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未来的于首辅和他刚烈的哥哥啊……
好吧,本公子又要上手段了。
怨就怨无垢你,将来干嘛要当首辅呢?
本公子对当首辅没兴趣,但对当首辅的师父,实在是太感兴趣了。
他便深吸口气,迎着两人奇怪的目光,从红泥炉上拿起了玉书煨,高高的注沸水入紫砂壶道:
“无妄,我听过一些你的趣事。”
“哦,老师儿知道我?”于慎思吃惊不小,他连举人都不是,只是陪弟弟进京赶考而已,没想到赵昊一个南方小子,居然能知道自己。
“你受父亲影响,少年负志、博览群书,尤爱兵家著论,且记性极强,过诵而不忘,论天赋还在令弟之上。”赵昊微微一笑,不好意思,本公子上辈子是学这个的。
“这,这……”于慎思不禁和弟弟面面相觑,两人都是有一说一的端方君子,自然不会为否认而否认了。
“家兄天分确实远胜于我。”于慎行叹息一声,心悦诚服道。
“那他……”三阳不禁奇怪,这于慎思比于慎行大好几岁,既然天分更高,怎么当弟弟的都穿上举人圆领了,怎么当哥哥的还穿着生员的斓衫?
“因为这厮是个刚烈的汉子。”赵昊用紫砂壶中第一泡茶水烫杯,就像说老朋友的故事一样,娓娓道来。
“当年他十九岁入乡试时,因考场兵备森严,强令考生解衣光脚,视考生如犯人,这厮便认为有辱斯文,遂大怒而去,发誓不再进贡院一步。”
第八十五章 科学传习录
房中,赵昊再次用高冲法,向紫砂壶中注水。
呼噜噜的响声中,于家兄弟目瞪口呆的看着他。
一直到几十年后,两人都没想通,师父他老人家,是怎么知道这些两千里外的小事情的?
但毫无疑问,此时此刻,赵昊这轻描淡写的几句,把两人一下就镇住了。
“莫非,莫非,您是……”直到赵昊分了茶,于慎思方结结巴巴问道:“锦衣卫?”
‘噗……’赵昊险些一口茶水喷到他脸上。
“胡说八道什么!”王武阳赶紧给老师奉上帕子,不悦呵斥道:“老师乃天授其才,生而知之!跟锦衣卫有什么关系?”
“就是,师父有博古通今之略、经天纬地之才,就连我岳丈都佩服得紧。”华叔阳也帮腔道。
“尊岳是?”
“王州!”
“哦……”二于露出恍然的神情,瞬间脑补出一副关系图这位老师儿应该是与王州熟悉,而王州和他俩的同乡前辈李沧溟,正是后七子的两位领袖。
而于慎行曾跟随李前辈学过一段时间的作文。
看来是李前辈当笑话说给小先生听的……不知不觉中,两人心中对赵昊的称谓,已经一升再升,从老师儿变成了小先生。
二于心说,既然小先生能与王州、李沧溟二位平辈相交,那还真是咱们的长辈哩。
这个念头一扭转过来,两人便客客气气的向赵昊俯身行礼道:“原来是世叔,我兄弟二人无礼了,还请世叔责罚。”
“呃……”赵昊端着茶盏的手定住了,寻思好一会儿,才跟上两人脑补的思路道:“你们是从李沧溟那里论的啊?我与李盟主神交久矣,可惜一直缘悭一面。”
“那辈分也不可乱!”二于不愧是孔孟之乡出来的,这么七拐八扭的关系,也丝毫不含糊。
“随你们吧。”赵昊本来就要收徒弟,自然乐得如此。“快喝吧,茶要凉了。”
“是。”兄弟俩赶紧各伸手,捻起那龙泉青瓷的小茶杯,学着赵昊的样子,先嗅了嗅香气,然后细品起来。
也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感觉就是比大茶杯子喝茶香的多……
……
“听说,你们兄弟能解出五道以上的几何题来?”
赵昊给两人续上茶,继续用长辈的口吻问道。
“解题的是家兄,他可以解出七道命题。”于慎行便轻声道:“这阵子他一直茶饭不思,早就嚷嚷着要来问答案了。”
“晚辈越是研究那本《几何》,就越是觉得此书从简单到复杂,层层推理、严格证明,美伦美奂,令人陶醉不可自拔……”
一提起《几何》来,于慎思登时来了精神,从袖袋中掏出那本小册子,打开被他画得面目全非的书页,激动地说道:“每一个命题,都是那样的神奇美妙。若不知道它们每一个,都是如何证明出来的,必将抱憾终生!”
“那你刚才,怎么还掉头就走?”华叔阳揶揄道。
“这……”于慎思老脸一红:“都怪我这暴脾气。”
“哎,我三哥就是太冲动了。”于慎行便叹口气道:“一上头,就什么都不顾了。”
“还有脸说你哥,你不也一样?”王武阳道。
“我,我又不是来拜师的。”于慎行小声分辩道:“我是跟我哥来的,他一走我当然也走了。”
“哦,难道你对《几何》不感兴趣?”赵昊感觉心都碎了,乖徒儿不要抛弃为师,我还指望靠你当老阁老呢……
“我只对可以经世致用的学问感兴趣。”便听于慎行沉声道。
“哦,这样啊?”赵昊碎掉的心又重新粘合在了一起,全身由内而外,透出了强大的自信。“你要是说这个,我可就来劲了。”
打起文科嘴炮来,本公子可是科班出身,连海斗士都不得不服的男人啊!
