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761节

  高顺淡淡看着,只吩咐道:“来人,将孙武将军好生看管起来。”

  孙武以下,众吴军将领亦是扔下兵器,卸去铠甲。当然,绝大部分吴军将领和士卒都是没有来得及穿上铠甲的。

  一旦事出突然,二来穿着铠甲不利于逃命,特别是在火势之下。

第883章 处置孙武

  大周军的中军帐内,此时姬延已经安然入睡。

  占据如此优势还打不过孙武,他干脆自己把人头送给对方算了。

  张仪见此,也只会心一笑而已。

  不过既是全歼了孙武军本部,也就派出部分兵马前去占据郢都。

  次日起塌之后,姬延方知道其中详细。

  这就有些头疼了,该要如何处置孙武呢?

  孙武一代兵圣,自然有其过人之处。

  不过姬延手下霍去病、项羽、李嗣业、高顺四大名将不说,就是次一些的将领也能横扫一隅。

  实在是现在大周军的火器和战法已经太过强大。

  试想一下,哪怕孙武的吴军再怎么坚守阵脚,大周军的航空兵朝着他们头上一阵猛砸,还不是一样的吓破胆?

  而且孙子兵法那上面的很多内容,实际上已经略显得过时。

  见到姬延半天不开口,张仪猜测出来。

  “大王可是为如何处置吴军作难?”

  姬延笑道:“普通的士卒倒是无妨,只要放下兵器,可凭其归去。只是孙武的处置倒是让孤左右为难了。”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若在大周军的野战军中再加一个孙武,到底有没有必要,姬延还不清楚。

  而且孙武用兵,数量也不会太少。

  他的兵法中虽有奇计妙招使出,却把军阵的战力作为基础。

  没有一支能打能扛的军队,是无法在冷兵器时代当中站住脚的。

  问题就在这里,给孙武一支五万人的大军,大周军养不起。

  大周军的建制和吴国秦国等等都有不同。甚至和变法后的魏国齐国也不一样,走的是精锐军团加上地方守备力量相结合的路线。

  这样的话,所需要的野战军团并不会太多。

  现在大周朝是不差钱,至少钱满为患,可他的后一任周王呢?

  如果各军建立起来,再想要日后裁减就要难得许多。

  建军不易,撤军也不易。

  张仪略一沉吟,“臣恭喜大王!”

  姬延一怔,笑道:“先生可是想到良策?”

  张仪道:“洛邑大学建立,军事学院恐怕正差人手。”

  姬延眼里一亮。

  正是如此。

  孙武的理论、实战都无可挑剔,去军事学院做一个院长都有余。

  反之,如果让霍去病李陵去充当一个院长,但非这些名将心中不乐意,更是在理论上不如孙武的。

  比如霍去病,打仗完全凭自学,让他怎么去教那些学生?

  冠军侯打仗就一条,猛抄敌人后路。根基都没有了,匈奴人能不投降?

  可这怎么抄敌人的后路,学问太深,他也未必能够教得出来。

  用孙武去教习军事,上限在哪里不知道,但至少能够培养出一大批能够实用的将领出来。

  以大周军的的热兵器之强大,只要不是太作,想要得胜不难。

  想到这里,姬延面上欣喜,“还是先生此计可行。”

  张仪笑道:“臣不过旁观者清而已。”

  姬延想了想,“孤这就去见他。”

  张仪惊讶,“怎么不是令其前来?”

  孙武再怎么有能耐,终究不过一个吴国的俘虏而已。

  姬延叹道:“既请将,终归是要给足面子的。”

  若是让孙武感受到羞辱,还不如给他一刀倒是痛快。

  也是姬延知道历史上孙武的结局。

  孙武在率吴国大军破了郢都,逼死楚王,最后功成身退,隐于乡野之间。

  可见孙武这样的人物,出山或许只是为了检验自己的理论而已。

  试验成功,马上身退。

  如此人物,方才是大智大慧,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

  这些话,姬延没有给张仪解释,不过以张仪的智慧,也不用多此一举。

  很快,君臣二人到得一处营帐外面。

  高顺对孙武还算是不错,单独给了一个营帐,里面甚至还有桌案。

  一路走来,皆有大周军的士卒行礼,姬延频频点头,也没有制止。

  营账之内,孙武并未受缚,一个人坐在案前,不知在书写些什么。

  姬延迈步进入,“孙武先生可安好?”

