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715节

  穆昌等人如在大梦初醒。若不是一地的飞鱼峰杀手尸首,他们无法相信凭那一个柔弱的女子,竟是片刻间就击杀二十多人。

  穆昌收敛心神,喝道:“都怔着作甚?赶紧清理道路。”

  众将士纷纷上前,整齐道路。

  若再有类似飞鱼峰的杀手前来可就是麻烦大了。

  两个时辰之后,姬延的车队方才停下来。

  张仪正好赶过来,“大王,前锋营的将士已经抵达上汤城,正利用城中的百姓修筑城池以及营寨。”

  张仪手里还有一张简图,正是上池城里大周军的营盘图。

  姬延接过一看,营盘方方正正,将上汤城围在中间。很明显这是以上汤城作为整个防御的中枢。

  张仪一边解释,“上汤城距离河边还有三里距离,若要从中取水,必须要照应到。”

  姬延点头,“城中可有水井之类?”

  张仪摇头,“并没有。”

  论理,上汤城与上汤河距离很近,是很容易打出水井的。

  只是既然距离上汤河不远,那里的百姓也就懒得打出水井,只肩挑背扛就是。还有一点,就是上汤城内的土质不佳,打井容易塌陷。

  姬延恍然。

  也正是如此,前锋营的将领当即决定不以上汤城为据,而是将这范围扩大到上汤河边。前后竖立起几道防御,以保护取水之道。

  姬延道:“李陵吴庭芳也看过?”

  张仪回道:“这是自然。”

  前锋营是李陵的骠骑军步队派出,得到消息当然是第一时间内报给李陵。

  整个大周军的正面防御将有八里,侧翼九里,左侧是上汤河道。

  姬延道:“就这样吧!”

  这阵式摆出来,看不出什么破绽。

  张仪又道:“以眼下的行军速度,当在后日早晨才能抵达。至于左贤王军的主力,应该在后日的午后抵达。”

  姬延眉头一皱,“若是如此,左贤王派出一军急攻上汤城,岂不是我军前后失据?”

  张仪道:“可惜李陵军和吴庭芳军的骑兵都给了霍去病,南城军的骑兵也用去运输辎重。”

  现在大周军中,几乎人人都是运输大队长,连骑兵都得要负粮前行,可想带足了多少米粮辎重。所有的步兵都在协助推车。

  没办法,他们是步军,不带足军资不行。

  很容易就会被匈奴蛮夷的大军所包围。

  张仪道:“大王,若要速度快些,须现在就想出办法。比如去临近的城池收集燕国百姓,充作输运之用。”

  姬延点头道:“无论如何,明日夜前要到达上汤城。你传令下去,一边派人去附近城池收集燕国百姓。另外让军中将士先不要扎营,用过晚饭之后,全军再前行一个时辰。”

  张仪领令而去。

  却被姬延叫住,“若要征收燕国百姓,多给些银钱,不得用强。”

  张仪应下。

  姬延本欲下车走动一二,现在既然还要行军,干脆也没有下去。

  片刻,又有言侯送上战报。

  打开一看,原来是骠骑军和霸王军的最新消息。

  原来,哈赤的二十万匈奴军被打散以后,是有两个备用的集结点。

  草原民族在扎营的时候,都会约定这样的集结点,被人偷营之后,或是战败打散,全军都会去这样的集结点,以利败后重新集结。

  哪里知道这些动向被言侯探到,以最快的速度传到项羽和霍去病手里。

  两人遂是一人分得一个集结点,先是一阵冲杀,将那些已经集结起来的匈奴军碾压了一遍,杀得众匈奴兵神佛升天。

  接着更是守着集结点的各处道路,又是一连串的伏杀。

  这样一日下来,又将匈奴军大约斩杀了两万多人。

  做完了这些,项羽和霍去病才转头南下。

  算算时间,项羽等人到达上汤城的时间,就得到后日一早了。甚至有可能落在左贤王后面。

  这倒也无妨,姬延看来,就算左贤王早一点到来,也要留力防着这两军,无法全力攻打。

  毕竟连番在大周军手里吃亏,想不谨慎也不可能。

  等到再一次驻扎下来,已经是一个半时辰之后。

  此时,周忠将阿青的消息送来。

  “阿青姐姐!”施夷光也凑了上来。

  两人一起将言侯的折子看完。

  “阿青又变强了?”

  “阿青姐姐好棒呀!”

  两人惊呼不已。

  照南城军的描述,简直把阿青奉为天人。

  姬延哈哈一笑,“还好她没有事情。”

  施夷光却道:“阿青姐姐还是记得我们的。”

  姬延轻轻一拢施夷光的秀发,“傻瓜,孤怎么会生她的气?”