“难道先生知道有这样的学问存在?”于慎行不由震惊道。
“那当然。”赵昊微笑颔首,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
“还请先生不吝赐教。”于慎行赶忙俯身行礼。
“等等,先生还是先跟我说说,这第一章第九命题,该如何证明吧?”于慎思见他们要把话题带偏,赶忙抢着道。
“这种问题还需要麻烦老师吗?”三阳不由直摇头。
“那请三位世兄赐教。”于慎思便转向三阳。
谁知这三个货依旧摇头道:“这种浅显的学问,实在不足挂齿,我们没兴趣谈起。”
“啊?”于慎思嘴巴张的老大,顿觉自己的骄傲片片破碎,没想到,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命题,在人家眼里根本就不值一提……
他哪知道这三个货,也就是前三天才一起,刚刚将前两章的命题证明完毕。前日才软磨硬泡,从师父那里求到了第三章的命题。
没办法,不会吹嘘的科学家,是没法成为著名科学家的。
不过这也怪于慎思太难搞,不然三个货也不至于如此打击他……
便听王武阳用下巴指一指,进来添水的赵士祯道:“就让我们这里端茶倒水的小子,给你讲讲吧。”
赵士祯也被三个坏种带坏了,闻言把托盘往胳肢窝一夹,一脸漠然道:“想听就跟我出去,咱这种下人,不配在屋里讲。”
“这……”于慎思看看赵士祯,又看看三阳,再看看赵昊。
赵昊这贱人便微笑道:“别看他没上过学,教你是没问题的。”
“这……”于慎思进退两难、老脸通红,最终还是对几何的热爱占了上风,怏怏起身跟着赵士祯出去了。
……
待两人一走,三阳马上掏出小本,做记录状。
“这是作甚?”于慎行咽口唾沫,心说这师徒四人,怎么看起来不太正常。
“我们会记载老师的每一次布道,以便将来撰写《科学传习录》。”三阳脸上现出圣光,再不复之前的戏谑惫懒。
“原来如此。”于慎行不禁肃然起敬。
这科学一门虽然没听说过,但打算居然如此长远。且门内一个端茶倒水的童子,居然能给他一直自叹不如的哥哥讲题,这让实心眼的小于,无法不肃然起敬。
“还请先生不吝赐教,后学晚生感恩涕零。”于慎行整肃衣冠,向赵昊重新郑重行礼。
待他起身后,赵昊便微笑问道:“无垢,你为何要学这经世致用之学?”
“这是因为,学生寒窗十余载,学来学去,所学皆是道德性命之学。”只见于慎行一脸愁苦,鼓足勇气道:
“可学生说句不知羞耻的话,我读书又不是为了搞清楚自己,我是为了科举做官。做官是为了治国平天下,难道当官的只要修性命之学,成为道德之士,就可以解决当世之务。就自动学会解决国计民生的问题了吗?”
赵昊闻言,只觉听到这一年里最顺耳的一句话,不禁抚掌笑道:“你他娘的真是个天才,将来绝对是个人物!”
……
学生们闻言,咽了口唾沫,记下的文字自动打码。
于是,若干年后出版的《科学传习录社科篇第一章正阳之问》中记载如下:
“正阳子未拜师时,便怀学以经世致用之念,视性命之学为空谈误国。
吾师初见正阳子,问其志向便笑曰:‘此乃殊才,他日可为宰辅矣!’颇类品王公元驭之辞。
二十年后,二公果相继入阁,吾师相人,从无谬矣。”
第八十六章 好事成双
赵府,正房炕上。
听了于慎行的话,赵昊不由击节叫好。
他还以为,如果没有自己干预,要等到几十年后,高攀龙那帮人成长起来,才会提出这种直指宋明儒学要害的问题呢。
原来于慎行早就有了这样的质疑!
这对一直暗撬儒学墙脚的赵昊,自然是一种激励了。
赵昊的赞许对于慎行来说,更是莫大的鼓励。
若是在家里,说出此番离经叛道之语,他会被父亲大人用大棒子揍的。
现在有人听了非但不骂他,反而还为他击节叫好,于慎行自然备受鼓舞。
等到赵昊高兴完了,于慎行才满怀希冀地问道:“敢问先生,可为晚生解惑?”
“当然可以,太可以了。”赵昊搓搓手,便笑着对他道:
“你之所以有这种困扰,是因为宋儒将‘学问’与‘事功’分为二途。他们轻视实务、空谈性理。袖手高坐、大谈心性时口若悬河、高明至极;一涉具体的政务便状若呆鹅,百般不会了。”
于慎行和三阳的哄笑声中,赵昊又愈发尖酸的讽刺道:
“就好比理学的老祖宗朱文公,朝廷开科取士,要你们都得按照他的话来作文,一句都不能超出。全天下读书的人,做官的人,更是都要按照他的教诲行事。然而朱文公活着的时候,正逢宋室国难之际,这位先生可献了什么奇谋秘策,能使宋室再造,免于屈辱?他没有!反而整日盯着宫里的内侍不放,要他们的言行合乎规矩。莫非朱文公的正心诚意之学,是专为太监设计的?”
这话打脸太狠,于慎行看看三阳,见他们笑得比谁都欢,便也开怀大笑起来。
……
隔壁,于慎思正全神贯注,撅着屁股趴在椅子上,听赵士祯讲题。
于慎思已经被这少年条理清晰、思路巧妙的讲解折服,管他是端茶的还是扫地的,反正比自己强得多就是了……
正听得津津有味呢,讲解却被里间一阵大过一阵的笑声打断。
于慎思登时满脸不爽道:“走,咱们离他们远点。”
“随你喽。”
赵士祯也难得遇到个,愿意听他掰扯的,就是上房去讲都没问题。
……
里间,王鼎爵放下手中的小本,重新给壶里添上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