  孙武抬头,并不认识姬延。

  此回出兵急切,姬延并没有带上仪仗华服,只与军中将士穿戴无二。

  还是张仪一旁道:“孙武将军,我大周天子亲自前来看你。”

  大周天子!

  孙武一怔,先打量了姬延一阵。

  不用想,身为手下败将,又是生受了人生首败,孙武自是不服气的。

  特别是大周军用了那些古怪的手段,让孙武军防不胜防,苦恼之极。

  若是正面争锋,孙武并不惧怕大周军。

  先前顶着箭雨和手榴弹还敢攻击高顺,就已经是足以证明。

  姬延淡淡道:“将军可是不服?”

  孙武嘴一张,就想要如实道出。

  只是最后却变了口风,“孙武乃是败军之将,不足以谈论。”

  败就是败了,说再多,也改变不了结果。

  姬延笑道:“可是对大周军的火器不服?”

  孙武又道:“换了本将有此火器,也会如此使用。”

  只用火器就可以让敌人的军心崩溃,何乐而不为?

  姬延点点头,“将军磊落!”

  稍顿了顿,又道:“不知将军接下来可要去向何处?”

  孙武一怔。

  姬延这样说,就是不杀他?甚至直接放了他?

  姬延默默点头。

  聪明人,无须多言。

  孙武道:“若得天子饶过性命,孙武亦当归隐而去。”

  再回去吴国,再整顿军马来攻打,最后也是一样的结果。

  这一夜,孙武在心头反复琢磨,细想每一个细节。

  最后的结论的是,根本从头到尾他都没有一点胜算。

  白白送了将士性命而已。

  明白了这一点,让孙武不免有些心灰意冷。

  姬延笑道:“将军高材,如何轻易归隐?”

  孙武眉头一皱,这些话有些刺耳。

  当下道:“天子既是放过孙武,何必计较太多?”

  张仪插嘴道:“天子爱材,更以将军为可用大材,方才屈尊前来。”

  孙武苦笑道:“孙武虽有些见识,在天子神威面前却不过是笑话而已。若要孙武为大周军所用,只怕天子要失望了。”

  姬延笑道:“孤并非要先生领兵。只是先生胸中兵甲百万,正当以天下为棋盘为是。”

  孙武闻之大惊,“如何有此一说?”

  姬延收起脸上笑意,一字一顿道:“著兵书,传万世!”

第884章 天下风闻

  孙武眼瞳放光,“可是真实?”

  姬延道:“并无虚言。”

  孙武想了想,“既是要孙武著作兵书,想必也不必留在洛邑?”

  姬延方才笑道:“先生此言差矣!洛邑不差一本兵书,却差了先生如此大材。孤在洛邑设立大学,专著百家之学,其中兵事一科,非得先生不可。”

  孙武还不知道洛邑已发生的事情。

  先前吴国方面,整个就只专注于如何打败楚国,并覆灭之,别的方面根本就没有留意。

  姬延只好把大学的意思说了一遍。

  孙武恍然,也意动。

  既要著说,无非传世而已。

  如今洛邑以天子大朝的推进,自可以学生如云,不愁他这一身所学不得传世。

  姬延更道:“先生若能成行,将来大周朝的兵家将者,皆出于先生门下啊!”

  这一下,孙武再无法拒绝。

  哪怕只是一介布衣,只要以后大周朝的将领皆出自于他之门下,可想而知,他的声望会提升到何等地步。

首节上一节761/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