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680节

  割地还不够?

  是不是要把本王的大位也让出来?

  鞠武却是摇头道:“大王,割地只要略表意思就可。老臣之意,当将燕国的虎符尽归于周!”

  众臣哗然。

  这比割地还要厉害。

  若没有了燕军,燕王算是什么?

  蒋悝当即跳出来,“荒唐!燕国的一兵一卒,皆是大王所有!”

  这一回,燕王在心里给蒋悝默默点了一个赞。

  没错,燕国的女人都是本王的!

  嗯,还有燕国的士卒。

  鞠武却另有解释,当下道:“大王可知前番数次作战,燕军屡屡不利?”

  说到燕军先前的失利,众臣来了精神,纷纷指责乐乘。

  没别的,你乐乘身为长城军团的统帅,怎么打仗是你的事,可让一个匈奴人越过长城那就是你的过失。

  毕竟燕国对长城军团的补给从未断过。

  鞠武道:“乐乘虽有过失,却并非是主要。如蒋悝大人先前所言,霸王项羽已经来信邀请乐毅将军夹击右大都尉,最后却因为乐毅顾忌重重,以致功败垂成。”

  鞠武目光扫过满朝文武,最后留在燕王那里,又道:“以老臣看来,若要对付匈奴百万大军,必须得要将诸军的统帅权置于一人之手,方可以如臂使指,握拳得拳,伸掌为掌。”

  这么一说……

  众臣还真开始有些相信了。

  本来周燕联军的兵力就少,难以对匈奴大军形成一股合力。比如先前大平坪一战就是最好的例子。

  大周军的几个主力,李陵挡住了兀突骨的冲击,霍去病连破两大匈奴军阵,霸王项羽更是先用火牛阵破去一军,更领着本队人马直接冲击左贤王。

  若是那时就有足够的兵力,不说将匈奴人一举击破,一战而定。至少也能把左贤王杀得元气大伤吧!

  想到这些,越来越的议论声开始站到鞠武这一边。

  就连蒋悝也是如此,“大王,天子亲率天师来救我国,燕国本就当执臣子礼仪。且如今大敌当前,唯有天师能救燕国而已。请大王速作决断,以激励我军士气!”

  众臣更是纷纷行礼,“请大王速作决断!”

  只是燕王脸上,仍有犹豫之色。

  交出数十万大军的指挥权,万一天子有什么想法,该是如何?

  燕王看向鞠武。

第782章 燕王奉符

  鞠武劝道:“天子以仁德表率天下,方才有四海归心。如今天子既来救燕,何必再来贪图燕国区区的兵权?”

  众臣皆以为然。

  燕王却道:“只是兵权之事极大,若有闪失,本王如何面对燕国百姓?”

  鞠武道:“大王,非如此不能打动天子啊!天子既是遇刺,甚至要至退兵程度,可想如何危急。若能让天子伤情好转,必得此法。”

  这就奇怪了。

  燕国的兵权怎么就硬扯上了天子的伤情?

  就是燕王再糊涂,这时也心生疑惑。

  至于朝堂里的诸臣更是如此。

  鞠武笑道:“燕王以国家相托,天子怎么能够不尽全力?”

  又道:“天子既以天下共主姿态而来,如今匈奴大军未退,如何能退走?以老臣看来,只有燕王小心侍奉天子,则大周朝必倾力相助也!”

  众臣仔细品味,正是此理。

  说句不好听的,只要姬延还有一口气,就不能离开燕国。

  中途退还,以致燕国失守,这对大周朝和天子的名声打击太大。

  至于中间发生了什么,是没有什么人会去在意的。

  燕王这时也明白过来,“既是如此,本王这就亲书一信,向天子乞伏援手,并以虎符供奉。”

  鞠武又道:“只是虎符还在乐乘那里,须让乐乘转交才是。在此之前,无论乐乘军还是乐毅军,以及燕国四大郡治,皆由天子管辖调度。”

  燕王点头应允,“可!”

  他这里也想明白了一些。

  若无大周朝出兵,乐毅手里就是再多两倍的兵力,也不会是匈奴人的对手。

  此时,奴亦都和鄂玉都回到了方家口子城下。

  此城相当于是镇虎关身后的要塞,虽然规模不大,却也高达四丈,且米粮充足。

  鄂玉阴冷道:“奴亦都,这是你们乌桓族的机会,别说本将让你一个便宜!”

