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去老会长那儿吧,尊老爱幼嘛。”汪昱笑道:“要是来得及,下午去我那。来不及就后天。”
“你那儿安排在后天吧。”赵昊笑道。
“怎么,还有人要来?”
“嗯。”赵昊点头笑道:“徐大公子。”
这徐大公子,自然是徐邦瑞,而不是已经成为失踪人口的徐。
“哦。”汪昱点点头,并不意外。显然双方早已通过气了。
……
翌日一早,阮弼的侄子阮范,便来接赵公子去他家的染局参观。
从花津桥过去青弋江南岸,便是成排的染坊染局,其中最大的一家,便是阮家的‘永兴浆染局’。
阮弼早就在染局门口恭候,见礼后,亲自引着赵昊进去前店参观。
永兴浆染局依然是前店后坊的模式,进去气派的店面,便见里头红木的柜台上,摆满了上百种颜色的布料。有大红、莲红、红色、银红、水红、木红色。紫色、赭黄、鹅黄、金黄、茶褐色、绿色、豆绿、油绿、天青、葡萄青、蛋青、翠蓝、天蓝、玄色、月白、象牙……
不是亲自担任小二的阮范从旁介绍,赵公子断然认不全这些颜色。他不禁暗暗咋舌,在没有化学染料之前,能单靠天然染料,就染这丰富的色彩来,这芜湖的浆染业还真是强的离谱呢。
赵昊数了数,光蓝色面料就有十几种,加上各式印花的蓝花布,足有三十种之多。
“蓝色布料是销量最大的,占全部出货的七成。”阮范介绍道。
“因为大家都喜欢蓝色吗?”赵昊奇怪问道,他也发现这个现象了。哪怕四百年后,九十年代前,老百姓的衣服也大都以蓝色为主。
“不是,主要是因为我们愿意卖蓝布。”今天店里不对外营业,阮范当然要展示一下自己的坦诚,好给赵公子留下好的印象。
“蓝色染料方便获得,上色容易,不易掉色。”一旁的阮弼苦笑道:“而且能染出层叠变幻的蓝,这样能让买家觉得,我们的产品很丰富。”
“这样啊。”赵昊点点头,这种销售手法四百年后很常见。给你一堆不同的口味,其实产品就那一样,却让你感觉自己有很多选择一般。
“不过公子也别小看这些蓝布,里头道道也是很多的。”阮范自信的介绍道:“这种像绸缎似的光青布,只有我们永兴能染出来。不过光青布这些年已经不太吃香了,现在是这种毛青布更受欢迎。”
“这种料子我穿过。”赵昊笑道:“红焰之色隐然,看上去跟毛呢似的,高级感很足啊。”
“卖的比素绸还贵呢。”他身后的马秘书,早就被眼前琳琅满目的布料深深吸引了,忍不住小声补充一句。
“是吗?”赵昊倒吸口冷气,心说这印染行果然赚钱。在染缸里过一过,棉布价格翻几番啊。
第一百章 毁灭者赵昊
参观完了前店,赵昊又来到后面偌大的染坊中。
染坊里,最夺人眼球的自然是那数百具,两丈多高的木架。架子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布料,像一面面长长的旌旗,在微风中飘荡。
赵昊在影视剧中倒是常见这场景,一般要么是杀人,要么偷情,反正都儿童不宜的画面。知乎知乎,具体都有什么来着?