  过了一日,姬延的大军终于到了上汤城外,虽然还有一半的车辆、士卒、辎重还在后面,总算可以连夜做出一些布置。

  姬延带着张仪李陵等人一起去查看营寨。

  一日多的功夫,营寨之前挖出一条壕沟、正面的营寨也有了一定规模,却还不够。

  看过一段,姬延不满意,“你看如何?”

  李陵道:“上汤城中百姓太少,且前锋营也仅只五百名将士。”

  姬延道:“孤不是责问你。一日的功夫能够建出这样的规模,孤自是知晓的。然而左贤王大军不至还可,一旦到来,必是先大杀一阵。”

  虽然也有可能,左贤王先围再攻,却也不能小看了对方的怒火和战斗意志。

  白日里姬延就这个问题考虑了许久,最后还是觉得左贤王就是一阵急攻的可能性更大。

  除非在阵前吃上一个大苦头,否则左贤王必会死战无疑。

  领兵百万,若还不敢主动攻击区区数万大周军,那他这个匈奴王也不要再当了。

  吴庭芳这时站出来道:“大王,我军远程而来,且天色已晚,不如等到明日一早再修整营寨如何?”

  李陵道:“大军可以先进入上汤城中修整歇息。”

  姬延却是目光一冷,“不修营寨,何以歇息?”

第826章 王对王

  没有好的工事,拿什么去抵御左贤王的百万大军?

  上汤城池并不大,且城墙残破,哪里去一时半会能够修好?

  眼见姬延动怒,李陵等将不得不低头。

  姬延缓了一口气,“让将士们辛苦一个时辰,哪怕把正面的防御先修筑起来也是好的。”

  李陵应声,“末将这就去吩咐。”

  姬延叫住李陵道:“告诉将士们,他们在这里流汗,本王亲自给他们掌勺做肉羹!今日肉食土豆管饱。”

  大王亲自掌勺?

  李陵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吴庭芳赶紧上前阻挡,“大王不可啊!”

  大周朝的王可是天子,如何与手下士卒掌勺做肉汤?

  姬延却是一摆手,“孤知道全军将士一路急行而来,已经是辛苦劳顿,只是我军若是一开始就想着缩在上汤城中,不但士气受损,且水源困难,再以后的补给也会艰难。”

  就眼下这些布置,完全挡不住匈奴的骑兵,等于是白忙活了一场。

  既是要做,就须做好才是。

  李陵身躯一振,“大王放心,末将也带着将士一起修筑营寨。”

  张仪一旁建议道:“大王,不如多给赏钱,尽力发动城中百姓。还有后面运送辎重前来的燕国百姓也可以如此对待。”

  姬延笑道:“自是可以。赏钱给双倍,告诉他们,本王一样给他们做肉羹!”

  很快,大周将士再次动员起来。

  一根根木材被伐倒,拖到营地之前。

  一束束火把将这里照得如同白昼一般。

  姬延更没有食言,开大锅五十口,小锅三百口。每口大锅都去搅动一下,就算是大王亲自给做了肉汤。

  大锅煮肉,小锅煮土豆,差不多的时候,再把大块的肉分盛出去。

  有钱有肉,不只是大周军的将士们干得热火朝天,上汤城也为之一空。

  甚至吃过以后,城中的百姓们还愿意再多做些活计。

  虽然上汤城里的青壮早就为之一空,好在他们对地形熟悉,知道哪里有木材等等,其中妇女又可以帮忙做些将士无法做好的活计。

  两个时辰之后,不但将正面的营寨完全做好,鹿角、壕沟、营木、辕门、挡木等等一样不差,甚至还垒起两处箭塔。

  因为辕门也可以当作箭塔,这样至少可以防住一两里的正面。

  至于余下的工程,就只能等到明日一早。

  一晚过去,那些跟来的燕国百姓竟然都没有离开,说是要给大周天子白白做工一日。

  姬延听了张仪的话,也只是淡淡一笑,“左贤王距离上汤还有多远?”

  张仪道,“前锋已经在我军二十里外。”

  姬延看了看天色,“让那些百姓再做半个时辰就散去吧!工钱还是给双倍。”

  张仪苦笑,“那些百姓说了,就凭昨晚天子亲自做了肉汤,他们情愿不走。”

  姬延想了想,“还是让他们走吧!若再迟一些,匈奴大军一至,只怕想要离开不易。”

  张仪笑道:“大王,你可是小看了这些燕人。”

  姬延惊讶。

  张仪手里一指,“大王请看那边。”

  此时,两人是站在上汤城的城头处,而张仪所指之处,乃是姬延的左侧,也就是上汤河方向。

  那是……

  姬延拿出望远镜,这下看得更加清楚,竟是有十数艘小舟停在那里。

首节上一节715/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