飞机越飞越远。

但没有结束,麻烦转到日本飞机这一边,因为后面还跟着一名土共飞行员老手。

白云辉的飞机不像黄仁宇受伤的飞机,他以前平飞时最大速度都比这快,俯冲时最高速度都超过七百八十公里,所以他发现前面日军飞机不再加速时,他继续加速,而且还开始射击。

等渡边广太郎放弃对受伤红鹰战机追击,把飞机改平时,他最后面的僚机却遭殃,被追下来的红鹰战机击落了。

而且这架红鹰战机还在继续死追不舍,渡边广太郎没有想到对方还有阴险一招……将这两架日本飞机撵远后,白云辉把机上的两枚导弹陆续发射出去。

等到飞机中弹后,跳伞逃命的渡边广太郎还不知道他率领的一个日军陆航飞行团七十三架战斗机全军覆灭,……红鹰战机利用速度优势追杀所有受伤的日军飞机。

最终白云辉飞行团的一个大队红鹰战机,以三架被击落,六架被击伤的代价,半个多小时里全歼日军陆航渡边广太郎飞行团。

当然,空战还没有结束,因为更多的日本飞机进入到东北上空……

第二百九十八章要不要趁胜去打朝鲜?

东北战场解放军空军十个飞行团打得火热,把布置在山海关和天津机场的四个飞行团心急如焚坐不住了,他们的任务是穿过渤海湾直接到朝鲜上空,但必须要等空军司令部下达命令才能出击。

但出击命令却一直没有下来。

飞行团团长之一的邓士凯几次想发电报去询问,但他确实有些怕司令员陈赓。

陈司令员是邓士凯的老上级,不过级别差太大,邓士凯刚参加红军时,陈司令员已经是师长,如果不是邓士凯被选入空军,都难见到陈司令员。

后来邓士凯担任飞行团团长后,倒是常见陈司令员,不过司令员一改以往随和性格,常常把他们这些飞行团团长拎过去凯一顿,就因为这些飞行团团长老抢下面大队长、中队长的活,动不动就亲自带队出击。

等到1939年9月5日中午,日本陆航和海航实施三段击作战计划第二段击后就察觉不对劲了,前面两段击的陆航“钟馗”战斗机只有少量返航的,而逃脱的陆航战斗机飞行员一下飞机,个个脸色惨白,说土共空军飞机装备了一种新式火箭弹,杀伤力非常巨大。

所以海航“十三式”战斗机刚进入东北上空不久,大多数就被召回,各机群的指挥官飞机装备有电报机,就这样海航还有两百架“十三式”战斗机失踪。

而先进入东北的陆航“钟馗”战斗机损失高达536架,这一次空战让日本大本营欲夺回制空权的幻想彻底破灭。

所有的日本高官都在感叹,日本目前最先进的“十三式”和“钟馗”战斗机与土共空军的红鹰战斗机差距太大了。

实际上,他们是陷入了另一个误区,就是就算他们有比红鹰战机更先进的战斗机,依然也不可能夺得制空权。

暂且不说红鹰战机的前身P51战斗机本来就是原时空二战最好的战斗机,美军在朝鲜战争前期还使用这款飞机投入朝鲜战场。

关键是,解放军空军空战的杀手锏是在格斗导弹,后世凡说到导弹,给人的印象是神密的高科技武器,但也要正确理解。

导弹的三大都分,就是制导控制系统、火箭动力和引爆装置,首先得益于后世芯片应用发展,引爆装置最容易被解决;其次火箭动力虽然难度较大,但质量较轻的弹体获得时速在一千公里内,这样的固体燃料也并不是太难解决;最后难度最高的就是制导控制系统,这包括两大部分,发现目标和根据目标方位引导转向追踪攻击。

最后的控制系统虽然最困难,徐远山设想就如把航模、船模甚至无人机的人工摇控改为自控,用芯片来决定选择判断,他所具备的知识无法独立研发出来,但后世可是有大把的人才。

想想各个高校举行的机器人大赛,说明这种技术在研究生阶段就能解决。

自从1937年红鹰战机上战场后,这两年红鹰战机使用的导弹研究始终没有停止,性能上除火箭动力方面外,其制导能力已经超过后世单兵导弹“前卫1”,因为这些红鹰战机使用的导弹,其核心的芯片是比“前卫1”控制器先进了三十年技术。

唯一缺点是同时使用时,出现多枚导弹共同攻击一个目标,下一步徐远山要提升这些导弹的性能,就是解决火箭动力提高速度和自动寻导带有识别和锁定功能。

从这一点来说,民国时空无论哪一个国家研发飞机的速度是跟不上徐远山研发导弹的速度,甚至有雷达制导或视频制导功能的导弹,运输机都能轻而易举击落对方的战斗机:就像后世控制无人机一样,控制导弹对准敌机冲过去即可。

在9月5日的空战中,日军的“钟馗”和“十三式”战斗机超过半过数是被导弹击毁击伤,而被击伤的战斗机又被拍马赶上来的红鹰战机补枪,岂能不输呢?

所以这一天的空战,解放军空军以红鹰战机不到三十架被击毁击伤的代价,击落日本最先进战斗机七百余架,剩余的是提前缩回去的,所以作战计划安排进行拦截的四个飞行团,出击任务自然就落空。

进入东北上空后,能逃脱回朝鲜的日本飞机都没有几架,拦谁去?

日本空军没指望了,自然就苦了皇军陆军部队,东北北部哈尔滨一线日军还能边打边朝东撤,回到朝鲜;而沈阳向东突围的日军还没有冲到本溪就被解放军团团围住。

大连的日军靠着军舰,冒着触发水雷风险从水路撤往朝鲜,解放军是无法堵住,但这一路日军想逃脱肯定会脱一层皮不可。

在朝鲜平壤指挥日军从东北撤军的石原莞尔当收到日本航空兵失利消息,也知道沈阳的日军已经没有希望了,唯一就是哈尔滨与牡丹江一线的日军能多撤出一些人马,加上大连用军舰运回的日军,如果能凑上五十万军队,加上驻朝日军和后续从日本补充过来,就有一百万兵力来防守朝鲜。

石原莞尔在战术指挥上并不突出,这货脑子老爱东想西想,无意就让他接触到战略边缘,他是担心解放军会不会趁胜攻入朝鲜。

土共中央确实正在研究是否要攻打朝鲜的问题,因为解放军中的朝鲜族干部多次联名向上申请,希望东北解放后趁热打铁解放朝鲜。

其中以东北战役前线指挥部负责指挥炮兵师作战的副参谋长武亭和第六野战集团军第2军第3师师长金日成两人为主。

武亭曾在东北的北方军官学校学习,炮兵专业,1925年加入土共组织,1929年上海工人暴动失败后,组织者之一的武亭到苏区加入红军,是红一方面军炮兵团团长,长征结束后担任军校的炮兵教员,后出任前线指挥部副参谋长负责指挥直属炮兵部队作战,与原时空不同的是,武亭担任八路军炮兵团团长。

首节上一节213/3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