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江南公司股东们没有一个愿意出售股份的。
江南有钱有势的人们,只好望而兴叹,羡慕嫉妒恨了。
现在江南公司发行可转债,无疑给这些人开了希望的口子,不抢破头才怪。
大户们才不怕江南公司赖账呢,反而盼着他们还不上债,这好有机会将债权转为股份。
这让林中丞怎么学的来?总不能说到时候还不上债,就让人家当几天巡抚过过瘾吧。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水泥太诱人啊。
第二百六十四章 江南银行
逆流而行的科学号上。
林润下意识捻一块白嫩可爱的牛轧糖,送到嘴里尝一尝。我去,比市面上的好吃太多。
爱吃甜食的林中丞,强忍住再来一块的冲动。
又问道:“那你们想要开设的江南银行,又是个什么玩意呢?”
“中丞可以把它看成钱庄的升级版,我们会对伍记钱庄所有功能进行优化改进,使其变成一家更为强大的……”赵公子寻思片刻,还是找不到合适的字眼替代,只好苦笑道:
“钱庄。”
“嗨,”林润白浪费了一番感情,指着赵昊笑道:“新瓶装旧酒。”
“这名字比较好听,银比钱贵,行比庄大嘛。”江雪迎给赵昊圆场道:“兄长是想让我们江南银行,超过天下所有的钱庄。”说着她看一眼林润道:“这离不开中丞和老公祖的支持。”
“本院方才说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林润不动声色的点点头道:“你们为府里牺牲这么大,我们当然要竭诚以报了。”
说完他坐直了身子,正色道:
“但江南公司提出,希望从今往后,苏州府百姓所有交给官府的白银,都必须先存入江南银行,然后由江南银行开具银券。官府只收江南银行开出的银券,不再直接向百姓收取现银……这银券就是会票吧?”
“差不多,唯一的区别是,银券不记名。”赵公子微笑答道:“中丞也可以称之为银票。”
“这样倒是能省不少事。”林中丞手指轻叩着桌面,寻思道:“而且还能解决胥吏上下其手贪腐的问题,也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顿一顿,他定定望着眼前的少男少女道:“可官府只能收取江南银行的银票,不能收其他钱庄的,这未免有些霸道了吧?”
赵昊和江雪迎对视一眼,前者缓缓摇头道:“正如中丞所言,此乃利国利民之事。兴许霸道一些,但也是为了不让人钻空子,导致好事变坏事。”
“此话怎讲?”林中丞轻声问道。
“其实银票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北宋时,四川就有专门的‘银票铺户’。”赵公子便一边给林润续茶,一边朗声笑道:
“跟朝廷印发的钞票不同,银票素来由商人自由发行。但商人的信用如何与国家相比?所以这就要求银票必须是‘见票即付’的。说白了,它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的凭据,而并非真正的钞票。”
林润点点头,听得十分认真。大明最大的弱项就是金融,比起蒙元都远远不如。
至少元朝在完犊子之前,还知道发钞要设立的准备金。朱元璋就敢什么担保都不给,印张纸就敢当钱使。
但太祖皇帝毕竟功盖千秋、万民膺服是太祖皇帝,他说大明宝钞是钱,那全国百姓就当它是钱。
当然,主要是没人敢不当钱……
于是整个洪武年间,宝钞的价值时贬时升,但总体还是值钱的。
但经过靖难之役对国家的严重损害,加上朱棣好大喜功堪比杨广,财政枯竭的大明终于开启了无限发钞模式。
于是飞流直下三千尺。
宝钞从洪武末年,一贯纸钞能换铜钱五百文,贬值到了永乐二年,一贯纸钞只能换一百文。
永乐五年,一贯钞换六十文钱。
永乐末年,一贯钞换十文钱。
宣德七年,一贯钞只值铜钱五文了。
正统七年,一贯钞一文钱。
土木堡之变后,宝钞更是到了百贯不值一文的绝境,所谓‘积之市肆,过者不顾’。
到了正德年间,宝钞实际已经废止。
此后,大明不再发行纸币,亦无法像清末那样向民间借贷。
事实上,大明隆万之后在海外贸易中疯狂敛财,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白银流入中国,民间的有钱人不要太多。
可谁也不会把钱借给朝廷。
无它,因为国家信用彻底破产。再不会有人上当了。
……
甚至可以说,大明朝廷之后的百般困顿,都是源于这种饮鸩止渴的恶性透支。
在这样一个信用破产、穷的叮当乱响的朝廷中当官,哪怕是应天巡抚呢,也依然什么都做不了。
所以林润想听听,赵昊有没有什么高明的见解,可以启发自己改善困窘的局面。
“由于银票铺户恪守信用,随到随取,所印‘银票’图案讲究,隐作记号,黑红间错,亲笔押字,他人难以伪造。所以银票赢得了很高的信誉。”
可惜赵公子的讲解别有用心,目的就是把他带沟里去。
“于是商人们在进行大额交易时,便不再使用沉重的铸币和现银,而是换成了银票。这大大促进了宋朝经济繁荣。宋之所以在人口国土只有我朝一半的情况下,却远比大明富裕,这小小的银票居功甚伟。”
“是么……”林润不由怦然心动,似乎看到了一点曙光呢。
“但并非所有的银票铺户都是守法经营,恪守信用的。有一些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铺户恶意欺诈,在滥发银票之后携款潜逃;或者挪用存款,经营它项买卖失败而破产,使所发银票无法兑现。”
“这样,当存款者取钱而不能时,便往往激起事端,引发诉讼。于是,宋景德年间,益州知州张泳对银票铺户进行整顿,剔除不法之徒,专由十六户富商经营。至此‘银票’的发行始取得官府的认可。”
说完,赵昊对若有所思的巡抚大人道:
“我大明的钱庄,汲取了宋朝的教训,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为了防止仿冒、滥发、挪用,改用记名会票,每一笔交易都必须到钱庄柜台才能办理交割。这极大的阻碍了大明工商业的发展,成为我们经济的桎梏,也让朝廷税源枯竭。”
“所以我们希望重新推出不记名的银票,但同样要汲取宋朝的经验教训。因此我们认为,银票的发行必须做到三点,方能利国利民,有益无害!”