阮范告诉赵昊,这大架子叫晾布架,用于晾晒印染好的布料。
赵昊收起旖旎的想法,绕过了挂满故事的晾布架。便见上百口大缸,整齐的摆放在空地上。每口缸上都放着块木板。
不用阮范介绍,赵昊也知道这是染缸了。因为他看到有工人,从缸里把布捞出来,放在担缸板上沥水。
缸后还埋着一排光滑的木桩。工人将控水后的布,套在木桩上。另用一根短木棍插进去拧绞去水。地上淌的水五颜六色,霎时醒目。
赵昊心说,这得亏没有环保部,不然非罚你个生活不能自理。
他这才发现这场院中间高、两边低,这样不管晾布架滴下来的水,还是染缸旁沥出的水,都流向作坊两边的暗渠,不至于让整个场院整日泥泞不堪。
……
过去这片露天区域,便进了烧火的大棚。
只见大棚下,盘着几十口灶台,台上大锅里热水翻腾。
灶台大棚也分左右两个区域。
左边锅里煮的是清水。赤着膀子的工人,将一卷卷白色的松江布,小心投入锅中,然后用木棍轻轻搅拌,锅里就像绽开了一朵偌大的白牡丹。
阮范告诉赵昊,染布前需先用清水煮过,以去布的‘浆力’……其实就是去除棉布中的淀粉成分,使其柔软易着色,经久不脱色。煮过的白布要送去控水晾干,才能再用。
赵昊再看右边灶台旁,有穿着长袍,戴着围裙的染布师傅,端着盆往锅里下调好的颜料。
他看过《大染坊》,知道染布师傅之所以能吃白面馍馍,全靠掌握着颜料的配方。这作坊里上千号人,所有的步骤都瞒不了人,唯有这调色一环,是师傅关起门来自己配的。
为了保密,他们会让徒弟把许多无用的配料都放在屋里,让你猜不到他用了哪几样料,每样用多少。
染料配好后,有的是直接把白布下进锅里同煮,这叫‘煮染’。但大部分还是等染料液冷却,加入染缸里浸染。
染好的布晾干后,还得漂洗两到三遍去掉浮色。这一步,用的清一水都是女工。
赵昊对此并不稀奇,因为自古以来,江南地区妇女出门工作的比例,都是全国最高的。
漂洗过后,还有最后一步碾布。
这一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染布的卖相。碾的好,可以让原本表面粗糙的手工棉布,变得表面平滑、色泽亮丽,品质大大提升。碾不好,染的再好也白搭……
芜湖浆染业能冠绝全国,离不开本地大小荆山上,出产的石料性冷质腻,是最上等的碾石材料。芜湖浆染行会甚至将两座山买下来,不许外人开采,碾石原料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
参观完了所有流程,已经快中午了。
其实赵昊个大外行,又能看出什么门道?只能通过作坊的布局、堆料井井有条,工人操作忙而不乱,推测出阮家的生产管理还是很有一套的。
至于如何染布?也就看个热闹。只知道这里头门道很多,每一步都需要有经验的工匠把关罢了。
午饭是在阮弼府上解决的。
饭后小憩片刻,赵昊便从客房出来跟阮弼说话。
阮弼早已在临湖的小楼中备好了茶点,恭候赵公子前来了。
赵昊见他连阮范都支开了,就知道长公有体己话要说。
“公子休息好了?”阮弼笑呵呵的为他沏上徽州本地产的黄山毛峰。
“这么漂亮的园子里,怎么能休息不好?”赵昊呵呵笑道。
“公子谬赞了,这里也就随便收拾了一下,充其量只能算是住着舒服。”阮弼意味深长道:“叶落总要归根,咱们徽商在外漂泊一辈子,临老了还是要回家的。”
“长公离告老远着呢。还要继续领导芜湖同业啊。”赵昊呷一口毛峰,只觉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不由神情一振。
“公子说笑了,令祖父都已经致仕两年了,我和他同岁,怎么能不考虑退下来呢?”阮弼轻叹一声道:“只是不像令祖那样有福气,生得好儿孙,可以了无牵挂,悠游林下。”
赵昊心说,我爷爷操心的事儿可多了。天天在家里站岗放哨,累得人都瘦了。
不过阮弼说这些是有目的的,赵昊也就没打岔。便顺着他道:“阮二哥精明强干,又跟着长公学了那么多年,一定能顶的起‘永兴’。”
“不行啊。”阮弼却摆摆手,叹道:“这孩子虽然不是我亲生的,但也是从小看着长大的,手把手教了他十几年,他什么能耐,老朽最清楚。”
“小二操持个‘永兴’没问题,甚至领导浆染行会也能勉为其难。”阮弼说着,幽幽看向赵昊道:“原来我也觉得他可以接班了。但现在,芜湖的浆染业面临灭顶之灾,我不敢放手了。”
“晚辈所见一片欣欣向荣,哪来的灭顶之灾?”赵昊问道。
“哈哈哈,公子就别装糊涂了。”阮弼笑着指指赵昊道:“能终结芜湖浆染业的,就是公子啊。”
“我?”赵昊指着自己,一脸懵伯夷。天地良心,本公子如此善良,怎么会被这样误解呢。
“呵呵,老朽听闻,江南集团成立了个纺织总公司?”阮弼笑问道。
“不错。”赵昊点点头道:“下设一家丝绸公司,一家棉纺公司。”
“老朽要说的就是那家棉纺公司。”阮弼淡淡道:“听说总……经理是翁老会长的儿子翁凡?”