  奴亦都不理鄂玉,只皱着眉头。

  这是乐乘军最后的残余,若能打下此城,的确可以真是大功告成。

  只是如此高大的城墙,还是让奴亦都大为头疼。

  先前虽然击破乐乘大军,乌桓族的损失也是极大,竟是死伤一万三千之余。

  若再度强行攻城,至少又要准备这么多的将士。

  奴亦都沿着城墙看了一遍,却摇摇头,“我军明日再攻。”

  既是明日再打,就是要等到后队的哈赤到来。

  鄂玉却是哈哈大笑,“奴亦都!你们乌桓族不是叛徒就是胆小鬼。区区一个军镇都打不下来?”

  奴亦都面无表情,“你有攻城器械都打不下来,我军如何攻打?再说左贤王本就只令我军为先锋,并没有让我们乌桓族人去白白送死!”

  先前奴亦都不知左贤王的算计,以为真是本族的三大勇士一起投敌。

  却不想从鄂玉嘴里得知,这些都不过是左贤王的计划。

  至于左贤王为何如此,奴亦都先前也想明白过来。

  乌桓族的逐渐强大,已经有些草场和左贤王治下的匈奴族重合。

  以左贤王的狠辣手段,又怎么会看到自己身侧出现一个新的隐患?

  哪怕乌桓王情愿臣服在左贤王帐下也不行。

  只有一个半残的乌桓族,才最符合左贤王的理想。

  如此一来,奴亦都自然不会再如先前那样拼命的想要立下军功。

  奴亦都的心事,鄂玉能够猜到一些。

  鄂玉此前故意说出那些话去刺激奴亦都,也能够想到结果。

  不过他并不在意。

  若是奴亦都畏敌不前,而他鄂玉打下了方家口子,看这个奴亦都如何在左贤王面前交待!

  想到这里,鄂玉冷笑,“奴亦都,你少来刺激本将!”

  马鞭一抬,又道:“你不是畏敌怯战么?我鄂玉让你看看,我们匈奴族勇士是如何的能征善战!”

  下一刻,鄂玉冷冷回头,“准备攻击!本将在在半个时辰内踏上方家口子的城头。”

  鄂玉手下将领赶紧去整备军务,更令人送来攻城器械。

  奴亦都部没有准备一件攻城器械,连一架登城云梯都没有,毕竟乌桓族一路上又是绕道,又是急行。

  而鄂玉军在镇虎关外面足足准备好几日。

  奴亦都也没有下令将士后退扎营,只让乌桓将士卸甲休息,就在原地看热闹。

  虎虎!虎虎!

  一队队鄂玉部将士扛上来云梯,身后还有数十部撞车。

  其余准备攻城的匈奴将士也都下马,持枪跨刀,弓箭盾牌,准备步战。

  随着鄂玉一声令下,匈奴军朝着方家口子发起攻击。

  鄂玉有意打脸奴亦都,将北城选定为主攻方向。

  一排排的匈奴将士开始向前迈进。

  城头之上,是一双双血红的眼珠子。

  那中间为首的将领,正是腾关。

  先前乐乘和张寿两支大军的下场,被腾关军看得清清楚楚。

  却无能为力。

  城内虽然还有两万步卒,却是十足的老弱病残。

  有从九峰寨、大平坪之战后退下来的伤兵,有此次乐乘强征而来的乡野男子。

  真正长城军团的步卒不过千余人而已。

  然而这个时候,腾关冷冷道:“诸将可知城破的后果?想要活命的,就给本将杀贼!杀贼!杀贼!”

  城头之上,呼声雷动。

  杀贼!

  杀贼!

  杀贼!

  既是生于燕国的北境,怎不知燕国与匈奴之间的血海深仇?

  城破,即是人亡。

  从无例外。

  被匈奴人掳去草原深处,亦和人亡没有两样。

  腾关将一千多精锐士卒全充作了弓箭手和小校,既要用弓箭压制匈奴人,还得要指挥新兵。

  至于那些新兵,根本不能指望他们能够拉得开弓弦,只能施放石滚木而已。

  毕竟有些将士才十岁而已,才到正常将士的腰间。

  好在士气可用!

  腾关眼里战意如炽。

  很快,匈奴兵逼进到两百步内。

  开始小跑向前冲刺。

  以这个城池的高度,原本是可以施放弓箭的,勉强可以对匈奴军造成一些杀伤。

首节上一节680/833下一节尾节目录