然后他竖起三根手指,沉声道:
“一,方便自由的流通兑换。二,完善的防伪。三,以严格的监管杜绝滥发!”
第二百六十五章 越线
林巡抚思维敏捷,看问题素来一针见血。
但听完赵昊的长篇大论,他这回却有些看不透了。
总感觉这孩子说的都对,描绘的前景十分美好,而且难能可贵的是,他为可能出现的弊端,提前打好了补丁。
这份强烈的责任心,在商人群体中是很罕见的。
可直觉却告诉林润,在这无懈可击的安排背后,似乎还隐藏着更深的图谋。
但知识层面的局限性只能让他看到,江南公司想要借机掌控苏州钱庄生意这一条。
林润可以想见,只要自己点下头,日后苏州府官民商户的银钱往来,怕是都绕不开那即将成立的江南银行了。
虽然‘万源号’、‘亨通记’、‘鑫隆’等全国性的大钱庄,实力远胜‘伍记’。但有了苏州府支持的银票,至少在苏州,伍记肯定能打败他们。
但问题是,以林润对江南公司的了解,总感觉他们的图谋绝不止于此。
正思索间,苏州城已经近在眼前了。
前日赵公子来时,所见城外街市虽皆关门闭户,却大都安然无恙。
然而短短两天过去,局面却在迅速的恶化,远远就看见护城河畔的街道上燃起了大火。
隐隐詈骂哭叫声顺风传来,那是有地痞恶棍趁机纵火打劫。
林润亲眼看见,几个暴徒砸开一家南货店的铺板。
上了年纪的店老板,和几个伙计挥舞着铁棍想要阻拦。
然而破碎的店门招来了数目更多的暴徒,店里人终究寡不敌众被打倒在地。
暴徒蜂拥而入,旋即抱着一摞摞各种装潢精美的包装盒冲出了店铺。
店老板心疼的抱住一个暴徒的腿,却再度惨遭殴打……
这样的暴行,竟然就发生在堂堂应天巡抚的眼皮子底下!
林润霍然起身,断喝一声道:“冯千户!”
“在!”一名身材魁梧的军官,当即沉声应道。
“立刻带兵下船,肃清此处歹徒!”林润厉声下令。
“遵命!”冯千户立马领命而去,号令那些搭在他部下的沙船靠岸,然后下达了肃清命令。
不待放下船板,兵士们便纷纷跳下船,来不及整队,直扑正在纵火抢劫的暴徒。
看到忽然出现大队的官兵,暴徒赶紧抱着战利品鸟兽四散。
当然也有那不长眼的、腿脚慢的,被冲上来的兵士按在地上就是一阵胖揍。
三四里的长街上,到处都是互相追逐的官兵与暴徒,喝骂声、惨叫声响成一锅粥,场面愈加混乱。
店铺老板和伙计们却不敢冲出来报仇,而是赶紧想办法把店门重新堵上。
在老百姓眼里,官兵跟暴徒一样可怕,甚至犹有过之……
直到蔡知府和张德夫下了船,对市民们大声宣讲巡抚大人前来平乱,官军保境安民,秋毫无犯后,紧张的气氛才稍稍松缓下来。
看着士兵将抓获的暴徒反绑起来,串成一串,走过狼藉的街面,林润紧绷的面庞终于松弛了一些。
他回头瞧一眼赵昊,沉声道:“本院同意苏州府和江南公司的协议了,尽快立约执行吧。”
平乱刻不容缓,林润别无选择。
“中丞放心,江南公司第一笔定金,今晚就会到位。”赵公子轻声保证道。
“嗯,本院去处置骚乱了,你们小孩子家家,就不要下船了。”林润点点头,深深看一眼赵昊道:“此间事了,我们再好好聊聊。”
“好,我也有样礼物要送给中丞。”赵昊躬身送林润下船。
待到林中丞上了岸,赵昊站直了身子,看着乱糟糟的街面出神。
江雪迎俏立在赵昊身边,轻声道:“兄长心里不好受?”
“目睹这种骚乱,总归是不好受的。”赵昊涩声道。
“其实苏州每几年总会来这么一次。”江雪迎却很看得开道:“只是今年的规模空前,趁乱闹事的人也多。”
“往年没这么多趁火打劫的吗?”赵昊皱眉问道。
“自是难免,但光天化日之下,很少做这种勾当。”江雪迎面现一丝愤怒道:
“其实苏州人闹事是有分寸的,没人打算造反,日子还要再过的。所以都是发泄怒火为主,这样公然打砸抢,难道就不怕事后吃不了兜着走?”
说着,她瞥一眼正在慰问受灾百姓的一众官员,压低声音道:“别看官府现在好说话,待到事态平息,定要秋后算账的。”
“你的意思是这场民变,有人加了料?”赵昊神情一动。
“正要禀报兄长,方才苏州伍记送来了此次民变的报告。”江雪迎将一个折页递给了赵昊。
伍记的前身是伪装成车马行的情报机构,汪直去世后,才在赵立本的帮助下,转型为以钱庄物流为主的商行,但老本行一直没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