“嗯。”赵昊点点头,心说消息还挺灵通呢。
“翁凡正在松江干什么,公子会不知道?”阮弼又问道。
“集团下属的公司都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赵昊苦笑道:“他没必要事事向董事会汇报。”
马秘书知道,这是公子又健忘的台词。赶紧附在他耳边,轻声提醒几句。
第一百零一章 强强联合
水阁中。
“这还是您下的命令,让翁总为了松江的稳定,去接手因徐家倒台,而失业的织娘们……”马秘书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跟赵昊咬着耳朵。
赵昊这才恍然道:“哦,长公是说,翁凡在松江干的事儿啊。”
“不错,短短十几天,徐家的两万织娘,就已经被他挖去了一万五。”阮弼恨得牙痒痒道:“他这是要搞什么,公子不会不知道吧?”
赵昊哑然失笑。
没想到江南棉纺在松江的举动,给了远在芜湖的阮弼如此大的压力。
不过也不难理解。一旦江南棉纺控制了松江的棉纺业,就等于控制了印染业的上游。只要翁凡不供货,芜湖的印染业就得停摆。
虽然从前徐家也控制着棉纺业,但徐瑛是个半吊子二世祖,他手下的管事也大都见钱眼开。
阮弼只要每年喂饱了这些家伙,他们才不管松江布是在哪里染出来的呢。
可翁凡和江南棉纺肯定不会答应,松江只出原料布,挣点辛苦钱,却任凭芜湖这边浆染后赚大头。
所以能想见,待江南棉纺控制住松江的棉纺业,很快就会向芜湖发难的。
以阮弼的老辣当然不会坐以待毙,若非江南集团的话事人是故交之后,他怕是早就去松江横插一杠,打乱江南棉纺的如意算盘了。
甚至他可能已经在布局了,只是想跟赵昊谈一次,看看有没有和平解决的希望吧。
但,爱好和平的一方,往往总是弱势者啊。
……
尽管阮弼笑容可掬,不见丝毫怒气,水阁内的气氛依然有些凝滞。
此时长公心中,愤怒谈不上,更多的是无力感。
这种无力感并非因为他欠了赵立本的人情,抑或自己年事已高、力不从心。而是完全因眼前这青年,和他的江南集团而产生的。
尽管行会中不乏要跟江南棉纺开战的呼声,但阮弼心里清楚,那样的话,他们一方必败无疑。
因为江南集团实在太强大了。
阮弼仔细研究过这家集团,悚然发现它创办至今,几乎没赚过一文钱。
一直在不断的花钱花钱,花出去的钱少说大几百万两了吧?
一家毫无盈利需求的超级商行是多可怕啊,那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无敌。
所以这是一家根本不能以常理,甚至不能用以往经验判断的商行……不,不是商行,是比商行更高等级的存在,就像一个集合了越来越多人利益的共同体。
它的核心班底是苏松常镇一带,十几家倚重工商的豪势之家。外围还有无数大户,持有它们的债券。
苏州一府七县一州,全都绑在它的战车上。从知府蔡国熙到下面的知州知县,统统心甘情愿为其保驾护航、摇旗呐喊。
根据最新的消息,松江的衷贞吉也带着两个知县,加入了江南集团提出的‘江南经济一体化’,说往后要苏松取长补短、协调发展云云……
听说常州、湖州、嘉兴也表示出了,对这个计划浓厚的兴趣。
且江南集团还占据了印染行业的上游,无论从哪个角度,芜湖印染业行会跟它比起来,都只是小小一只,根本无法挑战对方。
不过阮弼心服口服。
江南集团才成立不到一年啊!简直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就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再给赵昊几年,江南集团会成长到什么程度?长公感到很好奇。他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江南集团会达到什么样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